序
親切、平易、近人--敬序舒蘭兄詩集《晚禱集》∕林煥彰
在我心目中,舒蘭兄永遠是我的兄長;做人處事,是我學習的最好的榜樣。
和舒蘭兄相識,始於我邀他和詩人薛林先生一起共同創辦《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之前;那是民國六十九年之前,但確切日期,我已無法記得!
那時,舒蘭兄在台北市仁愛國小教書,我在台灣肥料公司南港廠工作,因為我的兩本童詩集:《童年的夢》和《妹妹的紅雨鞋》,獲得中山文藝獎((一九七八年,兒童文學類),借調到經濟部生產事業管理處工作,辦公處所也同在仁愛路上;我在二段一號,仁愛國小在四段安和路上,我每天搭公車上下班,從南港到台北,或從台北回南港,都需經過他任教的學校;同時,舒蘭兄的家在嘉興街基隆路口、轉個彎進去巷子一點點,走幾步就到,因此,我常常利用下班之後、回家之前的時間,順道去和他見面,或商量與詩刊編物有關的事,但大部分時間是到他家裡;也由於他太太黃玉蘭老師(時在三星國小任教)待人誠懇、親切又好客,把我當作一家人,常留我在他們家晚餐,和他們家的兩個子女--長男和次女:戴螢、美奐變得很熟,他們也都叫我叔叔;那時,他們家的大女兒戴萍在美國留學,我們辦《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要申請雜誌執照時,她就成為我們詩刊的發行人,也幫了大忙,讓我們的刊物,可以在國內外、以新聞紙類郵寄,通行無阻,減輕了很多負擔,可惜至今我都還沒有機會見到戴萍,因為她學成後在美國任職、結婚。由於這樣的一段往事,舒蘭兄和我就形同手足,他一直呵護我。唯一遺憾的是,玉蘭大嫂,不幸在二十年前因病過世,而後舒蘭兄退休、移居美國舊金山,我們相聚的機會變少了!不過,我們還是一直保持聯繫,舒蘭兄每次返台省親,都會給我電話,要我見面餐敘,真的就如同兄弟一般;在我心目中,他就是我的兄長。
舒蘭兄的為人,謙虛、善良,平和、親切,做事做學問踏實認真,史料研究工作,孜孜不倦;已出版的《中國新詩史話》(一九一五至一九八九)四大冊,至於《中國地方歌謠集成》一套,更多達七十大冊,尚未出版的《賽金花比較研究》、《詩餘錄》、《中國歌謠唱作》、《明清印話》等也都是厚厚一大冊;在這些方面,他的毅力與執著,在在都讓我由衷敬佩。由於他的大部分時間,長期專注的用於上述這些龐大的詩歌史料蒐集、整理、編纂等巨大工程上,在新詩創作方面,自然而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至今《晚禱集》的出版,才是他的第四本詩集,距離他第一本詩集《抒情集》
(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台北野風印行;另兩本是《鄉色酒》及《海外吟及其他》),長達半個世紀,足見他在這方面是犧牲了很大的心力和很多的歲月!其實,舒蘭兄在詩創作上的才華,本質上是優秀詩人,年輕時即已獲得中國新詩聯誼會「優秀詩人獎」,中年時也接二連三獲得教育部的「詩教獎」、文藝協會的「詩運獎」,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不論成人詩或兒童詩,舒蘭兄都有極優異的展現;以成人詩來說,我一直印象深刻的,就有他早年詩作〈鄉色酒〉等,其遊子思鄉,迴腸盪氣,是既震人心弦而又醉人心靈的「鄉色酒」!
舒蘭兄的詩,不論是為成人寫的,還是為兒童,都像他的為人一樣,語言、風格是一致的,樸素、善良、親切、平易近人,而又讓人回味無窮。這本《晚禱集》也一樣,內容豐富,風格樸素、善良、親切、平易近人。
舒蘭兄的詩,都以抒情短詩為主,年輕時如此,現在年已八旬,也是如此;他的抒情,是真摰的,包括親情、友情以及詠物,都自然流露出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泰然面對生命的體悟和詠嘆之情,絕無一絲半毫的雜質;且菁純得如清澈甘甜的泉水。這裡,我不妨引錄幾首和讀者分享,先讀為快,如:
我的七弦琴
和人的七情息息相關
我的心
也和人心緊緊相連
人意在泰山
我便發出巍巍之聲
人意在流水
我便發出洋洋之音
幽蘭如此
鳳求凰
廣陵散
亦復如此
千古以來
我和人長相左右
也彼比尊重
相互珍惜
--〈古琴〉
從前我趕時間
不時看著腕錶
現在我在時間前頭
坐看雲起
--〈轉換〉
相機要數位
汽車要概念
我的詩要上網
上網之後就冷藏
--〈時尚〉
這本《晚禱集》中的短詩,佔的比例滿大,十行以內的小詩,幾有一半,而且都相當精彩;我在提倡六行(含以內)小詩寫作,就以我的小詩觀點來看舒蘭兄這部分作品,就有不少詩作讓我激賞,也可作為熱愛小詩寫作者參考,比如下引:〈鋼琴〉、〈墓園〉和〈天使島〉:
我一直坐在樂府殿堂之首
至今無人取代
我有個人主義傾向
聲樂家們卻偏愛找我合作
--〈鋼琴〉
放眼望出
一遍碑林
每一塊碑
都像一本厚重的書
可惜現在
只能看看封面
--〈墓園〉
天使島是一滴淚
掛在太平洋的臉頰上
從島上裝滿鐵欄的窗口望出去
「窗外 永遠是飛鳥 白雲 藍海」
將愁腸化作牢牆上斑斑詩句
聽浪濤日日夜夜苦吟
--〈天使島〉
〈天使島〉有附註說:「窗外 永遠是飛鳥 白雲 藍海」,是早年華人移民偷渡美國,被關在天使島上牢房裡的青年,寫在牆上的自白。在詩中引用,既寫實有力,也更添深刻的寓意。
以上,是我喜讀舒蘭兄《晚禱集》時,不斷在心中湧起悸動的原因,也是我一向尊敬他、喜歡他的詩的原因,是為序。
二○一二.十.十,兩點十四分研究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