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關於愛情
愛情
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個符號
你不一定真正需要它
只是認為自己
“ 應該”擁有它
不知是誰說過的:愛情就像晚上在路口等計程車,明明有很多車經過,偏偏沒有一輛是空的,站著等了很久,終於決定換個路口等,哪知沒走幾步,剛才站著的地方馬上就有人招到了空車,於是不甘心地回頭又等,可是空車再也沒來,結果就這樣被獨自留到了深夜。這就是愛情於我的真實寫照。一個既不醜,也不笨,也不挑剔的人,硬是到了二十九歲還沒個像樣的男友,愛情已從開始時的期待,演變成急於要完成的任務——同齡的朋友大部分都結婚了,有些還有了孩子,我媽從我二十五歲時就反覆警告說:「千萬別把自己給剩下了。」沒想到不幸言中,我還是做了那個始終招到車的倒霉蛋。
一大早剛到公司,就接到媽媽的電話,說來說去,話題又繞到男友問題上,今年家人對我終身大事的焦慮更重了,媽媽的情緒甚至有些悲觀,一會兒說:「要是妳三十多歲沒人要了怎麼辦?妳打算一個人過?」一會兒又說:「現實點吧,差不多就結婚,大家都是找個伴過日子,妳還幻想著情投意合呀?」我只能苦笑著安慰她,一大早的輕鬆心情全消失了。其實心裡比媽媽更難受的是我自己,年齡對女人真殘酷,
二十九這個數字像機關槍一樣抵在我背上,等年齡再大些,過了最佳生育期,我的處境就更難了。
「怎麼了?又被家裡催嫁啊!」隔壁單位的同事小莫湊過來問,「別聽家裡催,一定要找個自己喜歡的,能選擇的時候盡量多選擇。」她一副過來人的樣子說。
我沒吭聲,公司裡人人知道小莫有個疼她疼得要命的老公,所以我覺得她是說風涼話。
媽媽早上這通電話讓我整天心情都不好,而當晚表姐的電話,則直接把我嚇上了閃婚的道路。表姐今年三十五歲,研究所畢業,工作上是個女強人,至今未婚。平時堅強的表姐,電話一通就哇哇大哭了起來,跟我說她因為沒結婚的事不想回家,說她壓力大,不想聽父母嘮叨。更恐怖的是,她這幾天住在公司徹夜未歸,也不吃飯,兩天瘦了三公斤。我一邊安慰她,一邊想像自己幾年後依然單身的樣子——表面看是獨立能幹的新女性,內心則孤單抑鬱到極點,尤其還要面對家庭和社會日益沈重的壓力,想到都怕。
「不管怎麼樣,得快點嫁出去!」表姐的電話讓我下定決心。一個月內,我嘗試了相親、朋友介紹、網路交友,認真投入尋找對象的事業中。終於抓到一個不那麼離譜,彼此都看得順眼,也有心結婚的男人。他叫趙偉明,是個工程師,人很老實。其實我對他的感覺一般,這個人有點呆,脾氣不好,也不大懂人情事故,比如他從不會主動送什麼禮物給我家人,而且他年紀比我小,不會隨時顧慮到我的心情,遇到事情反而是我要開導他。但我已經決定不挑了,人品沒問題,能結婚,就是最重要的。很快的,我等到了夢想的那一天。在去看電影的路上,趙偉明說:「我們是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快點去公證吧!」沒有以前想像過無數次的浪漫求婚場景,心裡也不覺得慨嘆或者快樂,只是覺得踏實了,能踏實,就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在那天,我遇到了同樣來看電影的小莫,她身邊有個舉止親暱的男人,但不是她老公。小莫看到了我,遲疑了一下,然後微笑著點點頭。
第二天到公司,小莫主動約我吃飯,我猜是要說電影院的事,果然她一坐下來就開門見山地說:「被妳發現啦!」她故作輕鬆地眨眨眼。我沒吭聲。
「就像妳想的,我在和別人談戀愛。」小莫正色的說,「我二十三歲就結婚了,婚後三年,越來越發現,不管老公對妳多好,和不愛的人在一起真的很痛苦。所以我才跟妳說,能選的時候盡量選,因為等妳結婚後,才遇到自己真正愛的人,就太難過了。」平時總是笑得很甜的小莫,此時的神情也有些苦澀。
我還是沒說話,心情很複雜,一方面覺得她不知足,但身為女人,又可以理解她的悲哀。最後我只是承諾會保密,她也說知道我的婚訊,很替我高興。
找了個黃道吉日,我和趙偉明去公證。想到終於要結束單身,心裡不免感慨。
在等趙偉明拿照片的空檔,我收到小莫傳來的簡訊,她今天和丈夫離婚。「結束了一段婚姻,真累,不知道為什麼結,也不知道為什麼離。希望妳找到對的人,得到幸福!」我刪掉了這則簡訊,也刪掉心中某處說不清的迷茫和疑慮,對著遠處走過來的趙偉明微笑。結婚是為了什麼呢?以前認為是為了尋找幸福,而現在,恐怕更多是害
怕那種永遠都招不到車,深夜裡獨自被留在街頭的孤單吧!我怕被剩下,所以逃向了婚姻。
愛情,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個符號,妳不一定真正需要它,只是認為自己「應該」擁有它。
女人即將邁入三十歲,或已然邁入三十歲之後,往往是愛情符號化的第一個脆弱高峰。那種害怕寂寞、擔心自己此生也許終將孤獨的恐懼,是讓這個符號更加刺眼和疼痛的催化劑。我因此見過許多在專業上獨立優秀,也依然年輕貌美的女孩,在三十歲的關卡前後彷徨焦慮的模樣。
我曾經接受一位母親的請託,要我幫忙和她剛滿三十二歲的女兒談談,因為她總覺得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兒很「可憐」。她給女兒營造了舒適溫暖的家,給了女兒完整的父愛和母愛,但每當看見缺乏男友愛情呵護的女兒,安靜地下班回家時的清瘦身影,卻讓她有著錐心刺骨的擔憂和不忍。這位焦急的母親不敢貿然打探,怕刺傷了女兒的心,所以讓我從旁迂迴地探探口風,看看她是否過得快樂,是否覺得幸福。
我沒有拒絕這位母親的請託,也真的花了好幾個小時和她女兒聊天,甚至還把聊天的結論,認真地向這位母親說明。我之所以沒有把它不當一回事地敷衍過去,是因為我不僅僅知道作為母親的焦慮和心疼,我更知道身為「大齡」女兒所承受的壓力和恐慌。
《女人30+》臺灣版 自序
身為「台灣女人」,我行走大陸其實挺佔便宜的!因為不論在哪個演講或採訪或活動場合,只要對方知道我是台灣人,就一定會由衷地說:啊!你們台灣女人都好溫柔啊,你們不但說話聲音好聽,待人客氣有禮,脾氣又好又會打扮,而且臺灣男人都好體貼、好疼老婆,你們台灣女人真是太幸福了!
呵呵,是的,是的,身為台灣女人,我們真的是很驕傲,很幸福!
二○一二年春天,我和老公在輾轉於倫敦、北京,闊別臺灣近二十年後重新回到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高雄。是年深秋,我在高雄做了一場面對一百多位生活和事業都很成功的女性們的講座。說實話,在那場講座的前幾天,在大陸素來以演講「維生」的我,竟有著莫名的忐忑和焦慮,我好擔心自己已完全和台灣脫節;擔心自己不再瞭解台灣女性;擔心自己對女性生涯的淺薄認識不再能滿足如此幸福的台灣女性的需求。
結果,我的擔心似乎有些多餘。那天講座十分成功,甚至在講座之後大家又圍坐在一起延伸出了一個小座談會。那天的經驗讓我更深刻的明白,不管身處在什麼樣的社會文化或社經階層,只要身為女性,就都一定會有著相似的情愫、想望、惶惑、焦慮和需求,這些身心狀況只和女性的生涯有關,和她的社經地位無關。
簡體版《女人30+》自二○○九年秋天在大陸發行以來,至今已加印十三次,銷售冊數超過二十萬冊。直到現在,我還常收到讀了這本書而深受感動或啟發的讀者們的來信。因此,對於她在我親愛故鄉的問世,我既懷著無比興奮雀躍的心,也懷著無比敬畏和感恩的心,感恩上蒼賜給我的美好緣分,同時也祈願上蒼賜福給每一位美好的世間女子!
金韻蓉
於 客居 北京
自序
我自己的30歲到40歲這十年之間,過得十分辛苦和動盪。
30歲那年,我隻身在巴黎和倫敦學習藝術療法。離開先生和剛剛學步的兒子,在清冷的異鄉生活,只為了成就更美好、更專業的未來。
33歲。這個銘記我此生巨大轉折的重要年歲。我跟從先生的決定,放下收入豐厚的醫院工作,離開安穩而熟悉的舒適圈,投身進入我並不全然瞭解和適應的商場。
36歲。我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回到父親母親魂牽夢繫的故鄉,在人不親、土卻親的城市裡,試圖找到足以安身立命的理由。
37歲。我們將兒子獨自一人送往英國念書。此後,在每個寒冷或炎熱的日子,我的心彷彿被掏空了一般,依然行走,卻若有所失。
39歲。在這個已悄然邁入中年、不敢輸、也輸不起的年歲,我們揮別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揮別依戀的家人和朋友,回到祖國大陸,在陌生而讓人惶惑的空氣中,胼手胝足、勤勤懇懇地建立事業。
如今回首,我的30歲至40歲,縱然幾經顛躓,也曾因財務困窘而屢屢灰心喪志,但這動盪不安的十年,卻勾勒出我人生藍圖中最重要的線條結構,也塗繪出我人生藍圖中最絢麗斑斕的填充色彩。因為有這充滿變數、充滿挑戰、充滿困惑和不確定的十年,才能讓我在一路跌撞、一路摸索、一路成長中,成為今天的我,並且得以享受今天豐美成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