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經絡針灸大家:周左宇醫道精要(附6小時錄音教學光碟)

古典經絡針灸大家:周左宇醫道精要(附6小時錄音教學光碟)
定價:600
NT $ 225 ~ 540
  • 作者:沈邑穎
  • 出版社:橡實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0-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62558
  • ISBN13:9789866362552
  • 裝訂:精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6小時錄音教學+260張圖解教材
  中醫必備的有聲學習書

  臺灣針灸四大派之一∕古典針灸派傳人 周左宇
  傳承醫理和手法的通盤介紹
  (臺灣四大針灸醫派:董氏奇穴、古典針灸、飛經走氣和華陀派)

  經絡,可以決死生,處百病。
  經絡是所有中醫理論與方劑的基礎,
  不識經絡,學不成中醫。
  古典針灸不靠藥物、立竿見影的療效,
  奧妙就在於經絡穴位的靈活掌握。

  國寶級中醫「古典針灸派」傳人周左宇的醫理特色與貢獻:
  ※傳承近代四大針灸名家
  ※首度將《內經》通經理論「五門十變法」應用於中醫臨床
  ※傳承古典針灸特殊之對位取穴法、穴名應用法及透針法等
  ※創立快針法及簡易二穴絕學,用最少針刺和最短時間達到最佳療效
  ※獨創臺灣地區特有病症:三天三骨症、坐骨神經痛、肩凝症(五十肩)的治療法則

本書特色

  ◎師承近代四大針灸名家:
  師承1:河北永安堂周汝漢(其父)
  師承2:山西針灸名家楊天霖
  師承3:江蘇針灸大師承澹盦
  師承4:山東針灸大師孫培榮

  ◎針灸特色:
  1.內科針法:重視臟腑辨證與經絡辨證。
  2.精簡療法:發展快針療法及簡易二穴應用法,取穴少,針數少,療效簡潔明快,十分適合「簡、便、廉、效」的現代需求。
  3.複合療法:結合針法、灸法、中藥、拔罐等療法。
  4.補瀉法:重視配穴補瀉及灸法補瀉。

  ◎中醫界的老頑童:周左宇老師其人其事
  周左宇老師(1914~2011)
  被尊為國寶級的台灣針灸名家周左宇老師,行醫一甲子,桃李滿天下,入室弟子百餘位,學生人數多達四至五萬人。

  周左宇老師出身河北中醫世家「冀阜永安堂」,一生拜師四位針灸名家之下,師承各家特色而撮其精要,不僅嫻熟傳統的中醫理論,並在臨床驗證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周左宇老師臨床上不僅採用傳統的原絡治療法、俞募治療法及會□治療法等,並首開應用「五門十變法」通經理論於中醫臨床。「五門十變法」跨越現有表裡經的範疇,加強手足非同名、非表裡經之間的聯繫,擴大應用思路及療效。

  除了傳承自四大名家的精髓之外,周左宇老師更在逾六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從臨床案例整理出珍貴的經驗配穴法及獨具特色的快針法,並針對臺灣地區三大特有病症:三天三骨症、坐骨神經痛及肩凝症,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法則,臨床療效令人讚嘆。

  周左宇老師早年投身軍旅,在抗戰時期就以針灸治療時疫而備受好評,來台後更發揮其所傳承的精湛醫術長期參與義診十多年,於此累積豐富的臨床經驗。周師為人幽默、詼諧,心中坦蕩不藏私,行醫及教學數十年,醫德醫術均享有盛譽,他說「凡救人之事,不必保密」,傾其畢生所學全然授課,培育諸多針灸人才。除了醫術的傳承外,他更重視病人安全,殷殷告誡學生,臨床對於診療下針需再三謹慎:「針灸安全勝於療效」、「對病人病情有疑心,就不要扎針」。

  本書作者沈邑穎是周左宇老師的學生,擅長應用古典針灸。此書是以其在中華黃庭醫學會的學術演講稿為藍本編纂而成。書中層次分明地介紹周師的師承特色及臨床醫案分析,探討周師治療案例並進一步闡釋其診治思路。這是中醫書類首度以圖文方式呈現,讓不能親炙周師教學的讀者,也能從書中明瞭周師深厚的針灸功力而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沈邑穎醫師

  東海大學畢。考試院中醫師特考及格。曾任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現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關山分院中醫科主任。

  大學時代因為喜歡中醫而加入針灸社,得以初窺中醫之奧妙。擔任醫師後,跟隨周左宇老師學習針灸,經由「五門十變法」開啟了中醫學習的大門,從而決定深入研究經絡體系。以經絡理論為基礎,結合傳統與現代醫學,深入探討疾病本質,從疾病的源頭根本治療。經過多年探索與臨床觀察,漸與先賢經驗智慧接軌,將傳統經絡概念逐步建立成比較完整且符合現代需求的醫療理論體系,普遍應用於中醫的診斷、內科、外科、藥物、方劑、針灸及傷科等,以理論深化臨床,以臨床融通理論。

  除了將經絡理論靈活應用於臨床各科之外,並針對醫院內的見習∕實習醫師開辦「經絡概論」及「經絡學苑」等課程,近年並將此醫院內部的經絡課程擴大至已執業的中醫師。課程中,透過經絡體系結合《內經》及《傷寒雜病論》等中醫典籍,系統化探討經絡所建立的整體觀念及臨床應用思路,以凸顯經絡系統在中醫的核心地位,傳承並推廣古典針灸。

  身為「古典針灸派」傳人周左宇老師的學生,向以闡揚周師寶貴的經絡理論及臨床經驗為己任,並期發揚自古不傳的針灸奧妙,希冀被稱為「綠色療法」的針灸絕技,不僅能以高妙的醫療智慧而廣為人知,且能以深祕的人體洞察而令人讚嘆。傳承與發揚中醫,當是樂在其中的終生職志。

 

目錄

推薦序1經絡智慧無盡藏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
推薦序2.
經絡是中醫的根本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 璩大成
推薦序3.
古典針灸在台灣
中華黃庭醫學會創會理事長.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 林源泉
推薦序4.
重新認識經絡系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針灸科主任兼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  江裕陽
推薦序5.
值得終身學習的一本中醫典籍
國科會針灸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人 陳擎文
導讀 躍動的經絡

Part1經絡:打開中醫大門之鑰
1-1 「經絡」是中醫的核心
1-2 「經絡」是中醫各科的共同基礎
1-3 中醫理論都離不開「經絡」
1-4 內科方劑的基礎也是「經絡」
1-5 如果冰島火山再度爆發………
1-6 「經絡」將成為未來醫療主流

Part2周左宇老師的習醫經歷
【2】認識古典針灸
2-1 認識台灣針灸四大家
2-2 孫派古典針灸的三代重要傳人
2-3 古典針灸的特色是什麼?
【3】承先-周左宇老師的中醫啟蒙與師承
3-1 周左宇老師的師承表
3-2 父親周汝漢的啟蒙(河北中醫世家永安堂的啟蒙)
3-3 拜師楊天霖、承澹□
3-4 拜師孫培榮
3-5 周汝漢先生的特色
3-6 楊天霖先生的特色
3-7 承澹盦先生的特色
3-8 孫培榮先生的特色
【4】啟後-周左宇老師的行醫和著作
4-1 周師臨床經驗
4-2 周師師承及發展表
4-3 懸壺濟世
4-4 作育英才
4-5 周左宇老師的重要著作
4-6 周左宇老師的行醫名言

Part3  周左宇老師的師承特色
【5】針灸能治內科病嗎?
5-1 針灸治證的類別分析
5-2 十二經絡是動病與所生病分析-1
5-3 十二經絡是動病與所生病分析-2
5-4 十二經絡是動病與所生病分析-3
5-5  WHO認可之針灸適應症分類 
【6】古典針灸的臨床特色
6-1 古典針灸在中醫的角色(貢獻)
6-2 針灸、內科、傷科三者的共同基礎
6-3 針灸、內科、傷科三者的共同基礎(續)
6-4 古典針灸大綱-1
6-5 古典針灸大綱-2
【7】古典針灸的通經概念
7-1 五門十變法的源起與應用
7-2 五門:十個天干隔五相合
7-3 十變:十天干兩兩相合
7-4 十天干與臟腑相配
7-5 兩個臟腑配為一組
7-6 五門十變法的特色
7-7 五門十變法的臨床應用原則
7-8 化合治療法:總表
7-9 化合治療法:以肝膽病為例
7-10 互合治療法:總表
7-11 互合治療法:以肝膽病為例
7-12 化合及互合治療法:總表
7-13 通經關係:總整理表
7-14 通經關係的特色(含臟腑通治)
7-15 通經關係之應用例子:戊癸合化火-1
7-16 通經關係之應用例子:戊癸合化火-2
7-17 針灸之「胃腎通」取穴
7-18 胃經足三里治腎病
7-19 腎經太谿治脾胃病
【8】古典針灸的對位法
8-1 扁鵲神針法
8-2 扁鵲神針法的配穴表
8-3 扁鵲神針法刺法圖例:雲門配衝門
8-4 扁鵲神針法刺法圖例:□門配承山
8-5 扁鵲神針法刺法圖例:臂臑配風市
8-6 扁鵲神針法刺法:以肺經為例
8-7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經驗
8-8 周左宇老師說案例-1
8-9 周左宇老師說案例-2
8-10 周左宇老師說案例-3
【9】古典針灸的穴名應用
9-1 內外山陵、丘海池渠、溝谿泉井、手足治療法則
9-2 常用穴道表
9-3 周左宇老師臨床案例-1
9-4 周左宇老師臨床案例-2
【10】古典針灸的傳統配穴
10-1 傳統配穴
10-2 一、原絡治療法
10-3 二、俞募治療法
10-4 俞募配穴表
10-5 三、會□治療法
10-6 會□配穴表
【11】古典針灸的經驗配穴
11-1 經驗配穴
11-2 一、遠近取穴治療法
11-3 二、簡易二穴應用法
11-4 簡易二穴的頭部疾患應用
11-5 三、臨床經驗配穴法
11-6 四、臺灣地區的特殊病症
11-7 (一)三天三骨症(肩胛連頸痛)
11-8 (二)肩凝症
11-9 (三)坐骨神經痛
11-10 承澹盦國醫治療坐骨神經痛藥方
【12】古典針灸的特殊針法
12-1 周師傳承的特殊針法
12-2 擔法(透針)-1
12-3 擔法(透針)-2
12-4 快針法
12-5 快針針灸治療舉例
【13】古典針灸的灸法
13-1 灸法
13-2 臨床驗方
13-3 周左宇老師的用灸經驗
【14】古典針灸的補瀉
14-1 補瀉的要義-1
14-2 補瀉的要義-2
14-3 補瀉的要義-3
【15】古典針灸的流注
15-1 子午流注
15-2 靈龜八法
15-3 周左宇老師的使用經驗
15-4 周治華先生的使用經驗
【16】古典針灸的藏經
16-1 孫培榮老師臨床經驗的保存
16-2 《培公針灸驗案》摘錄
【17】古典針灸的推廣
17-1 推廣古典針灸
17-2《針灸集成》:內景篇
17-3《針灸集成》:外景篇
17-4《針灸集成》:雜疾篇
【18】古典針灸的廣納
18-1 廣納百家
【19】古典針灸的不針之症
19-1 六情不針

Part4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治療與醫案思路探討-治療總論
【20】治療總論與醫案探討
20-1 治療總論
20-2 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
【21】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色
21-1 五臟與五色關係之針法
21-2 五臟與五色關係之針法-1
21-3 五臟與五色關係之針法-2
【22】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味
22-1 五臟與五味關係之針法
22-2 五臟與五味關係之針法-1
22-3 五臟與五味關係之針法-2
22-4 醫案思路探討
【23】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液
23-1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
23-2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1
23-3 針灸典籍中「肝衝明」(太衝配光明)主治病症
23-4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2
23-5 醫案思路探討
23-6 手少陰之筋的循行
23-7 手少陰之筋的循行特色及「伏梁」
23-8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3
23-9 醫案思路探討
23-10 足太陰之別-公孫
23-11 手心主之別-內關
23-12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4
23-13 醫案思路探討
23-14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5
23-15 五臟與五液關係之針灸法-6
23-16 醫案思路探討
23-17 足太陽之別-飛揚
23-18 腎經原絡穴「腎谿飛」(太谿配飛揚)主治病症
【24】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臟所主
24-1 五臟所主關係之針灸法
24-2 五臟所主關係之針灸法-1
24-3 醫案思路探討
24-4 膽經原絡穴「膽墟溝」(丘墟配蠡溝)主治病症
24-5 足厥陰之別-蠡溝
24-6 手心主之別-內關
24-7《靈樞.經脈》心包經絡脈及內關穴主治
24-8 五臟所主關係之針灸法-2
24-9 醫案思路探討
【25】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臟所藏
25-1 五臟所藏之針灸法
25-2 五臟所藏之針灸法-1
25-3 五臟所藏之針灸法-2
25-4 醫案思路探討
25-5 五臟所藏之針灸法-3
25-6 醫案思路探討
【26】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臟所開竅
26-1 五臟所開竅之針灸法
26-2 五臟所開竅之針灸法-1
26-3 醫案思路探討
26-4 五臟所開竅之針灸法-2
26-5 醫案思路探討
26-6 五臟所開竅之針灸法-3
26-7 五臟所開竅之針灸法-4
26-8 醫案思路探討
【27】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臟屬性
27-1 五臟屬性所病之針灸法
27-2 五臟屬性所病之針灸法(續上)
27-3 五臟屬性所病之針灸法-1
27-4 醫案思路探討
27-5 五臟屬性所病之針灸法-2
27-6 五臟屬性所病之針灸法-3
【28】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勞所傷
28-1 五勞所傷針灸法
28-2 五勞所傷針灸法-1
28-3 醫案思路探討
28-4 五勞所傷針灸法-2
【29】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五臟邪氣
29-1 五臟邪氣留滯之針灸法
29-2 五臟邪氣留滯之針灸法(續上)
29-3 五臟邪氣留滯之針灸法-1
29-4 醫案思路探討
29-5 五臟邪氣留滯之針灸法-2
【30】針灸古義配穴法醫案之接經
30-1 接經針灸法
30-2 十二經脈接經示意圖
30-3 接經針灸法-1
30-4 醫案思路探討
30-5 接經針灸法-2
30-6 醫案思路探討
【31】內外山陵、丘海池渠、溝谿泉井及手足治療醫案
31-1 治療醫案-1
31-2 治療醫案-2
【32】十三鬼穴應用
32-1 十三鬼穴應用針法
32-2 十三鬼穴應用針法(續上)
32-3 十三鬼穴針灸順序

Part5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治療與醫案思路探討-治療個論
【33】治療個論與醫案探討
33-1 治療個論
33-2 專病療法
33-3 綜合醫案
【34】專病療法1:減肥體針法
34-1 減肥體針法的重點穴位
34-2 為何選用聽宮穴減肥?
【35】專病療法2:坐骨神經痛針灸治療
35-1 坐骨神經痛針灸治療之研究
35-2 坐骨神經痛使用的穴道和方法
35-3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思路
35-4 坐骨神經痛的注意事項
【36】專病療法3:耳鳴、耳聾及聾啞之針療
36-1 耳鳴之針療-1:病因及症狀
36-2 耳鳴之針療-2:取穴
36-3 耳鳴之針療-3:其他參考穴位
36-4 耳鳴針療的治療思路
36-5 耳部經絡分布及病候表
36-6 大腸經耳部經絡分布及病候表
36-7 手陽明大腸之別
36-8 三焦經耳部經絡分布及病候表
36-9 三焦手少陽之脈循行及病候
36-10 手少陽之筋及病候
36-11 小腸經經絡分布及病候表
36-12 小腸手太陽之脈循行及病候
36-13 手太陽之筋及病候
36-14 上肢全息元
36-15 耳聾之針療-1:病因及症狀
36-16 耳聾之針療-2:取穴
36-17 耳聾之針療-3:其他參考穴位
36-18 聾啞之針療-1:病因
36-19 聾啞之針療-2:症狀
36-20 聾啞之針療-3:取穴
36-21 聾啞之針療-4:其他參考穴位
36-22 聾啞之針療-5:特別說明
【37】專病療法4:顏面神經麻痺之療法
37-1 顏面神經麻痺的應用穴位
37-2 顏面神經麻痺的手法運用和療程
37-3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37-4 顏面神經麻痺的穴位加減
37-5 足三陽經筋分布圖
37-6 足三陽經筋的關係
37-7 顏面神經麻痺療法的特別說明
【38】專病療法5:頭部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
38-1 頭部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1
38-2 頭部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2
38-3 額顱部經絡分布表
38-4 胃經、肝經及小腸經筋於額部循行
38-5 前額眩暈之針灸療法思路探討
38-6 頭部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3
38-7 足陽明與足太陽之筋
38-8 頭部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4
【39】專病療法6:婦科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
39-1 婦科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1
39-2 思路探討
39-3 婦科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2
39-4 思路探討
39-5 中極穴穴名的解釋
39-6 婦科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3
39-7 腎足少陰之脈:循行
39-8 十二經脈接經示意圖
39-9 婦科常見疾病之針灸療法-4
【40】專病療法7:特效灸法驗穴
40-1 特效灸法驗穴-1
40-2 特效灸法驗穴-2
【41】綜合醫案
41-1 綜合醫案簡介
【42】綜合醫案1:膝腫、腿麻、關節肥大、腿僵硬
42-1 症狀描述
42-2 針灸治療-1
42-3 針灸治療-2
42-3 醫案1之療效檢討
【43】綜合醫案2:小舌(懸壅垂)鬆弛
43-1 症狀描述與針灸治療
43-2 醫案2之病例探討
【44】綜合醫案3:偏頭痛
44-1 症狀描述與針灸治療
44-2 思路探討:戊癸合化火~胃腎通
【45】綜合醫案4:頭痛
45-1 症狀描述
45-2 針灸治療-1
45-3 針灸治療-2
45-4 醫案4治療說明-1
45-5 醫案4治療說明-2
45-6 醫案4治療說明-3
45-7 醫案4治療之思路探討
45-8 醫案4治療之結論-1
45-9 醫案4治療之結論-2
45-10 醫案4治療之結論-3
【46】綜合醫案5::腰痛、頷痛、不思食
46-1 症狀描述
46-2 針灸治療
46-3 醫案5之治療思路

Part6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貢獻
【47】周左宇老師的臨床醫療特色
47-1 周左宇老師針法特色:.內科針法
47-2 周左宇老師針法特色:精簡療法
47-3 周左宇老師針法特色:複合療法
47-4 周左宇老師針法特色:補瀉法
【48】周左宇老師的中醫研究及貢獻
48-1 開啟中醫研究及臨床之門
48-2 一部針灸活歷史
48-3 周左宇老師生活哲學

附錄
【1】經絡通經概念:五門十變法及臟腑通治法-理論篇
【2】三天三骨症之介紹與臨床治療
【3】周氏用穴經驗系列之一:然谷穴治偏頭痛探討
【4】周氏用穴經驗系列之二:養老穴透間使臨床應用
周左宇老師大事紀

 

導讀
躍動的經絡 文∕沈邑穎

緣起
  
  2002年為了即將展開的中醫臨床工作,有點擔心,特地前去台電大樓附近的啟業書局買書,遇到熱心的戴媽媽,趕緊問起是否有不錯的針灸老師可以學習。戴媽媽笑容滿面的推薦周左宇老師,直誇周老師的課有趣又有收穫。個人頗為懷疑,因為沒有聽過周老師的大名。但因著戴媽媽的強力介紹,前去易經學會報名,還推薦幾位道友同行。

  本以為針灸課就該照著八股派的方式進行,先講經絡循行,然後介紹穴位位置及主治。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就被老先生迷倒了。周師的上課內容生動活潑,講課方式風趣幽默,課堂中笑聲不斷。曾有一位師弟說過,要鑑別是不是周師的學生,聽笑話就知道。老師為人隨和豪爽,信手拈來,故事多多,個個都是臨床有效醫案。我在大陸也上過針灸課,但從沒有像老師提供這麼多生動的臨床案例,還有許多特殊經驗,例如治療瘧疾等。周師向四位現代中醫名師學習,歷經抗戰直到現代,經歷許多活生生的診療案例,其內容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啟發
  
  課堂中周師毫無保留,除了分享個人經驗外,還介紹四位老師的理論與特定經驗,內容豐富且生動。隨著課程的進行,有些針灸理論或臨床應用越來越深奧,但周師不會直接說明原理,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臨床上筆者開始慢慢應用,越用越有心得,療效顯著,但對於機理尚不明瞭。周師的「五門十變法」對於筆者猶如轟天雷,震開筆者學習中醫的大門。透過通經理論,原先一直無法理解的中醫概念,突然浮現清楚的脈絡。2004年在徵得老師的同意下,撰寫〈三天三骨症之介紹與臨床治療〉一文,首度嘗試透過「通經概念」解讀老師的配穴思路。

  2006年撰寫〈中醫眼科的經絡理論及臨床應用探討〉,大量加入「通經」概念闡釋個人對於中醫眼科的經絡理論,以及臨床上的應用思路。許多內容也是在周師既有的基礎上加以推廣,例如將養老透間使,轉化成養老透心經。有次拜訪老師,原以為老師不會注意到這些內容,想不到老師竟然笑呵呵說:「你不是有提到養老透心經?」

體會

  隨著個人臨床經驗的累積,仍有不少不知其所以然之處,於是開始埋首研究,由奇經八脈,回到正經,並從臨床觀察反覆驗證,再透過「通經」概念,深深體會「經絡是中醫各科的共同基礎」、「經絡是中醫的核心」等概念,也因此決心全力投入研究經絡及其臨床應用的切入點。

經絡特性

  透過經絡與中醫理論的學習、臨床的觀察,以及診治的驗證,發現經絡不是死的,不是線條而已,而是活潑的,不斷躍動的,由點成線成面,隱含著深厚的中醫理論,可以馬上被驗證,可以作為中醫各科彼此間的橋梁。這些特質非常微妙,唯有細心觀察方能體會。

  近五年來,筆者以傳統經絡理論及通經理論為主體,除了在醫院針對見習實習醫師開辦系列「經絡概論」及「經絡學苑」課程,一起研究討論經絡的內涵之外,2010年還在中華黃庭醫學會開辦「經絡十講」課程,希望將臨床的思路與中醫同道分享。

 

內容連載

本書內容來自於2010年筆者在中華黃庭醫學會「針灸古典派周左宇老師師承及臨床思路探討」的演講稿,這是首度全面性探討周師的傳承與經驗。

兩年多前,由於師母生病,老師無法前來台北授課,曾詢問筆者可否接下後續課程,但囿於客觀因素,筆者向老師報告會在中醫的醫學會中授課,只是聽眾族群以中醫師為主,老師點頭同意。開課前,再度到老師苗栗家中拜訪,請問老師可以公開講授的範圍,老師很豪爽地說:「全部都可以講授。」因此,筆者從老師的所有著作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並嘗試以臟腑及經絡理論闡釋,然後歸類統合。

橡實文化出版社的總編輯周本驥小姐亦前來聆聽這次的演講,並希望能透過出版,把周師寶貴的經驗和傳承完整介紹給對中醫有興趣的人。為了此事,筆者與周總編等人在2010年9月到苗栗拜訪老師,徵得老師同意後,開始著手進行此書的編輯工作,並於同年11月20日將編好的書稿帶到苗栗與周師討論。老師看到書稿,當下專心看了起來,並與筆者做了些許討論,更承諾將親自為本書寫序。直到我們為了趕火車必須離開,老師仍舊抱著書稿閱讀。

由於是以演講內容成書,書中保留了大部分的投影片,提綱契領,便於讀者快速掌握周師的寶貴經驗。而原課程中口頭闡釋的部分,則進錄音室重新錄音,透過書與聲音的結合,冀能闡述周師深奧醫理於萬一。

主題架構
本書共分六個部分,首先定位「經絡」在中醫的地位。「經絡」對於中醫的重要性,不僅歷代醫家反覆提醒,對於筆者個人而言,周師所教導的「五門十變」法更是協助筆者敲開學習中醫大門的重要關鍵,相信中醫同道也會有類似的看法。接著介紹周左宇老師的習醫經歷及師承特色。

第四及第五部分則自周師著作中挑選相關內容,探討周師臨床治療與醫案思路探討,包括「治療總論」及「治療個論」。此二部分結合前述的理論與周師的臨床經驗,更能呈現「古典針灸」派的特色。

最後一部分則是筆者以周師學生及臨床醫師的角度,總結周師這位國寶級的針灸大師的臨床貢獻,包括臨床醫療特色、中醫研究及貢獻等。

本書主架構
Part1 經絡:打開中醫大門之鑰
Part2 周左宇老師的習醫經歷
Part3 周左宇老師的師承特色
Part4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治療與醫案思路探討--治療總論
Part5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治療與醫案思路探討--治療個論
Part6 周左宇老師的臨床貢獻

主題介紹
自古以來有關十二經絡的研究本就不多,如何將經絡的循行及病候概念應用於臨床者更是少見,筆者從事針灸臨床體會,經絡是中醫各科的共同基礎,除了針灸之外,無論是中醫基礎中的藏象學說、臨床上的診斷,或藥物歸經、方劑應用,甚至臨床各科,都會應用到經絡,所以經絡是打開中醫大門之鑰。而隨著藥物的種植環境改變,道地藥材取得不易,筆者預言,無論從環保的角度,或是對於健康的概念,不需藥物的「經絡」將成為未來醫療主流。

Part 1 經絡:打開中醫大門之鑰
【1】經絡是中醫的核心,也是未來醫療主流
在中醫學習的啟蒙階段,「經絡」都是必讀的內容,之後無論是藏象學說,或是藥物歸經、內科的辨證施治、方劑的應用、傷科的病位思考等等,都是以經絡為基礎,所以「經絡」可以說是中醫的核心,也是中醫各科的共同基礎。隨著地球氣候環境的巨變,未來藥物的取得將會越來越困難,筆者深信經絡將成為未來醫療的主流。

Part 2 周左宇老師的習醫經歷
周師是好學之人,四位老師都深具特色,網路上則稱周老師師承的流派為「古法針灸派」或「古典針灸派」,故在此章節中介紹周老師的門派特色。周師不僅認真繼承四位老師的教導,並毫無保留地教導給後學者。

【2】古典針灸派之緣由
2005年3月2日香港署名翁明富曾撰寫一篇〈台灣針灸四大派〉的文章,文中提到台灣針灸有四大派,其中周左宇老師師承孫培榮老師,屬於「古法針灸」派,並認為古法針灸派完全不用任何藥物,傳承有自己的手法。筆者認為此說不夠全面。根據周老師的教導以及臨床應用的體會,筆者不揣淺陋地將古法(古典)派的特色歸納如下:

※以《內經》及《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等傳統典籍為理論基礎。
※將傳統理論確實納入臨床應用。
※採拾散落於民間的針灸經驗。
※重視「整體觀」及臨床思路。
※重視「辨證論治」(含臟腑辨證及經絡辨證)。
※以「經絡」為共同基礎,各科有共同語言及思路。
※廣泛且靈活應用各種療法於臨床各科疾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8
    $225
  2. 新書
    9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