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

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
定價:280
NT $ 80 ~ 252
  • 作者:鴻鴻
  • 出版社:釀出版
  • 出版日期:2012-05-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9586X
  • ISBN13:9789866095863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八○年代文青秘密生活揭露!
紀念那個混亂、輝煌、熱烈、
怪誕、爆發、崩解,
充滿夢想也充滿謊言的年代

  這本日記橫跨了二十世紀整個八○年代,也橫跨了阿瓜從高中到結婚的整段生涯,然後,毫無預警地在一九九○年十一月六日中止。

  根據這批日記,多年後的讀者不難描繪出少年阿瓜的青澀身影:他熱愛文學、藝術、電影;他喜歡臭彈藝術、亂蓋人生和理想;他著迷不已的生活在他方;他關心陌生人的苦難;他熱中於戀愛,又不敢說愛;他讀得太少,想得太多;他以為在表達追尋,其實只是徬徨;他無法停止那些騷亂的夜晚,傾向於以暴易暴;他滿心以為一個新時代正等著迎接他來。

  我們可以盡情嘲笑阿瓜當時的目光如豆,以及滿腔對藝術與愛的謬誤熱情,卻不能保證,此刻的我們已然得到教訓,可以倖免於後人的嘲哂。

  隱藏在日記底下的是時代的鼓聲隱隱作響──尚未拆除的中華商場、解嚴前夕的躁動氣氛、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五二○農民運動、反政府大遊行……。阿瓜不知道比電影故事更劇烈的改變在他還懵然的時候,已經在台灣社會發生。他慢慢發現新的「現實」世界正向他開啟。

本書特色

  1.鴻鴻化身為「阿瓜」所寫的一批秘密日記,事隔二十餘年重新曝光!裡頭寫上世紀八○年代藝文界、影劇圈的許多人物,以及他們不為人知的軼事、趣聞。

  2.此書將八○年代現代舞、現代詩、藝術電影、實驗劇場、新電影風潮、性別議題、環保運動等社會能量的爆發都記錄下來了。可說是當時文青生活的「集體拼圖」。

  3.這批日記最初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連載,為期一年。那時候,每逢文章登出,總引發各界讀者關注、好奇,話題性十足!

  4.內頁搭配鴻鴻在八○年代所拍攝的一批私人照片,共五十二張。讀者可以看到包括作者在內很多名人未走紅之前的「青澀模樣」。

作者簡介

鴻鴻(1964-)

  1.台灣青壯輩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作品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2004年起多次策劃「台北詩歌節」,累計已邀請百位以上國外重要詩人訪台、交流,並執行多種藝文跨界展演。2008年創立的《衛生紙詩刊+》是當代詩壇最前衛、最具社會批判力量的聲音。

  2.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榮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首部獨立執導電影《三橘之戀》不但獲威尼斯影展邀展,並奪下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美國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台北電影節非商業類優良劇情片獎。《人間喜劇》、《穿牆人》等片亦多次獲國內外獎項肯定。

 

目錄

【序】八○年代文青的祕密生活 ◎韓良露

阿瓜寫日記
阿瓜想當詩人
阿瓜學現代舞
阿瓜的電影夢
我愛MTV
劇作家時代到導演時代
娃娃賣娃娃
我們也有王海玲
第一次當導演
失落的珠鍊
月蝕之夜
羅莎琳與茱麗葉
我也會走慢動作
偷海報的賊
楊美聲報告
五百戶
專程拜訪
中華商場的象
鹿港小鎮
神秘約會
浪蕩時光
阿瓜加入恐怖份子
恐怖份子的腹語術
每個人的電影
無知的訪客
兩個不安的夜晚
消失的冬天
毒舌派的誕生
解嚴前夕的環島旅行
生活在他方
青春殘酷劇場
黑衣女郎
我有多窮
在藝工隊的日子
台北沒有康米地
出公差與開小差
箱子裡的笨驢
六四與五二○
小記者大粉絲
記者生涯原是夢
第一本詩集
試情記
梅與櫻
牯嶺街少年愛與死
孤獨的狼
第一次婚禮
小提琴與電鈴
新世界之旅
海市蜃樓
陌生人的慈悲
夢十夜

【後記】種瓜得豆

 

八○年代文青的祕密生活
韓良露

  鴻鴻囑我寫序,說我是看他長大的。在此申明,我其實只大他半輪,但在他十八歲我二十四歲時,這點年歲的差距真大。我猶記得第一次和他見面,他剛考上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不久,和就讀輔大的詩友曾淑美來我開的影響看電影。當年他的外表真是毛頭孩子,卻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我已察覺他雖青澀,卻是個早慧的文藝青年。

  隔了近三十年,鴻鴻出版了他的八○年代的日記,註明為八○年代文青記事。其實在八○年代,文青還是個隱藏的該隱記號,當年社會沒這個說法,就像知青、憤青等名詞,都是在九○年代後沿用大陸的社會名詞,文藝青年的稱呼是有的,但也很少人用,文青則沒聽過。在九○年代文青和同志紛紛出現,當年也算是正面的認同,但兩千年後,文青卻成為略帶嘲諷的名詞,要不是失落的一代,要不成為一些憤青遷怒的有閒階級,如今甚至還有嬉笑自己是假文青的獨立樂團。

  鴻鴻抖出他三十年前的記憶包袱,也算對台灣社會的集體文青記憶演變有所貢獻。他的這本《阿瓜日記》,的確可以當成八○年代台灣文青的都市調查記錄。

  當阿瓜日記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每週見報時,我很早就聽鴻鴻向我預告下週會寫到你了。說實話我雖不到膽跳,卻有些心驚,還好他提我只是側寫他當年在影響看各種藝術電影錄影帶的回憶,(像大國民啊!每八又二分之一跳一次啊!霧都感官世界啊!)也讓我回憶起那個對藝術電影飢渴又荒唐的時代。但我其實不知他當年暗戀影響的女服務生毛毛,他形容她清秀雅緻,也的確,這麼多年來我看鴻鴻交女朋友,毛毛那樣的女生一直是他的愛慕原型,鴻鴻喜歡的一直不是漂亮的女生,而是清雅型的。

  後來我繼續每週看阿瓜日記,偶爾就會看到他寫別人,而這些人幾乎都是我認識的八○年代文青,有時我就看的膽跳了。果然有一次在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看完戲後,就看到鴻鴻在電梯間被某人追問怎麼可以這樣寫我,當時真有文藝江湖險惡之感。當時我還稍稍暗自慶幸還好我跟鴻鴻一直不是太熟,他能寫我的事不多。

  我跟鴻鴻真的說不上熟,既非友朋的熟,又無社會關係的熟,卻有一份彼此心知肚明的心智上的親近,我會看他的文章,他會看我的文章,彼此都知對方真正的份量和虛實,不是朋友但也算的上是知音吧!但說來有件事挺奇怪,鴻鴻和我好像分屬兩個磁波場域,我們彼此甚少相連,但在他的磁場中活動的人,就是《阿瓜日記》中出現的眾多文青,從他的情人、朋友、同學到師長,幾乎我無人不識,但也有一些與我有點關係的事我也不見得清楚,等我看到《阿瓜日記》時才有一種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之感,八○年代文青記事其實也是八○年代文青秘密生活揭露啊!

  鴻鴻這回叫自己阿瓜當然有理。首先,日記中記錄的八○年代,鴻鴻大約是十七歲到二十五六歲,的確是一顆青瓜;再來,《阿瓜日記》雖是青春告白,但用的並非現在的鴻鴻語氣,鴻鴻並無意書寫往事懺情錄,這點和我寫青春告白很不同,我總是忍不住用如今回想從前如何又如何的近老情緒,《阿瓜日記》雖在三十年後出土,但鴻鴻仍然力持阿瓜還是阿瓜,日記中的人事物情都還是少年瓜的狀態、不想懺悔、沒有悼念,反而令人感到時光的力量,當下即永恆,誰都不能逃避歲月在過去的刻記,留下的都是證據。

  不同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鴻鴻是「那些年我一直在追的女孩們」。鴻鴻的外表清淡溫和,我卻一直視他為情感關係上的恐怖份子,為什麼?因為他具有大部分人都少有的誠實,即使是事後誠實,光看《阿瓜日記》中他的自我告白即可知,但他的誠實亦同時具有人類學家似的冷靜無情,被他的誠實風尾掃到的人也許很痛吧。

  《阿瓜日記》不只是八○年代文青生活的集體拼圖,也是鴻鴻照見自己與社會的文化鏡面,日記中的阿瓜幾乎對八○年代的現代舞、現代詩、藝術電影、實驗劇場、新電影風潮、性別議題、環保運動等等社會能量的爆發無所不參。阿瓜想要留下當時的記錄,我想是因為許多事情、許多人都改變了,不是理想沒有了,而是許多理想如今換人擔了,不少昔日文青如今都是大亨了。

  鴻鴻直到今日還是老文青,不知道這麼說他是褒還是貶?這個老文青如今已入望重之列,但不時還會做出憤青行事,像公然出面指責國王的夢想家不夢想,學過莎士比亞的鴻鴻想必也會想到凱撒被刺時說的「是你嗎?」但誰叫人生如戲呢?我們做觀眾的也只能哀矜勿喜。

  八○年代早已過去,那是個混亂、輝煌、熱烈、怪誕、爆發、崩解、充滿夢想也充滿謊言的時代,活過那個年代的文青們,如今都老了,還好在《阿瓜日記》中,這些文青留住的身影永遠不老。

 

內容連載

阿瓜寫日記

每聽她笑語、見她對別人之歡顏,心中就像被割一道。這顆心傷得不能再跳時,也該換一顆了。

1982.3.31

阿瓜此刻是個十七歲的男生,瘦得見骨不說,臉上還爬滿青春痘。他熱愛文學、藝術、電影……這在八○年代初期,算是年輕人相當普遍的嗜好。至少在阿瓜就讀的省立高中,準備學醫學農學園藝的那班同學當中,就有不少人會結伴去看雲門舞集、蘭陵劇坊的演出,會用一整個上午猜測某部電影被電檢剪掉哪些部分。

阿瓜會寫起日記,理由是他戀愛了。他喜歡的是班上那個名叫「慧」的女生。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慧本來就是一個漩渦的中心,身邊永遠圍繞著許多男女「好朋友」。擠不進那個漩渦的阿瓜,只好鼓勇寫信給她。幾封信過去,竟換來一份禮物,教阿瓜大喜過望。拆開一看,原來是一小冊日記本。阿瓜的心涼了――顯然是嫌他煩,讓他寫日記去,別再來信了。

阿瓜化悲憤為毅力,決定把日記當信寫,一天一封,從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一日起,一百七十天寫到聯考考完,再整本送給她。

那個年代的女生,常有些生活小情趣。到了夏天,「慧」喜歡在手腕結一條白色小手巾,大概是防寫字時出汗弄髒字跡。有時上課不專心,一直在玩弄外套的裡子,原來裡頭藏了一隻小鳥。寫小紙條時,署名都只寫個「我」。這些行徑弄得阿瓜神魂顛倒。

班上男生一個個在比較誰同她更多關係。有人跟她同一個補習班,有人跟她同一個合唱團,阿瓜只能熱心參與畢業紀念冊編輯小組,她也在其中。小組要開會、要拍照,阿瓜必到,然而「慧」卻愛來不來。

有一回全班去烏來郊遊(那個年代的熱門景點),阿瓜鬼鬼祟祟採了一束紫花、黃花、搭配兩支蘆草,終於逮到機會送她,她卻不收。阿瓜只能拿到路邊的廟裡,當香來拜。後來見她自己採了兩根狗尾草,阿瓜又把花束拿過去,她才勉強收下。賦歸時,「慧」順手把所有的花都扔了,阿瓜只能又氣又無奈地,把一切寫進日記裡,希望日後「慧」讀到時,會對他的一往情深,感到抱歉。

阿瓜班上的女生,其實一個個頗有特色。其中一個每天帶花到學校來,插了放在講桌上。有一次還帶了一瓶蛇標本,一樣擱在講桌上,卻不說明理由。阿瓜數學極差,連補考都沒過,眼看畢不了業。停課期間他到校二次補考,竟有兩個女生等在學校,把不知哪裡弄來的考題答案提供給他,讓他順利過關。事實上這兩位同學跟阿瓜並不熟。

這些天外飛來的友情,讓阿瓜不再那麼在意「慧」的若即若離。畢業之後多年,再接到「慧」的電話,她已經在做直銷,說想約見面。阿瓜立刻警覺地想,難道要吸收他當下線?然而他們仍然沒有再見面。事隔二十多年,再看到她的消息,她已經成為直銷名人榜上的楷模。

至於那本日記,一直沒有回到「慧」的手中。阿瓜寫完一本日記,又接一本,繼續這麼寫了下去,橫跨了整個八○年代,也橫跨了他自己,從懵懂高中生到結婚的整個生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9
    $80
  2. 二手書
    34
    $94
  3. 新書
    75
    $210
  4. 新書
    79
    $221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88
    $246
  7.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