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魘裡的理想、幻滅與堅持
陳光興
不知道為什麼,要替林麗雲的《尋畫──吳耀忠與他的左翼朋友們》寫序時,馬克思在一八五二年《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被後世不斷引用的一段話就自動地跳了出來:
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腦子。當人們好像剛好在忙於改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並創造前所未聞的事物時,恰好在這種革命危機時代,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鬥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
。
對這段名言我沒有更新的理解,但是再次閱讀中,感受到一八四八年法國大革命的三年後,就能針對拿破崙正在進行的軍事政變提出歷史性的分析,是件不容易的事;放到第三世界的歷史空間裡,我們自身的歷史感與馬克思寫下的經驗相互重疊中又有分殊。我自己所熟識的前輩們,很少以回看的方式整理過去面對未來,憑空創造歷史的意味很強,雖然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清楚的知道,當下不是孤立的,走到今天有它的歷史縱深與軌跡可尋,但是立即進入戰鬥狀況的迫切性,使得大家都拋開過去,於是一個事件接著一個事件,我們長期慣於捲入對於現實的回應,與過去歷史進行聯繫的工作都暫時丟在一旁,似乎只能等待以後處理了。這或許是歷經「革命想像」的人們一致的宿命吧。也正是因為這樣,歷史感流失的速度快的驚人,再加上過往對異議分子總是充滿了不堪,除有強大的意志力,否則能閃就閃,總是將寄望擺在未來裡,於是馬克思所說得已經死去的前輩們建立起來的傳統,不再像夢魘那樣糾纏著後生的我們;從過去中解脫出來,我們憑藉著自己為是的、真空的理論思考,因而與歷史絕緣,剩下的都是看似新鮮而又單薄的當下。
但是能夠感受到當下的單薄,開始要與過去建立起些許的關係,似乎都得到歷史已經翻了一頁,我們不僅終於有條件去面對過去,而且得開始與過往建立起聯繫才能照亮未來,否則路走不下去了。
我是以這樣的心情來理解林麗雲寫作的動力。
這些年來,我所屬團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的同仁們開始反省到,二十年來缺乏歷史感的投入當下的各種「運動」,好處在於現實感很強,但是一直被情勢拉著走,沒法建立起來有主體性的知識方式,於是我們開始慢慢追問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像《台社》這樣團體的形成,當初到底是哪些前一代人所代表的力量交錯的結果?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幾次內部討論,也請來一些海外參與不同團體的朋友們回首當年,逐漸地有了些輪廓,才能驚覺到原來我們的路其實是前人走出來的。猜想,其他歷史更久的團體或許也在做類似的工作。在官方書寫百年歷史的洪流中,期待民間對戰後左翼思想狀況進行訪談、口述等歷史性的整理工作,該是很卑微的呼喚。這些年來《台社》同仁集中的對陳映真進行研究,無非是想要以他為線索,開啟當代左翼歷史的討論,保住這塊不該被再度泯滅的歷史。我們發現,順著時序走,從陳映真那兒確實可以拉出不同的線索,其中包括鬆散的讀書會到後來的大小團體,乃至於無數的「單線聯繫」,所以「陳映真」早已不是個人,作為某種異端思想的組織工作者,他身上承載著各種各樣複雜糾纏的關係網絡。
吳耀忠於是很自然的就進入了我們的眼簾,有點像是陳映真少年失去的孿生小哥,那樣親密的位置很早由這個神童畫家補上了。而無緣與他相識的我們,只能在他零散的畫作與幾乎是七0年代那篇唯一的訪問中神交,驚豔台灣居然有這樣思想深度的異類畫家,但是跟其他幾位熟識的左翼前輩一樣,他們的抑鬱而終似乎都不是偶然,想要進一步理解吳耀忠這謎樣人物的主體精神狀態,卻不得其門而入。
2009年五月起林麗雲進駐交大亞太研究室做駐校作家,提的寫作計畫是以報導文學的形式追蹤吳耀忠的過去,坦白說,因為相關資訊不足,當時很難判斷可以做出來什麼,同仁們都只能抱著樂觀其成、姑且一試的心情,支持麗雲的嘗試。有趣的是,這個計畫從一開始就是以團隊的方式在進行,林麗雲、蘇淑芬、陳瑞樺九0年代是清大社人所前後期的同學,十餘年後因緣際會又在新竹聚在一起。除了舊識中存在互信與默契,他們三人在個性、能力上互補,麗雲雖然瘦小精悍,但是熱力十足,一方面有藝術家狂傲不拘的氣質,同時又有著革命領導人的主導性,所以扮演著動力火車頭的角色;瑞樺沉穩收斂,在經常踩煞車的同時,抓緊方向、穩定軍心;淑芬發揮了他協調的長才,鉅細靡遺的把所有事情落實了。我從旁觀察的理解是,幾乎所有的訪談,他們三人都在場。最後,麗雲以她文藝青年時期的薰陶,爾後記者與媒體的經驗,加上她的人類學訓練,在團隊一年內大致完成了訪談的工作後,在第二年逐步完成了本書的書寫,過程當中,其他兩人充分做好了對話、把關的工作。最後「尋畫」的整體行動計畫裡出現了三個支架,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林麗雲的報導文學,除此之外,讀者會看到他們三人共同編輯吳耀忠的畫冊中親朋好友們對他與時代的追憶,也會看到陸續在台灣各地展出的畫展與座談。因此,本書雖說可以單獨來看,但是想深入以吳耀忠及其畫作為媒介的那個時代的讀者,可以對這個三位一體的構成進行參照性的閱讀。
我個人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三人組的團隊工作,讓我個人學習到在團體中截長補短的爆破力與相互支撐的連帶歸屬感,但又不壓抑反能充分發揚個人特質的動力關係,其中充滿了酸甜苦辣,不該過度美化,但對他們而言或將是長久珍惜的緣份,卻也是我們想做事的人該發掘的工作方式。我偷偷的認為其實圈子裡很多能成事,或多或少都是參與的人能夠在充分認知差異的前提下前進,落單的個體沒法做事,小團體的力量卻是不容忽視的,在革命組織隕落的時代,這或許是未來合作更為清晰的基本邏輯。
麗雲寫作的過程中,我零星的讀到正在成形的篇章,這次更為集中的閱讀,把分散的光點凝聚到一起,浮現的是一個多面相立體的吳耀忠。他讓我們學的是,那一代人青春的理想,雖然受到政治力量的重擊,壓迫著他們的精神與肉體,讓他們認識到在理想與現實世界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因而產生今生不可及的幻滅感,但是他們依然終其一生沒有背叛與放棄對世間、對勞苦大眾的關愛,最後就算被迫撤守到他們可以操作的範圍內,也還是繼續固守著原來的信念。就算朋友們在他身上都看到了那種無奈的頹廢,但是最終又得重新認識到世俗賦予頹廢意涵的膚淺,吳耀忠真實的頹廢裡依然是飽滿的堅持。在他那兒,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前輩的典型,他的畫觸動了許多路過的青年,他不多言而散發出深沈的魅力牽引著身邊的男男女女;他在一邊很不經意的透過送畫,沒有壓力的鼓勵著剛出道的年輕人,是在這樣點點滴滴瑣細而又真情的小事中,提供了身邊的朋友們多少的溫暖與前進的能量。我以為,吳耀忠豎立的生存方式,是讓我們學習到人們之間要如何互給空間,要如何不吝於輕輕地贊許與默默地扶持,但是又敢於真實的活出自己無法抗拒的懦弱,敢於不戀棧的先走一步。吳耀忠1987年離開人世,但是「尋畫」計畫卻發現到他從來沒有離開,還深刻的活在家人、朋友、同事們的心中。
我以為吳耀忠既特殊又具代表性,在台灣的語境裡,他的同代人、與他擦身而過的晚輩裡,有不少的文化人、運動份子與思想者,其實都分享著他存在的軌跡:從理想到幻滅,卻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是歷史的命定也好,是自身無法抗絕的選擇也好,這個精神傳承卻真實的活在我們的天空裡,如影隨形。上綱地說,這或許是第三世界左翼份子共同走過的精神道路,在林麗雲刻劃的吳耀忠身上,難道看不到與韓國作家黃皙?《悠悠家園》(印刻2002)中吳賢宇、韓允姬重疊的身影?如何記錄、疏理、討論、比對、承繼這些第三世界的精神資產,是我們這代人難以迴避的任務。
感謝林麗雲與尋畫小組成員蘇淑芬及陳瑞樺,他們的努力與堅持,不但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啟發了我們對未來推進戰後左翼歷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還有機會在夢魘中與前輩們相遇,麗雲說得好,尋找吳耀忠就是在尋找我們自身失去中的動力,請回吳耀忠及其朋友們的幽靈是讓我們跟過去連上線,在無路可走的當下,透過他們走過的幻滅與堅持的劇碼,看清自己的處境,準備繼續上場演出歷史的新劇。
是以為序。
二0一二年元月十日於寶山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