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愛的故事
童話故事的展開,和刻畫人物性格感情的作品,常常是跟環境和人物的遭遇有密切的關係。
本書的三篇童話、故事,不管寫的是動物或人,都是「愛的故事」。
〈老鷹爸爸〉寫的是嚴父的故事。目前的社會,常有賴在家裡不肯工作的「宅男」、「宅女」。這些人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啃老族」。遇到家有這樣的孩子,父母親要怎麼辦?我們人類對這種孩子的處理,有妥切的,有失敗的;作者藉由老鷹的家庭來探討這個問題。
小時候我家養過雞。我看到母雞對剛孵出來的小雞,呵護備至。牠發現到可吃的食物後,馬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呼喚小雞來吃;甚至啣起食物送到小雞面前。等到小雞長成中雞,母雞發現食物後,中雞過來要啄食時,母雞不但不讓中雞吃,反而狠狠的啄中雞的頭,把牠趕走。為什麼母雞對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矛盾的行為呢?這是母雞訓練孩子要自食其力的方法。母雞這樣教育孩子,其他動物採用什麼方法呢?有一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老鷹毀巢的資訊,於是聯想到宅男、宅女的事,構思了〈老鷹爸爸〉的這篇動物小說。我刻畫老鷹爸爸的堅毅性格,也表達老鷹爸爸愛孩子,為孩子做長遠打算的深摯感情。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假使有一天,父母發現孩子出問題了,會怎麼做?〈糖果〉和〈為什麼還不回家〉這兩篇故事,就是刻畫一個母親和一個父親的慈愛形象。
〈糖果〉這篇故事的由來是這樣的:有一次,我跟大作家潘人木老師聊起兒童文學的寫作。她說:「寫作一篇兒童文學作品,要選擇自己感動的事,寫出來後才能感動別人。例如小時候我看過我家的小狗死了,母狗緊抱著小狗不放。你如果對這件事有所感動,寫出的作品才能感動他人。」
我聽了潘老師說的母狗緊抱小狗不放的事,深受感動,於是假設自己是那隻母狗,牠的頭腦會想什麼?牠會有什麼舉動?別人對牠的舉動有什麼反映?後來我應用一個愛狗的小孩跟這隻母狗心靈的結合,寫出了這篇揪心的母愛故事。寫完這篇小說後,我把它送到教育部舉辦的兒童小說徵文比賽去,獲得前幾名的獎勵。現在把它蒐錄在這本「愛的故事」中,除了做紀念外,更讓小讀者能體會到動物的母愛。
〈為什麼還不回家〉是最近幾個月內寫的生活小說,寫的是父母關心孩子生命安危的事。假使孩子很晚還沒回家,父母會如何操心?父母有什麼舉動?為人子女的知道父母是如何的關心子女嗎?「天下父母心」,每個子女如果知道自己是父母牽腸掛肚、關心的人,應該都會注意自己的安危,也就不會走夜路、飆車。
好的小說,主要是屬於「美」的範疇,也就是人物刻畫的美,感情抒發的美,語言、結構的美;不一定要寫得符合「真、善」的條件。但是寫給兒童看的小說,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卻不可以寫跟「真、善」相反的「偽、□」的內容。如果有作者寫「邪惡得逞」、「作惡是一件快樂的事」等汙染兒童心靈的小說,那就不可取了。這是我寫作兒童文學作品常自我檢驗的重點。
大作家林海音老師說:「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零歲到八十歲的人都愛看。」希望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人,都能以此為目標,寫出老少咸宜的作品,滋潤大家的心靈。
非常感謝幼獅文化出版社的總編輯劉淑華小姐及主編林泊瑜小姐的厚愛,本書才能早日跟讀者見面;也感謝好友曹俊彥老師的精美插圖,增進了本書的美。
陳正治
寫於臺北新家
繪者的話
不同的愛
這本書分別以,老鷹爸爸對小鷹獨立的期待,母狗對小狗去世的不捨,以及父母在焦慮中,以寬容的處理方式來激發孩子向善的自覺,三個故事,三種情境,說三種不同的愛。
我以三種不同的材質和表現技法,營造三個故事全然不同的視覺氛圍。
《老鷹爸爸》並沒特別指涉是什麼鷹,我就以自己對鷹的概念來畫它的造型,再以裝飾性的線與點,讓色彩產生「並置」的混合效果,如同高空光影的閃爍。
母狗所表現的母愛,溫暖柔和中有著深層的執著。我以線條的勾勒加上粉彩如棉花,雲霧般的效果,希望能畫出和故事情節相同的調子。
〈為什麼還不回家〉的重點在「夜已深沉,家人會擔心」,故事場景中一定會出現昏暗的光影。我用雜亂的線條描繪昏暗的光影,同時也描述父母著急慌亂的心境。
但願這些圖畫,真的能加深讀者對故事的印象和感動。
曹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