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拼圖
- 作者:傑弗瑞.亞契
- 原文作者:Jeffrey Archer
- 譯者:吳妍儀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11-08-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209131
- ISBN13:9789861209135
- 裝訂:平裝 / 4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英國文壇首席才子,《時代雜誌》譽為娛樂大師
與大仲馬同等級的說故事高手
國際暢銷作家傑弗瑞.亞契最富想像力作品
一具深埋雪中仍保留完好的屍骸,一張失落不見的照片,一樁長達七十五年懸疑未解的謎團,誰才是征服巔峰的勇者?真相,呼之欲出……
康拉德.安克盯著那具冰凍的遺體。
搜救隊拚命將稀薄的空氣吸進肺裡,在兩萬七千呎高空,沒有人開口;安克跪在雪地上誦念獻給地母的禱詞,他緩慢地傾身向前。
他不趕時間,畢竟,等待這一刻已七十五年。
他將沒戴手套的手滑入死者夾克的內側口袋,拿出一個小袋子,輕柔地打開 那塊綿布,深怕它會在手中分解。
如果,他發現他要找的東西,謎團終將揭曉…
他,畢生追逐一個狂野的夢想,契而不捨!
喬治.馬洛里,一個牧師的兒子,自小對「攀登高度」便有異於常人的能力與天賦。對登山「早慧」的馬洛里,總是將征服高山頂峰作為試煉勇氣的競技場;他的熱情與鬥志,全來自於深植心中那股追逐狂野的夢想。
一九二一年,馬洛里離開摯愛的家人首次駐足登山好手的聖地,聖母峰。
一九二四年,他三度與聖母峰「交鋒」。這次的攻頂行動,由他與隊友安德魯.厄文嘗試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就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八日這天,「當天中午時分,探險隊友歐岱爾抬頭眺望,在散開的雲層之間看見山頂岩壁上有黑點般的人影移動,隨後,雲霧再度遮掩了人影,馬洛里和厄文就此消失……」
一樁登山界的歷史懸案,沸沸揚揚七十五年!
從馬洛里失去音訊,到後人尋獲他的遺體,這七十五年間,許多人不斷臆測與思索:當時馬洛里和厄文究竟遭逢了什麼事──氣候驟變?氧氣用罄?雪崩?失足?而後人更想知道的是,他們在出事之前究竟是否已經登頂…?
英國暢銷作家傑弗瑞.亞契以喬治.馬洛里的生平故事為藍本,改寫為小說《雪地拼圖》,試圖回溯其童年、劍橋求學過程、迷上登山、戀愛、結婚、參與英國探險隊登頂的歷程,隨著虛實交錯的情節發展,全書為讀者帶來節奏明快而懸疑緊張的閱讀趣味。
作者簡介
傑弗瑞.亞契(Jeffrey Archer)
英國文壇首席才子,跨足政界和文壇,生花妙筆寫下各種佈局精巧、刻劃生動的小說,並常以自身經歷融入故事細節,語言詼諧而情節生動,被盛譽為「英國的歐亨利(O. Henry)」。《時代雜誌》稱譽其為娛樂大師,說故事能力足以媲美大仲馬。
亞契一生充滿傳奇與戲劇性,也是評價兩極化的爭議性人物。他二十九歲即當選國會議員,在某次投資失利而瀕臨破產後辭去公職,專心投入寫作;以他自身經歷為藍本的小說在出版後大為暢銷。而後又投身政壇,於一九九二年再度擔任議員,並受冊封為貴族,但又在二00一年被判提供偽證並影響司法公正,因而鋃鐺入獄。
之後,他以自身坐牢的經驗為基礎,寫下三部大獲好評的《獄中日記》(Prison Diaries)描繪獄中見聞;《生而為囚》更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山恩仇錄》,創造寫作生涯的另一高峰。其他作品如《錢找錢》(Not a Penny More, Not a Penny Less)、《朱門風雲》(Kane & Abel)及《別有洞天》(A Twist in the Tale)等,都曾在世界各地榮登暢銷排行榜,並譯為二十多種語言。是當代文壇難以歸類的奇葩。
亞契已婚,並有兩個小孩,現居倫敦與劍橋。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購物台專家為什麼能說服你?心理學家教你突破心防的說服術》、《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紐約好精靈》、《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天真善感的愛人》、《蓋布瑞爾的眼淚》、《浮華一世情》(合譯)、《傲慢與偏見與僵屍》等書。
序幕 相隔七十五年的解謎之旅
一九九九年,五月一日,星期六
「我上次穿著釘靴去攀岩,結果跌了下來。」康拉德說道。
尤亨(Jochen)很想歡呼,不過他知道,如果他回應這則帶著暗號的訊息,可能會讓切入他們頻道的競爭對手有所警覺,更糟的是,還可能讓某個正在竊聽的記者察覺他們已發現一具遺體。他讓無線電開著,希望有其他線索進一步透露搜救隊發現的是兩位罹難者中的哪一位,但對方沒再出聲,只有一陣細碎的爆音證實有人在另一頭,只是不願開口。
尤亨嚴格遵守他所得到的指示,在六十秒的沉默後關掉無線電,心想,如果當初獲選入第一支隊伍就好了。此時搜救隊在外頭搜尋兩具遺體,而他卻抽中壞籤留守;總是有人得留在基地營負責操控無線電。他盯著帳篷外落下的雪,試著想像高山上發生了什麼事。
康拉德.安克(Cnorad Anker)盯著下方那具冰凍的遺體。遺體褪色的皮膚如大理石般白,身上的衣物已成殘骸,讓衣服的主人看起來像個流浪漢,而不是曾就讀牛津或劍橋的人。他的腰際繫著一條粗麻繩,由磨損的末端來判斷,在墜落過程中想必就是從此處斷裂的。他的雙臂伸過頭部,左腿跨過右腿上方,右腿的脛骨和腓骨都斷了,因而右腿看起來似乎與身體其他部位分開。
搜救隊拚命將稀薄的空氣吸進肺裡,沒有人開口;在兩萬七千呎高空,話要省著說。最後,安克跪在雪地裡,誦唸獻給地母女神珠穆朗瑪的禱詞。他不趕時間;畢竟許多歷史學家、登山家、記者和純粹好事者等待這一刻已七十五年。他脫掉手上一只厚羊毛襯裡手套,擺在身旁的雪地上,傾身向前,每個動作都緩慢而誇張,隨後,以右手食指輕輕把死者夾克的僵硬領子往後推。原本縫在襯衫領口內的凱許牌名條上出現工整的紅色字母;安克在辨讀那些字母時,聽見自己澎湃的心跳。
「喔,天呀,」他背後有人說道:「這不是厄文,是馬洛里。」
安克沒出聲。他還要確認一件事;他們遠從五千多哩以外而來,就是為了找到這樣東西。
他將沒戴手套的手滑入死者夾克的內側口袋,靈巧地拿出馬洛里太太極其費心替他縫製的手工小袋子。他輕柔地打開那塊棉布,深怕它會在手中分解。如果他發現了他想找的東西,謎團終將得到最後的解答。
一盒火柴,一把指甲剪,一枝鈍了的鉛筆,還有寫在信封上的筆記,記錄著他們嘗試進行最後攻頂前還有多少可用的氧氣筒,還有一份向佳瑪吉百貨公司採購護目鏡的帳單(尚未付清),一只沒了指針的勞力士腕錶,還有一封馬洛里太太寫的信,日期是一九二四年四月十四日。不過,安克預料會找到的某樣東西不在那裡。
他抬頭望著其他隊友,他們正迫不及待地等著。他深吸一口氣,慢慢說出這句話:「沒有露斯的照片。」
他們之中有一個人歡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