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北國的時間光澤:序曾郁雯《和風旅人》 陳芳明
北國的陽光與雨水帶來友善的春天。早上是欲雨未雨,下午是欲晴未晴。空氣中散播著分辨不出的確切溫度。走在黑瓦白牆的巷道,彷彿回到迷惑的古典時代。總是在轉角處,與鞠躬作揖的婦人不期而遇。初春降臨這個禮儀之邦,心裡告訴自己,已然到達奈良。二○一○年四月,與一群台灣文化人去日本關西,造訪「平城京遷都1300年」的紀念活動。同行朋友的行列裡,林文義、曾郁雯夫婦也在其中。
日本於我,是一個愛恨交加的北國。那種複雜的感情,有些承自父親的世代。有些則是從歷史閱讀中獲得。而更多的是,與日本友人頻繁過從的經驗。對於這種相生相剋的情感,有時也頗覺可疑。在文學接觸過程中,與日本遭逢千百次,但從來都一直停留在霧裡看花的謎團深處。從文學史的視角來看,台灣先人留下太多黯淡幽微的抑鬱之心。那種悲傷與憤怒,經典那般深深印在我的體內。縱然沒有經過戰火的煙硝,卻常常可以超越時空,去想像上一代人的委屈與嚮往。總是希望那些囚禁在苦痛歷史中的幽魂,能夠在戰後世代的閱讀獲得伸張。崎嶇不平的夢境,也移植到我回望歷史的心情。然而,古都的魅力有時也使幽囚之心禁不住搖蕩。可能是方格紙窗的寂靜,也可能是寺院後苑細石圖案的詭魅,使旅人的心境得到安頓。日本作家的細膩描寫,使如夢的古典宛然出現在眼前。
奈良是日本的文化心臟,它的脈搏牽動著多少日本人的鄉愁。對亞洲人來說,這個心臟也是一種聖潔的象徵。在這本遊記散文裡,郁雯以兩篇長文,分別記錄九州福岡與關西奈良。從歷史系畢業的她,在台灣以珠寶設計聞名。但是觀察旅途上的人物風景,卻常常流露柔軟敏感的眼神,而那也是她隨身攜帶照相機的銳利鷹眼。在奈良的彎曲小巷,低頭走過楓葉初開的綠影之下,重疊的嫩葉在陽光下交錯伸展,映照出層次參差的綠色。在那裡,發現一個小小的庭園,四周圍攏著肅靜的林木。旅途中,不期然發現了一個寂靜之地,使疲憊之心獲得淘洗。靜靜坐在綠蔭下,看見郁雯舉起相機,選擇不同角度拍攝同一張嫩葉。她專注如神,觀察每一片漫不經心的枝葉,彷彿是在面對從未相遇的日本靈魂。對於每一位旅人,所有的風景都注定成為過目煙雲。如果那麼小的一片葉子都不放過,那麼她所看到的日本與我所觀察的,想必截然不同。
多年來,認識已久的郁雯,每次相遇彷彿都是初識的感覺。她具有成熟女人的歷練,任何風浪波動都無法搖撼她的意志。堅定的性格,柔軟的心情,構成她日常細節的藝術。她完成的《戲夢人生》,便是李天祿生命史的完整紀錄。她的文字精確,觀察細微,使一個時代的藝術見證完全生動地保留下來。她的歷史之旅,為陳舊的時光髹上鮮明色澤。讓人在閱讀時,可以感覺每一個文字熠熠發光。《和風旅人》是屬於地理之旅,她依然執著於留住車窗外每一座青山、每一顆綠樹、每一個湖泊。日本的古典之美,都不禁讓每位路過者發下誓願。恨不得把如夢的風景印刷在記憶裡。但是,所有的難忘與不忘,最後都要歸於遺忘。只有這本文字與影像,真正留下去年的北國初春。重新打開扉頁時,欲雨未雨的晨光,欲晴未晴的午後,再次以同樣的溫度降臨在心頭。
2011.5.24 政大台文所
推薦序2
沉靜的冒險 李清志
日本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其前衛科技的先進生活;另一方面則是其傳統精緻的文化內涵。年輕的時候,總是著迷於日本的科技設備、前衛建築,以及充滿未來想像的新幹線列車;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日本的喜好,卻慢慢轉向那些傳統的老房子、緩緩飄落的櫻花花瓣,以及搖搖晃晃的老式電車。
我記得多年前我第一次去京都,滿心興奮地只是想去看建築師高松伸、若林廣幸等人的作品,因為這些作品充滿科幻前衛的想像,特別是高松伸的作品「ARK」,整座建築像是一台巨大渦輪引擎,其建築造型甚至被引用在《蝙蝠俠》電影中,成為高譚市的美術館;另一座由若林廣幸設計,位於祇園裡的怪異建築「丸東十七號」,造型有如機械火箭的裝置,與京都其他傳統建築形成極大的反差,被稱作是「京都的異型」。
當時雖然也去看了安藤忠雄早期的作品,但是奇怪的是,當年的心境似乎被那些怪異的誇張建築所迷惑,對於沉靜素簡的安藤建築,一點也提不起興趣,只覺得這樣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一片灰濛濛的,無趣極了!
隨著年紀達到「不惑之年」,對於生命中事物的感覺,似乎也開始轉變,所謂的「不惑」,可能就是對於過去無法了解或難以了解的事物,有了重新的體悟。不知不覺中,我似乎開始對安藤忠雄看似平淡無奇的建築有新的發現,我看見了安藤建築中光影緩慢的移動,看見那些引誘人前進的泊泊水聲,同時也感受到安藤先生在建築中所刻意布置的空間禪意。
曾郁雯這本關於日本旅行的新書《和風旅人》,給我一種熟悉而相同的感受,她過去曾到過日本許多地方,看過許多日本的新奇事物;不過這些年來她所觀察的日本,開始聚焦在那些古老而永恆的事物上,沉默不語的石燈籠、宇治的暮色、寺院中的紫藤、以及京都的老咖啡屋等等。
書中所描寫的事物,基本上都是緩慢而沉靜的,必須以一顆單純安靜的心,才可以察覺其細微的變化。這或許是與作者的歲月心境有所關聯,過去的她,多才多藝,活力充沛,對什麼都充滿著好奇;但是書中所顯示的作者,卻開始寧靜心思,開始對日本有另一種層面的體悟。
這樣的心境,其實是最適合到京都旅行的!
我對京都這座城市充滿著複雜的感情,那是揉合著歷史記憶與美好體驗的情緒,因為我的父親年少時便來到這座城市,在同志社大學中學部就讀,京都這座城市等於布滿著我父親的腳蹤;一直到後來,我隨著父親到京都尋訪舊日的記憶,然後我又自己多次在這座城市中遊走漫步,逐漸地,我的足跡似乎覆蓋了我父親的足跡,甚至超越了他的足跡範圍。
這幾年我又對熟悉的京都有了新的發現,特別是那些老舊建築內新開的咖啡店,古意的京都老房子,卻飄送著咖啡的香氣,伴隨著爵士樂的輕鬆韻律,可以讓我開心靜坐一個下午。在這本書裡,作者描述:「喝咖啡有時候像冒險!」我就是鍾愛這種在老房子咖啡屋裡的冒險,那種可以安靜觀察的靜態冒險。
後來我才發現那些熱鬧新奇的城市,終究會讓人厭煩離棄,但是京都這樣的城市,卻是越陳越香,越久越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