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的創世文本《伏尼契手稿》和《以諾書》

外星人的創世文本《伏尼契手稿》和《以諾書》
定價:300
NT $ 180 ~ 270
 

內容簡介

  ★首部作品《諸神戰車》暢銷世界40年,幽浮、古文明與外星人研究的第一把交椅,艾瑞克.馮.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 又一力作

  ★已售出德國、斯洛伐克、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挪威、中國等8國版權

  地球究竟是上帝的伊甸園?還是外星人的動物園?

  有一種說法:

  地球是外星人的動物園。園內有管理員負責照料動物及確保前來參觀者遵守規則──那就是只能從遠處欣賞或研究園內的動物。

  無論我們相不相信,存在的事物都不會受到影響,差別只在於我們知不知道而已!

  2008年,梵蒂岡天文台台長富內斯神父表示,相信外星生物的存在,「就像地球上有多種生物一樣,那裡也可能有其他由上帝創造的生物、甚至智慧生物。」

  2010年,史蒂芬.霍金一反他多年來支持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提出宇宙是自然形成的,並非上帝創造的。

  而早在40多年前,作者丹尼肯便已在古老典籍中發現蛛絲馬跡,並推測早在數千年前,就已有人見證了外星智慧生物的到來和離去,並留下了確實的記錄;而人們所崇拜、崇敬的神,其實就是外星人。但這些記錄在時間的洪流中遺失;在後世的解讀中失真,這些記錄者究竟是誰?失落的證據又是什麼?

  作者在本書中對至今無人能解、被稱為「密碼術歷史上的聖杯」的《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 提出新的研究發現,並對紀錄大洪水之前,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間所見異象之啟示文學《以諾書》(Book of Enoch) 提出見解。

  《伏尼契手稿》:以發現者威爾弗雷德.伏尼契命名,真正的作者卻不可考,連呼聲最高的培根也不是真正的作者。手稿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圖畫和不可解的符號,至今仍無人能夠解讀,被列為世界三大迷團之一。其中某些圖畫與《以諾書》中記錄的知識雷同,《伏尼契手稿》會是以諾的著作之一,或是兩者的來源相同?

  《以諾書》:以諾,他是大洪水滅世前的第七個國王,他有七個名字在不同的文化典籍中,他將神(外星人)教給他的知識記錄下來,共有300多本。流傳至今的雖只有一部分,但其中記錄了天體運行、日升日落的緯度變化,以及一年有365天、每5年就有一次閏年等等,我們一直以為是人類自己發現的事。

  除此之外,作者也在書中推論厄瓜多地下隧道奇蹟形成的可能原因,並提出證據指出,地下宮殿裡發現的黃金版書不但和以諾書有關,而且也跟摩門教的祖先有關。而對於位在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線(Nazca Lines),有些專家推測可能是古代路徑的遺蹟,但作者則提出新的證據和令人吃驚的推測!

  如果你曾以為人類是孤獨的,那這本書將顛覆你的宇宙觀;如果你一直相信外星人的存在,那這本書將帶你進一步了解,外星人與人類之間淵源流長的關係。

作者簡介

古文明與外星人研究權威、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艾利希.馮.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

  1935年4月14日生於瑞士。

  1968年出版了第一本書Chariots of the Gods(暫譯《諸神的戰車》),一出版便成為全球暢銷書。在這本書之後,他又陸續出版了31部作品。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28種語言,總銷量高達6300萬冊;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讀者的非小說類作家之一。

  丹尼肯的一些書還被拍成電影,許多電視劇也受到丹尼肯思想的啟發,紀錄片更是收視率的破表保證。1996年根據《諸神的戰車》拍攝的紀錄片,在德國最大的電視網播出時,單是德國就有770萬名觀眾收看。此外,丹尼肯還經常參加各種國際巡迴講座。目前居住在瑞士。

 

目錄

神祕的書籍
揭穿告密者
納斯卡地線
尾聲
註釋
參考書目

 

作者序

親愛的臺灣讀者:

  1952年,那年我17歲,學校老師跟我們解釋聖經裡的內容。聖經是基督教古老而偉大的著作。據說,很久以前,以色列的神「在一陣煙霧、火光和巨響之中,從聖山降臨凡間」。以色列人保持著安全的距離,而且害怕不已。這是我聽到的版本。

  一陣煙霧和火光中從聖山降臨的神?那到底是有著什麼樣三頭六臂的神啊?後來,我研究了《舊約聖經》先知書的《以西結書》、所謂「次經」中的《以諾書》、古老印度流傳下來的傳說,以及埃及和中美洲的一些文字紀錄。這些古老的著作中談到了科技、飛行器、機翼、機輪,還談到巨大聲響和滾滾塵沙。這些說法,與我們對目前所熟悉的任何一種神的描述,完全不符。

  我開始對從小耳濡目染的宗教信仰產生懷疑,於是下定決心要追隨這些奇特的神,好好探究一番。

  1968年初,我的第一本書《諸神的戰車》(Chariots of the gods)出版了。書中論及數千年前,某個未知的年代,我們的祖先還處在石器時代的時候,外星人拜訪了古老而美好的地球。這群石器時代的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還將那些外星人誤以為是神。雖然我們都知道,神是不存在的。

  《諸神的戰車》這本書引起了極大的迴響,毀譽參半。有人讚揚,有人批判。接下來的幾年,一直到今天,我寫了30幾本書,全都繞著同樣的主題打轉,也受邀請到大學和公開場合演講或參與熱烈的討論。對於這個爭議性主題,直到今日仍爭辯不休。

  有人說我居心叵測,意圖宣揚新的教派。但情況正好相反!要是我的理念論述促成某種教派的形成,那我死也不瞑目。再說,宗教都需要堅定的信念,但我所說的事無所謂相不相信。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許諾信徒一個超越生死的境界,而我卻沒有做出承諾的必要。宗教和教派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教堂或寺廟,來供奉他們的神祇、大師或是救世主,而我提出的論點與崇拜根本毫無關係。宗教主張特定的道德與合乎倫理的行為準則,而我的主張則與此半點瓜葛也沒有。我仍然不斷地在搜尋線索,而且非常清楚,哪些線索意義重大,哪些卻只是混淆視聽而已。

  接觸過成千上萬人之後,我發現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信仰宗教的人與擁護知識的人。這兩種人的成長過程天差地別,但卻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他們都自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獨特、最有智慧的生命體。這兩種差異懸殊的人,是怎麼會產生這種不謀而合的信念呢?

  所有宗教的信徒都會被灌輸,親愛的上帝在六天內以一種(象徵性)的動作創造了萬事萬物,然後在第七天休息。上帝造出了植物與動物之後,便創造了人類,為這一切畫下完美的句點。而擁護知識的人學到的是進化論。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細胞終於從氨基酸和蛋白質,進展到簡單的生命體,甚至演變出有智慧的物種,作為最後的高潮。所以我們在整個進化史中,是屬於頂級之作。

  從這兩個例子都可以看出,我們把自己看得很重,是全宇宙獨一無二的。不管是上帝造物或是大自然進化,都是讓整個過程進入最高潮的超級物種。即便許多古老書籍裡多少透露了外星人的活動,卻仍在整個造物或進化的過程中被澈底的忽視。

  人類應該更謙卑地去了解,進化並不只有在這個地球上發生,還有整個宇宙。在這住滿了具有超高智慧者的浩瀚宇宙裡,我們不過是滄海一粟。未來的某一天,這些外星族群或許會來拜訪我們的地球,留下探視的足跡;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又會再次預期他們的到訪。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在臺灣出版,也由衷表示感謝,希望這本書能帶給臺灣讀者不同的思維,並促成一股客觀的討論風氣。

祝各位展讀愉快
艾利希.馮.丹尼肯 / 2011年6月寫於瑞士

 

內容連載

後續事件
伏尼契逝世(1931年3月19日)不久,一條消息不脛而走:他之前聲稱發現於「古老城堡」的手稿根本是件贗品。威爾弗雷德留下了遺囑:把這部手稿留給妻子埃塞爾和祕書安妮‧尼爾。埃塞爾逝世後,安妮‧尼爾成為伏尼契手稿的唯一擁有者。在一封直到她逝世時才公布的信中,她懺悔道:「威爾弗雷德其實是於1912年在前耶穌會大學的蒙德拉格尼莊園發現的手稿。」這座莊園之前一直是耶穌會培訓中心,並且藏有羅馬學院圖書館的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老手稿。1870年,耶穌會擔心維托裡奧‧伊曼紐爾的軍隊會搶劫這座圖書館以賺取一些蠅頭小利,因此這一系列的收藏品被轉移到位於羅馬北部弗拉斯卡蒂的蒙德拉格尼莊園。伏尼契就是在這裡翻找一個舊箱子時,找到了這份手稿。耶穌會需要資金來重建這座搖搖欲墜的建築,教會的兄弟們便向來自倫敦的狡猾書商奉上了裝滿發黃手稿的箱子。伏尼契購買了30卷舊書,而那些自作聰明的耶穌會成員,不曾意識到他們往威爾弗雷德‧伏尼契那雙欣然接受的手中塞了一筆多麼大的財富。
對於像威爾弗雷德‧伏尼契這類常常研究古文獻的文物收藏家而言,放在亞光漆的深棕色箱子中的這個神祕彩色羊皮卷,是多麼的引人注目。但是,令他更加驚奇的是一封藏在封面和首頁之間的信。這封信用拉丁文寫於1666年8月19日,寄信人是布拉格的約翰內斯‧馬庫斯‧瑪西‧德‧科龍蘭德。收信人是他的朋友亞他那修‧基歇爾,信中講述的是他為什麼寄送給亞他那修這份沒有人能夠讀懂的手稿。他在信中寫道,如果有人能夠解譯這份文本(文件),此人必定是亞他那修。瑪西的信中還提到了伏尼契手稿的來源:

拉斐爾博士,擔任費迪南三世即後來的波西公尺亞國王的家庭教師,教授國王波西公尺亞語。他告訴我,這本書的主人是魯道夫國王,奉上這本書的人也因此獲得了600達卡特金幣的賞賜。拉斐爾博士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人羅吉爾‧培根。

整個故事從這裡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
魯道夫二世於1576年登基,他患有憂鬱症和妄想症,並且自我懷疑。他極為相信占星師和魔術師,甚至賞賜金錢來贊助他們。當時,魯道夫國土的首都布拉格,是祕密社團、煉金術士和術士的中心。布拉格是猶太教泥人的發源地,人們時常在日常生活中談論《啟示錄》(《新約聖經》中的《四福音書》之後的祕密啟示)。在「30年戰爭」爆發前夕,伏尼契手稿同那個時期的思想相當符合,對魯道夫二世時期的朝廷可能具有吸引力。不幸的是,瑪西還在給亞他那修的信中提到,魯道夫國王也認為這份手稿是羅吉爾‧培根的作品。
培根和手稿
這個「最新消息」令威爾弗雷德‧伏尼契很激動,因為許多人認為羅吉爾‧培根(1214—1294)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培根曾就讀於牛津大學,之後在巴黎教授哲學。他有許多著作,如《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和一部非凡的百科全書。培根的認知超越了他的時代:在他眼中,未來的船舶,無須方向舵,只需一人操作;戰車利用驚人的力量自主運行。在1256年,他甚至還談論到一些與飛行有關的事情:「飛行器(instrumenta volandi)將被製造出來……它們將在一段時間之後被創造,人類必定會有一架能夠飛行的設備。」
生活於黑暗時代的培根,批判過教堂的道德權威。在發表了最後一部作品《神學概要》之後,培根因其在語言學和科學方面的成就,被稱為「悲慘博士」。表面上,為了顯示他對社會準則的遵從,他加入了方濟會。但是,很快他就和長老發生衝突,甚至被修道院拘禁。
羅吉爾‧培根是否就是伏尼契手稿的作者呢?我們雖然毫無根據,但是並非全無可能。然而,創作伏尼契手稿這類的書,即使對於培根這種天賦極高的人,也是極大的挑戰。畢竟,這本書的字母完全是不熟知的,與所有的邏輯相違背,彩圖中描繪的植物和器皿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培根必定接觸過古代文籍,否則在關於「神祕技藝」的小冊子中,他不會不停地談論經典的飛行器。這些飛行設備在古代文獻中確實經常被提及。
編年史中記載,中國古代君主成湯擁有「飛車」,是來自一個偏遠古國「奇肱」而非中國本土。奇肱民的住處距玉門關8有4萬裡遠,不論這古老的國家具體在何處,至少是離中國半個地球之遠,因為1里等於644.4公尺(那4萬里就超過了2.5萬千公尺)。精確地說,對奇肱居民的描述是這樣:

能做飛車,從風遠行。湯時(約公元前1760年),西風至,吹其車至豫州(河南)。湯破其車,不以視民。

中國編年史家郭璞(公元270—324年)繼續前人未完成的部分,寫道:「妙哉工藝,奇肱之人!因風構思,制為車輪。凌頹隧軌,湯帝是賓。」
在現代人的眼中,飛行器看起來可能有些奇怪,卻被保存在圖畫和壁畫中。成湯把古代飛行器藏起來,讓他的國民無法看到。湯帝的「首席工程師」金公施(Ki Kung Shi)甚至試圖複製一架可在空中飛行的車,但是出於保密,這個飛行怪物被毀了。摧毀這一飛行器就像是在中國古代實行裁軍!在《山海經圖贊》中,郭璞論述了當時發生的各種事件。這本書不僅有關于飛車的記錄,還描述了飛行輪子。
對古代飛行術的回顧並非毫無理由。羅吉爾‧培根是否聽說過類似的文籍?熟悉我的書的人都清楚,飛車無數次地出現在歷史傳說中,只是沒有人注意到它們而已。幾千年前,印度國王拉曼瓦特(Rumanvat)甚至建造了一艘巨大的飛船,需要許多人操縱才可飛行。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對於飛行器的詳細記載超過50頁。埃塞俄比亞史詩《凱博拉‧內加斯特》記載了國王的輝煌功績,其中甚至詳細記錄了所羅門王所造飛車的最高飛行速度!這樣的歷史記載還有很多很多!對於記錄飛行術的古籍一無所知的人,應該保持沉默。在我看來,羅吉爾‧培根至少看過這樣的記載,因此他並未保持沉默。
來源於古代史詩的所有文學傳說都有一個通病(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只有絕少數人瞭解這些文本。而且,成千上萬的古代文籍已經不存在了。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公元47年發生火災,公元391年再次發生火災。位於耶路撒冷和帕加馬的圖書館,以及許多爆發過戰爭的古城都曾遭受過火災。基督教徒和僧侶在神聖的宗教熱情的驅使下,入侵中美洲,燒燬了上萬冊由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撰寫的手稿。幾乎所有的古代文明就這麼化為灰燼!《以諾書》、《所羅門》和《曼涅托》等書的原稿在何處?講述亞特蘭蒂斯的原著在何處?對時間長河的略微探究,揭露了這個社會的平淡無奇和一無所知,它不斷地作出評價,好像真的知道些什麼似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
    $180
  2.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