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纂,編者企圖為五行論卦立下一種教科書的範本。〈基礎與裝卦篇〉及〈卦理運用篇〉提供標準程序、捷訣原理與運用準則,以例圖佐使,輔助初學者從基礎理解、自然記憶。〈分占卦例篇〉則以野鶴《增刪卜易》內的卦例為主,輔以現代可信卦例。所有新舊卦例,編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概重新詮釋,以來占當事人的情勢發展平鋪直述,其下以【】符號註明論斷理由或準則,若有補註,則以不同字體標示。
編者誠懇的希望能夠提供一種明晰、邏輯的論卦思維,縮短卦友們的摸索與臆測過程,把有用的人生時間用在有意義的實務上面。
本書的編纂,編者企圖為五行論卦立下一種教科書的範本。〈基礎與裝卦篇〉及〈卦理運用篇〉提供標準程序、捷訣原理與運用準則,以例圖佐使,輔助初學者從基礎理解、自然記憶。〈分占卦例篇〉則以野鶴《增刪卜易》內的卦例為主,輔以現代可信卦例。所有新舊卦例,編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概重新詮釋,以來占當事人的情勢發展平鋪直述,其下以【】符號註明論斷理由或準則,若有補註,則以不同字體標示。
編者誠懇的希望能夠提供一種明晰、邏輯的論卦思維,縮短卦友們的摸索與臆測過程,把有用的人生時間用在有意義的實務上面。
序言......................................................... ○○二
第一章陰陽論............................. ○一○
第二章五行..............................○一九
第三章先後天八卦三四
第四章八卦類象..............................○四二
第五章天干地支..............................○六二
第六章六十四易卦.........................○七○
第七章裝卦之一.............................. 一○○
第八章裝卦之二.............................. 一四五
第九章卦爻結構及功能.............. 一七六
第十章月建日辰與太歲............. 一九一
第十一章特殊卦象......................... 二二七
第十二章反伏吟.............................. 二五○
第十三章六親屬性......................... 二七一
第十四章六神論.............................. 二九一
第十五章世應與間爻..................
第十六章用神元神忌神.............
第十七章生剋沖合
第十八章六爻安靜......................... 三九四
第十九章動爻與變爻................... 四○一
第二十章論旬空............................. 四二九
第二十一章論生旺墓絕.............. 四三五
第二十二章論飛伏神................... 四五七
第二十三章論卦身......................... 四七七
第二十四章論歸魂遊魂............. 四九○
第二十五章神煞.............................. 四九五
第二十六章論應期......................... 五○五
第二十七章論卦程序總論........ 五二○
自來習卦都必須從師,無論所從之師為明師或庸師,「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接下來的進境仍須個人的努力不懈。用功方向在善用前人經驗與卦例,累積相當體悟之後,方能有個人參悟與手法。問題就在這裡,功夫未到,欲以實際卦例體驗,到處為人斷卦,若不是面對擲出之卦齜牙咧嘴,就是胡天說地,無法堆疊出可信的邏輯。若要吸收前人智慧,連串歌訣卻又語焉不詳、天書難懂;即使有人註解,亦皆是個人主觀產物,又乏可信案例佐證,徒叫人蹉跎青春於字裡行間。
五行論卦算是有幾本可供研習進修的書冊,《易隱》《火珠林》《黃金策》《增刪卜易》《卜筮正宗》是其中較為人所稱道的。《火珠林》是五行卦嚆矢,《黃金策》雖是經典佳皋,然而言簡意賅,又無卦例,若是初學又無旁人註解,很難深入堂奧。《卜筮正宗》則僅是對《黃金策》的註解,外加十八論與十八問答而已;不說其註釋頗多個人想當然爾,即是十八問答中的卦例,也多抄襲《增刪卜易》。至於《易隱》與其他各種未在此列舉的五行卦書類,都同樣是蒐羅各種論說集冊,與其說是卦書,無妨說是個人筆記較為恰當。.
對於現代五行卦的論述,野鶴的貢獻最大;最重要的,他在《增刪卜易》之內提供了相當數量、可信度極高的卦例與驗證。只是他在論卦之時,据執於用神觀念,忽略掉世應對照本是事體的兩個極心,以致有時從已知事實反推,卦象卻無法吻合,因此發展 出類似﹁久病逢沖而死、近病逢沖則癒﹂之類的論卦準則出來,難逃誤導之疚。
如此評論前賢,編者無絲毫不敬之意,只是指出本書將盡量避免重蹈覆轍之意。畢竟,若無前人之篳路藍縷,那來後人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