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之弦
- 作者:薇兒.麥克德米
- 原文作者:Val McDermid
- 譯者:王茵茵
-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3-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4570X
- ISBN13:9789866345708
- 裝訂:平裝 / 48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只有真正被傷害過的人才知道,
以鮮血和痛苦奏起的,
是永不止息的復仇旋律……
史迪格.拉森推崇備至,薇兒.麥克德米繼《人魚之歌》再度挑戰犯罪小說新里程碑!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CWA)金匕首獎受賞作《人魚之歌》系列第二作
.作品全球總銷量突破10,000,000冊,翻譯成三十種語言版本
.本作已改編為英國同名影集,並於全球120個電視頻道播出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頒贈代表終身成就的「鑽石匕首獎」
.英國權威經濟雜誌《經濟學人》盛讚:「英國推理小說界發現的新金礦」
.【知名推理評論家】顏九笙 專文導讀
.伊恩.藍欽、露絲.藍黛兒、冬陽、曲辰、劉韋廷……國內外名家聯合推薦
對「她」而言,罪犯就像一名偽裝者,冷酷狡詐的人,也可能披著無害的假面。──例如,那個當紅的一線主持人,傑可.文斯。
他搶眼奪目、魅力非凡,受盡萬人崇拜。但是,一件犯罪側寫小組的練習作業,讓身為其中一員的夏茲.波曼發現,數年來有多名少女,在參加傑可.文斯的公開活動後,竟不約而同失去了蹤影。
變態兇殘的殺手,與形象完美傑可.文斯,是否該畫上等號?只不過,夏茲卻以另一種令她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解答……
對「他」而言,謀殺就像一場魔術表演,敏捷的手法,得以蒙騙所有人的目光。──直到,那個自稱夏茲.波曼的探員出現。
一字排開的照片,七名女孩,像是同個模子刻出的相似臉孔。他想起自己是如何以虎鉗夾碎她們血肉模糊的手腕,聽她們哀嚎著美夢的幻滅,只有在這個時刻,他從前遭受過的痛苦才得以暫時平息。
只是,現在居然有人妄想來破壞他唯一的樂趣!那些愚蠢至極的犯罪側寫員,他將讓他們知道,有人找錯目標,惹上了不該招惹的人……
作者簡介
薇兒.麥克德米 Val McDermid
.英國最受歡迎的女性犯罪作家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頒贈代表終身成就的「鑽石匕首獎」
.「安東尼獎」、「麥可維提獎」、「巴瑞獎」、「夏洛克獎」、「波提科小說獎」、「洛杉磯時報好書獎」……等年度最佳小說獎得主!
蘇格蘭人,一九五五年生於英國東岸的小城鎮克科底(Kirkcaldy)。
從小立志成為作家的麥克德米,作家生涯起初並不順遂。她先在德文郡的記者培訓中心待了兩年,接著在格拉斯哥和曼徹斯特兩地的報社當了十四年記者,其間已開始嘗試寫作。
她的第一本小說完成於二十一歲,但是投稿無門,被倫敦各大出版公司退稿。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把小說寫成劇本,幸運地被改編成舞台劇,也讓她成了劇作家。後來,麥克德米改弦易轍,從自己最喜歡的犯罪小說重新出發,師承自己喜歡的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把場景從美國換成英國,再將政治介入的議題與女性主義思維的影響雙雙融入情節中,成為推動戲劇張力的主軸。
從一九八四年開始,麥克德米著手寫《採訪謀殺》(Report for Murder),一九八七年此作獲得出版機會。一九九一年四月,寫到第三本小說《最後版本》(Final Edition)時,她辭掉記者工作決定專心創作,這時她已經可以靠寫作維生了。一九九五年,麥克德米以《人魚之歌》勇奪金匕首獎,此書銷售在英美兩地皆大獲捷報,更讓她登上暢銷作家的寶座。
麥克德米的作品節奏明快,有通俗小說的動作場面,有類型小說的繁複情節,更有關懷社會的嚴肅主題。她筆下共有三個系列:曼徹斯特女調查員凱特.布蘭妮根探案、女同性戀自由記者琳賽.高登探案,以及臨床心理學家東尼.希爾搭配總警探卡洛.喬登的兩人組探案,故事中的女主角清一色是有稜有角的女強人。每個系列作的評價都很高,除此之外,亦著有數本獨立作。已翻譯成三十國語言,全球銷售逾千萬冊。其中《血中之弦》(The Wire in the Blood)與《執刑之地》(A Place of Execution)還被拍攝成兩部得獎電視影集。
在過去二十年中,麥克德米一直是蘇格蘭犯罪小說創作的前驅,也廣受推崇。她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從前那種超級警探、尋找兇手是誰的寫作概念已然過去;現代的犯罪小說所書寫的,應該是忠實描繪、反映現今社會與政治上的改變。一如麥克德米在作品中始終堅持的──揭露社會所面對的各種問題與爭議,她甚至認為,這就是犯罪小說作家必須肩負的責任。
二○一○年,英國犯罪推理作家協會頒贈「鑽石匕首獎」給麥克德米,不只表揚了她在推理小說傑出的終身貢獻,也肯定她對推動犯罪小說書寫進步的功不可沒。
目前,麥克德米住在距離蘇格蘭邊界五十公里,諾森伯蘭的一座小村莊裡,每天過著寫作、在海灘漫步構思故事,以及與家人、愛犬相處的簡單生活。
譯者簡介
王茵茵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畢業。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肄業。現為自由譯者兼金工創作者。致力於用文字探索他人的幻想,以金屬詮釋真實的自我。
譯有:《米爾頓謎圖》、《血中之弦》、《雪地回音》(暫名,The Distant Echo)、《鍊金術師之密》(暫名,The Alchemist’s Secret)
導讀
在血污與黑暗中,等待正義與希望
推理評論家顏九笙
除非你手上剛好是一本來歷不明又慘遭掐頭去尾的斷簡殘篇,否則在你開始閱讀一本書以前,多少會得到一些對於書籍內容的暗示,並因此產生某種自覺或不自覺的預期心理。在閱讀本系列第一部《人魚之歌》以前,我也有某種期待;我知道薇兒.麥克德米來自蘇格蘭,是史蒂文生、柯南.道爾和伊恩.藍欽的同鄉,她小說中的暴力場面曾經引發爭議——所以在我想像中,那本小說應該有某種陰鬱冰冷的疏離氣息。
結果我錯得離譜。首先小說背景根本不在蘇格蘭,而是在一個叫做布拉德菲爾德(Bradfield)的城市——英國有很多地方真叫這個名字,但本系列中的布拉德菲爾德卻是虛構出來的,被設定在英格蘭地區的西約克郡內。再來,雖然《人魚之歌》主線在描述殘暴的命案,支線則是辦案瑕疵和獄政缺失如何造成額外的悲劇,兩位主角(東尼.希爾博士和刑事督察卡蘿.喬登)卻充滿親和力與幽默感,適時沖淡了肅殺的氣氛;他們之間的感情張力,又讓整本小說的溫度上升許多——我沒想到這本小說竟然這麼「通俗」!難怪會大受歡迎,甚至被改編成影集,名稱就跟現在大家看到的第二集一樣,叫做《血中之弦》,但在角色性格方面做了令人失望的改變。影集開端塑造出來的希爾博士,是個社交低能到令「普通人」側目的怪人(電視圈對於學者的刻板印象真是數十年如一日),小說中的希爾反而更有趣,也更真實可信:他能夠成為優秀的側寫專家,就是因為他跟那些連續殺人犯內在極其相像——很擅長掩飾自己的情緒、解讀他人的想法,必要時可以不著痕跡地迎合他人以達目的,平常也表現得親切自然,難怪卡蘿一見他就充滿好感,對他的退縮則充滿困惑。
那麼在《血中之弦》裡,我們可以期待什麼呢?
麥克德米原本打算把《人魚之歌》當成一本完結的獨立作,後來才決定寫續集。系列作最常見的延續方式,就是讓這對搭檔在同一單位永續合作,每一集都冒出一個(或一組)新的連續殺人犯……最後布拉德菲爾德就會變成英國的連續殺人犯之都,像日本的米花市一樣不宜人居。但麥克德米沒這樣操作;在《血中之弦》裡,這對搭檔竟然拆夥了——東尼帶領著剛成立的國家犯罪側寫特別小組,負責訓練一群有天分的年輕警察;升了官的卡蘿則跟著老長官調到東約克郡去,要整頓稍嫌懶散的屬下。故事如何繼續?麥克德米自有辦法。
即使在以後的續集裡,東尼與卡蘿的合作方式也幾乎是一集一變(因為這兩位老在輪流換工作,都沒換工作的時候就是上司換人、政策改變),麥克德米每次都得想出新的合理情境,讓他們再度聯手。(實在很難得看到有作者這麼拚命找自己麻煩!)除此之外,麥克德米習慣在小說裡同時安排兩條情節線,又更增添了繁複性;在《血中之弦》一開頭,就有一位名符其實的「少女殺手」登場——這時讀者已經知道他的姓名身分,主角們卻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接下來這條線就是蒙眼貓如何抓狡猾老鼠的懸疑過程。支線則沿襲上一集的傳統,跟常規的警務工作較為相關:卡蘿轄區內似乎有個動機不明的連續縱火犯,要怎麼抓到他?
在命運(還有上司)的安排之下,再見面的卡蘿跟東尼交叉協助對方辦案,也再度面對打結的感情。在此麥克德米看似採用了某種「老梗」——影集看多了就知道,曖昧到不行的男女主角無論如何都不能真的「在一起」,否則收視率就完蛋了。所以,雖然東尼已在《人魚之歌》結尾鼓起勇氣向卡蘿說明自己的問題,看似曙光乍現,在《血中之弦》裡他們卻還是原地踏步。
雖然東尼跟卡蘿並不否認對彼此的好感,他們之間卻橫亙著雙重的障礙:首先是東尼對自己經營親密關係的身心能力沒有信心,這點我們還可以嗤之以鼻(愛吃假客氣?),但第二層理由就嚴肅多了——不管他們相處起來有多開心,都抹滅不了一個事實:他們相遇,是因為有人莫名其妙的慘死。更進一步來說,心理側寫專家跟警察本來就都是憂鬱的工作;從正面看,他們替含冤之人伸張正義,從反面看,除非辭職不幹,否則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地面對破壞後的廢墟,然後想盡辦法找出始作俑者。不論結局如何,留下的回憶都有個悲傷的基底。他們共同經歷的案件越多,相知越深,就越容易從彼此身上看到種種不堪的痛楚,無可逃避。從表面上看,他們的互動方式簡直是老梗之王,不斷重複接近又遠離的循環,有時候還顯得有點煽情;但底層的理由卻如此深刻沉重,讓人感到不忍。
談完浪漫的部分,現在我必須警告一下各位,本書還是描述了慘不忍睹的死亡過程(說不定比第一集還可怕)。為什麼要寫得這麼具體?
在《人魚之歌》導讀裡,黃羅先生也稍稍提到關於暴力場面的爭議。追本溯源,當初是記者兼文化評論家妲奴塔.基恩(Danuta Kean)訪問藍欽時,藍欽脫口說道:「現在描述暴力場面最生動露骨的人都是女性……而且她們多半也是女同志,我覺得這點很有意思。」(他自己或許也覺得這句話太過武斷,原本希望基恩不要錄音,但沒有強力堅持,所以基恩當然錄了下來。)基恩後來在個人部落格上提出她自己的疑問:為什麼女性在寫作中如此殘酷地對待同性?如果藍欽的觀察正確,為什麼女同志特別如此?還有,為什麼女性讀者要讀這種東西?
麥克德米在基恩的部落格上留言做了回應,次年又在愛丁堡國際書展上重申相同觀點,結果就換來《泰晤士報》的聳動標題,讓人幾乎以為她跟藍欽翻臉了(實際上並沒有,他們至今還經常聯袂出席書展活動,麥克德米是對事不對人的)。麥克德米指出,其他異性戀男女作家(包括藍欽自己)都寫了很鮮明的暴力場面,所以這跟性傾向根本無關。對同性特別殘酷?麥克德米把自己截至二○○七年的所有作品拿出來做了個受害人統計,結果剛好十二男十二女外加一名變性人(公平到有點不可思議)。而且麥克德米在東尼.希爾系列裡對犯行描述得特別仔細,有個明確而合理的原因:東尼就是靠著分析犯罪手法跟特徵來做側寫,揣摩犯人的心態變化,那些細節再怎麼殘虐、令人不適,他都得了解。
那「我們」為何要讀?
我找不到針對讀者反應所做的研究,但我個人並不特別「愛看」那些暴力場面;我視之為現實世界令人不快的反映,基於情節需要而存在。在社會版或者歷史紀錄中,的確有人這樣對付自己的同類,這並不只是作家的病態想像。麥克德米提過,她偶爾會發現自己筆下的情節跟現實重疊,寫作《血中之弦》時的經驗最令她膽寒。她在初稿中描寫有位少女凱莉(Kayleigh)不幸失蹤,警方認為她是自願逃家,沒有積極協尋。不久之後,麥克德米就看到一則新聞:真的有個名叫凱莉的少女失蹤了,她母親抱怨警方不當一回事。麥克德米覺得這個巧合令人不安,就把小說裡的角色改名為「唐娜.杜爾」。她交出草稿以後,編輯建議她交代清楚唐娜最後怎麼了,於是她在某天早上補寫了關於唐娜的段落——結果中午她打開電視新聞,發現真實世界裡的凱莉出現了。她的遭遇顯然跟小說裡的唐娜大同小異。
為了避免爆雷,在此我不能明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是麥克德米很清楚,她的小說在虛構之中反映的是現實的重量;她描寫暴力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要透過鮮明到讓人目不忍睹的畫面,打動我們的感情與良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期待著正義的降臨——而她筆下的英雄們,也一定會不辱使命。無論他們再怎麼樣身心俱疲,還是會咬緊牙關繼續戰鬥,而且永遠照規則來,最後竟然還行得通——在這個年代,你很難看到寫實小說還保有這種樂觀精神了。
在血污與黑暗之中,麥克德米會讓你相信還有正義與希望。這是讀她的小說時,最值得期待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