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用腦找出聰明的自己 柯華葳
客廳牆壁上依稀還看得到兩道痕跡,那是姊姊一年級和妹妹三歲時靠著牆邊畫出的身高指標。隨著年齡增加,孩子身與心一起成長。若身體一暝大一吋,心智可能一暝大好幾吋,只是它不像身高般,可以清楚量出變化,但它確實在改變,變深、變廣,而這一切都發生在腦裡。
這本書原名是「雨中與腦同行」(A Walk in the Rain with a
Brain),很羅曼蒂克,但雨也叫人憂鬱,因為書中提出一個長久以來讓人困擾的問題:「甚麼是聰明」或說「腦與聰明的關係」。主角阿希雨天出門,撞見一顆腦,長得皺巴巴又灰溜溜(腦的外觀)。腦憂愁的在找頭殼,沒有頭殼保護,腦就完蛋了(腦的脆弱)。還好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讀者不必追究與擔心一顆沒有頭殼保護的腦(名叫飛飛)在路上走來走去,是不是會撞壞。阿希與飛飛一路聊天,發現飛飛知道的還真多,她很羨慕,希望自己也可以「變」得聰明,就是知道很多事情。飛飛卻提出一個很特別的答案:每個人都聰明,但要找出自己聰明在哪裡。
有人以考試成績高低分出聰明與不聰明,這大概是多數人接受的指標,但考試就變成腦唯一的功能。本書作者提出一個觀念:「好好用腦」才是聰明。好好用腦?簡單的說,就是用腦「找自己喜歡」的並「努力」去做,當成為「專長」,就是「聰明」。而要找出自己喜歡的,就要多嘗試,這是聰明的事,也是用腦的事。
每個腦都忙碌的在嘗試與學習,但因有興趣學習的東西不一樣,因而形塑出不一樣的腦。知道很多事不造就聰明,怎麼用腦去發現並學習自己所喜歡的,就是那個聰明的人。本書以簡易的話語指出我們忽略的聰明道理,等我們用腦來發掘。
推薦序2
多元社會需要獨特風格 丁凡
五月的某一天,小女孩在雨中遇見了一個腦子!
他們一面尋找腦子走失的頭,一面聊天。腦子告訴小女孩一個天大的秘密:每個腦子都很聰明,只要每天開開心心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腦子就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棒!
心理學者迦納(Howard Gardner)於1983年發表了多元智慧理論,引發長達幾十年的全球教育改革。迦納認為人類的智力除了語文和數理邏輯能力之外,也應該包括空間、音樂、肢體、內省、人際關係、和大自然相處以及哲學思考的能力。
教育的本意不是培養會讀書的小孩,而是培養能夠自立生活、對社會能夠做出貢獻的有為青年。但是傳統教育和智商測驗著重的只限於狹義的語文和數理邏輯能力,並不包括其他各項重要能力。
音樂家需要音樂能力、畫家和建築師需要空間能力、宗教家需要自省和哲學思考的能力、企劃和業務人員需要人際關係能力、獵人需要空間、肢體以及和大自然相處的能力……各行各業的人需要各種不同的能力。光是會讀書、會考試的孩子在學校裡或許很成功,但是進了社會也能夠成功嗎?更重要的是,有許多不會念書、不愛念書,但是擁有其他興趣與能力的孩子,在過度強調讀書能力的學校系統中,逐漸喪失了他的自信。這才是最可怕的社會損失!
隨著科技進步,社會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需要各種不同的才能。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一定會念書,但是一定要有自信、有創造力、有彈性、有想像力、有個人風格、有獨特專長。
這本書的作者本人是治療過動症的醫師,他自己有過動症,兒子也有過動症。他寫了這本兒童繪本鼓勵不愛讀書的孩子們:歡喜認真的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特而有用的人!
譯後記
發掘孩子的特長 瀟碧(阿丹媽媽)
哈洛威爾的繪本《聰明在哪裡》是每位父母都該唸給孩子聽的好書。
我的青少年期是在聯考的陰影下度過,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似乎除了通過考試一途,就沒辦法求學、沒辦法就業、沒辦法出人頭地!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午夜仍常從聯考的惡夢中驚醒!
浪跡海外這些年,看著身旁四週所謂的「菁英」人士,我一再省思:何謂愚?何謂智?真能由記憶、理解能力的強弱來決定智慧的高低?有誰是智商、情商俱備?有誰理工、文史、藝術皆通呢?
身為母親後,更超脫了界定智愚的固有框框。三個孩子三個樣,性向、行事風格、思考模式各有特色。每個孩子的特長,皆有長足發展的空間;每個孩子的弱點,也都能在不被貶損中做出削減。三個孩子雖不同,卻都以自己的獨特性為榮。這些,不正是我青少年時,學校社會所疏於教導的?
在這本繪本裡,哈洛威爾以風趣、詼諧的方式,點出父母老師應該清楚:所有的孩子都有他的特長。若是從小在家中、在學校,沒人關注孩子正待萌芽的特長,脆弱的特長種籽就會枯萎、消逝。
父母老師應該知曉的不是:「孩子聰不聰明?」應該知曉的乃是:「這孩子在哪方面聰明?」或「這孩子好在哪裡?」哈洛威爾除了讓孩子以及父母老師了解「人人皆有特色」之外,他那「在玩耍中學習、在玩耍中挖掘、發揮特長」的信念,深擄我心。孩子能夠在玩耍中發現自己的喜愛,進而沉浸其中渾然忘我,自然就會一遍遍的反覆習練,進步,以致專精。當然被動式的看電視或玩電玩,不在他所謂的喜愛之列。
我兒阿丹在學習游泳、彈練吉他時,我窺見玩耍、被肯定、渾然忘我的積極意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家有過動兒」網站上〈阿丹習藝記〉與〈請妳坦白告訴我〉二文。)這個過程中,孩子建立了信心,培養出「我能做」和「我要做」的態度。這些,讓他在快樂又正面的思維中成長;這些,讓他一輩子受益。
2005年《聰明在哪裡》的英文本出版後不久,我就在「家有過動兒網路聯盟」上推薦,有父母問我:有沒有中譯本? 2008年我又在「家有過動兒ADHD in Chinese」網站上推薦,不少父母也想知道:有沒有中譯本?我因為身在北美,並不清楚,只能將網上搜尋的結果告知:可能還沒有。
2010年,遠流出版公司問我可有興趣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時,我當然一口答應,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本好書,我知道能讓更多華人父母孩子讀到這書,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翻譯前,我那已經長大的小女兒無意中指出:這書是押韻的哦。就衝著這話,遠流的編輯希望我能以童詩的方式來譯。過去自己翻譯的多數是大部頭的成人心理類叢書,譯童書繪本已是頭一遭,要譯成童詩的格調對我更是一大挑戰。
還好書的後半部是寫給父母老師的討論指南,對我來說,具有挑戰性的前半部不多的字數,卻讓我反反覆覆、刪刪改改,既要讓父母讀得順口,又得用字簡明,讓孩子聽得懂!我將初譯稿拿給一位正在幼兒園任教的朋友看,只要她說「這句孩子聽不懂!」「那句不像中國話!」我就又大肆整修,重新「啃筆桿」!套用書中說的,我可是好好用了我的腦袋!
哈洛威爾寫的許多書我都非常喜歡,特別是有關過動兒教養方面的,例如《分心不是我的錯》、《分心也有好成績》。但是,這本書大大跳出了過動兒的範圍!對每位真心想要發掘孩子特長的父母、老師,都有極大的幫助與提醒。
我現在終於可以回答那些父母:《聰明在哪裡》有中譯本了!好好享受吧!這將是你與孩子走上探險之旅的起步!你會慶幸讀了這書,你會慶幸書中的真理及時向你展開。
(「家有過動兒ADD/ADHD In Chinese」網址:www.adhdinchinese.org)
〈阿丹習藝記〉adhdinchinese.org/DispOneMessage.asp?txtOrgCode=ADHD&Category=05&ID=ADHD39601554072052&Page=2
〈阿丹習藝記〉adhdinchinese.org/DispOneMessage.asp?txtOrgCode=ADHD&Category=01&ID=ADHD40355797486537&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