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故事認識《聖經》∕【政治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王壽南
全世界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永遠是《聖經》(the Holy
Bible),根據二○○五年聯合聖經公會的調查,全球翻譯《聖經》多達二四○三種語文,發行數量超過三億七千二百萬冊(二○○五年一年的發行量),如此多的語文版本和龐大的發行量,足以反映《聖經》這本書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難怪有許多書籍紛紛以聖經為名,譬如健康聖經、食療聖經、美容聖經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想藉《聖經》之名,提高這本書的價值和知名度。
對中國人來說,《聖經》一點都不陌生,許多人家裡的書架上都會有一本《聖經》,但真正去一字一字閱讀《聖經》的人恐怕很少,甚至有些基督徒常聽牧師講道,也信仰基督,卻未曾完整地讀過一遍《聖經》,這是什麼緣故?主要是因為《聖經》不是一部易讀易懂的書。
《聖經》分為兩大部分,前半稱為《舊約》,後半稱為《新約》。《舊約》從上帝耶和華創造宇宙和人類開始,到耶穌降生前五百年止,時間長達數千年,從上帝創造亞當、夏娃到亞伯拉罕,舊約記載的是人類的故事,從亞伯拉罕以後,舊約記載的是猶太(以色列)民族的歷史。《新約》則是從耶穌降生開始,到耶穌死後約一百年的紀錄。現在全世界各國幾乎都用西元(公元)作為紀年,西元元年就是耶穌出生的那一年,在耶穌出生以前稱為西元前(B.C.),在耶穌出生後稱為西元(A.D.),所以,《舊約》記載的都是西元前的事,《新約》則是記載西元後的事。
為什麼說《聖經》不是一部易讀易懂的書呢?因為:
第一、《聖經》是翻譯的書,最早的中文譯本是在一八二三年(清道光三年)出版,用文言文。今天通用的中文《聖經》稱為「和合本」,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出版,是白話文譯本,但是清末民初的白話文和今天流行的白話文是有些差異的,許多詞彙、文句習慣都不相同,所以有些部分讀起來覺得生澀、拗口,自然會減少閱讀的興趣。
第二、《聖經》敘述的是以色列人的故事,古代以色列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許多地方和中國人不同,所以有時會不容易了解和體會其中的含意,甚至讓中國讀者產生疑惑。
第三、《聖經》的主旨在宣揚上帝的旨意,換言之,《聖經》就是基督徒的教義所在,既是教義,當然蘊含思想和觀念,思想和觀念往往不是從字面上就能了解的,譬如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五千多字,縱使你能把這五千多字都唸出來,卻未必了解《道德經》書裡的意義,因為《道德經》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和觀念。《聖經》雖然沒有《道德經》那樣艱澀難懂,《聖經》也同樣蘊含豐富的思想和觀念,如果不能深思、辨析,是很難發現《聖經》內涵的價值。然而,有幾個人在閱讀的時候能靜心專注地深思、辨析?顯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事。
第四、在《聖經》有些常見的名詞是中國原有的名詞,但《聖經》裡這些名詞的含意和中國人習慣熟知的含意不盡相同,如罪、義、義人、世界……等等,《聖經》裡有特別的含意,如果中國讀者用自己習慣熟知的含意來看《聖經》,很容易感到困惑甚至懷疑、反對,於是,很難讀下去。
由於《聖經》不是一部易讀易懂的書,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創了世紀,出不了埃及。」這是什麼意思?原來《聖經》的《舊約》第一卷是〈創世記〉,第二卷是〈出埃及記〉,讀了〈創世記〉,接著讀〈出埃及記〉,〈出埃及記〉讀了一半,讀不下去,就把《聖經》束之高閣了。
其實,《聖經》不是板著面孔說教的書,《聖經》的《舊約》是一部歷史書,《新約》則是宗教思想的書,但是一般人對歷史書不會太有興趣,對談思想的書更是敬而畏之,以至於讓人不想去接觸《聖經》。如果把《聖經》嚴肅的「表相」收起來,鑽進《聖經》的「體內」去,會發現《聖經》是有趣而深刻的。本書作者吳涵碧女史便是希望帶領讀者穿越《聖經》嚴肅的「表相」,去發現《聖經》「體內」有趣而深刻的人與事。
涵碧曾寫過《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全套五十冊,這是一部膾炙人口的鉅著,當年讀過《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許多小朋友,今天已成為事業有成的大學教授、工程師、會計師、編輯、記者等等,這部書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已故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先生精通文史,他曾對故宮博物院同仁公開稱讚這部書,他說:「你們不要因為有高學歷而自負,你們該去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了這部書,你才會發覺你對中國歷史有那麼多不知道的事。」可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不是限於小朋友才讀的書,實在是老少咸宜,適合全家一起閱讀的書,難怪這部書出版了二十幾年,至今還在流行。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受到大家歡迎,絕對不是偶然之事,涵碧所寫的「故事」絕非杜撰的事,而是有史料根據的史實,這些史料多半是二十五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等書,但有幾個人會去讀二十五史?會去讀《資治通鑑》?當然很少,因為那些「古書」好難讀,然而《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卻是生動活潑,文筆流暢,不自覺一口氣一本書就讀完了,毫不費力,而且興趣盎然,又獲得許多歷史知識。凡讀過《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感覺:原來歷史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歷史是那樣有趣好玩。
二○○六年六月涵碧受洗成為基督徒,她十分喜愛讀《聖經》,她讀《聖經》的方式是一字一句讀,每天必讀,而且買了許多有關《聖經》的著作,填滿了幾個書櫃。對於不甚了解之處,總是追根究柢地尋求答案。現在她著手寫《吳姐姐講聖經故事》,是抱著和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相同的態度來進行。第一,在不違背《聖經》本意的原則下,盡量用輕鬆、活潑、流暢、易懂的筆法來敘述故事;第二,不是把「和合本」《聖經》改寫成現代白話文而已,是要增加人和事的背景敘述,使讀者容易了解故事背後的結構;第三,故事人性化,讓故事裡人物的感情、性格突顯出來,使人和事活化起來。
《聖經》不是一部易讀易懂的書,但《聖經》是極有價值的書,是西方文明的源頭活水,是智慧之泉的發源地,實在是不可不讀的寶典。涵碧體認到歡喜聽故事是人的天性,用聰慧靈巧的心思將《聖經》中的故事活潑生動地呈現出來,讓《聖經》中許多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如亞當、夏娃、挪亞、亞伯拉罕、約瑟、摩西、大衛王、所羅門王……等,都活化起來,讓讀者發覺《聖經》中的人物不是道貌岸然,僵硬刻板的「死人」,而是和你我一樣有血有肉、有善有惡、有悲有喜的「真人」,雖然他們離開我們有很久很久的日子,卻仍然有一種親切感存在。
涵碧寫這部書是希望透過說故事引領讀者認識《聖經》,但絕不是說這部書可以取代《聖經》,《聖經》是無可取代的。這部書的目的是在吸引人們對《聖經》的興趣,並且對《聖經》所表達的信仰有初步的了解,進而仔細地閱讀《聖經》。
這是一部知識性的著作,凡是對歷史故事、文化發展有興趣的人,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不論是少年人或老年人,都值得讀一讀這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