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你的面對力:為何無法面對現實?如何學會不再逃避?
- 作者:理察.泰德羅
- 原文作者:Richard S. Tedlow
- 譯者:許瑞宋
- 出版社:財信出版
- 出版日期:2011-01-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65108
- ISBN13:9789866165108
- 裝訂:平裝 / 3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別再逃避,出來面對了!
鴕鳥心態人人有,睿智精明的企業領袖也常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哈佛商學院教授理察.泰德羅縝密分析10大企業實例——
福特、可口可樂、IBM、A&P等企業如何因逃避現實而失敗?
杜邦、英特爾、嬌生又是如何勇敢面對危機,再創企業高峰?
別再讓鴕鳥心態左右你的決策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正面迎戰!拒絕失敗!
何謂拒絕面對現實?這就是了。
iPhone不可能取得任何有意義的市佔率。完全不可能。
——微軟執行長 史蒂夫.鮑默(Steve Ballmer)
於2007年4月29日出席「《美國今日報》CEO論壇」時所言
人會拒絕面對現實,多半是無意識地相信某件事因為太可怕,所以絕不可能是真的。這樣的心理機制通常稱作鴕鳥心態,總讓原本的小考驗惡化成大危機,讓窘境變成大災難。拒絕面對事實,可說是人們成功的最大障礙,許多偉大企業也因此步上衰亡之路。
長期研究商業史的哈佛商學院教授理察.泰德羅,在本書中深入分析企業實例,探討兩大關鍵問題:
.為什麼那麼多頭腦清楚、精明幹練的領袖,拒絕接受並積極處理那些威脅公司與事業的事實?
.面對新趨勢、變動的市場與強勁的新對手時,我們如何鼓起勇氣、勇敢面對?
在泰德羅列舉的精彩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拒絕面對組」——福特、可口可樂、IBM、A&P等曾經偉大的企業,如何因逃避現實而失敗。他們不是刻意使用專業術語掩飾組織中的問題,就是忽略市場需求。更有甚者,則把時間與金錢投入興建華麗的新總部大樓,對殘酷的現實視而不見。
而具備面對力的「企業勝利組」——杜邦、英特爾、嬌生等,則能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正視企業在產品、市場與組織等層面遭遇的嚴峻現實,同時明智利用相關資訊;不僅避免了大災難,還成為偉大企業,將危機化轉機。
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是人類自然形成的心理狀態,任誰都無法避免;但成功者往往特別有能力抵抗這樣的惡習。本書透過闡述哪些企業領袖做對了、哪些做錯了,以及原因何在,讓你學會啟動自身的面對力,使人生不再因逃避而犯錯。
正視現實,確實並非事事都能改變。但不去面對,則什麼都改變不了!
作者簡介
理察.泰德羅 Richard S. Tedlow
哈佛商學院教授,曾著有《活著就是贏家: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傳》(Andy Grove)、《影響歷史的商業七巨頭》(Giants of Enterprise)與《華特森王朝》(The Watson Dynasty)等書,前兩本分別榮獲美國《商業週刊》2006年及2001年十大好書獎。文章常見於《哈佛商業評論》、《財星》等刊物。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與責任編輯,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譯有《美好價值》、《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典重譯.最新增修版)、《國家的命運好好玩》、《總體經濟的聖杯》、《髒錢》、《10條路,賺很大!》等書。([email protected])
前言∣為什麼鴕鳥心態無所不在?
PART 1 拒絕面對
1 射殺傳信人——亨利.福特與T型車
2 鴕鳥心態解析
3 技術斷層——輪胎業的鴕鳥行為
4 「他們就是不信有這種事」——零售巨擘A&P
5 華廈情結——席爾斯百貨公司
6 眼下成就vs. 未來成就——鴕鳥心態與IBM PC
*第一幕.IBM System / 360
*第二幕.IBM與個人電腦
*第三幕.IBM東山再起
7 可口可樂的鴕鳥新配方
8 集體瘋狂——Webvan與網路泡沫
PART 2 面對力啟動
9 策略、結構與面對現實——杜邦經驗
10 「我們何不抽離一下?」——英特爾的新視角
11 數據為本的情緒智力——泰諾止痛藥的復活
12 新觀點
謝辭
附註
前言
為什麼鴕鳥心態無所不在?
撰寫本書時,世界正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沒有人知道這場危機將如何及何時結束,甚至連是否會結束也不確定。但是,不管未來景況如何,不管事後檢討發現些什麼,促成危機的要素之一,顯然是無所不在的鴕鳥心態——人們不願正視現實。
金融業者的鴕鳥心態:汲汲追求短期利潤,拒絕面對極有可能(如果說不上是必然的話)發生的長期後果。
銀行與房地產業的鴕鳥心態:拒絕面對資產價格上漲後可能下滑的事實。
屋主與消費者的鴕鳥心態:拒絕面對借錢買東西終有一天要還錢的事實。
投資人的鴕鳥心態:他們再次說服自己「這次不一樣」。
從政者與官僚的鴕鳥心態:拒絕面對和他們的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相左的「不方便」真相。
甚至連騙子也擺脫不了鴕鳥心態:他們不願相信自己的老鼠會騙局必將災難收場,害人害己。
鴕鳥心態如今無所不在。2008年3月,紐約州長史匹哲(Eliot Spitzer;擔任紐約州檢察總長期間,因嚴厲監督華爾街而出名)在華盛頓一奢華飯店重金召妓的行徑曝光,而媒體很快就揭發這並非他首次嫖妓。史匹哲因此次醜聞下台後,某次一電視記者問他,像他這麼知名的從政者,怎麼可能期望自己做這種事不被人逮到?他答道:「我的確想過這可能,但就像生命中的許多事,你在某一刻會不顧明顯的事實,而這完全是因為你不想面對它。」
真是完全說出了鴕鳥心態的本質,而且是如此簡潔。你不顧明顯的事實。為什麼?因為你根本不想面對它。你和道後果,但你並不真正知道。你看見了,但你並未真正看見。
鴕鳥心態是一種無意識的念頭:某件討厭的事若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因為它不可能是真的。佛洛伊德形容這是「知與不知」之結合。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直率的話來說,鴕鳥心態是「防護式愚蠢」(protective stupidity)。
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鴕鳥心態隨處可見:父親已搬走,小孩還堅稱父母沒有分開;酗酒者強調自己不過是在應酬場合才喝兩杯;總統在問題尚未解決時就宣稱「任務完成」。企業界也不例外。事實上,鴕鳥心態可能是企業面對的最大問題,潛在後果十分嚴重,從新創企業到成熟強大的公司,皆不例外。
但是,商人不是以頭腦特別清楚冷靜著稱的嗎?神智正常、精明幹練的人,為什麼會否認對自己的生意至關緊要的事實呢?原因說起來有點像廢話:因為他們畢竟是人。而只要是人,都有躲避痛苦真相的本能衝動;這跟躲避痛苦本身一樣,是人性的一部分。
四十年來,我一直從事商業史的教學與寫作。我研究過數十家企業、數十位執行長,令人震驚的是,那麼多人曾經犯下愚蠢的錯誤。這些錯誤是可以、也應當避免的,這麼說並非事後諸葛,而是決策者根據當時所掌握的資訊,就應該可以避免那些錯誤。出現這種錯誤,是因為決策者拒絕面對現實。
鴕鳥心態是普遍的問題,以往如此,現今依舊。它不僅誘惑愛做夢的人,最理性的人有時也會陷入這種陷阱。為什麼它會有這麼強的誘惑力?因為它總是能撫慰人心,因為它是如此方便。它讓我們活在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直到這世界毀滅為止。它讓我們暫時過著假想中的生活——事物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模樣,而非它們現實中的狀態。不過,這種誘人作用還有另一面。否認事實有時是有用的。許多企業家就是在別人的一片唱衰聲中成就事業的。絕大多數的新創企業都以失敗收場。每一個創業的人,都是在否認自己的成功機率就像統計數據顯示的那樣低。
即使面對大災難保仍持鴕鳥心態,也未必是非理性的。大災難就算無可避免,承受後果的也未必是我們自己。需要付出代價的,可能是我們的繼承人或子孫。路易十五傳世的名言。有一句就是:「在我身後,哪管他洪水滔天。」注意,他是講「在我身後」。
想提高寶僑(P&G)今年的盈利嗎?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取消汰漬(Tide)洗衣粉的廣告預算就行了。雖然長遠來說,這對該品牌是可怕的打擊,但銷量估計不會馬上重挫。這種決定因為非常引人注目, 會成為新聞事件。但是,在企業界,同樣的結果可以透過一千種較不受矚目的方式達成。
即使已身處大災難之中,鴕鳥心態有時可能是明智的策略。容我舉個人的例子說明。我已故的妻子罹癌將逝期間,有次跟我說,我們應該將下一個假期當作「無病週末」。我馬上答應她。我們很自然、很徹底地當起了鴕鳥,就像她完全沒病那樣過日子。面對眼前的深淵,這為我們創造了美妙的四天。
鴕鳥心態之所以誘人,是因為它短期內或許行得通。長期而言,它偶爾也行得通,但這幾乎不可能發生在商業上。在商業上,情況不妙時仍裝作一切很好,幾乎是注定失敗收場的。
但如我們所言,鴕鳥心態是人性的一部分。你永遠無法完全擺脫它。而且,能否避免當鴕鳥,並不是原始智能的問題。本書PART 1的主角都不是蠢人。既然他們也會淪為鴕鳥,表示所有人都可能犯同樣的錯。
但如本書PART 2所述,有些人能克服鴕鳥心態,無畏地正視現實。這些勇氣可嘉、頭腦清楚的模範實在了不起,其事跡值得我們細察。事實上,英國社會學家史丹利.柯恩(Stanley Cohen)就表示,鴕鳥心態太普遍了,與其試圖揣摩我們當鴕鳥的原因,不如專注研究我們何時不當鴕鳥,以及原因何在。柯恩問道:「人們何時會注意事實?何時會意識到自己已知事實之意義?何時會被激發出行動,即使個人得冒險犯難?」
本書希望解答這些問題。了解哪些人做對了,哪些人做錯了,以及原因何在,或許有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讓我們向目標邁進一步。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正視現實多過否認現實。不必奢求更多,但也不能降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