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此之前
I'll be your mirror
Reflect what you are, in case you don't know
I'll be the wind, the rain and the sunset
The light on your door to show that you're home
When you think the night has seen your mind
That inside you're twisted and unkind
Let me stand to show that you are blind
Please put down your hands
Cause I see you
〈I'll Be Your Mirror〉 by Velvet Underground
2010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點十分,我為這本書敲出最後一個句點。坐在書桌前替自己拍了一張照,穿上薄夾克,到樓下發動騎了兩年的橘色二手KTR。
我沿著復興南路騎,在辛亥路左轉,一路騎過辛亥隧道,接著爬過一座山頭,二十分鐘後停在政大校門口。在大學常去的指南路7-11買了兩罐啤酒和一包菸,往橋的方向走,走上一塊小斜坡,再越過一座樓梯,來到河堤。這裡是我的心靈故鄉。
坐在棒球場旁的椅子上,用iPod聽著〈1979〉與〈High & Dry〉這些高中聆聽至今的歌曲,聞著露水沾上青草的味道,看著堤岸旁早起運動的人們。夏日清晨的微光漸漸在河面擴散,人生風景,何其明朗。
當下覺得,終於做了一件對得起自己的事,對青春有個交代。終於能放下那些牽掛與眷戀,安心地告別二十餘歲。甚至覺得,這輩子若只能寫一本書,其實已沒有遺憾。
這本書從發想到完成費時我四年歲月。或許不只過去十六個悠悠晃過的春夏秋冬,或許這一生所過的生活,遇見的朋友,那些意識間與無意識間所做的決定和準備,都是為了完成這本書。
然而完成它並不容易,我得拿出全部的心神和精力。實際創作的二十一個月,我彷彿活在與真實世界平行的宇宙裡。寫作時情緒隨著內容起起伏伏,每寫完一章就像剝了一層皮,內心又被掏空一次,得靜靜等待元氣復原,不斷替自己打氣,才能往下一章邁進。
時常一星期說不到幾句話,每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黃昏時坐在公寓頂樓的長椅看著夕陽落日,深夜時又躺在上面望向星月銀河。整個過程好像自行背著重裝備爬山,踩過低谷時四周一片黑暗,爬上高原時又望見最美的景致。獨自面對是唯一的選項,面對那些心魔與干擾,那些動搖信念、懷疑自我的有毒物質。
幸好每天都是新的一天,而我就這樣跌跌撞撞爬過了四十座山。如今那些酸甜甘苦,都成為這趟難忘旅程的註腳。
寫作是一條孤獨而漫長的路,沒有親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勵,這本書不可能完成。
謝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正如保羅奧斯特所說:「我已經一躍而下,然後就在最後的關頭,有個東西伸出援手在半空抓住我。我將那個東西定義成愛。那是唯一能阻止一個人墜落的東西,那是唯一能推翻地心引力定律的東西。」特別是一路看我成長的爺爺陳冶秋先生與阿嬤林李萍女士,我在他們身上看見生命的堅韌,也學到處世的智慧。
謝謝大家出版社的總編輯賴淑玲、企畫柯若竹與特約編輯歐佩佩,謝謝妳們的信心、用心和耐心。謝謝憂鬱馬戲團群組的羅悅全與鄭慧華,讓我在茫茫網海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謝謝林碩彥與蔡政忠的友誼和扶持,謝謝江穎明、吳承桓與廖偲伶在紐約共度的美好時光,謝謝馬世芳與張鐵志的啟發和鼓舞。
謝謝Dean Wareham巡迴倫敦時抽空寫的推薦序,謝謝所有願意推薦這本書的前輩與朋友,能將你們的名字放上書腰,對我是莫大的肯定。更謝謝三位卓越的女性,洪佳吟、樓一清、戴杏芳,謝謝妳們。
要說的話其實都已寫在書裡,這十三萬字記錄了我在紐約看見的風景、聽見的樂聲和遇見的人物。它是我的生命故事、對搖滾樂的頌歌,也是寫給我們青春的情書。
我們是最富足的一代,也是最茫然的一代,時常不知這座島嶼將漂向何方。也許這本書無法明確指出什麼方向,我卻希望藉由它發出一則微小卻堅定的訊息,那正是紐約教會我的事:無論你活在什麼地方,過著怎樣的生活,懷抱什麼夢想,最重要的不是這個世界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這個世界。
當然,我必須感謝我的讀者。我不認識你,但我知道你正在某處聽著某些歌曲,看著某些電影,和我有相同的疑惑,想著同樣的事情。我想和你們分享兩句陪我度過寫作難關的格言,或許,它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往後所有的問題。
我相信,所以我繼續。
很困難,但是我相信。
謝謝你們聽我分享這些故事。
陳德政 2010 冬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