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主義大畫家:高更名畫420選

綜合主義大畫家:高更名畫420選
定價:560
NT $ 442 ~ 532
  • 作者:何政廣//等
  • 出版社:藝術家
  • 出版日期:2010-09-1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65971
  • ISBN13:9789866565977
  • 裝訂:平裝 / 416頁 / 21 x 2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大開本呈現420幅高更(Paul Gauguin)生涯代表作品
間以論述各時期發展的數篇文章
為深入高更從印象派、象徵主義至綜合主義之發展
探索高更其人其藝的最佳入門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17日出生於巴黎。他父親是個自由派新聞記者,因為路易.波拿巴稱帝後形成的局面,被迫離開法國,帶著全家去祕魯生活,當時高更還是個孩子。在去祕魯途中,父親去世,母親帶他在祕魯首都利馬住三年後,於1865年回到法國奧爾良的親屬家。高更讀完中學就以少年見習水手身份出現在航行南美的輪船上。後來高更曾在軍艦上服役。青年時代的海外旅行工作使高更身上喚起了對異國、未知世界的興趣與嚮往。

  十年後,當巴黎的環境讓他感到失望,他轉往布列塔尼的阿凡橋、普羅旺斯發展,不久遠赴玻里尼西亞移居大溪地作畫。最後永遠安息在離法國最遙遠的他鄉—馬克薩斯群島上。

  高更早期繪畫是以印象派手法完成,多次參加印象派畫展,之後他倡導象徵主義與綜合主義的繪畫。1883年高更三十五歲後完全獻身於藝術,全部生活就是探索自己繪畫風格的歷史。〈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幅畫是高更集大成重要作品,巨大的構圖沿著水平線延長,從右起,畫家塑造一個剛誕生的嬰兒,中間是一位摘採果實夏娃,左邊是一位將走完人生道路的老人,此畫呈現的問題,高更自己也無解,但他沒有捨棄反映生活之美的願望,所以到遙遠的他鄉,追尋自己想像和幻想世界裡的人生理想境界。

  本書精選高更一生代表作品420幅,並有多篇有關高更各時期生活與藝術創作的論述文章,提供對高更其人其藝最深入的體認與鑑賞之道。

 

目錄

綜合主義大畫家保羅.高更─序言(作者∕何政廣)

文明的怪胎──高更(文∕本江邦夫.翻譯∕朱燕翔)
從印象主義、綜合主義、象徵主義到回歸原始自然的藝術生涯

.野蠻人與文明人
.高更的出身
.走進藝術的環境
.以畫家之姿出發
.心理的距離
.綜合主義
.與象徵主義者的交流
.前往大溪地
.獨行的怪胎

高更繪畫名作∕巴黎、哥本哈根時期(1870年 ~ 1885年)
高更繪畫名作∕布列塔尼阿凡橋時期(1886年 ~ 1890年)
高更與阿凡橋派(作者∕安德烈.卡里奧Andre Carlou.翻譯∕黃楷茗)

.高更在布列塔尼阿凡橋時期的繪畫與雕刻作品〈席芬尼克夫人的胸像〉
.〈窗邊的花瓶〉
.〈老闆的女兒〉
.〈阿凡橋的洗衣女〉
.〈布列塔尼女牧羊女〉
.〈高更的版畫系列作品〉
.〈有德拉克洛瓦複製畫的靜物〉
.「沃拉德系列木刻畫」

高更的靠岸港口(作者∕Colta Ives.翻譯∕吳礽喻)
高更繪畫名作∕大溪地時期(1891年 ~ 1903年)
野地的高尚─高更在大溪地(翻譯∕朱燕翔)
高更在「熱帶工作室1890-1903」時期的繪畫創作(作者∕Mary C. Weaver.翻譯∕吳礽喻)

.籌畫大溪地任務
.第一次大溪地之旅:1891年四月-1893年七月
.巴黎,1893年八月-1895年六月
.返回大溪地,馬克薩斯群島引退
.高更繪畫名作∕晚年(1901年 ~ 1903年)

高更集大成的畫作(編譯∕朱燕翔)
.描繪死亡意念的集大成之作
.高更的書信
.貫穿高更藝術的「疑問」

高更在馬克薩斯群島:希瓦奧亞島1901-1903(撰文∕謝汝萱)
高更書簡摘錄
圖版索引

 

  被通稱為後期印象派三大畫家之一的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在美術史上,實際參與的藝術團體運動,是與艾彌爾.貝爾納(Emile Bernard 1868-1941)共同領導的綜合主義(Synthetism)藝術運動。1885年一個名為象徵主義(Symbolism)的藝術在法國的文學和視覺藝術中發展起來,繪畫的象徵主義與印象主義共存。定名為「印象主義者和綜合主義者團體畫展」,1889年在沃比尼咖啡館舉行,這一團體的藝術基於裝飾性的非造型色塊,很像日本浮世繪,試圖達到形式和色彩的一種綜合。高更在布列塔尼時期成為綜合主義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凡橋派(Pont-Aven),以當時高更居住小鎮命名,即是綜合主義團體的中心。

  「印象主義者畫的是眼睛所看到的正確的物像,而不是停留在神祕的思想中心的東西。」高更寫道,他和貝爾納堅持繪畫必須來自記憶,而不是來自真實。綜合主義者在他們的美學原則上,繼續和象徵主義者緊密聯合。對裝飾性的抽象和觀念性的象徵的強調,也同樣見於那比士派(Nabis)畫家作品中。高更在1897年創作的巨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從畫面中心那個正摘下熱帶天堂樹上果實的大溪地的夏娃,到低聲私語的人物與那個神巫老婦蹲伏成木乃伊般的姿勢,畫面整體充滿象徵與綜合主義的哲理內涵。

  高更1848年生於巴黎,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西班牙人,他的一生就是一齣傳奇性悲劇,有喜樂,有悲哀,有新奇刺激的冒險故事,也有顛沛困頓的流浪生活,有羅曼蒂克的戀愛情節,也有飢寒交迫的匱乏之苦。正如許多大藝術家一樣,在他有生之日,他看不到自己的成就;也正像許多大藝術家一樣,一方面有人罵他為「邪惡的人」,一方面又有少數知音者認為他是被社會遺棄了的曠世奇才。當他決心以繪畫為他的終生事業而放棄了股票經紀的職業時,已是三十五歲了。那時候起他與他的丹麥妻子的感情逐漸交惡。因為生活困苦,他們全家便從巴黎搬到丹麥的娘家寄住。他的妻子梅特雖然能忍受他以繪畫為職業所致的生活困窘,但卻不能忍受他那種「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因不能忍受丹麥的保守拘謹的生活方式,高更與他的兒子又回到巴黎,生活困苦到了極點,他以張貼街招為業。不久移居布列塔尼阿凡橋作畫,1891年他到大溪地島,並與原住民之女同居,過著簡樸的生活,全心致力藝術創作,後來他曾一度回巴黎開畫展,但所得到的卻是一大堆的嘲笑。1895年二月他再度到大溪地島,過兩年得知女兒的死訊,加上在事業上迭遭失敗,找不到生命的歸宿,他一度自殺,但並沒有死,自殺不遂後的高更,心境比較達觀了。1900年他旅行馬克薩斯群島,並在希瓦奧亞島住下,過了一段比較愉悅的生活。但1902年,手足又患了濕疹,1903年五月八日在孤獨與病痛中去世。這位綜合主義畫家,在繪畫上建立了一種裝飾性的風格。「原始事實的再確認」就是所謂高更裝飾樣式的定義,高更曾說:現代文明已被攙入雜質,我們應該回歸到單純原始的形態與樣式。他認為畫家們應該創作有原始藝術般的單純之線條、色彩與形態的作品,他自己就是努力於以原始的技術,表現真實的藝術精神,而又涵有優雅、崇高的氣質。

  高更所主張的「裝飾的樣式」,最具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兩幅,一是〈海邊的大溪地女郎〉,描繪南太平洋大溪地島上的女人,另一幅是1892年的作品〈午睡〉,也是畫大溪地風情,周圍的風景以及人影都用極單純的線條與形式去描寫。這種裝飾的形態很能喚起強烈的感動。另外,高更的這種單純性的裝飾,也表現在他的自畫像上面。

  高更的單純化之形式,在藝術理論上,給予馬諦斯的影響很大。還有著名的抽象畫家康丁斯基,和超現實派畫家夏卡爾,也是受高更所影響的畫家。1913年夏卡爾所畫的〈燃燒的房屋〉,被認為有如高更的〈樹下〉之單純與樸素化。另一現實派的抽象畫家米羅,也受高更的裝飾樣式所影響。1925年時,米羅的油畫〈構成〉,就是吸取了高更的單純化之線條。

  高更一生留下的作品很多,有一部分是在法國布列塔尼所畫,最有名的都是在大溪地島所完成的描繪當地原住民女人與生活風俗繪畫,在技巧上採用平塗的方法,彩色濃重,乍看之下畫面的人物都異常醜陋,但是裡面卻蘊藏著一種純樸的原始美。這一方面是由於他以特異的手法,從大溪地島上原住民的古拙彫刻,提鍊出一種粗野率直的美;另一方面,他在1886年的布列塔尼之旅,對於他的創作思想,有極大的喚醒作用。布列塔尼的地方所有的那些原始的彫刻品,給他很多的啟示,這些彫刻品所呈現的原始思想、單純的線條,以及那古拙的作風,都影響了高更的繪畫風格。

  高更的一生雖充滿悲痛失望,但他之避居南太平洋大溪地島,卻不能認為是由於憤世嫉俗,或鄙棄現代文明,他本身是個高雅的文明人,但卻喜愛過著野蠻人的生活,嚮往異鄉情調,永遠身在他鄉,憧憬於原始的自然與生活是其最大的原因。高更的藝術,給予藝術理論家和同時代以及繼他以後的無數畫家們,都有多種深遠的影響。

何政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42
  2. 新書
    85
    $475
  3. 新書
    89
    $498
  4. 新書
    9
    $504
  5. 新書
    9
    $504
  6. 新書
    95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