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之書
- 作者:彼得.布雷瓦
- 原文作者:Peter Blegvad
- 譯者:黃筱茵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0-08-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52268
- ISBN13:9789571352268
- 裝訂:精裝 / 16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所謂「利維坦」(Leviathan),是《聖經》中的「可怕大水怪」,也是霍布斯經典名著中用所指稱的「國家機器」。
而對所有大人來說,嬰兒的粉嫩無辜可愛都是外表的假象,他們是世上最可怕的超級大怪獸!
綜合了《娃娃看天下》的犀利和《加菲貓》的玩世不恭,
一個知識份子尖酸刻薄的最高境界!
歡迎進入光頭小嬰兒──利維坦的異想世界!
《利維坦之書》是搖滾樂手布雷瓦的第一本著作,結集了布雷瓦在倫敦的「週日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上的連載。此作原本只是布雷瓦在音樂之外的無心插柳,沒想到這一畫居然大受歡迎,受到熱烈迴響。
布雷瓦筆下的主人翁是個沒臉蛋的光頭小嬰兒,但他卻有個可怕的名字叫「利維坦」(Leviathan),取自聖經中令人畏懼的水中怪獸,也和霍布斯(Thomas Hobbes)談論國家機器的政治學名作同名。「Leviathan」這個字在聖經中的原義是一種水中怪獸,有著如鱷魚、鯨魚或是龍的可怕形象;小利維雖然長得一點不可怕,但是喝牛奶時卻可以扯到名詩人迪倫.湯瑪斯(Dylan Thomas)的詩,或是在路上遇見黑格爾或佛洛伊德。布雷瓦用黑白強烈的對比,簡練的線條造型構築出這樣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短短數格畫作,卻令人深切感到他思想上的自由不羈。
《利維坦之書》即便輕鬆幽默,但在內容思想上非常知識份子。布雷瓦完全具有現代人神經質、好分析、重視潛意識與自我辯證的特性,光頭小利維與貓的對白每每令人莞爾或啼笑皆非。而同樣在畫格分鏡上揮灑自在的布雷瓦,下筆時而率性如塗鴉、時而精美豔麗,加之以取材廣泛、想像及組合能力又非常驚人,讓本書光是翻閱就很愉快。
作者簡介
彼得.布雷瓦(Peter Blegvad)
於1951年生於紐約市。其天賦表現在各種不同面向上:繪畫、寫作、教育、各種業餘工作,尤其是音樂。曾參與許多樂團的製作和演出,包括Slapp Happy樂團(←搖滾樂界的亨利.盧梭)和The Golden Palominos樂團等。他也獨立製作了許多其他的唱片。和利維坦一樣,他目前住在西倫敦的牧叢區,並在大學教授「創意寫作」課程,及參與天才兒童培育計畫,他同時也是英國BBC電台Radio 3電台節目的固定來賓,有許多死忠粉絲。
譯者簡介
黃筱茵
兒童文學工作者,現就讀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文學組博士班。曾獲師大文學創作獎學金。譯有二十多本圖畫書。認為不論對於孩子或成人,故事裡都有看不盡的生命風景。希望自己一輩子都浸淫在故事帶來的感動中,找到不同階段的人生答案。
導讀1
◎小嬰兒與大海怪的衝撞力道──臥斧(文字工作者)
在漫畫常被視為不良讀物的過往,有種漫畫一直理直氣壯地存在。
這種在國外被稱為「comic strip」的漫畫型式,大多佔據報刊雜誌的固定版面,這些作品在有限的畫格當中,精簡地呈現嘲諷幽默的內容,形式大多不複雜,卻顯出蓬勃旺盛的創作能量。如舒茲的《花生》漫畫──這部連載長達半世紀的作品,最有名的角色,正是小狗史努比。
到漫畫創作百家齊鳴的一九九○年代,《英國獨立報》週日版面,出現了一部奇妙的作品。
與上述comic strip相同,這部作品在報上以固定篇幅連載,但從表現型式到內容議題,卻都獨樹一幟--這部作品敘事格數不定,有時八、九格,有時兩、三格,有一整頁的單格作品,也有一連數週接力敘述的連環故事。這部作品也不滿足於討論特定主題,於是舉凡哲學、科學、童話、歷史、繪畫、宗教、詩歌、文學、超現實主義……都可能出現。
這部作品,名喚《利維坦》。
《利維坦》的主角,是個頂顆光頭、有對耳朵,卻沒有其他五官的小嬰兒利維,他穿著嬰兒睡衣、抱著兔子玩偶,和一隻會與之對話的貓咪,展開種種異想天外的旅程。有時他們一起進入地獄,有時遇上幽微費解的詩作,有時他們聆聽哲學大師的妄語,有時糊裡糊塗地被姊姊築牆囚禁,有時他們會在連載的時候反過來開連載型式的玩笑,有時利維甚至還打算穿出二維畫格,進入現實世界……
畫出這種古怪奇趣內容的作者,叫做彼得.布雷瓦。
雖然在英國的報紙上刊載,布雷瓦卻是個在紐約市出生的道地美國人,而且正職還不是個漫畫家,而是個創作型樂手,和幾個不同的搖滾團體合作過,目前在大學教授「創意寫作」。令人覺得捉摸不定的《利維坦》,是他少數的圖文作品之一。這種多樣複合的創作身份,或許正是《利維坦》的內容跳躍難料、全然不按牌理出版的原因。
事實上,這部作品的主角和名稱裡,有些奇妙的典故。
「利維坦」這個名字,明顯來自《希伯來聖經》裡描述的巨大海怪,在許多援引此典的神話與傳說中,有時會把牠描述成鯨魚之類的生物(也有些故事裡直接把鯨魚喚做利維坦),有時則會說牠是口吐火焰、身披硬甲,像鱷魚或巨蛇之類的怪獸。布雷瓦雖然沒有明說,但小嬰兒的名字「利維」,看起來雖然只是「利維坦」的縮寫,卻也能在《聖經》裡頭找到對應的名字:這個角色出現在《創世記》當中,譯為「利未」,是後來以色列利未支派的源頭──這支血脈專事管理會幕及聖殿,分開紅海的摩西便是這個支派的後裔。
雖然主要名號系出聖典,但《利維坦》的內容極少觸及宗教。
相反地,布雷瓦放手讓利維在各式各樣的題材裡進行實驗,用一種近乎任性的方式將不同的元素翻轉嵌合;不可思議的是,在布雷瓦巧妙的安排下,這樣不負責任的實驗結果,居然形成極具特色的閱讀體驗──沒有表情的利維,正好包容了所有可能,受限於固定版面的創作空間,正好適合舉行大膽妄為的衝撞行動;能夠表現高段創意的嶄新章節,於是被如此撞開。
翻閱《利維坦之書》時,布雷瓦瘋狂外放又精準機巧的創作技法,仍讓人不時覺得驚豔;《利維坦》似乎在專欄停止連載之後,仍朝著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讀者的閱讀經驗深裡,持續進行衝擊──這是名列「第九藝術」的漫畫,展現出的創作能量,也是小嬰兒與大海怪,同時進行的衝撞力道。
導讀2
搖滾歌手另類成名法則
小嬰兒的異想世界漫畫:《The Book of Leviathan》
文MaoPoPo
假設你是個落寞搖滾歌手,混過不少樂團,出了幾張專輯,作品的評價雖不差,但卻賣不了幾個錢,當然離出名還有好一大段距離,那麼你還可以做什麼來挽救你已邁進中年的悲慘人生?
答案是:「畫漫畫」。
彼得.布雷瓦就是這樣一位英國搖滾歌手,他出生於紐約,14歲時因父母不希望他和弟弟被抓去打越戰所以舉家搬到英國。而就像所有受到披頭四和迪倫伯影響的一代,他在寄宿學校時開始和同學死黨玩樂團。但你也知道,不是隨便湊到幾個人就能變成披頭、滾石,或是綠洲、麂皮,於是在團與團、紐約與倫敦之間漂泊的布雷瓦,偶爾得靠著自己另一個天分--繪畫來混口飯吃。因而這位在高中編校刊時就畫過滿篇超現實畫作的樂手,有著其他搖滾樂手所沒有的特別資歷:在紐約幫「史努比」(也就是「花生漫畫」)畫背景。就這麼在現實生活間輾轉,1992年他得到倫敦的「週日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一個畫專欄的機會,開始連載漫畫,沒想到這一畫反而大受歡迎,比起他長年以來的音樂作品更受到注目。
◎小嬰兒、兔子、貓貓與形上學
這一系列的漫畫便是甫結集成書出版的《利維坦之書》。漫畫的主角是一個有著小亨利式大光頭的小嬰孩,布雷瓦從不給他畫上臉,卻給了他對形上學和哲學的特殊興趣;於是這位對成人行為感到不解、疑惑著一到晚上父母都跑哪去的小小利維,帶著他的玩具娃娃小兔寶寶(Bunny)和睿智的朋友貓貓(Cat)一起潛進夜晚的神秘異想世界。布雷瓦畫漫畫不按牌理出牌,利維和貓貓的對話常常忽地跳出故事線外,轉而開始和讀者交談;或是畫筆一轉讓利維出血跌出畫框外,然後最後又跳回「啊!原來我只是個漫畫人物」的領悟。
布雷瓦還喜歡調侃,調侃贊助商、名人、也調侃自己,有時不僅令人莞爾,還讓人啼笑皆非。「利維坦(leviathan)」這個字在聖經中的原義是一種水中怪物,有著如鱷魚、鯨魚或是龍的可怕形象;小利維雖然長得一點不可怕,但是喝牛奶時卻可以扯到名詩人迪倫.湯瑪斯(Dylan Thomas)的詩,或是在路上遇見黑格爾或佛洛伊德。但你也別被嚇到了,小利維一點也不無聊嚴肅,他腦中的天馬行空或是和虎斑貓的對話往往結合了令人捧腹的天真和一針見血的評語;這樣的作品可不是隨便的草包畫得出來的。
◎最棒也最怪的漫畫
布雷瓦用黑白強烈的對比,簡練的線條造型構築出這樣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短短數格畫作,卻令人深切感到他思想上的自由不羈。紐約漫畫家Ben Katchor說「每當我被問到文學、藝術、和詩是否可存在於漫畫之中時,我都以彼得.布雷瓦為例來回答。」而《辛普森家族》的作者Matt Groening對利維的評語則是:「彼得.布雷瓦的作品是我看過最棒也最怪的漫畫之一。」
那彼得.布雷瓦還寫歌唱歌嗎?當然是的,他最近一張專輯是2001年3月發行的《Choices Under Pressure》,封面就是利維和他的小兔寶寶。而他對音樂的複雜情感可以從他一篇漫畫作品「It's all vanity.」(都是虛榮的緣故)中清楚看出。
那麼小嬰兒利維呢?布雷瓦應該還繼續在編織他的異想旅程,等不及翻書的朋友可以先到官方網站www.leviathan.co.uk/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