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四部曲 套書(1-4,共四冊)
- 作者:克里斯提昂.賈克
- 原文作者:Christian Jacq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10-08-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0009703187
- ISBN13:9780009703188
- 裝訂:平裝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莫札特四部曲:
之一:大魔法師 Mozart: Le Grand Magicien
之二:光明之子 Mozart: Le fils de la lumiere
之三:火燄盟約 Mozart: Le Frere du Feu
之四:豐饒女神 Mozart: L'Aime d'Isis
天才音樂家的神祕天賦是來自何處?
在克里斯提昂.賈克的全新四部曲中,你將得知:
莫札特與共濟會的關係為何?還有──
他如何在心靈的冒險與祕密的信仰中,獲得創作的靈感?
賈克表示:莫札特的「音樂深入靈魂」。賈克從十歲起便聽莫札特的音樂,對他來說「莫札特就像一座埃及神廟,我每次進入都會有新的發現。」賈克的新系列小說《阿瑪迪斯四部曲》,描寫的是音樂家較不為人知的一面──他的方濟會信仰。
莫札特確實在二十八歲的時候加入了共濟會(他死的時候三十五歲)。但是他和共濟會弟兄的接觸卻在更早以前便開始了。小說第一卷描述莫札特七歲的時候遇見了塔摩斯,一個正在尋找「偉大魔術師」的埃及祭司;他身懷神祕的傳說,目的是找到偉大的魔術師,並引導他完成「最偉大的作品」,以解救人類於危難之中。這個保護者與指引者一直在心靈上扶持莫札特,直到他完成最偉大的作品《魔笛》。故事的背景在尼羅河畔與啟蒙時代的歐洲之間交錯,文中描述許多宗教儀式的細節,讓人對方濟會的信仰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書的靈感來自莫札特的書信,充滿生動的對話,且與真實事件很貼近。最後一卷的結局,賈克也支持了莫札特是被毒死的說法。
各冊簡介
大魔法師
故事開始在孩子七歲的時候。當時他早已走遍布拉格、維也納、法蘭克福等地巡迴表演了……他有個祕密的慰藉,就是他心中有個幻想的國度——陸肯納;在那裡,他就是君王。
那是一個畫在一張卡片上的漂亮國度,這張卡片莫札特永遠隨身攜帶。但是一七六三年的八月二十五日,當他與父母正要上車時,他忽然發現卡片不見了!他到處都找不到……這時突然有個男人走過來,手裡正拿著這張珍貴的卡片。孩子問他:「這張卡片你在哪找到的?」「就在那兒。」男人回答,指著地上,靠近馬的地方。
這個孩子名叫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會彈姐姐的羽管鍵琴了,他說他是在「找尋彼此相愛的音符」。幫他撿起卡片的不是別人,正是底比斯伯爵塔摩斯,來自上埃及。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大魔法師」——一個剛在西方出生的嬰孩將拯救全人類免於毀滅。
自此之後,塔摩斯和莫札特便再也沒有分開過。從維也納到布拉格,從米蘭到巴黎,經歷歡樂、痛苦、拒絕、背叛,莫札特的創作從未停息。面對挫敗、妒忌、教會與當權者的壓迫,還有一心只想毀滅他的喬瑟夫.安東,多虧有塔摩斯一直陪伴著莫札特度過這一切。塔摩斯一直是莫札特的保護者兼引導者,讓他得以有力量創作出《女人皆如此》、《費加洛婚禮》與《魔笛》等作品;這些偉大的歌劇作品照亮並開啟了西方社會的未來。
光明之子
交響曲後接著又是小夜曲——莫札特創作的手一直沒停過;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如此。但是他的金主——薩爾斯堡的大主教——卻無法忍受莫札特的自由放縱。
年輕的音樂家於是決定遠走他鄉,獨自到維也納定居。他也在這個音樂之都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女人——康斯坦絲.魏貝爾,此人正是莫札特從前瘋狂愛過的阿羅埃西雅的妹妹。故事開始時,音樂家已經二十三歲,而且腦中充滿了各種計畫。他的演奏會即將讓他功成名就,而他很快就要結婚生子。至於忠心的塔摩斯,則專注於成立一個共濟會的正式分會,以傳承並保護共濟會中各種源自埃及神祕信仰的儀式。但是這項工作卻很危險,因為當權者很不喜歡共濟會各種近乎革命的思想。不過莫札特卻不放棄。他在二十八歲時終於正式加入共濟會,世界觀也因而丕變。神秘之「光」已經降臨他身上,《費加洛婚禮》也開始成形……
火燄盟約
「我在神前向妳保證,你的兒子將會成為最偉大的音樂家……」海頓這麼對莫札特的父親說道。在此卷中,加入共濟會的莫札特,在宗教儀式中潛心構思他的兩部偉大歌劇:《費加洛婚禮》與《唐喬凡尼》。
沉浸在愛情與為人父的雙重喜悅中,莫札特的事業也如日中天:表演的邀請與前來拜訪的權貴絡繹不絕,貝多芬也上門向他請教……但是新的威脅又突然為他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當權者擔心共濟會的影響過大,於是派祕密警察監視他們。還有一些忌妒莫札特的音樂家,比如薩里耶里(Salieri),也開始發動音樂評論來抵制他的表演。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國家稅務機關更對他提起財務詐欺的控訴!堅強的莫札特依然不輕易妥協。他與許多親密好友組成了祕密社團,依然繼續著他的研究,並且經常搬家,躲避祕密警察的追蹤。他甚至讓自己的父親與海頓都加入了共濟會……但是當奧地利與俄羅斯聯合密謀發動土耳其戰爭時,他是否能繼續抵抗下去呢?
豐饒女神
重病且債務纏身的莫札特依然創作不綴,因為那是他全部生命所依。也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在一種彷彿清楚預見未來的衝動下,接受了神祕人的要求,決定創作一首安魂曲,雖然他永遠沒能完成。
但是多虧忠心的塔摩斯一直陪伴著他,讓他始終能保持著很高的士氣,讓他有充足的精力得以創作,讓他在《女人皆如此》這樣的作品之後,還能創造出更高的巔峰,寫作出歌劇《魔笛》;音樂家在這首樂曲中,首次讓西方人見識到埃及的魅力,但是這首樂曲也成了他生命的終章。因為當權者和教會都認為這部作品具有危險的煽動力量;宮廷裡一些野心勃勃的音樂家也對他加入共濟會的事,還有他在法國大革命時完全不受影響的地位感到眼紅(因為宮廷的音樂家在此時期都受到了重創)。結果莫札特便被下了毒,誰也救不了他……
而從祕密警察手中逃出的塔摩斯繼續出發去尋找下一個「大魔法師」。同一時間,一個天才已經在法國西南部的凱爾希誕生了……
作者簡介
克里斯提昂.賈克(Christian Jacq)
*「全球賣座最好的法國作家。」(法文《世界報》)
*唯一名列全世界十五大暢銷作家的法國人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索爾邦大學,為古埃及學博士及教授;他的另一個身分,是九Ο年代乃至當今最暢銷的法國小說家。
十三歲那年,一套名為《古埃及文明的歷史》的書籍,開啟了賈克對埃及的熱愛;同年,他完成了第一本著作;十六歲,已有出版社向賈克爭取合作機會,其間他 已完成八部小說及多首詩作,還替音樂界寫了一齣歌劇;十七歲那年,他在高中會考之前便與妻子完婚,前往夢想中的國度埃及蜜月旅行,首次領略拉美西斯豐功偉 業的遺跡;二十一歲出版第一本評論性書籍,主題是古埃及與中古世紀的關係;後來他放棄在哲學上精益求精,致力於研究埃及學與考古學,從學士、碩士,一路拿 到巴黎索爾邦大學的埃及學博士。
古埃及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時至今日,埃及文化的神祕色彩,依舊不斷在世界各地引發一股不滅的「埃及風」。賈克是少數能夠當場譯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作家,他的作品細心地保留了古埃及的風俗民情及中心思想,同時並含蓄地影射了當今社會的亂象,因此能讓人自在地徜徉於虛幻的古代與真實的現代之間,以文化訴求滿足了讀者的心靈。
賈克在不惑之年,以學者之姿投入歷史小說的創作,文風有「節奏 快」、「章節短」、「直線敘述」等特點,再加上他的小說皆以自己最擅長的「古埃及」為背景,因此在文壇上引起一陣「賈克旋風」,連一向作風嚴謹的法文《世界報》,也稱快人快筆的賈克為「全球賣座最好的法國作家」:一九九三年,賈克以「埃及三部曲」打響名號;九○年代中期,他推出代表作「拉美西斯五部曲」, 第一部《光明之子》即刻在法國書市創下六十五萬冊的佳績,整套書在全球的發行量亦高達一千一百萬冊,全球有三十餘種譯本;此後,賈克的作品尚有:「光之石 四部曲」。
自我十三歲開始寫作,莫札特便已存在。當時一面聆聽莫札特一面探索古埃及文明,卻不知兩者關係何等密切。數年後,我著手寫一份題為〈埃及人莫札特〉(Mozart l’Egyptien)的文稿,試圖探討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之一的心靈歷險與私生活,今日出版的四部曲小說便是以此為本。
莫札特除了參與神祕組織共濟會,對於埃及神祇奧塞利斯與伊西絲的奧祕也有所涉獵,這點從他的偉大作品《魔笛》可見端倪。
為了了解莫札特如何成為眾神之后伊西絲的愛子,且讓我們回到西元前三四二年。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三世打敗埃及國王奈克塔內博二世之後,結束了埃及第三十也是最後一個王朝。此後,法老王的古國再也不曾獨立,侵略者與佔領者接踵而至: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最後阿拉伯人於西元六三九年征服埃及,強迫信奉伊斯蘭教。
這段痛苦而漫長的歲月持續將近千年。埃及哲人預見到自己國家的文化可能從此消失,便將無數文獻刻在各大神殿(如埃德夫、丹達拉、孔昂波與菲萊)的牆上,並撰寫大量紙莎草紙文稿。各個社團組織只在自己的聖所內活動,不再奢求解放。
西元三八三年,狄奧多西皇帝下令關閉所有仍進行宗教活動的神殿。基督教徒若非摧毀神殿,便是將其轉作教堂之用。於是社團被迫地下化,後來成員也不得不離開埃及,因為古代祕教的傳播本已十分艱難而危險,自從阿拉伯人統治後更是難如登天。
基督教興起的最初幾百年間,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在西方世界十分普遍,勢力甚至遠達俄國的伊絲西教派。因此流亡他鄉的人得以找到一些聚會場所,借助於建築師團體,準備著中古藝術的誕生。僅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在波蘭的格尼贊大教堂大門上,便詳細刻寫了幾段奧塞利斯神話。
埃及神話奧祕的傳布並未隨著神殿關閉而終止,因為包含著「神語」與體現神語的儀式的象形文字思想,除了口傳之外還以祕文方式流傳。(註:參見J.R. Harris (ed.), The Legacy of Egypt, Oxford, 1971;S. Morenz, Die Zauberflote, Munster, 1952;E. Iversen, The Myth of Egypt and Its Hieroglyphs in European Tradition, Princeton, 1961;E. Hornung, L’Egypte esoterique, Paris, 1999;L’Egypte imaginaire de la Renaissance a Champollion, Chantal Grell指導, Paris, 2001;Philosophers and Hieroglyphs, L. Morra et C. Bazzanella (ed), 2003。)
托特之術、神聖科學之尊的煉金術祕學孕育出許多建築者分會。當大教堂時代結束,埃及奧義傳承者組成煉金術士聯誼會,因而產生一個共濟會分支。在這個行古代祕密儀式的組織中,會員分為三個階級:「學徒」、「同門」與「師傅」。第一階級揭露的是創作的新創元素,第二階級是神聖幾何學,第三階級則重現奧塞利斯(已更名為希蘭)的神話。
當莫札特於一七五六年出生時,共濟會正因為各種運動紛紛竄起而陷入危機。奧義啟蒙傳統有許多重要層面都遭到扭曲,或甚至逸失。莫札特很年輕時便有共濟會弟子主動接近他,他更藉由一項名為〈埃及王塔摩斯〉的計畫接觸到奧義啟蒙的宇宙,這也從此成為他生命的重心。他的老師也是某分會會主伊納茲.范.波恩將埃及祭司視為自己真正的祖先,並進行研究,日後對這個學生幫助很大。
一七八四年十二月,莫札特領受到奧義啟蒙之光後便定下目標:要將他領受到的傳送出去。事實上他做到的不只如此,他還成為埃及與象徵性的共濟會之間的擺渡人。他的巔峰之作《魔笛》更開啟了王室藝術之路,開啟了水火、男女結合之路。這齣儀式歌劇揭示了伊西絲與奧塞利斯的神話,亦即奧義啟蒙傳統的關鍵。而莫札特的作品穿越了時空,彷彿一座「以美麗的永恆之石搭建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