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徐仁修(西元1946年生)
台灣新竹芎林人。喜歡探險與旅行,曾多次深入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的蠻荒探險。同時是一位生態保護工作者。
劉還月(西元1958年生)
台灣新竹新埔人。喜歡參與民間信仰活動,足跡遍布台灣,也曾多次到中國大陸探訪民俗曲藝。是一位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者。
作者簡介
徐仁修(西元1946年生)
台灣新竹芎林人。喜歡探險與旅行,曾多次深入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的蠻荒探險。同時是一位生態保護工作者。
劉還月(西元1958年生)
台灣新竹新埔人。喜歡參與民間信仰活動,足跡遍布台灣,也曾多次到中國大陸探訪民俗曲藝。是一位民俗文化研究工作者。
十月
8 國曆十月一日 曬鹽時節
10 國曆十月二日 製柿餅
12 國曆十月三日 美麗的綠島
14 國曆十月四日 奇妙的蘭嶼
16 國曆十月五日 探訪熱帶雨林
18 國曆十月六日 紅隼過境
20 國曆十月七日 灰面鷲
22 農曆九月初一日 鹹草採收
24 國曆十月九日 寒露
26 國曆十月十日 國慶日
28 國曆十月十一日 三義火炎山
30 農曆九月初五日 東河阿立祖祭典
32 農曆九月初六日 東港燒王船
34 國曆十月十四日 吹沫蟲的護身術
36 農曆九月初八日 秋高氣爽放風箏
38 農曆九月初九日 太子爺的生日
40 國曆十月十七日 亮麗的黃裳鳳蝶
42 國曆十月十八日 五節芒開滿山
44 國曆十月十九日 菊花季節
46 國曆十月二十日 害羞的含羞草
48 農曆九月十四日 客家平安戲
50 農曆九月十五日 勤儉的客家人
52 國曆十月二十三日 霜降
54 國曆十月二十四日 排灣族祭典多
56 國曆十月二十五日 臺灣光復節
58 農曆九月十九日 來學布袋戲
60 國曆十月二十七日 可怕的蜈蚣
62 國曆十月二十八日 柑橘種類多
64 國曆十月二十九日 木瓜
66 國曆十月三十日 大理石
68 國曆十月三十一日 守衛農田的烏鶖
十一月
70 國曆十一月一日 採菱角
72 國曆十一月二日 香蕉口味多
74 國曆十一月三日 神奇的無患子
76 農曆九月二十八日 曬魚乾
78 國曆十一月五日 高山上的山椒魚
80 農曆十月初一日 林口趕集
82 國曆十一月七日 關渡賞鳥
84 國曆十一月八日 立冬
86 國曆十一月九日 建醮的季節
88 國曆十一月十日 臺北盆地和淡水河
90 國曆十一月十一日 探訪紅樹林
92 國曆十一月十二日 國父誕辰紀念日
94 國曆十一月十三日 吃火鍋
96 國曆十一月十四日 常見的蕨類
98 國曆十一月十五日 太魯閣峽谷
100 國曆十一月十六日 初冬常見的野花
102 國曆十一月十七日 玉米成熟時
104 國曆十一月十八日 收割水稻
106 農曆十月十四日 平埔夜祭
108 農曆十月十五日 賽夏族矮靈祭
110 農曆十月十六日 樹王公的生日
112 國曆十一月二十二日 茶斑蛇的生存本事
114 國曆十一月二十三日 小雪
116 國曆十一月二十四日 東北季風吹起
118 國曆十一月二十五日 風吹砂
120 國曆十一月二十六日 岩岸島蜥的日光浴
122 農曆十月二十二日 萬華迎靈安尊王
124 國曆十一月二十八日 攀木蜥蜴
126 國曆十一月二十九日 野柳的地形景觀
128 國曆十一月三十日 泥火山之旅
十二月
130 國曆十二月一日 臺灣小吃最著名
132 國曆十二月二日 結婚的旺季
134 國曆十二月三日 傀儡戲用途多
136 國曆十二月四日 月世界
138 國曆十二月五日 神祕的小鬼湖
140 國曆十二月六日 地理中心碑記
142 國曆十二月七日 北回歸線
144 國曆十二月八日 大雪
146 國曆十二月九日 蝗蟲成災
148 國曆十二月十日 墾丁森林遊樂區
150 國曆十二月十一日 團結的椿象
152 國曆十二月十二日 捕烏魚
154 國曆十二月十三日 林投的用途
156 國曆十二月十四日 大葉雀榕
158 國曆十二月十五日 穿山甲
160 國曆十二月十六日 擅於擴張的白榕
162 國曆十二月十七日 熬樟腦
164 國曆十二月十八日 熱帶海岸林
166 國曆十二月十九日 烏頭翁與白頭翁
168 國曆十二月二十日 月全蝕
170 國曆十二月二十一日 聖誕紅
172 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
174 國曆十二月二十三日 樹葉轉紅了
176 國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上山賞楓去
178 國曆十二月二十五日 耶誕節
180 國曆十二月二十六日 欖仁樹變化多
182 國曆十二月二十七日 種蔗製糖
184 國曆十二月二十八日 卑南族過新年
186 國曆十二月二十九日 賞梅之趣
188 國曆十二月三十日 落地生根
190 國曆十二月三十一日 採草莓
適合全家閱讀的傳家寶∕劉還月
《臺灣生活日記》出版之後,我們得到非常多的鼓舞。
這套書獲得官方的肯定,甫出版更榮獲最佳兒童讀物金鼎獎,評審委員一致認為:「本書是一套綜合性、本土性、可讀性高、內容豐富,可供各年齡層兒童或成人閱讀之著作。」
這套書獲得許多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家們的主動推薦,許多學校的老師都當成最好的課外讀物,許多社團甚至一次購買十套、二十套,做為年節或祝賀的最佳禮物。
這套書更獲得許多家長們的珍愛,不只給孩子讀,也做為自我充實的生活小百科。有些家庭開車出遊,車上必備這套書,隨時參考及比對。一位熱情的讀者寫信告訴我們:「《台灣生活日記》不限地點、不限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及使用,真可以當作是傳家寶!」
當然,更有許多讀者,細心地指出了書中的錯誤或缺失之處,或者要我們編寫續集,將更多的台灣風土民情躍然紙上,讓日漸都市化的孩子有機會接觸……
面對這所有的稱讚、鼓勵、批評與期許,我們更是戰戰兢兢,儘可能地利用書再版的機會,將不妥之處一一予以修正或增補,以期盡善盡美。這一次,我們更大刀闊斧地更改體例,每個月份中的日期國農曆各自獨立,也就是國定例假日以標示的國曆日期為準,民間習俗節日則以農曆日期為準,並不加標國曆日期,生態動植物則以季節或月份為基準,使用的時候宜參照當年的月曆,分別挑出國農曆的歲時節日及季節中的農林生態,依照節令閱讀,如此雖然比較麻煩,但每年都可以複習一次,哥哥姊姊長大了,還可以傳給弟弟妹妹,也許真可以算是「傳家寶」呢!
智慧是永無止境的,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接近知識,而且是如此貼近我們的台灣知識,必可以更豐美孩子們的生命智慧。我們衷心期望《臺灣生活日記》所扮演的,正是台灣知識的大寶庫,每一位有心人,都能夠有所獲得!
就讓我們共同擁有這個壯麗的、豐裕的、生活的「台灣」吧!
作者序
長大之後,發現孩子們逐漸脫離了從實際生活中學習的方式,甚至所謂的知識也變成了應付考試的題庫,大部分的小朋友不再跟祖父母住在一起,又失去了可以自由玩耍的原野,生活中除了學校裡的功課和家教班補習的科目外,很難接觸到和土地息息相關的生活知識,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啊!時代變了,生活也變了。
為了彌補孩子們的遺憾,特別將我們這些年來做的採訪和生活經驗,編成這套完全以臺灣為素材的《臺灣生活日記》,從節氣到習俗,從農事到廟會,從山川到野生動植物……,以日記的方式,用照片和文字告訴小朋友們,自然生動的生活經驗,這也是生在臺灣、長在臺灣的小朋友最可以實實在在擁有的知識。
我們相信,這套書不僅可以充實生活知識,而且可以讓你的生活更豐富,更精采,小朋友一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