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檢測方法與應用
-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非破壞檢測委員會
- 出版社:科技圖書
- 出版日期:2010-05-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655473X
- ISBN13:9789576554735
- 裝訂:精裝 / 370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橋梁結構為交通系統中心之重要設施,其在生命週期中之承載力、穩定性、安全性與服務性的確保,為其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在進行上述功能的診斷評估時,就必須依據有效而正確的檢測數據。土木工程的非破壞檢測評估技術在國內外皆是一新興之學科,目前仍缺乏較完整的教材可作為訓練培育此類事業技術人員之用。
有鑑於此類診斷技術在未來處理老劣化結構的迫切需求性,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之非破壞檢測委員會邀集了國內於橋梁檢測評估的學者專家,分別就目視檢測、材料性質、上部結構、橋墩與基礎結構之非破壞檢測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集例撰寫成書,作為提升我國橋梁檢測評估科技之基礎。
第1章 檢測執行
1.1 橋梁檢測之目的 1-1
1.2 橋梁檢測分類與頻率 1-2
1.3 橋梁檢測評估作業之特別要點 2-4
1.4 橋梁檢測相關依據 1-6
1.5 橋梁檢測前之準備工作 1-7
1.6 橋梁檢測人員資格建議 1-8
1.7 參考文獻 1-9
第2章 目視檢測
2.1 橋梁檢測 2-1
2.2 橋梁工程設施目視檢測之項目 2-5
2.2.1 鋼筋混凝土橋梁 2-5
2.2.2 鋼結構橋梁 2-23
2.2.3 特殊橋梁 2-37
2.3 自動化檢測輔助系統 2-43
2.4 橋梁性能初步評估表 2-54
2.5 參考文獻 2-61
第3章 材料檢測
3.1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3-1
3.2 混凝土強度 3-4
3.3 氯離子含量 3-12
3.4 中性化 3-17
3.5 腐蝕 3-20
3.5.1 電位法 3-20
3.5.2 透地雷達法 3-25
3.6 鹼?粒料反應檢測方法 3-31
3.6.1 粒料反應潛能試驗法 3-31
3.6.2 鹼?粒料反應案例調查 3-37
3.7 含水分布 3-44
3.8 參考文獻 3-48
第4章 上部結構與橋墩(台)之檢測
4.1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4-1
4.2 混凝土表面裂縫 4-2
4.2.1 超音波法 4-2
4.2.2 敲擊式應力波法 4-6
4.2.3 穿透P波法 4-11
4.2.4 橢圓交線法 4-16
4.3 內部孔洞與裂縫 4-24
4.3.1 放射線檢測法 4-24
4.3.2 敲擊回音法 4-30
4.3.3 透地雷達法 4-35
4.3.4 斷層掃描法 4-38
4.4 構件厚度 4-42
4.4.1 敲擊回音法 4-42
4.4.2 透地雷達法 4-49
4.5 鋼筋尺寸、位置與保護層厚度 4-52
4.5.1 磁感應法 4-52
4.5.2 透地雷達法 4-55
4.5.3 放射線法 4-59
4.5.4 敲擊式應力波法 4-63
4.6 變形 4-70
4.6.1 3D雷射掃描法 4-70
4.6.2 光學數位格點法 4-76
4.7 界面性質 4-84
4.7.1 超音波法 4-84
4.7.2 敲擊回音法 4-88
4.7.3 紅外線法 4-96
4.8 支承反力 4-102
4.9 纜索預力 4-104
4.10 預力構件剩餘應力檢測 4-111
4.10.1 光彈法 4-111
4.10.2 切槽法 4-114
4.11 鋼結構缺陷檢測 4-118
4.11.1 液滲檢測 4-118
4.11.2 磁粒檢測 4-120
4.11.3 放射線檢測 4-122
4.11.4 超音波時差繞射法 4-125
4.11.5 交流磁場量測法 4-130
4.12 參考文獻 4-136
第5章 基礎結構檢測
5.1 基礎型式 5-1
5.2 檢測項目與適用方法 5-3
5.3 基礎鑽掘孔壁完整性試驗 5-5
5.4 基樁完整性檢測 5-8
5.4.1 音波回音法 5-8
5.4.2 衝擊反應法 5-12
5.4.3 跨孔音波檢層法 5-14
5.4.4 超震波法 5-18
5.4.5 平行震測法 5-24
5.4.6 地電阻法 5-27
5.5 基樁承載力檢測 5-33
5.5.1 靜載重試驗 5-33
5.5.2 靜動載重試驗 5-44
5.5.3 動力載重試驗 5-49
5.6 沖刷深度檢測 5-54
5.6.1 制式測量法 5-54
5.6.2 透地雷達法 5-55
5.6.3 聲納檢測法 5-58
5.6.4 重鎚法 5-60
5.7 參考文獻 5-63
第6章 結構系統檢測
6.1 橋梁載重試驗 6-1
6.2 微振實驗 6-12
6.3 強迫振動試驗 6-19
6.4 參考文獻 6-27
本書為一系列叢書的檢測方法與應用部分,為便於使用,每一方法都依其內涵、使用儀器、施作步驟與實例討論的架構作詳細的述說。橋梁健康診斷就是用各種方法檢測結構是否有損傷存在,以及損傷的位置與嚴重程度,然後再對其現有「抵抗力」做出評估。橋梁檢測的技術日新月異,本書的編排方式設計成可因應未來的科技發展成果而進行增刪修訂。
近代土木工程科技的發展,似乎也在呼應地球永續發展的理念,並積極倡導所謂「跨領域且多元化整合式的生命周期工程」的概念。因此世界各國針對工程系統衰減劣化趨勢的檢監測能力,所應具備的規劃、設計、養護、管理、評鑑、預警的能力,以及延續系統使用年限所需的補強復建技術、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綠工程(green engineering)」技術及法規等,已積極投注大量的研究發展人力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