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值得一讀的好書!
吳重雨
《用心說好話》是少民的新書,本書是作者對語言與人際溝通所做的反省與思考,文字淺白易懂,故事饒富趣味。
本書雖旨在闡述溝通藝術,其實交織著中外賢達的機智與作者個人的生活體驗。溝通藝術固需語言符號的傳達,而來自內心的真誠關懷與審慎的人生態度,更是溝通的核心。書中有許多真實的故事,發人深省,比如作者描述一個在捷運車上沒有讓座的女孩,在承受旁人責難的眼光以及無禮的諷刺中,默然跛著腳步離開,作者提醒我們:要透視表象與真實的差謬,我很贊同。全書有許多「小故事大道理」,值得一讀。
(本文作者為現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你的話就代表你的人格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如何溝通,更是教人如何培養好品德。用心說好話,你說的話就代表你的人格,因此出言不可不慎。除了自信溝通以達到說話的目的,更能用一句好話來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本文作者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藉由故事,提醒我們做人及與人相處的道理
楊秉禾(丁元)
這本書值得閱讀,值得收藏。可以不時翻閱,滋潤自己的感性,滑潤一下與別人的關係。更值得買來當禮物送人,因為送好書也應該是一種溝通的藝術吧!
這本書章節簡潔,由許多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所組成,容易閱讀且發人深省。書名為《用心說好話》,其實就是用書中一些溝通的小故事,來提醒我們做人及與人相處的道理。
作者陳少民先生是我的朋友,在高科技業中還算年青的菁英,是一位虔誠的教徒,能在百忙之中整理這些小故事,寫出這本書。在推薦這本書之餘,也對作者勤學與勸人向善的心力,表示敬意。
金蘋果與生命樹
劉效宏
歷史上大有智慧的以色列國所羅門王有言: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4:11);又說「溫良(安慰)的舌是生命樹」(箴言15:4)。
本書作者陳少民弟兄在《用心說好話》中所分享的恩典和真理,確實是金玉良言。是在主愛裡,贈送給讀者朋友的金蘋果,也是與我們分享的生命樹。
《用心說好話》中,透過古今中外的歷史故事,分享歷久彌新的生命真理:話語的造就和安慰,能「放飛夢想」也能「溫暖人心」。 但若缺乏智慧不知自守,則能「禍從口出」甚至「一言喪邦」。
論到處世,不但自勉於「笑看得失」的寬廣,更因信靠上帝,凡事讚美祂的大能。與人交往,不但期許「幽默的機智」與「自嘲的智慧」,更要心懷「為人隱過」之愛。
職場應對,進則「迂迴勸諫」,退則「巧言避禍」。交談之間,應當「開放耳朵」、「快聽慢說」。日常生活中則是「謙卑存心」及「常常感恩」。我們若能盡力去行,必然蒙福喜樂,得享平安。
少民弟兄家居矽谷,專業身份是晶片設計產業美商上市公司副總,身兼技術與商機開發重責。每年越洋飛行二十五萬公里,遍訪兩岸三地要鎮。如此的閱歷與見識,仍然博覽群籍,願意深入淺出分享主愛。這真是見證了職場事奉中上帝的恩典!
祝福這本分享恩典和真理的大作,能夠切實造就安慰勸勉讀者與世人。祝福你用關懷愛人的心,將這樣寶貴的金蘋果和生命樹多多推薦贈送給身邊的人。好讓言語的力量成為祝福的管道。(寫於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美國矽谷)
願上帝賜福於你!
(本文作者為國際全福會北加州分會會長)
一本結合古今中外智慧的書
廖本榮
我認識陳少民已經有好幾年了,知道他說話頭頭是道,句句引經據典。我一直沒有機會和他深談,直到今年他開始參加教會星期二早上琴與金香爐的禱告會,了解他對聖經有很深入的研究,禱告也強而有力。在禱告會後的餐敘中和他有較深入的交談,他的話語言之有物,他說我們所講的每一句話都負有責任,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有使命。
陳少民雖然滿腹經綸,學貫古今,卻沒有咄咄逼人的霸氣,在他身上只看到平易近人的謙虛。他最常說的話就是「不要竊取神的榮耀,要將一切的榮耀歸給神。」我在他身上也看到神的愛和恩典,知道神給他的託付是大的,給他的恩賜也是大的。
這本書是陳少民的處女作,字字珠璣,書中的道理雖然很深奧,但他卻能用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淺顯易讀,引人入勝。我一開始讀就不能釋手,一個晚上就把整本書看完了。書中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小故事,譬如「子貢索馬」的故事,強調不論是談判、做生意、教育孩子,只要涉及言語溝通,第一要務就是真正了解對方在想什麼。高明的說話者,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使用對方的語言和他溝通。還有希爾施老師的故事,提到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強調生命的成長需要時間的轉化,我們對自己和對別人都要有耐心
。在「雷根要掌聲」的故事裡,提醒我們要懂得適當的自嘲,「楚莊王摘帽纓」,提醒我們要對人寬厚。
書中也有陳弟兄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強調婚姻除了愛情,更多的是責任,需要很多的愛心, 耐心和堅持。書中有親子教育的原則,也有他在工作上的經驗分享。陳少民將古今中外智慧的話語,用一篇篇的短文表明出來。相信這書對每位讀者在生活或工作上都會大有助益。
(本文作者為美國庫本第諾市學區委員)
今天你需要一句好話
鄭忠信
如果旅行是用雙腳閱讀城市的記憶,那麼語言就是記錄文化時間與生命。一句好話可以帶人飛越人生的巔峰,一句箴言也可以帶人穿過時空的限制。 現代人越來越錯綜繁複的交流方式與環境下,你的一句話可以不用多,若是帶著能力與智慧,那將是一種愛的傳遞與展現。
少民兄的這本新書,可以讓人思想原來說話的藝術可以到達如此高深境界,人的言語傳達正是心與心的交流,在話語間感受語言最無窮的力量。從聖經箴言詩篇中有許多金玉良言廣為人喜愛與流傳,特別當我們面對生活與職場中,我們更需要合宜的言語,適當的對談。好話一句,給人有如沐春風的感受,這本新書就是這麼耐人尋味,討人喜歡。
(本文作者為基督教論壇報社社長)
讓我們一起發揚善言美語
魏哲和
陳少民先生在美國留學、創業多年,曾任華美半導體協會董事長,在半導體電子產業界深具影響力,多年前擔任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NII)產業發展協進會及國科會顧問,關心台灣SOC產業的發展。
本人近年來在新竹國立交通大學主持「李立台揚科技講座」期間,亦多次到交通大學進行專題演講嘉惠學子。
少民兄在繁忙工作之餘編寫這本《用心說好話》,本人有幸先睹為快,深覺這本書文以載道,言簡意賅,內容生動有趣,很適合各年齡層讀者閱讀。年輕者可以從中學習很多人生經驗,年長者則可享受閱讀的樂趣,印證自身的體驗。
本書蒐集近百則小故事,分為善語造就、機智反應、建言遊說、招禍避禍、紙上辭令、傾聽與謙卑等七類,每類均以數則簡短的故事啟示說話技巧,輔以個人經驗或觀點及聖經箴言。
書中強調善言美語的正面功能,發場人性陽光善良的面向,以及機智幽默的話語如何化解尷尬危機的場合。內容豐富,特為推薦。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NII產業發展協進會董事長、國立交通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作者序
陳少民
首先感謝上帝、太太的鼓勵、諸位編輯的幫忙、好友長輩的推薦!
說話,說好話,在我的生命裡佔有重要位置,甚至是左右我人生走向的關鍵之一。
小時候,我講話非常笨拙,到四、五歲都還口齒不清,只有我父母和褓母聽得懂。當時,有一部西部電影,叫作《胡馬度關山》,我父親說要帶我去看,前提是我必須唸得出片名,但我怎麼唸也唸不清楚,整整花了大約兩年時間,才把「胡馬度關山」唸到別人可以聽懂。
因為講話不清楚,所以一離開父母或家的範圍,就會有麻煩。有一次,我在家門口跟隨一群大小孩玩,因為腳步小,跟不上他們,跑著跑著,竟然迷路了。其實那裡離我家非常近,但我方向感也不好,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不禁放聲大哭,引來一堆路人圍觀,人多到阻礙了交通。後來,有個好心人來問我家的地址和電話,我講了老半天,沒人聽得懂,最後很無奈,只好把我送到警察局去,當然,進了警局,警察姊姊、伯伯也聽不懂我說的話。我父母見我久久沒回家,很著急地到警察局報案,才發現我早已被送到警察局了。
長大後,在求學、工作、參與社團的過程中,我深切體驗到說話的重要。說話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可以造就一個人、一個家、一件事情,也可以摧毀一個人、一個家、一件事情、甚至一個國家。
剛開始在美國矽谷的公司當研發人員時,我非常認真,別人不願做的工作,我都攬來做,卻因為語言問題,考績往往不成正比。我下定決心要學好英文,請家教一對一幫我,光是矯正發音,就整整花了四年。之後,為了訓練自己以英文公開演講的能力,我向加州聖荷西大學毛遂自薦,主動申請教書的機會,也很幸運地錄取了,最後在聖荷西大學教了四年,之後又有機會陸續在各個會議中演講及在北京清大、上海交大授課,從中精進了許多演說及溝通技巧。
由於信仰加上多年的職場經驗,年紀愈長,我愈深刻體認到《聖經》說的:「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人人都會說話,人人都想把話說好,但是,說得好不好,其實是在「心」的問題,心的問題是關乎生命,生命到達什麼境地,就說什麼境地的話語。正如中國「格物、致知、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古老智慧,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要找祂,就得找生命,能感動人的不是「話」而已,而是驅動講出話的心和內在的生命,所以才有「溢於言表」、「言有盡、意無窮」、「無聲勝有聲」的吉光片羽;同樣地,我們「如此信,便如此說」,話語成為我們信仰、生命的最佳見證。
在偶然的機遇裡,透過友人的介紹,曾和商周出版社的編輯討論過要寫一本書,原訂標題「沒有國界的遊牧民族」或是「沒有國界的台灣人」。整本書的段落已經分好了,資料也大致收集完全,只因不會中文打字,一曝十寒,進度緩慢,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後來《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了,我發現它的內容與我預定要寫的內容重複性很高,寫書的計畫就此作罷。
這件事讓我深深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寫書,必須先學會打字,於是,我硬起頭皮來跟我的孩子們一起學中文打字,一方面藉孩子來激勵自己,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學習。起先相當吃力,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打;後來常用,也就習慣了!
其實,當我在準備撰寫「沒有國界的遊牧民族」 / 「沒有國界的台灣人」的時候,最想寫的書還是對人心和文化有幫助的書,因為,我發現書市上氾濫了太多管理、謀略、財富的書籍,卻少有提到價值觀、生命、生活的書。
有陣子,在教會的主日學教箴言及傳道書,在講台上傳講的訊息以及在外面社團、職場的演講題目,幾乎都環繞在生活、生命和價值觀的討論。於是,在太太和楊寧亞牧師的鼓勵下,開始構思如何寫作有關《用心說好話》的系列題目,回應充斥於市場上的謀略管理學,幫助更多人。
透過商周一位編輯的介紹,於是和啟示出版洽談關於出版《用心說好話》的可能性,剛好啟示也有這個意願,一拍即合,原來上帝自有最美好的安排。寫這本書前半段的期間,我公司在亞洲擴張計畫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我時常要到台灣與中國大陸出差、視察、談判,又剛好遇到公司有新產品發表,有投資、併購的項目要執行,前線吃緊,忙得不可開交,出差回到美國時,常常加班到很晚,晚上還要和亞洲的團隊做電話視訊會議,每天心思都給工作佔據,很難「騰出」一個固定「安靜的時段」來專心寫作,進度原地踏步,心情十分挫折,也瞭解到「寫書、傳道」務要專心,不能心有二用。
後來,事情有了轉機,家裡讀高中的老大功課非常繁重,老大為了突圍,時常讀到深夜,我也陪著他讀到深夜!
不久,老二也加入陣容,家裡的讀書風氣突然變好,古有三蘇,我家有三陳,無形中讓我寫書的進度漸露曙光。同時,我也積極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爬格子」,或許在飛機上跟上帝距離較近吧,靈感多,寫起來文思泉湧,震筆如飛;寫累了,管他飛機有多吵,蒙頭就睡。這段一點一滴累積的趕稿歲月,對我來說,著實不易。
感謝上帝,感謝太太的鼓勵、鞭策,孩子們的陪伴,讓《用心說好話》這本書順利在五月出版,成為母親節給太太和媽媽最好的禮物。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母親,她一生為人善良,從來沒對我說過一句惡言,即使在我童年口齒不清時,仍然對我多方肯定,總是稱讚我是最好的孩子。我跟所有人一樣面對過許多挫折,但因為母親的好話,母親的愛,讓我總是樂觀面對一切挑戰,她是「用心說好話」的典範,也是這本書之所以能誕生的最初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