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後記
獵人塔路善良的力量
陳木城
曾經住在烏來山裡的福山部落,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
部落的朋友帶我到南勢溪裡游泳、射魚;部落的朋友帶我走獵人的路,到山上看鳥、看雲。我的冰箱裡,隨著四季的變化,一直有人幫我放進一包包的(魚固)魚、香菇、山豬肉。我生病的時候,整個部落的人都急著幫我叫車、護送我到醫院。學校運動會的時候,整個部落幫我們伐木、砍竹子、取芒草、架設司令臺,還一起練習跳舞,參加表演。我深深的體驗到部落人情的善良和溫暖。
有一個孩子,把學校裡加菜的滷雞腿偷偷包起來,自己捨不得吃,說要帶回去給阿嬤吃;有一個孩子,連續幾天沒來學校,原來她要在家裡照顧原本在城裡工作、現在生病回來休養的阿姨;颱風山崩,有人被山土掩埋,全村的人到山下一起抬著棺材,沿著一路崩塌的山路回來;有一個女孩子,在作文裡說出她的希望:長大後,不要跟姊姊一樣去做妓女;有一個男生說,他希望以後長大後,不要跟爸爸一樣天天喝酒。
這些善良的故事,令人鼻酸。我想寫一個故事,解除部落命運裡的詛咒,祝福這個部落,祝福這群山野間善良的子民。
離開部落以後,我常常想起部落裡的朋友,只要有機會,我就想幫部落的人做一點事情。後來,我有機會參與原住民鄉土教材的編輯工作,連續三年,跑遍每一個族群,跟著族群裡的知識菁英朋友,一起蒐集部落的故事、編寫教材、辦理教學觀摩、出版第一套40本原住民鄉土教材。後來,我有機會參與一個小型學校轉型的計畫,協助許多部落學校開發在地課程,成為一所具有魅力的特色學校。一直到現在,只要是關於部落的事我都義不容辭,因為我有許多部落裡的朋友,他們還在部落裡為自己的族人竭盡心力,在部落裡發光發熱。
《靈鳥米利》是一個創作的部落故事,也是一個原生的本土故事。我運用部落裡神話傳說的元素,希望可以把握泰雅族人的民族色彩,傳達部落傳統文化的人文風貌。臺灣的原住民族在經歷漢化、日化的歷史過程與現代化的衝擊下,由於地理上、經濟上、教育上、政治上的弱勢,連帶地發生文化自信上的崩解,已經造成民族生存的嚴重危機。因為,文化是民族賴以生存繁衍的根苗,也是我們這塊土地上先民智慧的花朵。
個人是原生創作主義的信仰者,認為凡是要在國際文化市場上受人矚目的,只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原生作品。本土文化的材料是我們原生創作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們文化創作產業的智慧財產。我們除了要研究了解、珍惜保護,還要善加運用,融入我們的作品之中,也讓我們的作品揉入臺灣土壤的香氣。
僅以這個故事,送給我的部落朋友,願能互相勉勵,多為我們的部落做一點事,讚美所有善良的族人,歌頌我們美好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