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記憶革命:未來生活趨勢與10大商機
- 作者:高登.貝爾,吉姆.金默
- 原文作者:Gordon Bell,Jim Gemmell
- 譯者:顏誠廷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0-03-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51822
- ISBN13:9789571351827
- 裝訂:平裝 / 28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阿凡達即將成真!
完全記憶革命必然發生,而且已經開始,人類的定義將因此改變
數位雲端上的生命經歷,隨時隨地收藏取用
如果我們可以方便快速地存取一生中經歷過的所有資訊,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比爾蓋茲
不遠的將來,你所見、所聽、所說、所做的一切,甚至身體機能的即時感測數據,都可輕易化為數位紀錄儲存下來,透過軟體自動整理,隨時可以搜尋並提取有用的資訊。想知道自己的運動量變化跟身體狀況之間的關係如何?利用電子記憶庫的資料繪成圖表,毫不費力。無論是健康、教育、工作或私人生活,都將因此產生劇烈改變,個人隱私的界線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年輕世代利用社交網站(如Facebook)、微網誌(如Plurk與Twitter)、網路相簿隨手記錄生活點滴的行為,只是革命前端的浪花;隨著科技的飛快進展,電子記憶的版圖將更加擴張與深入,人類社會必然得發展出新的規則、新的法律、新的習性與新的道德。
作者簡介
高登.貝爾(Gordon Bell)
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曾任迪吉多電腦(DEC)研發副總裁,也是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科與電機工程的教授。他是美國國家研究教育網路(NREN)創建網際網路的計畫主持人,也是加州山景城電腦歷史博物館的發起人,至少擔任超過百家高科技創業公司的顧問與投資者。為ACM、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研究院、IEEE、NAE與NAS會士,得過美國國家科技獎獎章,目前居於舊金山、澳洲雪梨兩地。
吉姆.金默(Jim Gemmell)
微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研究主題包含個人媒介管理∕強化、網真(telepresence)、可靠性群播(reliable multicast),其研究也應用在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8與Bing.com。目前居於舊金山。
譯者簡介
顏誠廷
1976年生,臺大化工博士,譯有《圖解物理學》《99%都是假設》等書。
推薦序:正在發生的未來趨勢 史欽泰 / 資策會董事長
比爾蓋茲序
第一篇
第一章 願景
第二章 我的生命位元
第三章 當電子記憶碰上生物記憶
第二篇
第四章 工作
第五章 健康
第六章 學習
第七章 日常生活與死後的生命
第三篇
第八章 經歷革命
第九章 起步
第十章 未來
出處與參考資料說明
推薦序
正在發生的未來趨勢
未來,我們目前身處的時代,會被稱為是「完全記憶的史前時代」嗎?當生命變成位元,會不會以後的人考古,面對的是一顆顆等待解讀的硬碟?完全記憶所觸及的,除了有生命、倫理與社會層次的轉變,也必然與資訊產業的未來商機之所繫有關。
對於書中的內容,我沒有特別贊成或反對的立場,因為這並非支不支持某種走向的問題;作者所描述的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且已經一步步發生。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無論自己喜歡與否,都需要認識本書所揭櫫的未來景象,雖然細節的部分未必會跟將來的發展相同。
完全記憶的好處與限制
首先要提出一點商榷的是,我認為「記憶」這個字眼可能不是很精確,因為能夠以數位方式「記錄」下來的東西,依然有許多限制,也就是說,只能記錄物理上的事實,但人類的記憶還與情感有關,這是數位記錄無法捕捉的。
那麼,當數位記錄的工具越來越方便、微小、自動,儲存資料的硬體越來越便宜,幫忙分析整理大量雜亂資料的軟體也越加聰明,再結合雲端服務所造就的無處不在的便利性,使個人生活與數位記錄進入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又會面臨什麼樣的課題呢?
好處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醫療方面,由於擁有非常精確的資訊(包括你的各項生理紀錄、飲食習慣、運動量多少等),醫師的診斷就更不容易出錯;而個人也可以透過這些紀錄,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即時地改善自己的健康管理。又例如在教育方面,學生擁有能快速查找的授課全紀錄,也可以跟其他教師的學生一起分享比對。當然,擁有更多內容並不等於閱讀與理解,但是對於較主動的學生來說,這確實是幫助學習的利器。
完全記憶的變革與挑戰
對人類生活的助益很明顯,但我們因此面臨的課題也十分棘手。最主要的當然便是隱私問題,光是目前世界的數位化程度,就已經引發了相當多的隱私權爭議與焦慮,何況將來更全面的數位記錄時代?尤其當紀錄的儲存與處理都是在網路雲端上進行,更是會讓許多人感到不安。
或許我們可以保有個人最起碼的自主性,例如每個人身上配備的微小電子裝置雖然會自動拍照、錄音、錄影,但我們仍可以主動喊停。然而話說回來,儘管你停止了自己身上的電子記錄裝置,但充斥各個角落的監視攝影機,卻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無論是要從這樣的科技進展中得到助益,還是要避免其帶來的弊端,一切還是得回歸到人本身。例如前面提到的個人健康管理系統,就是一般人切身需要的,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都積極在研擬各種雲端運算方法,就是在找哪些服務未來臺灣可以做。臺灣在個別組件上的硬體發展有非常強的競爭力,但缺乏的是整合解決方案的能力,而這個能力的關鍵在於回歸到人,去問,人需要什麼?換言之,在這個完全記憶的史前時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變問問題的方式。而這本書正是最好的題庫,幫助我們理解原來有這麼多層面都會面臨變革與挑戰。
史欽泰 / 資策會董事長
序
即時便捷地存取資訊,已經是數位時代最重要也最令人興奮的成就之一。1990年的一個演講中,我首先提出「指尖上的資訊」的概念。當時我是這樣描述的:
某人可以坐在自己的電腦前,看到對他們而言重要的資訊。如果他們需要更多細節,只要再點一點滑鼠,螢幕上就會出現那些細節……所有這個人感興趣的資訊,包括一些我們在今天還無法取得的資訊。
這段期間我們有讓人驚訝的進展。與1990年的電腦及裝置相比,我們的運算與儲存能力增加了數百倍,再加上網際網路,以及用來尋找和處理資料與內容的搜尋引擎和各種軟體,已經讓我們擁有非凡的存取資訊能力。現在我們幾乎把打開網頁、針對任何主題連結到無窮無盡的資訊來源視為理所當然─我也是用這種方式,在幾秒鐘內找到我在二十年前某次演講的一段話。
多數人都把「指尖上的資訊」這個概念,當成是走一趟圖書館的進化版本。當然,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全球網路,其中連結了許多包括書籍、期刊、報告、報紙、雜誌的資料庫,還有和公司、組織、產品以及服務有關的資訊,甚至任何你能想像的主題,都有專家與非專家透過部落格和其他社交網路在發表看法。
和這個清單一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些重要的資訊很少被納入---個人資訊和個人體驗。
每一天,不管我們去到哪裡---工作、學校、家庭、商店、瀏覽網頁或是觀看電視,我們都接觸到數量驚人的字彙、資料和媒體。我們和許多人互動─有些很熟悉,有些可能很少或再也不會見上一面。我們的體驗從不中斷。還有金融交易、醫療資料、學校文件、家庭照片等等,這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
這些東西都跑到哪裡去了?我們把其中的一小部分存放在腦袋裡,有些則存在紙張或電子檔案裡。但事實上,許多事都被我們遺忘,更多的被丟到一旁。
我們拋下了許多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方便快速地存取我們一生中經歷過的任何資訊的話,那是什麼樣的情景呢?如果有方法可以讓你回想起已經兩年沒見過面的某個朋友的所有事情?如果你可以告訴醫生,自己在起疹子之前一整個星期吃過的每樣食物,不管是昨天還是六個月前?
我想不出有誰比高登.貝爾更適合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過去十年來他和吉姆.金默一直都在執行一個觸及所有這些問題的專案:MyLifeBits(我的生命位元)。
現在這些對我們來說不再僅僅是一些抽象的問題。現在我們可以用負擔得起的價格,把數百小時的影像、幾萬張照片、幾萬份文件儲存成數位形式。十年內,我們就能夠以比現在更為低廉的成本儲存百倍於此的資訊。
更重要的是,我們很快就可擁有能讓你整理和挑選這些資訊的軟體,讓你很快找出需要的資訊,即使你不太確定自己要找的是什麼。
MyLifeBits專案開始的時候,只是要將高登寫過的書數位化,後來變成一個把他所看到、聽到、知道和體驗過的一切化成數位形式的先導計畫。
這項計畫的意義深遠而且非常令人興奮。正如高登和吉姆在這本重要的書中所解釋的,這些成果將會改變我們對記憶的看法、管理健康的方法和其他人分享體驗的方式,甚至改變往後的世代。
對我來說,高登開創了這樣一個新領域一點都不讓人驚訝。他是電腦科學真正的先驅者之一,他的貢獻對這個產業的重要性無庸置疑:1960和1970年代他在迪吉多電腦公司(DEC)發展出全世最早的微電腦;他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資訊超級高速公路計畫的主持人;1995年以後,他在微軟的遠距會議與遠距運算上也貢獻良多。
他也是這個產業最重要的原創思想家之一,他不只思考該如何促進數位科技的進展,也反省科技在社會和人類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我對高登的思考深度和工作品質充滿了崇敬。
我認為自己認識高登大概有二十五年了,但我不是很確定。開始著手寫這篇序言的時候,我問高登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碰面是什麼時候。
我印象中第一次碰到他是在1983年9月高登辦的一場龍蝦晚餐上,地點在麻州的萬寶路,當時我正開始參與他所創辦的電腦歷史博物館事務。但是他認為我們應該在幾個月前就碰過面,當時他飛到西雅圖商討在迪吉多的Rainbow電腦產品使用DOS的授權事宜。高登也詢問了一個當時在迪吉多的同事,他說那應該是1982年的事,那時正在進行Rainbow與DOS的交易。
我希望可以更準確知道我們第一次會面到底是什麼時候。隨著「完全記憶」(Total Recall)的進展,這類資訊對我們來說將會變成理所當然。我知道我們將會歡迎這樣的改變。
比爾蓋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