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口直斷:對兩岸發展前途的預判與建言

鐵口直斷:對兩岸發展前途的預判與建言
定價:260
NT $ 57 ~ 234
  • 作者:王作榮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1-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164816
  • ISBN13:9789862164815
  • 裝訂:平裝 / 18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議論國是,臧否人物,直到年邁九十,不改其志,只期能為兩岸的長期發展繁榮與現代化盡一份心力。」素有鐵筆之稱的王作榮,以「士不可不弘毅」的儒家精神,經世濟民的胸懷,宏觀解析歷史中國的發展脈絡,鞭辟入裡的觀察與建言,為兩岸中國人,謀求合則兩利的共榮未來。

  本書主要收錄兩岸開放二十年來,王作榮對兩岸關係的建言,正因為中華民族處於躍升的關鍵點上,台灣前途與中國發展密不可分。作老諄諄之言,見其苦心孤詣,實為論述和平統一觀點的重要著作,也得見傳統知識份子的傲然風骨,與對國族之愛的真摯深刻。

  作榮自一九五三年開始,公開撰寫有關台灣時政及學術論文,範圍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嗣後又擴大範圍至國際與中國大陸,迄今已將近六十年,字數應逾千體力與腦力全告衰退,已無能力繼續執筆,謹以本書向讀者道別,並致誠摯謝忱,臨別不勝依依懷念之情。

  恭祝
  全體讀者健康快樂

王作榮敬啟
2010年1月

作者簡介

王作榮

  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湖北省漢川縣西王家村。

  一九四三年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一九四九年取得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文學碩士,並選修博士課程。一九五九年取得范登堡大學碩士學位,任職於行政院美援會。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九年,擔任台灣大學教授;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擔任東吳大學教授;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擔任文化大學教授、主任、所長。一九六四年開始擔任《中國時報》主筆,一九七八年開始擔任《工商時報》主筆。一九八四年任考試委員,一九九○年任考選部長,一九九六年任監察院長,並於一九九九年退休,潛心著述。

  主要著作包括:《王作榮全集》十冊(時報文化出版)、《壯志未酬》、《真話》、《與登輝老友話家常》、《也是沉淪與提升》、《為台灣補上一堂經濟課》(以上五書皆於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出版者的話 高希均
自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第一章 將台灣帶入現代化國家行列
第二章 從兩岸互動論台灣前途
第三章 國家統一綱領的構思
第四章 台灣的選擇與最後歸宿
第五章 中國未來的可能發展
第六章 誰能使中國富強現代化,就支持誰
第七章 從中國史觀看中國前途
第八章 對中、美、台當前局勢的解讀
第九章 對連戰主席將訪大陸之建議
第十章 台灣的國土規劃
附言 為何「中國是一個正在升起的太陽」?

 

自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我是在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中出生、培養、成長的一個知識分子──士,而士是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還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不幸「生於憂患」而更不幸成為士,那麼從高中時代就關心國是,議論國是,臧否人物,直到年邁九十,不改其志,終於得到了一個「壯志未酬」的報酬,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於二○○一年回到闊別了半個世紀的我的祖國與我的父母之邦。對於已闊別了半個世紀的大陸,在物質建設方面,我立即感覺到與我當年倉皇辭廟之日有很大的差別,有震撼之感,隨後在北京與上海見到了一些大陸政府的領導人,他們的談吐風度及對大陸遠景的描述,使我有「重睹漢官威儀」的感覺,立即判斷如政治穩定,中國會是一個正在升起的太陽,將重見漢唐盛世。返台後寫了一些文章告訴台灣同胞,教他們知己知彼,不要關著門,閉著眼睛舉拳頭,瞎喊瞎哄,我寫這些文章時,台灣正在李登輝的引導之下,高唱「中國崩潰論」、「台商會哭哭啼啼返台求救論」,成為當時台灣的政治顯學,也成為現在的政治笑話。

  不過,我從與大陸朝野人士的接觸,及對大陸訪台人士或觀光客的言行舉止的觀感體驗,也有使我失望與憂心的地方。我了解一些中國的歷史文化,知道中華民族的習性,對於一些意識形態一旦染上了,便終身不改,甚至多少代都不改,例如對於儒學,便堅守了二千年,比信一個宗教還虔誠堅持,再如對於所謂馬列主義、共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現在全世界稍微具現代規模的國家,稍微具有現代文明的人民,都早已拋棄了,唯獨中國仍然堅守到底,聲言絕不放棄,連史大林賜給他的衛星國的國號「人民」兩字,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等等國家都棄之惟恐不及,只有中國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戀舊情結,這種將意識形態僵固化,是幾千年來阻礙中華民族與時進步的最主要因素。自一八四○年以來,幾次維新,幾次熱血救國運動都告失敗,使國家民族蒙受難以估量的侮辱與災難,最根基的原因還是僵固的意識型態。我的觀察,現代中國與中國人,意識型態上至少落後一百到一百五十年,而多半是國家領導階層,民間反而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潮流,勇於改變。

  我要藉此機會再向大陸領導當局呼籲及建議:卑辭厚禮延聘海內外華人學者專家,須熟知中國歷史文化,包括現代的中共歷史文化,與全世界人類思想制度趨向,理論與實務俱備者,組成研究團隊,對中國未來若干年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思想、制度、政策的走向及兩岸問題的解決,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供中國領導階層的採擇施行,定未來數百年或千年治國大計、這本是一個新朝代、新國家在一開始建立時,便應該做的事。遠的不說,查一下清朝入關的作為便可證明。而中共領導階段當時還在搞革命,全力破壞舊的,未曾針對潮流及需要建立新的作為。清朝是禮遇重用有學問的漢人與前朝遺老,為其建立治國典章。

  我萬分欽佩鄧小平主席在那樣守舊、頑固、教條約制之下,有眼光、有魄力,有辦法完全違背共產主義教條,堅定貫徹經濟方面的改革開放,完完全全走上資本主義之路,還死要面子的美其名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沒有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就不會有現在中國的富庶強壯,也就不會受到國防社會的重視與尊敬。當今的中國領導群,請奮起仿傚你們的小平同志,拿出你們的勇氣與智慧,再在政治各方面從事一次革命性的改革開放,如果成功,將為中華民族與中國的富裕、繁榮、和平、安定奠定未來千百年之堅強基礎,所謂「開萬世之太平」在此一舉。企予望之,我是鐵定看不見了。我對大陸現在的發展已經很滿意,是我六十歲以前夢寐以求之而不可得的。

  我要在此說幾句有趣的閒話,娛樂一下我的讀者大眾。自秦始皇開始到現在,歷時約二千三百年,中間產生了三個著名的「平民皇帝」:漢高袓劉邦、明太袓朱元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他們三人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是否屬於歷史的巧合,請歷史學家研究解答。三人都出身卑微,劉邦是他的小家鄉一個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官居亭長(保長);朱元璋是一個雙親死後無以為葬快要餓死,投靠皇覺寺當一個小沙彌(大和尚的聽差);毛澤東出身一個普通農家,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又讀了幾天師範,是一個道地三家村的小學究,完全缺乏現代知識更不懂馬列主義。

  因出身卑微,都曾為同時代的知識分子所看輕,都有嚴重的自卑感與妒嫉心,反應出來的便是一旦掌權,便好殺成癖,殺功臣,殘民以逞,尤其盡殺害侮辱知識分子,毫不手軟。他們所創造的王國,在他們生前或死後都經過短暫的變亂,幾於危及王朝的生存,但都繼任得人,締造了一個強盛的「王朝」。有趣吧,這就是天意厭亂,天命所歸,而中國人所說的「天」,就是「民」。因為中國人的哲學是講求天人合一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所以天意厭亂,天命所歸,就是民意厭亂,民意所歸。所以一個政權統治的對象是民,而他的政治地位與政治權力的最後來源也是民,所以才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這就是五千年來的中國式民主政治哲學,也是民主政治的實踐,也是五千年來政治革命的理論依據(例如湯武革命)。

  台灣既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當然以全副精力關心台灣的一切公共事務,基於責任與愛心,我六十年來都在為台灣的利益策劃、推動、鼓勵與責難,有我出版的以千萬字的白紙黑字印出的文字為證。

  我要坦白的告訴讀者,我曾經長期主持台灣經濟發展計畫的設計,我是第四次四年計畫的總設計人,長期研究及對決策階層與提供大政方針,我對中國歷史文化,對世界發展潮流,都有一定的知識與見解。而我也是外省人最早最多接觸台灣籍菁英分子的人之一,台灣的很大一部分菁英份子,當年不是我的好友,就是我所栽培扶植的人,如李登輝、劉泰英等人,還包括幾乎是大部分台灣第一代的企業家在內,我敢於誇一句,我是外省人中最了解台灣人的人士之一,對台灣有廣大貢獻的人士之一。

  我以逾九旬之年,現在提這些陳年往事,其傷感情懷可想而知,而還要兩度祕密向馬總統上書,一度是談他的主要幕僚,我也曾仿傚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公車上書,冒昧的向大陸領導人上書。所有這些都不是為了表功,更不是有絲毫的為一己利益,而是如頁首引用的唐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一息尚存,我就要為兩岸的和平統一盡一份心力,我就要為兩岸的長期發展繁榮與現代化盡一份心力。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我是士!弘毅的士!以中華民族千百代興亡為己任的士,死而後已的士。

  這本書主要是摘錄自兩岸可以交流以來,約二十餘年間,我對大陸的人、事、物的耳聞目見,所得到的觀感或印象的一些描述與評論,以及對兩岸關係的一些意見,至於對台灣內部一些施政的建言,除了一篇外,則因為太多了,沒有摘錄。絕大部分都是按年次摘自我已出版的書中有關的內容,都有文字可供讀者參證,我的主張與意見是否與現實的發展大致相符。

  我要在此鄭重說明:我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的祖國是中國,而中國無論現在與未來幾千百年,都是中國人希望之所寄,這就是現實,不容否認,因此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或中華民族無窮綿延的後代子孫的安定繁榮,與有尊嚴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像我這一代受盡四方八面來的人類強盜──各色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殺戮、欺侮,正是「同胞被屠殺,土地被強佔」的慘狀,特別重視,特別關心。經過我長期思考分析,我得到下列幾點結論:

  (一)中國終將成為民主、自由、公平、富強的文明大國,時間早則距現在的五十年,遲則距現在的一百年。

  (二)中國幾千年來一治一亂的痛苦循環,將會從這一代就絕跡,不再重複發生。這是因為發生這種循環的兩大因素都會在這一代得到解決:太平盛世生殖繁衍所產生的人口對糧食的壓力與飢餓,在節育與農業技術快速進步,交通運輸便捷的情形下,鐵定不會有飢民暴動發生;大陸現在雖非民主政治,但最高權力的移轉已有一定的法制可循,而中國在為時不久後,終將走上民主法治的路,而使用武力、用篡奪,用「槍桿子出政權」不會發生。

  (三)中國崛起後,不會如老式的帝國主義者去侵略欺侮他國,中國人幾千年的思想都是「世界大同」,「興滅國,繼絕祀」,都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士」,而這個王可以是蒙古族人,滿族,或其他族人,「選一個黑人混血種做總統,沒什麼了不起。」中國嚴華夏蠻夷之分,而這個分是以文化程度做標準的,不是以種族、宗教、膚色為區別的。

  (四)在可預見的將來,我盼望中國與中國人與美國聯手,以他們的實力,締造一個和平的國際社會,逐步走上世界大同的境界,我在《與登輝老友話家常》一書中所摘錄的關於中國前途的一段,就是這個意思。

  (五)此外,以中國為主的中國文化,與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文化,我也預測這兩種文化在經過未來千百年的融合適應交流後,會為人類帶來一種更偉大為全人類所接受的文化,甚至包括語言文字的統一在內。敬祝天佑中華!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

  最後要感謝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發行人促成本書的出版,衷心期盼《鐵口直斷》能為兩岸前途提供最有價值的預判與建言。

 

內容連載

第十章 台灣的國土規劃

  我對國土規劃的要點,在於城鄉發展、建設大台北、建設河山之美、開疆闢土四個面向上,如果實現,台灣便真正是一個有「壯麗河山,優美景物的美麗之島」,加上人文培育,使人民都有一點優雅斯文氣質與正常的道德修養,那台灣就是我日夕祈禱的西、北歐國家了。

前些時,馬英九政府曾大聲宣佈要在台灣實施國土規劃。很巧我也在九十八年七月號的《傳記文學》李恩涵先生題目為《我所親聞目睹的新加坡現代化歷程》的文章,開頭一段就敘述了從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九○年,十七年間,新加坡從「城鄉各半半原型社區景觀轉變為市區內高樓大廈連棟而起,郊區則綠化整潔,遍佈結構整齊化一,種族融合的新式組屋社區,全無城鄉之別……。她代表一個城市(包括市區與交區)有計劃重組改造,全面在物質與精神上現代化發展的一個典型」。

  這兩件事都擊中了我的隱痛──《壯志未酬》的一部分。我遠在一九六○年代末期主持四期四年經濟計劃的設計工作時,就有國土規劃的構想,曾發表一些文章,都不知道散失到那裏了,幸好還有二十年前《天下》雜誌訪問我的一段紀錄,收錄在《走上現代化之路》一書中,茲摘錄如下:

  「從長遠的觀點看,台灣總人口將停滯在二千五百萬左右,平均每人所得以現在的幣值計算,在未來二十年內會超過二萬美元,農業部門會大幅縮小,交通、運輸、休閒及其他服務業會大量增加,人口一半將集中在新竹以北的大台北地區。以此為藍圖規劃台灣的土地利用。」

  「以台北為例,我們應該預測五十年後台北地區可能會發展到多大規模,可以容納多少人口,以這個做基準,再拿當時的所得,就可以詳細規劃所需的住宅、休閒及交通用地需要量。估計這個需要量後,我們就可進一步規劃那些地區適合住宅,那些地區適合工業,以及那些地區專門用來發展交通。」

  除此以外,我還記得我對國土規劃的另一些要點,從未忘記:

一、城鄉發展
  應在兩個城市間夾一塊農地,也就是在兩農地之間夾一個城市,讓城市居民一出城市,就可享受田園風光,讓鄉村居民一出鄉村,就可享受大圖書館、大博物館、大音樂歌舞廳、大運動場的都市文化。假日,價廉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滿載鄉村度假農民至城市,同時也滿載城市度假人民至鄉村雙向對開,表現出富裕、高文化水準的現代國家與人民。

二、建設大台北
  將台北市與基隆市合併,並探測基隆港有無擴大成為台灣與大陸東南沿海地區人貨的水運要道,以此為台灣都城的核心城市,再劃分台北縣為兩縣,連同桃園、新竹等地建設成都城的衛星城市,構成大台北區,一如大陸北京、上海;英國倫敦等地,雄視世界。

三、建設河山之美
  台灣的大甲溪、濁水溪、基隆河、淡水河等等,以大陸標準來說,都是些泥水溝,應於各水的發源地築攔砂石的設施,疏濬河床,在出海口築攔水壩,成半自然、半人造的蕩蕩江河。再在保護自然景觀及資源之下建設人民以安全舒適的方式親近巍巍大山,使島國居民領略一點壯麗河山之美,也開展一些他們的視野心胸,這是塑造地靈、培養人傑的工夫。

  在完成這些工作後,同時也可解決天旱、水災、缺淡水,居民用水、農工業用水、地層下陷、土地投機、變更地目等問題。

四、開疆闢土
  這當然是誇大之辭,實際上是調查研究海埔新生地,看有無填海造地可能,為台灣後代子孫開闢一點生存空間,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2
    $57
  2. 新書
    79
    $205
  3. 新書
    82
    $213
  4.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