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增訂版)

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增訂版)
定價:400
NT $ 129 ~ 352
 

內容簡介

原書出版日:2005.10.14
ISBN:9867335589
定價:$400

百大管理經典,彼得.杜拉克永不褪色的創新說法
在本書之前,創新與創業只是有關運氣的市場話題;
在本書之後,創新與創業跳出來主宰經濟世界一百年!

  不要嘗試為未來而創新,請為現在而創新!

-彼得.杜拉克

  這本書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於一九八五年出版的有關企業創新的經典著作。在這本杜拉克先知灼見的管理經典中,有管理學人對經濟大未來最深刻有效的洞見觀瞻,也有大師對創業者最誠摯受用的良心建言。

  杜拉克首度將創新(innovation)與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視為企業需要加以組織、系統化的實務與訓練,也視為管理者的工作與責任。他提出七個創新機會的來源,作為系統化創新及創業型管理的重心;他更提出四個創業型策略,作為如何將創新成功導入市場的可行方法。

  管理大師這些獨到的觀點、創見與法則,無意地已是現今全球創業型經濟體系最重要的知識基礎,更是企業實際運用的最可靠依據。經典著作的意義、價值與影響,不言可喻。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一九○九年出生於維也納,之後在奧地利及英國完成教育。一九二九年起,杜拉克擔任報社的海外通訊記者,也為倫敦一家國際銀行做經濟評論工作。一九三七年移居美國後,他擔任一個英國銀行及保險集團企業的經濟分析員,不久就成為美國幾家大企業和跨國公司最知名的管理顧問,並且在紐約大學商學研究所執教,他在紐約大學教書二十餘年,也曾教授過政治哲學的課程。

  杜拉克是當代管理大師,並且替管理學思想樹立無數的里程碑。「你想做的是什麼事?」今天已成管理顧問上耳熟能詳的杜拉克式問句;他膾炙人口的管理學著作很多,包括了:《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不連續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管理學:任務、責任與實務》(Management: Task ,Responsibilities and Practices)、《創新與創業精神》、《新現實》(The New Realities)等等。 也由於他在管理學上的偉大成就,杜拉克被尊稱為「管理學之父」,或者被推舉為「當代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師」。

譯者簡介

蕭富峰

  台灣大學商學系、政大企管博士。曾任聲寶公司專案經理、統一企業產品經理,現為輔大廣告系副教授。譯有《行銷大戰》、《逆思考行銷》、《行銷大師法則》等書。

李田樹

  美國東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譯有《杜拉克:經理人的專業與挑戰》(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改革不造反》等書,曾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

 

目錄

導讀推薦1 發揮創業精神∕吳思華
導讀推薦2 平凡的創新與精緻的創業∕洪明洲
導讀推薦3 創業、創新與創業精神∕何飛鵬
作者序
前言 創業型經濟體系

Part 1 創新實務

Chapter1 系統化創業精神
Chapter2 有目的的創新與創新機會的七個來源
Chapter3 來源一:意料之外的事件
Chapter4 來源二:不一致的狀況
Chapter5 來源三:程序需要
Chapter6 來源四:產業與市場結構
Chapter7 來源五:人口統計資料
Chapter8 來源六:認知的改變
Chapter9 來源七:新知識
Chapter10 聰明的創意
Chapter11 創新原則

Part 2 創業精神的實踐

Chapter12 創業型管理
Chapter13 創業型企業
Chapter14 服務機構的創業精神
Chapter15 新事業

Part 3 創業型策略

Chapter16 孤注一擲
Chapter17 打擊對方弱點
Chapter18 生存利基
Chapter19 改變價值及特性
結綸 創業型社會

 

推薦序一

發揮創業精神
吳思華(政治大學校長)

  進入新紀元,台灣的經濟社會正面臨急遽的改變,全球高科技市場衰退重創外銷商品,傳統產業失去成本競爭力紛紛外移,一時之間股價下跌、失業人口激增、消費力大幅縮水,許多企業界的朋友都眉頭深鎖,有時不禁要問,台灣還有未來嗎?

  時局雖然不好,從基本面來看,台灣擁有豐富的基本資源︰人民的專業素質高、游資充裕、閒置的土地增加,同時是華人世界中最自由開放的社會,如果能夠善用這些資源,台灣應有機會。

  確實有一些企業或華人已經找到新的出路︰IC製造代工業朝向高附加價值的IC設計移動;空氣壓縮機製造廠改作高球桿頭;純代工的製鞋成為全球運籌中心;這些例子都讓我們看到台灣產業轉型曙光。

  在其他領域我們也看到一些令人興奮的例子︰有的朋友把山中的農舍改建成舒適的山莊,有的則把荒蕪的山地種上薰衣草,並萃取成香精。這些改變不僅帶動休閒旅遊的商機,更提升了生活的品味。相似的案例還很多,但在在均顯示,只要創新,就有機會;而創新不全依賴科技,主要在觀念上的原創;轉型不一定需要龐大資金,要的是資源有效的重組及落實執行的毅力。

  更進一步言之,所謂創新,包含新產品、新服務、新製程、新技術、新原料及新的經營模式等各種新穎、有用、能提高生活品質的作品或服務;創業精神,則是將創新想法具體的落實完成,這包括,洞見機會、勾勒願景、吸納資源、組織團隊與落實執行。創業精神所強調的其實不只是新創事業,而是願意面對所有的不便、老化、陳腐與過時,勇於將其改變的精神以及堅持到底的毅力。無論是社會或經濟,也無論是公共服務機構或私人企業,都需要創新與創業精神。

  彼得.杜拉克是管理學界的大師,他早在五○年代就注意到創新與創業精神的重要性,經常以此為議題進行研討或發表演講,後在一九八五年將其看法撰寫成書出版。十五年後重讀此書,可以清楚的證實他所提出的觀點、創見與法則,無疑地已是現今全球興業型經濟體系最重要的知識基礎,更是實務界最具實用價值的參考依據,大師洞見未來的遠見令人折服。

  在所有重要的現代經濟學家中,只有熊彼得等少數學者關切創業家及其對經濟體系的影響。台灣以中小企業起家,整個社會略顯雜亂而無章法,但到處都有一股不服輸的旺盛生命力,正是杜拉克所稱的創業型經濟。目前社會與政府的沈寂卻令人焦急,前瞻未來的變局中,如何重新燃起那股深藏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創業精神,不斷的以創新回應環境的挑戰,是大家共同關注的課題。《創新與創業精神》應是一帖及時良藥,值得所有準備留在台灣奮戰的朋友們仔細一讀。

推薦序二

創業、創新與創業精神

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暢銷書《自慢》作者)

  讀書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同一本書,在不同的時間閱讀,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會,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就好像是完全不一樣的兩本書一般。

  彼得.杜拉克的《創新與創業精神》就是這樣讓我感受深刻的書。二十年前,我需要弄懂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意義都很困難,勉強生吞活剝的把這本「生硬」的管理經典讀完;幾年前又讀了一遍,那時已不用生吞活剝了,可以自己看出一些趣味,也可以感受到這真是一部管理經典。近日因為應生產力中心之邀,要談企業創新而重新翻閱,竟然發覺好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就豁然貫通,並且可以有效運用在企業經營實務。杜拉克這本已經寫成二十幾年的書,竟好像針對我的困難而寫,而大師的身影也在我眼中飄盪。

我最深刻的體會來自創業與創新的關係。

  杜拉克說:一對夫婦在美國郊區開了一家墨西哥餐館,他們確實冒了一點風險,他們確實在開創自己的新事業,他們是在「創業」,但不是創業家,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創新」(Innovation)。這是在第一章的前幾頁寫的,我一定讀過不只一次,但我從來沒有「讀進去」過,也一直沒有體會。但這一次就徹底解答了我有關創業與創新的差異。

  杜拉克又說:具有創業精神的創業,風險並不高。這又給我一個當頭棒喝!因為我一向認為創業的風險極高,成功率可能不到百分之十。但看完杜拉克的說法,我又豁然開朗。因為杜拉克認為,一般的創業,確實具有高風險,因為大多數人只想做生意,擁有自己的事業,但他們不知怎麼做,也沒有「創新」,更沒有把「資源從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較高及產出較多的地方」,這是法國經濟學家賽伊(J.B.Say)在一八○○年對創業家的定義。

  明顯的,如果創業不只是開個小店、組個小公司,做一些完全沒有「創新」的事,而就在產品、流程、市場、顧客定位上有突破,那這種破壞市場均衡的創業,成功率當然高很多。與我想像中,只有一廂情願想擁有自己的小公司,想開個小店的單純創業,成功率要高出很多。

  寫到這裡,一切都清楚明白。沒有創新、沒有改變的單純創業(我心中原來對創業的定義),風險很高。可是面對市場的不足、需求的不滿足、產品的不好用、產品價格的過高等等,有太多的可能,都可以是創業行動的理由,只有針對這些現象、這些不足,進行創造性的破壞(經濟學家熊彼得語),這才是真正的創新與創業精神,也才是彼得˙杜拉克心中真正的創業與創業家。

  所有想創業的人,都應該想的是你看到什麼樣的欲求不滿?可以做什麼改變?而不只是想做生意、賺點錢!

 

內容連載

Chapter1系統化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一種行為,而非人格特質;它的基礎在於觀念和理論,而非機構本身。任何能夠大膽面對決策者都可以學習成為創業家,並依照創業精神行事。創業家視改變為規範,並因應改變,視它為一種機會而加以利用。創業之所以「具有風險」,主要是因為只有少數人知道創業家們正在做些什麼。

1.什麼是創業精神
「創業家,」法國經濟學家賽伊(J. B. Say)在一八○○年左右如此說道:「將資源從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移到生產力較高及產出較多的地方。」但是,賽伊的定義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創業家」是誰。而且,由於賽伊創造這個術語的時間距今將近兩百年,使得「創業家」與「創業精神」兩個字的定義相當混淆。

例如,在美國,創業家常被定義成開創自己嶄新的小型企業的人。最近盛行於美國商學院的「創業精神」課程,實際上就是「開創自己的小型事業」這個課程的嫡傳後代,該課程出現於三十年前,如今觀之,兩者在許多方面並無顯著的不同。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新的小型企業都是一種創業家行為或代表著創業精神。

夫婦倆在美國郊區開了一家熟食店或墨西哥餐館,他們當然是冒了一點風險,但他們是創業家嗎?他們所做的事以前被重複了許多次,他們相信他們區域裡頭的外食人口日漸增加,並投入他們的時間與金錢放手一搏。但他們既沒有創造出一種新滿足,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消費者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他們所開創的是新事業,但他們顯然不是創業家。

然而麥當勞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創業精神。確切地說,麥當勞沒有發明任何新東西,任何一家美國的高級餐廳老早就開始供應它的最終產品了。但是,藉著應用管理觀念與技巧(思索顧客所重視的「價值」),使「產品」標準化,設計製程與操作工具,以及基於分析工作流程的結果而設定標準,並依據標準訓練人員,麥當勞不但大幅提高了資源的產出,而且開創一個新市場和新顧客階層,這就是創業精神。

幾年前,在美國中西部由一對夫婦創立,目前正欣欣向榮的一家鑄造工廠,同樣也是創業家的例子。該廠是對鑄鐵進行熱處理,以達到高標準規格,例如,大型挖土機所用的軸承。這種作業所需的科技背景廣為人知,事實上,該公司所做的工作,很少是別人沒做過的。但是,他們的特點在於:第一,他們將技術資訊系統化,他們現在能夠將規格標準輸入電腦,並立即從電腦印出所需進行的處理;第二,他們將製程加以系統化,一般而言,尺寸相同、金屬成分相同、重量相同,而且規格相同的鑄鐵,訂單很少超過六片以上,然而,該廠的鑄鐵事實上是以流程的方式生產,而非分批處理,廠內的機器與烤箱由電腦控制,以進行自我調整。

這種高標準的鑄鐵,以往的不良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但在這座新鑄造廠裡,良品率卻超過百分之九十。此外,雖然該廠付出了美國工會所訂定的工資與福利,但若與業界最低價的競爭者(一家韓國造船廠)相比較,前者的成本比後者成本的三分之二還要低。由此可見,在這個產業裡,創業家行為並非創立「新」組織或保持「小」規格──雖然它正在快速成長──而是了解到這種鑄鐵與眾不同,需求已經大到足以創造出一個「市場利基」,而且目前的科技(尤其是電腦科技)已經能夠將藝術轉換成科學程序。

眾所公認,所有新的小型企業都會有許多共同點,但是為了要成為創業家,一個企業的特點必須要比「新且小」更突出才行。事實上,在新創立的企業當中,創業家確實佔了大多數。他們創造出一些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他們改變了價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2
    $129
  2. 二手書
    33
    $130
  3. 二手書
    4
    $160
  4. 二手書
    46
    $185
  5. 二手書
    5
    $199
  6. 二手書
    5
    $200
  7. 二手書
    52
    $209
  8. 二手書
    53
    $210
  9. 二手書
    53
    $210
  10. 二手書
    63
    $250
  11. 二手書
    63
    $250
  12. 二手書
    71
    $282
  13. 二手書
    73
    $290
  14. 二手書
    73
    $290
  15. 二手書
    73
    $290
  16. 新書
    79
    $315
  17. 新書
    79
    $316
  18. 新書
    79
    $316
  19. 新書
    79
    $316
  20. 新書
    79
    $316
  21. 新書
    88
    $352
  22. 新書
    88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