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台灣的日本人

締造台灣的日本人
定價:300
NT $ 109 ~ 270
  • 作者:黃文雄
  • 譯者:楊碧川
  • 出版社:前衛
  • 出版日期:2009-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016239
  • ISBN13:9789578016231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台灣近代化之父──後藤新平
台灣醫學衛生之父──高木友枝
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奠定台糖發展基礎的「武士道精神」──新渡戶稻造
台灣文化史研究始祖──伊能嘉矩
首位專精台灣人類學的調查員──鳥居龍藏
台灣近代美術之父──石川欽一郎
台灣第一個「生蕃通」──森丑之助
等……

  1895~1945這50年是改變台灣與中國的分水嶺,台灣人在經過日本半世紀的治理後,由「化外之民」,搖身一變成為具高資質程度的世界公民,這個事實,對比戰後逃難來台的中國人斑斑可考。然而時至今日,台灣人卻在統治者主導的「仇日抗日」史觀下蒙昧了。

  事實上,在日本統治台灣的半個世紀中,不知有多少日本人為台灣的近代化犧牲奉獻不遺餘力。就工業建設方面論,有建造台灣縱貫鐵路的長谷川謹介,整建台灣上下水道的「台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及濱野彌四郎師徒,興建主持嘉南平原水庫的「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技師;從醫療衛生觀點言,包括戮力培育台灣醫師人才的「台灣醫學衛生之父」高木友枝,積極設立基礎醫療設施與施行鴉片漸禁政策,杜絕台灣人吸食鴉片惡習的後藤新平;在農產開發上,有致力於山岳探險與森林開拓探索的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等先驅,更有開發蓬萊米的「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與其助手末永仁……他們的努力,正是打造今日進步台灣的基石啊!

  從上下水道、電氣建設、森林保護、治山治水、殖產興業、教育文化等角度,本書具體引介了一百多位對台灣現代化有貢獻的日本人,透過作者井然的敘述,搭配近百張具歷史意義的圖片,讀者將可一窺日治時期全貌,重新發現那段被反日官方紀綠霧化的記憶。

本書特色

  一、搭配近百張具歷史意義的圖片,一窺日治時期台灣風貌。

  二、從上下水道、電氣建設、森林保護、治山治水、殖產興業、教育文化等角度,引介了一百多位對台灣現代化有貢獻的日本人。

作者簡介

黃文雄(Ko Bunyu)

思想家、文化史家、評論家。

  1938生於高雄岡山,1964赴日留學,早稻田大學商學部學士,明治大學西洋經濟史學碩士,曾任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以《中國的沒落》一書聲名大噪,從此展開長期旺盛的寫作生涯,獲得巫永福評論獎、台灣筆會獎,作品涵蓋文化、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等。曾任世界台灣同鄉會副會長、日本台灣同鄉會長、台獨聯盟日本本部委員長等。日文著作逾100種,漢文著作逾60種,為活躍於日本、深具影響力的台籍暢銷作家,曾選入日本言論界500名人錄。

譯者簡介

楊碧川

  台灣新竹市人,1949年12月生,台北市東方中學畢業。20歲時涉及「飛虹會事件」坐政治獄7年。出獄後曾做工維生,同時自修台灣史、社會主義思想史。

  現專事寫作、學術研究,並於各大專社團講授台灣史及社會主義思想史。已出版作品有:《台灣歷史辭典》、《簡明台灣史》、《台灣歷史年表》、《世界史辭典》、《漢江怒潮》、《毛澤東傳》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日本的台灣經營絕不是「侵略」

一、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 0
.以往中國認為台灣是屬於日本的
.造成出兵台灣的「牡丹社事件」
.清國對事件表示「與我無關」
.清國盛讚日本出兵台灣

二、把日軍當作解放軍來迎接
.支那兵殘暴的屠殺與搶掠
.台北及台南市民渴望日本軍來救援
.福島安正的《淡水新政記》所描述的台灣市民的歸順

第二章 台灣不是日本的殖民地

一、台灣割讓給日本是時代的必然
.日本人為爭取生存權而進出海外
.北進、南進議論的白熱化

二、台灣經營不是殖民地支配就只有這些理由
.台灣經營引起激烈的殖民地論爭
.關於日本帝國實行於台灣的「六三法論爭」
.日本政學界的台灣論──福澤諭吉
.只有非現實的理想論的進步文化人士
.甚囂塵上的反總督府言論界
.從殖民地主義到內地延長主義的轉換

三、歷任總督的台灣統治政策
.殖民地色彩濃厚的武官總督時代
.不該一味譴責皇民化運動
.從軍事費用顯示「並非剝削」的證據
.排除差別政策的長谷川清總督
.衷心期待補償高砂義勇隊遺屬的末代台灣總督安藤利吉

第三章 建構台灣基礎工事的日本人

一、掠奪土地的漢人,增加土地的日本人
.台灣史上最初的國土規劃
.日本時代耕地面積的擴大

二、台灣現代化的基礎──開設鐵路
.完全不堪使用的清代鐵路
.臨時台灣鐵路隊最大的功勞者──小山保政
.建造四○五公里台灣縱貫鐵路的長谷川謹介

三、為穩定物價而建設公路
.清國為防止反亂而不建設公路
.連柴五郎都感嘆的惡劣道路
.本來要走二天的路如今騎自行車只要二小時

四、為改變喝毒水而整建上下水道
.台灣的水充滿了瘴癘之氣
.為整建台灣上下水道而盡力的巴爾頓和濱野彌四郎

五、嘉南大圳把不毛之地變為穀倉
.八田與一決定為貧苦農民興建大型水庫
.集結台灣人合力興建
.實現台灣農業現代化的「八田水庫」

六、促進台灣工業化的日月潭水力發電
.計劃建設台灣為新興工業國家的山形要助和國弘長重
.送給中國人電力的是「帝國主義列強」

七、建設通向海外門戶的基隆港
.一千噸以下的船隻都進不了港的台灣
.建設台灣貿易據點成為國際港的川上浩二郎

八、給與台灣美麗的現代化城市的日本人
.衝動地破壞日本人建築的中國人和韓國人
.建設至今仍留下來的現代化城市的森山松之助、堀見末子、木村泰治

第四章 日本的醫療使台灣的衛生環境飛躍地改善

一、台灣本為瘴癘之地
.日本領台以前許多移民病死的惡劣環境
.沒有日本人出現的亞洲完全是不衛生的地域
.為傳教目的的西洋傳道醫和只有漢醫及巫醫的台灣

二、日本統治台灣後疫病急速減少
.征討牡丹社而病倒的日本兵
.攻打澎湖時染上霍亂而死了一千人
.後藤新平迅速而積極地設立醫療設施

三、獻身撲滅瘴癘的日本人醫師
.猛烈地撲滅鼠疫和腸病毒
.撲滅台灣瘧疾的木下嘉七郎、羽島重郎、小泉舟、森下薰

四、撲滅鴉片
.由於後藤新平的漸禁政策使鴉片中毒者急速減少
.鴉片政策成功的日本與失敗的中國
.如今仍在台灣繼續發展的後藤新平的衛生思想

五、培養台灣成為世界醫師產地的日本醫學教育
.優秀人才輩出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首任校長山口秀高
.「台灣醫學衛生之父」台灣總督府第二任校長高木友枝
.半世紀奉獻台灣醫學教育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第三任校長堀內次雄

六、襲擊台灣醫學界的「二二八悲劇」
.被國民黨殘殺的台灣人醫師
.救人的日軍,殺人的中國人

第五章 把飢餓之島變成豐饒產業國家的日本人

一、努力開化原住民的日本人
.屠殺台灣原住民、吃原住民的肉、搶奪女性的漢人
.日本人和支那人的「理蕃」完全不同
.致力斷絕陋習的「理蕃總督」佐久間左馬太

二、山岳探險與森林開發的日本人先驅者
.日本最高峰的「新高山」
.陸續挑戰新高山的冒險家們
.戰後中國軍進駐,高山變成光禿禿
.阿里山鐵路與河合鈰太郎

三、貢獻台灣米生產的人們
.救濟食糧深刻不足的蓬萊米
.不辭勞苦改良米種的磯永吉和末永仁

四、種植甘蔗使砂糖成為台灣最大的輸出產品
.困難重重的台灣製糖業
.新渡戶的改善策略使糖產飛躍進步

第六章 為台灣人的教育而奉獻的日本人

一、至今仍被仰慕的日本人教師
.台灣的教育史一向是外來統治者的事業
.日本時代以前的惡劣台灣教育事業
.蓬勃發展的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絕無壓制可言
.台灣教育精神的象徵──六氏先生
.破壞義士紀念碑、崇拜殺人魔的中國人
.台灣近代教育的開山祖──伊澤修二

二、對台灣人的日語教育絕無差別
.日本語是台灣最初的共通語言
.努力學台語的日本人,禁止講台語的中國人

三、台灣近代文化的功勞者
.致力台灣文化史研究的伊能嘉矩、鳥居龍藏、尾崎秀真、金關丈夫
.台灣近代美術史之父──石川欽一郎

四、〈沙雍的鐘〉唱不完
.至今還在台灣流傳的日本歌
.令人感動的〈沙雍的鐘〉

第七章 台灣還生氣蓬勃存在的「日本精神」

一、日本人村留下來的開拓精神
.漢人移民只有掠奪和屠殺的歷史,日本人保護原住民政策
.日本人村夜不閉戶,成為世外桃源

二、愛護自然和鄉里的精神
.挽救台灣自然免於濫伐的日本人
.中國人把破壞自然歸罪於日本人

三、教導勇氣和愛國精神的日本警察
.中國人把土匪當作英雄來崇拜
.守護台灣近代化的日本警察機構
.被台灣人當神明崇拜的日本警察──武富榮藏、廣枝音右衛門、森川清治郎

四、教導冒險精神的日本人
.令人敬佩的深堀安一郎上尉的冒險精神
.為國盡忠的精神和骨氣

五、教導慈愛精神的日本人
.以博愛代替仇恨的山地傳道醫井上伊之助
.熱心推廣盲人教育的木村謹吾
.一生和原住民互相理解而獻身的森丑之助

六、護國精神與忠誠心
.愛護台灣人的乃木母子
.做為人柱,化作台灣土的明石元二郎

結語

 

前言

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嗎?

  二次大戰後,把台灣、朝鮮和滿洲當作日本帝國的「三大殖民地」的觀點很普遍。同樣地,把琉球、北海道當作「國內殖民地」的看法的人也不少。這樣的史觀不但完全南轅北轍,也不夠正確。為什麼不正確呢?本書將指出其中的道理。

  朝鮮是日韓兩國的「同君合邦國家」(類似奧匈帝國)。滿洲國即使被中國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也是一個被日本、德國、義大利為首的許多國家承認的,做為五族協和的近代國民國家。

  朝鮮和滿洲都有上述的歷史事實,何況把日本國內的琉球、北海道當作「國內殖民地」,難道不是一種開玩笑的戲言嗎?

  然而,許多人會問起,台灣不是日本帝國道道地地的殖民地嗎?戰後的日本人當中,幾乎沒有人否認這件事,許多人甚至說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模範生」。

  有關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論爭,從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以來,一直都在論爭著。

論爭的內容大體上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日本國憲法是否適用於台灣?在此以前,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在殖民地適用憲法的先例可循。

  第二、關於實際經營台灣所引發的「殖民地經營」的論爭。

  關於台灣的實際經營呈現正反兩大意見的對立。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主張仿效英國模式的殖民地經營;後來擔任首相的原敬,則主張把台灣視為九州、四國一樣,用內地延長經營方式。這些論爭將在第二章?詳述。

  馬關條約(一八九五)後,日本政府設立「台灣事務局」,由伊藤博文總理兼任局長,立刻激起了台灣殖民地論爭的大漩渦。參加這場論爭的包括日本政界大人物、帝國議會議員、政府相關人士、憲法學者、殖民地學者、記者,以及台灣知識界等廣泛的範圍。

  日本過去半個世紀(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對台灣的統治,果真是殖民地統治嗎?這豈是簡單的一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殖民地支配」,就可以概括的了呢?

  此外,日本這五十年的統治雖不能說是「為善不應遲」,但是「結論卻太急」。我個人並不認為日本對台灣是一種「殖民地統治」。我不是從台灣總督府的治績結果來看,而是從日本人對台灣的領土觀點來得出這樣的結論。

  當時的伊藤總理對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勉勵說:「好好幹!」但是,他沒有對樺山指示任何「殖民地經營」的方針。

  因此,直到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民政長官時代以後,才有真正推行殖民地經營的政策可言。這是持地六三郎在他的《台灣殖民地政策》一書中所指出的。後藤新平的「殖民地政策」以英國模式來統治台灣,尊重台灣的風俗習慣,推進文明開化,落實殖產興業的具體方針。另外,後藤為了迴避殖民地論爭,而在教育上採取「無方針」的政策。

  後藤新平以後的歷任軍人總督,不能說他們的「殖民地色彩淡薄」。但是,台灣的法制進入近代化的過程,尤其是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時代,原敬的「內地延長主義」思想已成為經營台灣的主流;台灣已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完全朝向近代國家的建設方向了。

  第十八任總督長谷川清時代,推行皇民化運動與徵兵制,準備選舉帝國議會議員,台灣已經完全不再是「殖民地」色彩,幾乎達到「日台一體」了。台灣已經和九州、四國一樣,成為日本的內地延長的一環。儘管當時波濤洶湧,結果台灣做為內地延長型的經營成為主流。

  總之,台灣已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了。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糾正台灣近現代史的歷史認識,讓讀者明白──台灣不是日本的殖民地。

各種不同的戰後日本殖民地觀

  日本人的殖民地觀,在戰前和戰後引起很大的變化,本書意在糾正這種「價值逆轉」與「倒錯」的意識。十九世紀的「殖民地」主義思想,是人類最大的理想,更是最進步的思想。

  先進國列強,將後進國的弱小民族與未開化民族,當作文明開化的對象,列強負有這種倫理的責任與使命。這和社會主義思想一樣,是一種「解放的思想」。

  但是,大正民主時代到戰後,社會主義的「人類解放、世界革命、國家消亡」的意識形態,又取代了殖民地思想,成為二十世紀最進步的思想而風靡一世。

  雙方都以「解放的思想」自居,從社會的主要角色看,殖民主義思想以「先進民族」為主;相對地,社會主義以「先進的無產階級」為主。

  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殖民地的批判,首先是理論優先,為了鞏固其理論,他們不惜捏造歷史,扭曲歷史。

  不論是殖民主義思想或社會主義思想,至今都已成為過去的歷史。然而,日本人到今天卻仍對殖民主義抱持著「倒錯」、「誤解」、「不是常識的常識」那種嚴重的錯誤見解。

這種錯誤的見解,來自信奉社會主義的進步知識份子所惡意製造出來的蠱惑。

  所謂「日本帝國主義下的○○殖民地」,和歐美的殖民地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殖民地壓榨」在台灣、朝鮮和滿洲,根本沒這回事!

  日本的台灣經營,完全是和「殖民地壓榨」相反的史實。例如:日本領台初期的一八九五年,台灣總督府的支出完全由日本中央的軍事預算中支付。一八九六年的台灣歲入二七一萬圓,加上日本國庫補助六九四萬圓。

  日本領台的頭十年,都是由日本國庫直接補助來經營台灣。台灣財政的獨立,是日本領台十年以後的事了。從這個事實看,何謂「殖民地的榨取」?台灣反而完全是日本的大負擔。

  當時的六百萬圓是一筆龐大的資金,巨大的財政負擔。例如當時日本(一八九六年)的人口是四三○○萬人,甲午戰爭後的預算膨脹,歲出二億三百萬圓,其中軍費高達九千八百萬圓。日本對台灣總督府的補助金由約七百萬圓比九千八百萬圓,以人口計算,日人分得二圓二七錢。

  相對地,台灣人口二七○萬人,每人約得三圓十六錢。從預算上看,每人分配的是台灣比日本還多,何況台灣人又不必服兵役。

  不論怎麼說,從經濟數字看,台灣不是被殖民地榨取的對象。相反地,日本國民成為被殖民地榨取的對象,肥了台灣,好了台灣的史實。因而就有人在帝國議會上主張以一億圓將台灣賣給法國的提議,從經濟狀況看,是再清楚不過了。

  兒玉.後藤時代的土地調查,儘管被中國學者歪曲、捏造成「土地掠奪」,但毫無任何根據。相反地,許多史實證明不是這麼一回事。

  日本帝國壓榨了自己的國民,來促進台灣的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即使把「日本的殖民地壓榨」這種捏造的歷史放進來,新興國民國家的日本,也負有時代的使命;要如此看,才是有良心、良識的歷史認識。

  戰後,台灣毫無例外地以「反日抗日」史觀來掩蓋台灣近現代史。日本人如何壓榨台灣人,如何掠奪台灣;台灣人社會只有清一色為了祖國──中國的領土防衛而「反日抗日」。接著,更把土匪當作民族英雄祭拜,遮住雙眼捏造歷史。這種捏造的歷史在日本的中國與台灣研究者當中,頗為盛行。

  如果沒有日本帝國,台灣如今仍是中國最貧窮的海南島下面的一個化外之地,這是一種常識的看法。

  本書不是從被捏造的「反日抗日」史觀出發,而是從生態學、水文學、地文學等史觀看台灣歷史。通過一個個的政治家、軍人、思想家、地理學者、醫學者、動植物學者、建築家、技師,以及歷史文化人類學家、教育家、語言學者、文藝、文化人等等,探討他們如何計劃台灣的國土規劃、高山探險、調查風俗習慣,來反映台灣的殖民地統治的歷史。

  本書列舉了上下水道、電氣、建設、森林保護、治山治水、殖產興業的發達、教育及文化的普及各方面,一百多名對台灣近代化有貢獻的日本人。事實上,過去半個世紀的日本統治裡,不知有幾千、幾萬、幾十萬的日本人,為台灣的近代化犧牲奉獻,限於篇幅,我們無法一一詳加列舉,只能以區區數頁來勾勒出其大概。

  我敢斷言,如果沒有這數萬、數十萬日本人的努力與犧牲,絕對沒有今日的台灣可言。因此,我把他們取名為「締造台灣的日本人」;我敢斷言如沒有日本人就沒有今日的台灣,當然有十足的證據。這些證據將在本書內一一呈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6
    $109
  2. 二手書
    37
    $110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79
    $237
  5. 新書
    79
    $237
  6. 新書
    85
    $255
  7. 新書
    88
    $264
  8. 新書
    9
    $270
  9.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