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嗎?
二次大戰後,把台灣、朝鮮和滿洲當作日本帝國的「三大殖民地」的觀點很普遍。同樣地,把琉球、北海道當作「國內殖民地」的看法的人也不少。這樣的史觀不但完全南轅北轍,也不夠正確。為什麼不正確呢?本書將指出其中的道理。
朝鮮是日韓兩國的「同君合邦國家」(類似奧匈帝國)。滿洲國即使被中國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也是一個被日本、德國、義大利為首的許多國家承認的,做為五族協和的近代國民國家。
朝鮮和滿洲都有上述的歷史事實,何況把日本國內的琉球、北海道當作「國內殖民地」,難道不是一種開玩笑的戲言嗎?
然而,許多人會問起,台灣不是日本帝國道道地地的殖民地嗎?戰後的日本人當中,幾乎沒有人否認這件事,許多人甚至說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模範生」。
有關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論爭,從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以來,一直都在論爭著。
論爭的內容大體上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日本國憲法是否適用於台灣?在此以前,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在殖民地適用憲法的先例可循。
第二、關於實際經營台灣所引發的「殖民地經營」的論爭。
關於台灣的實際經營呈現正反兩大意見的對立。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主張仿效英國模式的殖民地經營;後來擔任首相的原敬,則主張把台灣視為九州、四國一樣,用內地延長經營方式。這些論爭將在第二章?詳述。
馬關條約(一八九五)後,日本政府設立「台灣事務局」,由伊藤博文總理兼任局長,立刻激起了台灣殖民地論爭的大漩渦。參加這場論爭的包括日本政界大人物、帝國議會議員、政府相關人士、憲法學者、殖民地學者、記者,以及台灣知識界等廣泛的範圍。
日本過去半個世紀(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對台灣的統治,果真是殖民地統治嗎?這豈是簡單的一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殖民地支配」,就可以概括的了呢?
此外,日本這五十年的統治雖不能說是「為善不應遲」,但是「結論卻太急」。我個人並不認為日本對台灣是一種「殖民地統治」。我不是從台灣總督府的治績結果來看,而是從日本人對台灣的領土觀點來得出這樣的結論。
當時的伊藤總理對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勉勵說:「好好幹!」但是,他沒有對樺山指示任何「殖民地經營」的方針。
因此,直到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民政長官時代以後,才有真正推行殖民地經營的政策可言。這是持地六三郎在他的《台灣殖民地政策》一書中所指出的。後藤新平的「殖民地政策」以英國模式來統治台灣,尊重台灣的風俗習慣,推進文明開化,落實殖產興業的具體方針。另外,後藤為了迴避殖民地論爭,而在教育上採取「無方針」的政策。
後藤新平以後的歷任軍人總督,不能說他們的「殖民地色彩淡薄」。但是,台灣的法制進入近代化的過程,尤其是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時代,原敬的「內地延長主義」思想已成為經營台灣的主流;台灣已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完全朝向近代國家的建設方向了。
第十八任總督長谷川清時代,推行皇民化運動與徵兵制,準備選舉帝國議會議員,台灣已經完全不再是「殖民地」色彩,幾乎達到「日台一體」了。台灣已經和九州、四國一樣,成為日本的內地延長的一環。儘管當時波濤洶湧,結果台灣做為內地延長型的經營成為主流。
總之,台灣已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了。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糾正台灣近現代史的歷史認識,讓讀者明白──台灣不是日本的殖民地。
各種不同的戰後日本殖民地觀
日本人的殖民地觀,在戰前和戰後引起很大的變化,本書意在糾正這種「價值逆轉」與「倒錯」的意識。十九世紀的「殖民地」主義思想,是人類最大的理想,更是最進步的思想。
先進國列強,將後進國的弱小民族與未開化民族,當作文明開化的對象,列強負有這種倫理的責任與使命。這和社會主義思想一樣,是一種「解放的思想」。
但是,大正民主時代到戰後,社會主義的「人類解放、世界革命、國家消亡」的意識形態,又取代了殖民地思想,成為二十世紀最進步的思想而風靡一世。
雙方都以「解放的思想」自居,從社會的主要角色看,殖民主義思想以「先進民族」為主;相對地,社會主義以「先進的無產階級」為主。
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殖民地的批判,首先是理論優先,為了鞏固其理論,他們不惜捏造歷史,扭曲歷史。
不論是殖民主義思想或社會主義思想,至今都已成為過去的歷史。然而,日本人到今天卻仍對殖民主義抱持著「倒錯」、「誤解」、「不是常識的常識」那種嚴重的錯誤見解。
這種錯誤的見解,來自信奉社會主義的進步知識份子所惡意製造出來的蠱惑。
所謂「日本帝國主義下的○○殖民地」,和歐美的殖民地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殖民地壓榨」在台灣、朝鮮和滿洲,根本沒這回事!
日本的台灣經營,完全是和「殖民地壓榨」相反的史實。例如:日本領台初期的一八九五年,台灣總督府的支出完全由日本中央的軍事預算中支付。一八九六年的台灣歲入二七一萬圓,加上日本國庫補助六九四萬圓。
日本領台的頭十年,都是由日本國庫直接補助來經營台灣。台灣財政的獨立,是日本領台十年以後的事了。從這個事實看,何謂「殖民地的榨取」?台灣反而完全是日本的大負擔。
當時的六百萬圓是一筆龐大的資金,巨大的財政負擔。例如當時日本(一八九六年)的人口是四三○○萬人,甲午戰爭後的預算膨脹,歲出二億三百萬圓,其中軍費高達九千八百萬圓。日本對台灣總督府的補助金由約七百萬圓比九千八百萬圓,以人口計算,日人分得二圓二七錢。
相對地,台灣人口二七○萬人,每人約得三圓十六錢。從預算上看,每人分配的是台灣比日本還多,何況台灣人又不必服兵役。
不論怎麼說,從經濟數字看,台灣不是被殖民地榨取的對象。相反地,日本國民成為被殖民地榨取的對象,肥了台灣,好了台灣的史實。因而就有人在帝國議會上主張以一億圓將台灣賣給法國的提議,從經濟狀況看,是再清楚不過了。
兒玉.後藤時代的土地調查,儘管被中國學者歪曲、捏造成「土地掠奪」,但毫無任何根據。相反地,許多史實證明不是這麼一回事。
日本帝國壓榨了自己的國民,來促進台灣的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即使把「日本的殖民地壓榨」這種捏造的歷史放進來,新興國民國家的日本,也負有時代的使命;要如此看,才是有良心、良識的歷史認識。
戰後,台灣毫無例外地以「反日抗日」史觀來掩蓋台灣近現代史。日本人如何壓榨台灣人,如何掠奪台灣;台灣人社會只有清一色為了祖國──中國的領土防衛而「反日抗日」。接著,更把土匪當作民族英雄祭拜,遮住雙眼捏造歷史。這種捏造的歷史在日本的中國與台灣研究者當中,頗為盛行。
如果沒有日本帝國,台灣如今仍是中國最貧窮的海南島下面的一個化外之地,這是一種常識的看法。
本書不是從被捏造的「反日抗日」史觀出發,而是從生態學、水文學、地文學等史觀看台灣歷史。通過一個個的政治家、軍人、思想家、地理學者、醫學者、動植物學者、建築家、技師,以及歷史文化人類學家、教育家、語言學者、文藝、文化人等等,探討他們如何計劃台灣的國土規劃、高山探險、調查風俗習慣,來反映台灣的殖民地統治的歷史。
本書列舉了上下水道、電氣、建設、森林保護、治山治水、殖產興業的發達、教育及文化的普及各方面,一百多名對台灣近代化有貢獻的日本人。事實上,過去半個世紀的日本統治裡,不知有幾千、幾萬、幾十萬的日本人,為台灣的近代化犧牲奉獻,限於篇幅,我們無法一一詳加列舉,只能以區區數頁來勾勒出其大概。
我敢斷言,如果沒有這數萬、數十萬日本人的努力與犧牲,絕對沒有今日的台灣可言。因此,我把他們取名為「締造台灣的日本人」;我敢斷言如沒有日本人就沒有今日的台灣,當然有十足的證據。這些證據將在本書內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