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理論
- 作者:熊彼得
- 原文作者:Joseph A. Schumpeter
- 譯者:何畏,易家詳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8-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23267
- ISBN13:9789866723261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現代企業思想之父不朽經典
★確立「企業家精神」、「創新」、「創造性破壞」三大概念
★彼得.杜拉克最推崇的經濟學家
「典型的企業家,比起其他類型的人來,是更加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為他比其他類型的人更不依靠傳統的社會關係。因為他的任務,就在於打破舊傳統,創造新傳統。」── 熊彼得
熊彼得於一九一二年二十八歲時就出版了《經濟發展理論》一書,首度提出「創新」一詞。熊彼得認為「創新」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讓人類的經濟發展得以不斷向前邁進。這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破壞」。
在四種生產要素〈勞動、資本、自然資源、企業精神〉中,他特別強調企業家的重要性,將其視為資本主義的靈魂,因為「創新」的推手就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對於創新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景氣循環到谷底的同時,只要將多餘的競爭者淘汰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創新」產生,便會使景氣提升、生產效率提高,但是當某一產業又重新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它又會吸引新的競爭者投入,然後又是一次利潤遞減的過程。
由此可知,「企業創新」及「企業家精神」實為企業成長的主要動力,也是經濟成長的核心。所以熊彼得被稱為「現代企業思想之父」。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就是承繼熊彼得的理論,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這也成為現代企業的發展的核心價值。
本書特色
熊彼得是與凱因斯同時代的經濟學家。他認為景氣就像四季一樣會有上升與下降的周期,度過不景氣的方式就是企業的創新。也就是說,當不景氣時,也正是市場汰舊換新的時刻。熊彼得的這些想法在當年並未獲得許多支持,反倒是凱因斯所提出的政府積極投入公共建設、創造內需獲得各國政府採用。八○年代後,隨著企業管理理論的變革,熊彼得再次被眾人提起,證明了他的理論有其長遠的價值。在今日景氣低迷之際,重讀熊彼得的經典之作,可作為一種沉潛與反省,思考如何創新,跟上下一波景氣高潮。
重要事件
聯發科董事長引用熊彼得的理論
當年,聯發科不認為手機產業只能被國際大廠給封鎖,在中國嘗試推出便宜的解決方案,最後,改寫了全球手機業的遊戲規則。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就引用,創新學派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所稱的「創造性毀滅的過程」形容目前的情勢—「透過新產品、新市場、新產業組織,不斷地破壞舊結構,創造新結構」。(商業周刊,6/11/08)
作者簡介
熊彼得
被譽為(1883-1950)現代企業思想之父,曾任奧地利的財政部長、銀行的董事長,後赴哈佛大學任教,是第一個以非美國人身份被選為「美國經濟學學會」會長的經濟學家。其代表著作有:《經濟發展理論》、《產業循環:資本主義過程的理論的、歷史的和統計的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經濟分析史》、《從馬克思到凱因斯十大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