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奇珍

深海奇珍
定價:1200
NT $ 432 ~ 1,200
 

內容簡介

◎視覺上迷人,堪稱有史以來最美麗的海洋之書

  集多位世界頂尖專家的心力,以最清晰與詳盡的方式,展現自然界最奇特、最令人眩惑的深海多樣面貌。

  超過200幅深海生物的精美彩色照片,很多都是首次面世的物種,絕大多數人此生難得一見。看過本書一眼之後,都一定會對裡面不可勝數的深海生物照片著迷。

◎科學上引人入勝,滿足你的知識好奇心

  書中有全世界最知名科學探險家和研究者的評述,寫作風格平易近人,即使對海洋生物沒有研究的人都看得懂。

  本書打破現有迷思,對海洋深處最獨特的棲息生物,有發人省思的描述,不但揭露深海生態與生物學上的驚人資訊,也敘述了人類探索深海的歷史。

◎認識深海的唯一首選,關心地球未來者必讀

  深海裡富有多樣的景色及生態系,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儲存槽。目前只有5%的海底被繪製成海圖,估計尚有1300萬到3000萬之間的物種尚待被發現。

  本書收集最多目前新發現,是認識深海的唯一首選。惟有認識、關心深海,才能降低破壞地球整體生態平衡的危機。

作者簡介

克萊兒.露芙安(Claire Nouvian)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海洋大使,同時是一位充滿熱情、行旅世界的記者、製作人、電影導演,也為法國及國際電視節目拍攝野生生物。她於三個大洲長大,懂六種語言,曾居住香港數年,活躍於不同的國際會議,扮演深海代言人的角色。她出版了這本書《Abysses》(英文版《The Deep》),並獲得不少獎項。在短短一年間,此書已被翻譯成9種語言,並四度於美國重印。於2007年,在巴黎舉行了The Deep展覽。在2008年7月至11月,The Deep展覽(中譯:深海探祕)亦於香港科學館展出。2009年一來台,從4月中旬開始至12月,於台北台博館、台中科博館、屏東海生館展出。

審定者簡介

陳天任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譯者簡介

洪萍凰

  清大外語系學士、歷史所科技史組碩士,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理論組、臨床心理學系專業臨床實作組雙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法文口譯人員、醫院精神科心理師,現為巴黎自由開業精神治療師。譯作有《誰怕科學怪人》(合譯)、《德克雷宏波的眼睛》、《精神分析的新版圖》(合譯)、《兒童精神分析講座》等。

李雅媚

  巴黎第五大學法語教學碩士、語言學學士。曾於出版社擔任編輯,現任教於國立高雄餐旅學院,譯有《幽靈殺手》(小知堂)、《神探與羅蘋》(小知堂)、《飛行.玫瑰.小王子》(大好書屋)、《在巴黎,文學家帶路》(山岳文化)。

 

目錄

一、深海中層
 深海探險
 深海中層:嚴峻環境下如何生存
 海中皮影戲
 深海動物的夜之芭蕾
 海中的煙火
 炙手可熱的演化
 看似柔弱實是殘暴的掠食者
 從謎到真實:深海巨怪
 活化石的避難所?
 地獄來的吸血鬼烏賊

二、深海底層
 深海海底:一個無生命的沙漠?
 極地深海
 蒙特瑞海底峽谷
 黑暗煉獄中的鯊魚
 海底山:深海的加拉巴哥群島
 深海珊瑚礁:眼不見為淨
 深海中的綠洲:深海熱泉
 瓦斯造作的蓬勃生命:深海冷泉
 鯨魚的殞落是海底生命的泉源
 海溝,深淵之處

附錄
 數字化的深海、詞彙、索引、參考文獻

 

前言

這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存空間

  在陸地上,活著的生物所占據的高度,比方說那些長得最高的樹木的樹梢,最多也只達海拔100公尺,所以,當我們在計算可供生命發展的空間時,我們考量到的是地表的表面積大小;但在海洋裡頭,在水平的概念裡還必須加入垂直的概念,並考量體積。海洋以平均3800公尺的深度,占據了生物在地球上所能發展空間的99%。

這點相當令人震驚。

  一直以來,深海沉浸在時間的夜晚之中,處於全然的幽暗狀態,占了海洋總體積的85%,並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棲所。

你對它有所知嗎?

  比起尚待去發現的,我們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說幾乎一無所知:對海脊——盤據在海底的山脈——進行探險,始於1970年初;第一批要去發現廣大深海領域的深潛研究任務,始於1980年代;而海底地殼的研究開始得比較早些,始於19世紀的一些大型海底拖捕探險……目前,只有5%的海底以詳盡的方式,繪製成海圖,這使得絕大多數廣大深淵的海盆,被棄置於未知的國度當中。看看一些例子:在南大西洋或是太平洋海底山脈探險所採獲的生物中,有50%~90%是未能識別的物種。25年來,平均每兩週就有一個新的深海物種發表。估計在深海中,還有1300萬到3000萬之間的物種尚待發現。相較於過去所估計的,存在地球上的物種,不管是地上或是海裡,約有140萬。事實顯示: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儲存槽……

  與凡爾納(Jules Verne)同時代的人們,醉心於所有的分類工作,他們以為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對地球的探險,並將他們所有的發現,納入世界百科全書中。但對深海這地球上最廣大的生命空間的研究,則徹底改變了上述觀點。19世紀末起,首度的環球航行——「《挑戰者號》的探險」(Challenger expedition),得用50巨冊的報告,來彙整四年旅程中獲得的結果。這個探險只是了一個開端,之後接連著的海洋科學任務,一個個的展開,每次皆從深海帶回神奇的寶物,每次的探險皆使得知識的領域多獲得了一點擴展……

  無疑地,我們活在一個大探險的時代,這也許史無前例。今日的探險,與哥倫布或李文斯東(David Livingstone)的探險不同之處在於,今日是以潛水艇或遙控機器人,取代了小噸位的輕快帆船以及計算尺。我們這個時代還有讓人相當吃驚的一點:20世紀最震撼人的發現,不是如我們想像的,是在太空中,而是在海洋的中心。

在來不及被認識之前,已被毀滅

  深海遠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是一個死寂、無任何好處的延伸。我們現在知道,在這個地球資源危急的時期,不是只有研究人員具有進入深海的技術。這裡有著豐富、上千種的資源:高價的魚群、礦石、鑽石、碳氫化合物的礦脈所在之地,或是有醫學、工業研究潛力的物種存在之處……面對人口急遽攀升,對地表資源造成過度擠壓的情況下,深海成了各國以及各重要經濟體垂涎的巨大籌碼。對深海資源的開發,已不再只是一個可能的展望,而是一個確切的事實,並已經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冷水岩礁一般分布在200到2000公尺深的水域,在那兒居住著許多代表強大經濟利益的魚種,卻不幸成為最明顯的受害者。傳統漁業資源的重大衰竭(某些種類像鮪魚、旗魚,50年來掉了90%),迫使拖網漁業往更深的海底進行作業,才能找到以前在淺海即可找到的漁獲。毫無疑問,深海拖網被視為一種最具毀滅性的捕魚方式:大型且沉重的拖網,成了深海的推土機,每次經過時,把所有東西都刮除。捕魚者並非有意要毀滅那就科學而言絕大部分仍未被發現的岩礁,但這個技術所導致的結果,卻使得深海活了有4千到1萬年的深海珊瑚,都還來不及被科學研究透徹,也尚未獲得正式報導,就已經快速地受到毀滅。挪威大部分的深海珊瑚礁已經消失了,而深海拖網捕魚最多也不過20年的時間而已。很顯然,這樣的操作是無法長久的,但已然可見的是,一些公海,雖占據地表60%的面積,卻是最不受保護的區域。開發廣大深海的工具若是不做調整,就會不斷破壞環境。

  根據聯合國所言,所有人皆有在公海上「航行、飛越、鋪設纜線、捕魚、進行科學研究」的自由權利,但這樣的自由卻表現在對資源開發的一些盲目、不負責任的行為上;然而,深海資源的更新與成長,卻是遵從一種比陸地資源還緩慢的步調。聯合國基於信任而賦予國家這種自由,對這個自由內在所具有的危險性卻不具箝制作用,目前反而使得這個自由成為一個法律上的漏洞,對所有的濫用敞開大門,還聲稱是免不了的權宜之計。我們地球上好大一部分,正受到一小撮人的蹂躪,而一般大眾並不知情。這怎麼可以呢?

  去認識、理解、保護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比去利用、去摧毀它需要更長的時間,並且來得困難。

  假如我們使熱帶珊瑚礁也遭受與深海珊瑚礁同樣的悲慘命運,這將很容易引發輿論的矚目,肯定會讓大眾產生憤慨的情緒,這個反應可能將對政府造成強大的壓力,使得我們可以走向立即停止這類活動。但深海的情況是:只有幾個專家有足夠的配備得以衡量現況的可怕。一般大眾如果沒有先意識到海底所存在的獨特自然資產,也就無法產生具判斷力的輿論。所以,我們首要的功課,就是要去好好認識海底的世界,讓自己不局限在欣賞地球表面的美麗,只局限在那每個人所能看到的、綻放在陽光下的藍色星球之美,而是要讓自己為一種瘋狂之美所惑,欣賞那隱匿起來、被埋沒於大量的水之下、幽暗且無法被穿透的部分:這是地球被隱藏起來的,所謂暗黑星球的部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6
    $432
  2. 新書
    52
    $620
  3. 新書
    65
    $782
  4. 新書
    65
    $782
  5. 新書
    7
    $842
  6. 新書
    73
    $871
  7. 新書
    74
    $891
  8. 新書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