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彩圖針灸學

新編彩圖針灸學
定價:1500
NT $ 1,059 ~ 1,425
  • 作者:林昭庚
  • 出版社:知音
  • 出版日期:2009-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825705
  • ISBN13:9789867825704
  • 裝訂:精裝 / 756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由國際針灸權威 林昭庚教授,召集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中醫系之菁英歷時十餘載編撰而成。

  本書為台灣近數十年最重要的針灸教材之一,在內容撰寫與穴位標示圖片方面都有跨時代的進展,彩色標示圖共有四種:1.標穴相片2.現代穴位圖3.仿古穴位圖4.WHO穴位圖。完整的彩色圖譜,讓讀者很容易了解針灸部位及取穴法則。

  內容方面輯入兩岸臨床療效和研究理論方面的重要論述,並將各國針刺深度與林教授之研究列表對照說明;對針灸的「療效」與「安全」之教學可更上層樓。書中並輯入WHO之標準穴位及英文解說,培育讀者國際觀。

  全書約八百頁,四種彩圖由雪銅精印,字體大而清晰,印製精美實為精編精製之教材。

作者簡介

  主編林昭庚教授,為臺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其中西醫學之學識修養深厚,著述甚豐,先後完成《新針灸大成》、《針灸學新論》、《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等三十二種著作,在國內外發表針灸相關論文兩百三十多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中西醫界有著廣泛的影響,並以其學術成就在臺灣獲獎,亦受國際學術界之肯定,曾於1980年榮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金袍獎、1990年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發學術貢獻獎、1993年獲李登輝總統頒發總統文化獎、2003年榮獲中華民國最高榮譽,符合褒揚條例第二條第六款——有重要學術貢獻及著述,為當世所推崇者及第十一款——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足堪褒揚者之規定,呈 總統題頒「功著杏林」匾額一方(總統令 華總二榮字第○九二○○一二○六七○號),以表揚其對國家與中醫藥之重大貢獻,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西班牙國立馬德里大學、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科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及羅馬尼亞科學院榮譽院士、200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及 MAYO CLINIC 禮聘為傑出教授、首席特別演講貴賓等殊榮達三十六項,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授、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副主編共四人,均為副教授或博士資格之針灸專家學者,李德茂副教授為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專研於針灸醫學、中國醫學史、中西臨床醫學,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針灸研究所所長等職,現職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針灸學科主任;孫茂峰博士擅長針灸醫學,從事針灸臨床工作近二十年。現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醫學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針灸骨傷部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專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桃園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等;許昇峰博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等職,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陳必誠博士專研於針灸生理、中醫學英文翻譯,曾任澳洲墨爾本國立維多利亞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系主任、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現任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中保會中區分會主任委員。

  編著委員則有十九人,多為兼具中西醫師執照,且任職於臺灣醫學中心之針灸專家學者,吳宏乾博士為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現任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李育臣主任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李科宏主任之專長為針灸醫學、中醫藥、舌診、傷科,擔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骨傷科主任等職;林建雄醫師目前在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研修,擔任耕莘醫院中醫科專任醫師、長庚中醫分院針灸科主治醫師等職,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傷部針灸科主治醫師;林聖興醫師專研於中西醫結合小兒科,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講師;洪毓珮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科主治醫師,現為竹山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高宗桂博士曾經擔任亞洲大學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等職,現為馬光中醫醫療網副院長、臺灣中醫醫學會理事長、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張世良博士擔任彰化縣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對於藥用植物學、中醫針灸學頗有研究,現為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兼任副教授;張晉賢主任目前於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進修,致力中醫針灸學,現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暨中醫針傷組主任、長庚大學中醫系專任臨床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中醫診斷學會理事等;曹永昌博士專研於針灸醫學、中醫內科、中醫基礎理論等方面,擔任考試院中醫師考試典試委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針灸科主任兼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台北市永昌漢方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等職;陳玉昇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對於手術前後針藥調養、針灸氣功、運氣醫學之調治頗有研究,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傷部針灸科主治醫師;傅元聰醫師於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擔任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講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現為慈濟醫院台中分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傅彬貴醫師於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為內科專科醫師、中西醫整合專科醫師、針灸專科醫師,擅於胸腔醫學、針灸醫學、中醫藥等方面,現任職於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彭昱憲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專研於神經內科學、針灸醫學、癌症治療及調養、心血管疾病,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及中醫內科住院醫師、中山醫學大學臨床講師,現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黃頌儼醫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暨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副秘書長,現任職於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黃澤宏醫師為長庚大學傳統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擔任桃園縣中醫師公會理事、中華針灸醫學會副秘書長、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等職,現為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兼任講師、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兼任臨床助理教授;楊建中主任對於中醫針灸學、神經科學頗有研究,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現為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中醫病房主任暨針灸科主治醫師;潘隆森醫師具針灸科、婦產科專科醫師資格,著有《臨床常見病症的針灸治療》、《(彩色圖說)臨床十四經361腧穴》等書,現為台中市群生診所負責醫師;薛宏昇醫師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專研針灸傳統針刺手法,曾任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等職;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專任講師。

  《新編彩圖針灸學》乙書之編著者均為林昭庚教授之學生,他們以中西醫結合觀點來重新編寫針灸醫學,歷經十二寒暑,終於克服困難,完成此時代巨著。

 

目錄

緒論1
第一節 針灸法之定義1
第二節 針灸療法之特點1
第三節 針灸之作用2
第四節 針灸醫學源流3

上篇 針灸理論
第一章 經絡總論15

第一節 經絡的定義15
第二節 經絡系統15
第三節 經絡在人體的分布35
第四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36
第五節 經絡在生理上的作用38
第六節 經絡學說在病理上的應用41
第七節 經絡學說在診斷上的應用42
第八節 經絡學說在針灸治療上的應用43

第二章 腧穴總論47
第一節 腧穴的定義47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48
第三節 腧穴的命名50
第四節 腧穴的數目和分類52
第五節 腧穴在人體各部位的分布55
第六節 十四經重要的腧穴58
第七節 諸經脈交會穴73
第八節 臨床尋穴的方法77

第三章 腧穴個論87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穴87

中府 雲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孔最 列缺 經渠 太淵 
魚際 少商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穴103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谿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 手五里 臂臑 肩?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 迎香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穴129
承泣 四白 巨?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人迎  水突 氣舍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衝 髀關 伏兔 陰市 梁丘 犢鼻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下巨虛 豐隆 解谿 衝陽 陷谷 內庭 
厲兌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穴171
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箕門 衝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谿 
胸鄉  周榮 大包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穴192
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里 陰? 神門 少府 少衝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穴203
少澤 前谷 後谿 腕骨 陽谷 養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臑俞 天宗 秉風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顴? 聽宮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穴223
睛明 攢竹 眉衝 曲差 五處 承光 通天 絡卻 玉枕 
天柱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 上? 次? 中? 下? 會陽 承扶  殷門 浮? 委陽 委中 附分 魄戶 膏肓 神堂 ?譆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  承山 飛揚 跗陽 崑崙 僕參 申脈 金門 京骨 束骨 足通谷 至陰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穴296
湧泉 然谷 太谿 大鍾 水泉 照海 復溜 交信 築賓 
陰谷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絡經穴322
天池 天泉 曲澤 ?門 間使 內關 大陵 勞宮 中衝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穴335
關衝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 會宗 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冷淵 消濼 臑會 肩? 天? 天牖 翳風 瘈脈 顱息 角孫 耳門 耳和 絲竹空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穴362
瞳子 聽會 上關 頷厭 懸顱 懸釐 曲鬢 率谷 天衝 
浮白 頭竅陰 完骨 本神 陽白 頭臨泣 目窗 正營 承靈 腦空 風池 肩井 淵液 輒筋 日月 京門 帶脈 五樞 
維道 居? 環跳 風市 中瀆 膝陽關 陽陵泉 陽交 外丘 光明 陽輔 懸鍾 丘墟 足臨泣 地五會 俠谿 足竅陰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穴407
大敦 行間 太衝 中封 蠡溝 中都 膝關 曲泉 陰包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章門 期門

第十三節 任脈穴422
會陰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 廉泉 承漿

第十四節 督脈穴446
長強 腰俞 腰陽關 命門 懸樞 脊中 中樞 筋縮 至陽 靈臺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門 風府 腦戶 強間 
後頂 百會 前頂 ?會 上星 神庭 素? 水溝 兌端 
齦交

第十五節 經外奇穴與新穴475
太陽 耳尖 四神聰 髮際 印堂 魚腰 機關 內迎香 金津玉液 海泉 脅堂 臍旁 胞門子戶 肓募 喘息 百勞 四花穴 華佗夾脊 騎竹馬 竹杖 腰眼 痞根 肘尖 中泉 大骨空(出《針灸大成》)
小骨空(出《針灸大成》) 十宣(出《針灸大成》)
鬼哭(出《醫學入門》) 五虎(出《圖翼》、《入門》)
八邪(出《針灸大成》) 拳尖(出《明堂灸經》)
中魁(出《針灸大成》) 二白(出《針灸集成》)
四縫(出《針灸集成》) 髖骨(出《圖翼》)
鶴頂(出《針灸集成》) 膝眼(出《針灸集成》)
女膝(出《膏肓灸法》) 八風(出《針灸大成》)
內、外踝尖(出《針灸大成》) 獨陰(出《針灸集成》)
球後(新穴) 翳明(新穴) 安眠1(新穴) 安眠2 興奮(新穴) 定喘(新穴) 中喘 腎脊穴 頸背(臂)穴

中篇 針灸技術
第四章 針法學497
第一節 製針法497

一、針之種類497
二、製針之原料499
三、製針的方法500
四、毫針的長短與粗細500

第二節 練針的性情與方法501
一、習針人的性情501
二、練針的方法502

第三節 基本手法503
一、下針的基本手法503
二、行針基本手法503
三、出針基本手法504
四、左右轉動法與上下提插法505

第四節 用針注意事項505
一、用針順序505
二、下針時應注意事項505
三、進針的方法509
四、行針時應注意事項510
五、出針時應注意事項513

第五節 治療手法516
一、補瀉手法516
二、寒熱手法518
三、表?手法519
四、各家複式手法519
五、《內經》官針二十九法521

第六節 特殊針的用法523
一、三稜針用法524
二、火針用法524
三、皮膚針用法525
四、皮內針用法525
五、電針機的用法525
六、耳針的用法528

第七節 針法之適應症與禁忌  530
一、針法的適應症530
二、針法的禁忌530

第八節 針法之臨床應用與注意事項535
一、從歷代典籍到現代教科書看針刺深度
  研究與臨床運用535
二、針灸處方之配穴原則571
三、針灸治療的施行時間572
四、針灸在急症上的應用573
五、針灸常見的併發症及其臨床處理原則576

第五章 灸法學579
第一節 灸的燃料579

一、艾579
二、艾絨580

第二節 灸法的種類581
一、艾灸法581
二、非艾灸法584

第三節 施灸之方式和注意事項585
一、灸前的準備585
二、灸時之操作585
三、施灸時應注意事項586
四、灸後的處理586

第四節 灸法的適應症和禁忌587
一、灸法的適應症587
二、灸法的禁忌588

第五節 灸法的臨床應用589
一、消化系統疾病589
二、呼吸系統疾病589
三、泌尿系統疾病589
四、婦兒科疾病590
五、心臟血管系統疾病590
六、運動、神經系統疾病590
七、其他590
八、養生灸591

第六節 對「禁針」、「禁灸」腧穴應有的認識及其探討591

第六章 拔罐學593
第一節 拔罐療法的定義及治病機轉593

一、「拔罐療法」的定義593
二、「拔罐療法」的起源593
三、「拔罐療法」的治病機轉593
四、「拔罐療法」在診斷上的意義594
五、拔罐療法常選用的部位594

第二節 拔罐療法的種類及吸引方法595
一、拔罐療法的用具595
二、拔罐療法的分類596
三、拔罐吸引方法597

第三節 拔火罐法598
一、工具與材料598
二、罐型選用598
三、施罐步驟598
四、起罐的方法599
五、起罐後的處理599
六、拔火罐應注意的事項599
七、拔火罐的適應症600
八、拔火罐的禁忌600

第四節 刺絡拔罐法600
一、「刺絡拔罐」的定義600
二、適應範圍600
三、操作方法601
四、注意事項601

第七章 刮痧療法603
一、刮痧療法的定義603
二、刮痧療法的歷史緣由603
三、刮痧療法的作用原理603
四、刮痧療法的器材準備604
五、常用的刮痧療法606
六、刮痧療法的患者體位選擇606
七、刮痧療法的步驟607
八、刮痧療法的適應症607
九、刮痧療法的禁忌症607
十、刮痧療法的注意事項607
十一、刮痧療法的「暈刮」現象608

下篇 針灸治療學
第八章 疾病治療篇611
第一節 神經系統疾病611

一、中風611
二、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613
三、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615
四、脅肋痛616
五、坐骨神經痛618

第二節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620
一、頸肌痛620
二、肩胛及臂肌肉痛(五十肩)621
三、背肌痛622
四、腰肌痛623
五、關節炎625

第三節 呼吸系統疾病627
一、咳嗽627
二、支氣管性哮喘628
三、肺氣腫629

第四節 心臟循環系統疾病630
一、怔忡(心悸)630
二、心肌梗塞631
三、高血壓633

第五節 胃腸系統疾病634
一、胃脘痛634
二、嘔吐635
三、便秘636
四、泄瀉637
五、脫肛638

第六節 肝膽系統疾病639
一、肝硬化639
二、黃疸640
三、膽石症641

第七節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642
一、慢性腎炎642
二、陽痿643
三、遺精644

第八節 婦科疾病645
一、經前期緊張症候群645
二、月經不調646
三、痛經648
四、功能性子宮出血650
五、子宮脫垂651
六、妊娠嘔吐652
七、更年期症候群653

第九節 五官科系統疾病654
一、鼻炎654
二、牙痛656

第十節 皮膚系統疾病657
一、濕疹657
二、痤瘡658
三、蕁麻疹659
四、帶狀皰疹661

第十一節 小兒科疾病662
嬰兒腦性麻痺662

第十二節 針刺鎮痛之臨床研究成果665

第九章 針灸學之研究進展與醫療體系之現況667
第一節 針灸實證醫學之現況與展望667

一、背景667
二、實證醫學之起源668
三、實證醫學之基本概念簡介668
四、針灸醫學引入實證醫學之現況669
五、如何運用實證醫學促進針灸學之發展670
六、針灸實證醫學發展之困境與展望670

第二節 針灸作用機轉簡介672
一、臺灣有關針灸作用機轉、動物實驗和
  臨床療效評估的研究成果672
二、大陸地區有關針灸作用機轉方面的成果692
三、經絡生物物理特性之現代研究簡介710

第三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研究指南712
一、總論712
二、術語解釋713
三、本規範之目的與目標714
四、總體考慮714
五、研究方法715
六、本規範的使用725

第四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適應證及
     世界衛生組織2002公布:針灸:回顧與分析
     經過臨床試驗的報告726
一、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適應證726
二、世界衛生組織2002公布:針灸:回顧與
  分析經過臨床試驗的報告731

文獻附錄一 歷代常見針灸歌賦選錄739

一、總則類(四篇)739
標幽賦739
金針賦741
百症賦743
玉龍歌744

二、經絡腧穴類(三篇)747
奇經八脈歌747
十四經穴歌747
四總穴歌749

三、特殊穴類(一篇)749
八脈交會八穴歌749

四、子午流注類(一篇)749
刺法啟玄歌749

五、手法類(二篇)750
通玄指要賦750
行針指要歌750

六、經驗穴組類(六篇)751
肘後歌751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752
孫真人十三鬼穴歌753
回陽九針歌753
禁針穴歌753
禁灸穴歌753

文獻附錄二 針灸標準作業程序755
針灸前置作業755
診療安全注意事項755
針灸療法相關注意事項755
特殊狀況處理756
廢棄物處理756

 

  中國醫學博大精深,歷經無數醫家臨床實踐修正,迄今廣為世人使用,極具珍貴價值。而針灸在中國已應用數千年且為國外人士廣泛接受,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二年五月發表「二○○二年至二○○五年傳統醫藥全球策略」,建請全球一八○餘國家政府,將傳統醫藥納入國家醫療政策,並設立專責機構辦理,訂定出針灸之適應症及所應修習學分數,以期能促使傳統醫藥國際化;而中國醫學為最受世界衛生組織重視的傳統醫學,因此「如何發展中國醫學,和現代醫學互相結合,共同為人類衛生保健做出更大的貢獻,誠為現代醫者,應當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一九五八年,中國醫藥學院草創初期,黃維三教授力邀中醫前輩不計酬庸來校授課並負責邀請國內中醫教授學者,編輯中醫藥典籍新解,造福芸芸學子,培育許多中醫師及師資人才,桃李滿天下,吾亦承恩師 黃教授啟蒙指導,始完成中醫研究所博士班學業,爾後能至各國講學,宣揚針灸醫學,時時不敢或忘其耳提面命之恩德。黃教授晚年猶教學匪懈,啟迪後進,但仍念念不忘提昇中醫教育水準,囑咐吾賡續編纂針灸教材事宜,有鑑於此,吾自一九九六年提出編印「中醫教材」之構想,亦擔任「中醫教科書編撰委員會」主任委員,並負責針灸學教科書之編撰工作。

  針灸學授課教材以往皆以黃維三教授編著之《針灸科學》為主,學生獲益良多,但現代醫學在針灸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為使讀者對於針灸機轉及其適應症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及培養更開闊的學科視野,重編新版教材已不得不為。

  針灸學授課教材編輯群乃以黃維三教授之《針灸科學》為精神之傳承,歷年講義資料為藍本,加入現代醫學研究及理論。編撰過程中,不幸黃維三教授仙逝,而兩岸及國際中醫交流日益綿密,因此編輯的計畫數度重擬。最後由個人負責召集中國醫藥大學(李德茂、許昇峰、陳必誠、吳宏乾、李育臣、林聖興、洪毓珮、高宗桂、張世良、曹永昌、傅元聰、傅彬貴、彭昱憲、黃頌儼、潘隆森)與長庚大學(孫茂峰、李科宏、林建雄、張晉賢、陳玉昇、黃澤宏、楊建中、薛宏昇)之針灸專家學者共同編著,同時成立「新編彩圖針灸學編著委員會」,以便落實編撰工作之進行。

  除此之外,個人亦提供經費,在吾之指導下繪製針灸穴位圖,仿古穴位圖;再請李育臣、黃頌儼醫師提供真人照片穴位圖;另外,為使讀者更有國際觀,以便與世界接軌,吾亦與許昇峰副主編徵詢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主管機關,並獲其同意,得以引用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乙書之針灸腧穴部位及圖譜之英文資料,附於各經腧穴介紹之中,盼能使《新編彩圖針灸學》亦達到「中西醫學一元化」的目標。

  歷經十二年的編著過程中,幸能獲得中國醫藥大學及長庚大學之針灸專家學者的幫忙,使得《新編彩圖針灸學》乙書能順利完成。本書為中西醫結合之大學針灸教科用書,全書包括經絡總論、腧穴總論、腧穴個論、針法學、灸法學、拔罐學、刮痧療法、疾病治療篇、針灸學之研究進展與醫療體系之現況等內容。經絡總論是介紹人體的經絡系統、經絡學說之運用;而腧穴總論則是先對人體腧穴做整體論述,繼而在腧穴個論之章節中,做更詳細之腧穴介紹,在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乙書之圖譜中,發現部分針灸腧穴部位之圖譜與本書之腧穴部位有異,本書作者依古籍與臨床經驗將差異之處以藍點標示於書中,以備參考研討;另外,在針法學則包括針具的種類、基本手法、行針注意事項、針刺安全深度及得氣深度的探討;灸法學則介紹灸法的種類、適應症、臨床應用,而對於「禁針」、「禁灸」腧穴亦有一番探討;拔罐學和刮痧療法民間使用甚廣,但現代針灸醫書較少論述,故特以節錄。

  較值得提到的是編輯群在疾病治療篇中,增加了許多國內外有關針灸機轉之現代研究,也簡要地介紹一些重要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成果;而疾病治療部分更加入中、西醫之病因病機,以利讀者相互參考對照,並提出以中醫辨證為重的診斷要點及介紹以經穴為主的針灸治療方式;另外,書中亦增加說明取穴治療原理的方義淺解及有關病症之衛教或診治時的注意事項,為了讓讀者在學習針灸的過程中,亦能對傳統醫藥國際化有更多的認識,編輯群也將目前已由四十三種增加為六十四種的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之針灸適應症排列成表;最後的文獻附錄則是將歷代常見針灸歌賦選錄於書中,讓讀者對於針灸歌賦能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加以研究;此外,書中亦節錄針灸標準作業程式,使針灸在臨床治療時,能達到安全及有效的目的。

  在此,個人除了向所有參與編著《新編彩圖針灸學》之專家學者致上由衷地感謝與敬意之外,也要特別感謝知音出版社何志韶先生、擔任執行編輯的李育臣主任及負責學術總校的潘隆森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技士劉旭然先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行政助理楊珮琪小姐、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邱美馨小姐,沒有他們的細心編校,本書恐將無法如此順利地完稿;個人才疏學淺,為了發揚與繼承我國傳統醫學,不揣淺陋完成《新編彩圖針灸學》,書中或有疏漏、錯誤之處,尚祈海內外專家學者不吝賜教,並於再版時予以修正。

林昭庚 謹識
二00九年元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1
    $1059
  2. 新書
    95
    $1425
  3. 新書
    95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