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1
明星貓
帶來粉紅幸福的凱蒂貓
明星貓身分證
本名:Kitty White (後來改名Hello Kitty)
中文名:凱蒂貓
國籍:倫敦
出生地:日本
生日:1974年11月1日
星座:天蠍座
血型:A
身高:5個蘋果高
體重:3個蘋果重
擅長:烤餅乾
最喜愛的食物:媽媽做的蘋果派
最喜愛的詞語:友誼
收集:可愛的小東西,例如糖果、星星、金魚等。
擅長的學科:英語、音樂、視覺藝術
最喜愛的運動:打網球
最喜愛的樂器:鋼琴
Hello Kitty最普遍的中文譯名是凱蒂貓,也有稱吉蒂貓,在網路上亦有無嘴貓的別號。
她誕生於1974年11月1日,是由日本Sanrio公司的設計師清水侑子所設計。大約一年後,清水離職了,第二位設計者米窪節子接棒,直到1980年,此項任務再交由山口裕子傳承至今。
這隻以「粉紅」為識別色的Hello Kitty,在設計之初就被賦予英國血統,因為當時日本女孩相當崇尚英國文化,Kitty的名字便是源自於英國作家路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所著《愛麗絲奇遇》一書中,愛麗絲所養的一隻貓。她的經典標誌除了「無嘴」之外,就是左耳一定有個蝴蝶結,偶而會以五葉花代替,或以一束花作變化,至於她的穿著更是千變萬化。
1999年,Sanrio公司又創造出Kitty的男友Dear Daniel,其靈感則源自於1971年的一部電影〈Melody〉中,由馬克.萊斯特飾演的Daniel一角。
與其他「世界名貓」相反的是,Hello Kitty一開始就是針對年輕女孩設計的「商品」,並非從漫畫或卡通發跡。
1976年Hello Kitty正式註冊「品牌」後,立即躍上螢幕成為卡通的主角。並在開播不久,即配合該動畫推出第一款形象產品──價值240日元(大約75元台幣),由乙烯基材質製作的小零錢包。到目前為止,Hello
Kitty相關產品共有22,000多件,收益總額占Sanrios公司每年盈利的一半。其商品從家庭、辦公室、學校、廚房等日用品,到娛樂、影視、電腦硬體、電子遊戲、餐飲、樂園,甚至跨足到信用卡。消費者不分年齡、性別,當然,最大宗的粉絲還是女性,尤其在亞洲地區特別受歡迎。
最早引進台灣的Hello Kitty商品,都是單純印在貼紙、T恤、毛巾、毯子上的印花圖案。直至1980年後,百貨公司專櫃紛紛成立,高價位的生活用品才陸續進口。目前不僅各地有旗鑑店,台北市大安路也經營起主題餐廳了。
在2005至2007年,還有由長榮航空推出首架以Hello Kitty家族為主題的彩繪客機,並命名為Kitty Jet。航班從台北飛名古屋、東京、大阪及仙台,機外和機內的所有設置、裝飾及餐飲,全部以Hello Kitty的授權產品為主。2007年,長榮第二架Kitty Jet專機則飛香港航線。
至於幅員廣大的美國,Hello Kitty也是一走入市場就引爆風潮,並在1983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美國兒童大使。1990年代後期,瑪麗亞.凱利、卡梅隆.迪亞茲、史蒂芬.泰勒、卡門.伊萊特拉、曼迪.摩爾,以及尼基.希爾頓等名人,都曾全力支持Hello Kitty;歌手麗莎.勒布甚至為Hello Kitty出過一張專輯「Hello Lisa」。
而除了動漫產品的全球放送,更有「凱蒂貓精品圖鑑」四季專刊的書籍出版,內容引導消費者如何以Hello Kitty來豐富生活,將品牌所創造的「可愛美學」,包裝於「週末、假期、派對、DIY」等等歡樂的訴求中。Hello Kitty改變了20世紀末的休閒文化,讓大人小孩破除「代溝」,與她一起牽手玩樂。
Hello Kitty的虛構世界,後來衍生了一大堆朋友和家庭成員。從2004年開始,她擁有了一隻稱為Charmmy Kitty的波斯貓和一隻叫作Sugar的倉鼠。 她的故事歷久彌新,沒有完結篇。
追貓大小事
床上有一條車了薄棉的小毯子,純棉的材質,180公分*80公分。這是我第一次去日本買到的戰利品,上面的花色正是「Hello Kitty與他的男朋友」。這一條小毯子是我的最愛,所以一旦弄髒便立刻送洗,並在當天取回。
很多孩子都有一條「安慰毯」陪著長大,而我是直到20多年前,因為採訪工作在台灣四處走透透時,才發現我返老還童似的,竟然夜夜都需要帶著這一條毯子在身邊,否則絕對無法入睡。
很少將收藏品拿來使用的我,卻夜夜抱在懷裡,每一天都離不開身。這條毯子上的Hello Kitty很令人著迷,很奇怪,任何人看到她都會不由自主的喜歡,是愛上她的「稚氣」,還是被她的「可愛」吸引,究竟她的魅力何在呢?沒有嘴巴的設計,是象徵她是用心靈溝通,不需要透過任何語言吧。
這條毯子比較稀奇的是,它是第一代的圖形設計,貓臉比較圓,整體的線條顯得簡樸、拙趣許多,而且她竟然是黃色而非經典粉紅色。這些「意外」,都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原因。
這條陪我度過奔波的年華,直到被洗滌得幾處破綻、且露出些許的棉絮才退休的小毯子,曾經無論春夏秋冬,都是我捲在胸口、腹部的貼身被。現在它只成了我回憶中的溫暖與安慰。
【摘文2】民俗貓
招福又招財的日本貓
大事記
約1789-1802年 招財貓流行於日本民間,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吉祥物。
約1804-1830年 量產成為大眾商品。
約1830-1844年 製作招財貓的極盛時期。
既招財又會招福的吉祥物:招財貓,你家是不是有一個?
來自日本傳說的招財貓,雖然外表很民俗,又洋溢著一身古味,但它可是跨越疆界、超越時空,史上最強的一隻「公關貓」。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於是有人試著將希望寄託於招財貓,不知不覺就會感受到貓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彷彿幸福光臨。信不信由你,你會聽到貓那不停向你招手的節奏中,似乎有一首幸福的旋律圍繞在你周邊。
跨越時空的吉祥物
在日本的東京等現代都會裡,可以看到各種現代造形、材質與顏色都超越傳統的的招財貓供觀光客選購。但是,日本人所崇拜的招財貓,卻還是最原始的那種造形與材質。他們心目中最適合擺放招福貓的場所是蕎麥屋,常見櫥窗裡的招福貓布滿灰塵地端坐著,彰顯舊鋪的詭異氛圍與勾起懷古心情。這是我到日本各地走訪,蒐集招財貓典故的行程中所發現的一種現象。貓文化的崇拜反映了日本民族對於傳統的保護與發揚,有其獨到的美學堅持。
日本的「吉祥物」,最初是指新年懸掛在門上用錦緞編織成的繩索,或以絲綢做成的松樹枝。演變到後來,吉祥物不再只是新年的擺飾,而成了常民平時的餽贈品與把玩之物,例如以福氣嬰兒當象徵的小寶、福助;以動物造形為主的龜、招福貓和熊手、稻荷狐狸(熊與狐狸都是日本人崇拜的神祇)。會購買吉祥物的客層十分廣泛,舉凡到茶屋、料亭或船宿等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店家有出售。
經過了歷史的傳承與演變,許多吉祥物或許逐漸被人淡忘,但招福貓並沒有隨著時空而被淘汰,它始終如一、歷久彌新,甚至更上層樓。
在各國的文獻中,貓之所以進入人類的社會,通常都被賦予重大的「任務」,例如捕老鼠、抑制瘟疫等,像是個要承擔「業績」的工人。日本也不例外,根據古老文獻所載,最早受崇敬的貓是在平安時代(794-1185年左右)由中國傳到日本。當時為了防止老鼠啃咬從中國運送到日本的貴重佛教經典,於是將貓請上了船隻,就像遣唐大使般,一路上護衛著這些佛典。日本人尤其珍惜雄性的三色貓(三色貓大都是雌性,因為與基因有關,雄性三色貓非常稀有。),據說這種白底上有著黃與黑三種顏色的三色貓,有預知天氣的能力,因此在航海時代備受重視。
過沒多久,這些貓就被當成寵物來看待了。在《宇多天皇御記》、《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都有貴族們在室內養貓玩賞的記載。而在日本文學家藤原定家(1162-1241年)的《明月記》和吉田兼好(1283-1350年)的《徒然草》中,貓則被形容成一種有魔法的怪物而大受歡迎。而且到了慶長七年(1602年),皇上頒法明定不能買賣貓兒,但慶長十三年又再度頒法明定,使貓成為商業買賣上的貴重物。
直到江戶時代(1603-1868年),貓才從貴族家中走到民間,融入一般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日本在江戶時代是軍事政權國家,由掌握兵權的武士或貴族操縱國內經濟。由於當時農業時代漸入末期,以商業經濟為中心的時代掘起,因此象徵招福開運、生意興隆的招福貓,便順勢而起成為一種庶民的流行文化。而且隨著江戶前、中、後三期的遷移與演進,招福貓的製作愈來愈精緻,對於貓信仰的成熟期也在江戶後期達到了高峰。
但身為「商業之神」的招福貓,其發源地不在以商都著稱的大阪,而是在江戶(後期,現在的關東一帶),則是因為當時江戶是日本的政經中心,不僅是武士的大本營,也是許多職人與商人出入的地方。所以當地發展出與商業行為、追求現世利益等相關的祈願,並訴諸於有形的形體上,於是產生了「招福貓文化」。
招福貓的由來,傳說在江戶時代有個開染坊的少爺,整天賭博不務正業。管家如果勸他,他就對家貓說:「小貓,學仙鶴報恩,去拿些金幣給我啊。」後來他把家產敗光,小貓果真一次又一次地取金幣回來供他花用。這個少爺貪心,有一次跟蹤貓,希望發現更多金幣,結果看到小貓舉著手,在廟裡許願:「用我的肉換金幣……用我的心換金幣……用我的骨換金幣……」這樣念念有詞後,小貓就完全消失了,地上留下三枚金幣。少爺痛心萬分,從此振作、努力經商,終於發財致富。
故事內容很有啟發性,貓也被賦於招財納福的使命,於是乎日本商家流傳在門口擺設招福貓。例如黃色的招福貓象徵黃金,財運效果最佳;黑色的招福貓能辟邪及保平安,又主健康;白色象徵福氣。
至於招福貓舉起一隻手的姿勢,竟然是從中國故事中提及「貓舉前足摩擦著臉就可以招來客人」的說法衍生而來的。寬政九年(1797年),喜多順有所著的《親子草》中也記載著,如果貓用手洗臉的話就會招來客人,所以許多店家喜歡在店裡擺放舉起一隻手的貓。例如舉左手招人氣,右手招財氣,舉雙手人財兩得,手長過頭表示招得到更遠的地方。在傳統上,招福貓一手持黃金萬兩、金幣、珠寶或鯛魚(目前也有高爾夫球桿、手機等令人莞爾的現代商品)。
此後,招福貓文化在日本全國各地延續並發揚光大,至今還是可以在坊間看到帶有古董色彩的招福貓,全身散發著當地的歷史與風土人情氣息。招福貓就是現在所稱的招財貓,它突顯了古早日本人對於福氣的祈求比金錢更為珍惜。
根據風水專家吳彰裕博士說,吉祥物所以能發揮能量,是因為各民族的文化背景所凝聚的力量促成。如果把招財貓拿到台灣來,只能當裝飾品;同理,彌勒佛請到美國也只能當成一尊偶像來欣賞。
雖然這是學理理論,但是招財貓的可愛模樣征服了全世界,各國的商家都熱中於擺放一隻在店裡,至少招招人氣是一定的。以「貓人」自居的我,在千件貓物收藏當中,「招財貓」算是很重要的一個大類。如果純粹以「心誠則靈」的角度來看,吉祥物的功能存在於個人心中,是否發揮保佑祈福的能量,也只有個人才能體會與印證。
摘文3
歷史貓
受到崇拜的貓
大事記
埃及十二王朝,距今約2000年前, 貓在埃及化身為貝斯特女神。
西元前945到715年 埃及人對貓的崇拜達到鼎盛。
西元前600年 希臘人伊索以貓為多篇寓言故事中的主角。
西元前500年 波斯人在與埃及人的戰役中,以貓不戰而勝。
約400年 膜拜貝斯特成為非法的宗教活動。
570~632年 因穆罕默德十分愛貓,使貓及貓主人在回教世界受到尊重。至今貓仍能進入清真寺。
關於貓,有人說牠是神祕的化身,有人稱牠為寵物之王,有人認為牠是惡魔,也有人相信牠是天使。貓總是挑起人們極端的感情,使人們不是奉獻全部的愛,就是嫌惡憎恨不已。
無論如何,貓在人類歷史中所占的地位是其他動物所不及的。在大約四千年前的中王國時期所建的金字塔內,就藏有畫著貓的墓室壁畫,以及貓木乃伊與相關之銘文。
之後,一些被挖掘出土的殘存陶片上,也發現以貓的形態(或貓以人的姿態),描述從事農耕、行醫,甚至玩樂器等活動的圖繪。
貓被取名為「貓」,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根據埃及學者解讀四千年前法老門圖霍特普二世手下的一個官員的母親,以古埃及文命名的,這些資料是從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所得,公貓是根據miu,母貓是根據miut的發音而來。以後演變成公貓發成mau的音,這與西方的miau和中國的mao音類似。由此可以確定,四千年前,貓已經在尼羅河畔定居,並被馴化成為家貓。
主宰豐收的女神
埃及人應該是貓的第一個人類伴侶,同時也是第一個崇拜貓的民族。這可能是因為貓可以驅除危害農作物的鼠類。另一方面,貓潔淨而優雅,眼睛會散發翡翠、水晶、寶石般的光芒,令人感到神祕而為之神魂顛倒;而以貓的敏捷身手,能在瞬間消失無蹤,彷彿未曾出現一般。這些特性常使人們聯想到超自然的現象、引發不同的揣測;然而,也引起人們的恐懼。但是,埃及人視貓為神,不但飼養貓,更憐愛、尊敬牠。
在撒哈拉沙漠的洞窟壁畫裡,繪有野生的驢馬、鴕鳥、麒麟、狗等動物,但這些都不如貓畫傳神。埃及是一個建立穩定家園、城市化的定住性民族,對家畜也極為重視,因此許多地區逐漸將對神祇的尊崇轉移到動物身上,例如底比斯將雌牛視為戀愛女神、孟斐斯崇拜雌虎、布巴斯特斯則尊奉貓為貝斯特神。
神格化的貓被稱為「女神貝斯特」,祂的身形酷似直立的女人,頸部以上卻擁有貓的頭顱、耳朵、與五官臉型。祂的神像主要有石製、銅製、金製三種。女神披著長袍或著貼身的長縷,祂手上會有一種裝飾物:不是拿叉鈴樂器,就是拿盾牌或柳條編織的醫藥箱。
貝斯特女神在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時候,進入王宮,最初是皇室的乳母、法老後裔的守護神,其後,祂被人奉為音樂、舞蹈之神,這些具備「母性」的神格,是由貓的天性所延伸而來的;由於祭司們察覺到貓擁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在撫育幼貓時,會俯下身脯乳,並陪伴小貓訓練各種生存法則。
因此,貝斯特女神也是孕婦、忠貞女性的守護神,祂還肩負在夜間照顧嬰兒免被蠍子、蚊蟲的叮咬,使孩子遠離疾病,如此,祂也會變成魔術師與醫師,當祂以這樣的形象出現時,祂手上的裝飾物,就會變化成:一根魔杖,或是叉鈴琴,或明顯的大眼圈。
祂代表著豐收、喜樂與美麗;同時祂是太陽神的女兒、妻子,也是死亡之神的女兒、妻子,因此祂又代表了太陽、月亮與光明。
這位貓首的女神帶給人們幸福,埃及人於是將貓視為女神的化身因此更加尊敬。這是貓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上,貓褪去任性、不易接近的外表,以守護神的姿態進入人類的生活,如同一位放棄權位而甘與凡人來往的神,而非只是高高在上的冷漠神祇。
當貓逐漸成為女神的化身後,貝斯特女神塑像的人身也轉為貓身,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純粹貓形的女神。
至於為何主宰豐收之權也會落在貓身上呢?在埃及皇室中,貓象徵著「豐年」的意義。在〈創世紀〉中,約瑟夫(耶穌的父親)為埃及長老解夢一章說道:「將豐年的採收物立刻集中起來,放入街市或法老的穀倉中,預防因飢餓而滅國。」
埃及是靠著豐盛的穀物、麵包而發展的國家。除了少數神殿外,土地皆為法老所擁有,民眾必須每年繳付年貢,而年貢正是以麵包、啤酒來代替,所以小麥稱得上是國寶級穀物,因此防鼠害的貓,順理成章地被全國上下寵愛,也是理所當然。
木乃伊與貓像
貓成為貝斯特女神的化身,接著就逐漸發展出貓的禮拜儀式。貝斯特的禮拜法相當嚴謹,而且如果有人殺死貓,這個人同樣也要接受死刑。
虔誠的埃及人哀悼死去貓的方式,是剃掉自己的眉毛,在公共場合哭泣、捶胸頓足,並為貓建館立碑作紀念。在埋葬方面也有一定的規矩,飼主會依據心愛的程度將貓做成樸素或華麗的木乃伊,將心愛的貓纏上彩色繃帶,並放置於石棺中,甚至以金箔裝飾外表。有的飼主還會在棺木中放置許多陪葬品,包括防腐處理過的老鼠、牛奶,當成在陰間的食物,這點證明了埃及人相信貓死後也有靈魂。
埃及人對貓的崇拜,在第二十二王朝時代(約在西元前945到715年)達到頂峰。當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到埃及旅遊時,曾在《歷史》書中詳細描述這是一個貓的聖地,但是仍未解開貓被視為神聖,甚至女神化身的神祕面紗。
他說:「如果要說為什麼把貓視為神聖的動物,就算我踏遍這塊神祕的土地,也不見得能解開這謎團。」
西元1890年,一個古代貓公墓在古埃及城市巴提斯被發現,大約挖掘出三萬件保存良好的木乃伊貓,可惜當時許多人認為木乃伊是不錯的肥料,因此幾乎所有出土的木乃伊貓無一倖免。
古埃及人也製作貓像,原本是預備在木乃伊貓毀壞後,貓靈所移住的地方。因此為數眾多的青銅、木製、石製的貓像,隨著墓室的開挖而出土,輾轉成為博物館、收藏家所愛珍愛的藏品。
由於貓的崇拜者在埃及勢力相當龐大,但也因此被敵軍利用來打心理戰。西元前五百年,波斯士兵遲遲無法攻下埃及的博陸昔市,正要放棄進攻之時,波斯將領甘貝斯頓心生一計,派所有士兵到鄉間盡可能地蒐羅貓。八天之後,波斯人鼓足勇氣向埃及做決一死戰的進攻,而且每個士兵都帶著貓同行。當埃及士兵看到兵陣中竟有這麼多貓,立刻感到被擊敗了,因為一旦真槍實彈衝鋒陷陣,極可能會誤傷到貓,與其這樣不如乖乖投降,於是波斯軍隊的背水一戰竟不戰而勝。
神話、寓言的主角
然而,當人貓的友好關係逐漸升高,反對的聲浪也隨之而來。埃及人開始不重視貓的實際貢獻,貝斯特在人們的心目中也愈來愈不重要,到西元四百年時,膜拜貝斯特已成為非法的宗教活動。
雖然貝斯特教派在埃及已經沒落,但畢竟貓還沒有絕跡,於是貝斯特教派的精神,就隨著移民而被各個文化流派吸收,以另一種神祇的面貌出現。
希臘人將貝斯特的部分教義融入月神阿特密斯的形象中(即羅馬神話中的月神黛安娜),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希臘神話中記載,阿波羅以獅子恐嚇妹妹,阿特密斯不甘示弱也創造了貓來對抗獅子,但基本上只是差勁的獅子仿冒品罷了!
希臘人伊索,也大量地運用貓成為寓言故事的主角。他用貓來反映一些人性的觀點,搭配一句座右銘或諺語作為寓言故事的結束,並塑造出行事的準則,因此,《伊索寓言》至今仍廣受讀者的歡迎。
當然,並非所有寓言都對貓兒有利,例如有一則故事是描述一隻貓愛上一位英俊的男士,於是牠要求愛與美的維納斯女神將牠變為女人,以便和英俊的男士結婚。男士終於被迷惑而與牠結婚,但在禮成之後,新娘看見一隻老鼠跑過地板,便從床上跳起來追老鼠。維納斯女神一見這景象,又將她變回原形。這個寓言正是告訴我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伊索之後,阿拉伯小說家又創造出一則有趣的貓故事。故事是發生在諾亞方舟上,由於船上一對老鼠繁殖力太旺盛,使得船上充滿了牠們的後代。諾亞為了解決鼠類過度繁衍的問題,他將手越過母獅的頭頂三次,讓母獅打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噴嚏後,從牠的鼻孔跑出兩隻貓來。接下來的航程中,這兩隻貓在控制老鼠的繁殖數量上功不可沒。
回教經典《可蘭經》上記載,有一次,穆罕默德要祈禱,但因為愛貓穆莎睡在他罩袍的寬大袖子裡,為了不打擾貓兒的美夢,於是將衣袖剪下,而有斷袖之愛的比喻。另一則是說默罕默德因為十分疼愛貓兒,所以特別允許貓兒可以趴在他的腳上。因此,在回教世界裡,貓及貓主人到各地都會受到尊重,即使到了現代,貓兒也可以待在清真寺內,因為牠們肩負消滅老鼠的神聖使命。
有趣的是,過著定居生活的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徒,認為貓是愛乾淨的動物,所以非常重視貓而輕視狗;但游牧民族卻比較喜歡養狗,而將貓視為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