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的專輯是:「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希望對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有進一步的理解,也希望社會學的研究,對民主政治有所幫助,並對台灣的民主實踐進行反省與展望。本期還有「藍綠之外」專欄,對紅衫軍和野草莓學運作了紀錄和檢省。另外,台哲會的徵文活動,也以「政治與道德」專欄呈現兩篇入選作品。本期的訪談人物是擺盪在文學與科學之間的蝴蝶人吳明益先生。本期還有對四川大地震的人文關懷、探討西藏問題、金融大海嘯的啟發等,均為去年國際上的大事。
目錄
學術認知與人道關懷:川康震動的反思
為西藏問題尋找最大公約數
金融大海嘯的啟發:馬克思、全球經濟冰河期及消極共產社會
網絡生命政治在中國的浮現
藍綠之外
民粹文革十五年:重思紅衫軍及其之後
我的台北「野草莓」雜記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中國因素與台灣民主
關於民主社會的幾點想法
民主社會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顏厥安
必要的民主:他─我對抗抑或你─我平等
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
民主社會的結構可能性條件
民主社會是一種共治:代結論
政治與道德
政治道德與日常道德:一種解救政治與道德悖論的嘗試
政治人物與道德:論政治黑手的兩難
思想訪談
走過蝶道:吳明益訪談錄
思想鉤沉
後革命時期的革命書寫
阿摩司?奧茲的夢想
思想采風
德沃金訪台側記
政治預言家杭亭頓逝世
鳥瞰當代西方哲學:《哲學家雜誌》的專題報導
為西藏問題尋找最大公約數
金融大海嘯的啟發:馬克思、全球經濟冰河期及消極共產社會
網絡生命政治在中國的浮現
藍綠之外
民粹文革十五年:重思紅衫軍及其之後
我的台北「野草莓」雜記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中國因素與台灣民主
關於民主社會的幾點想法
民主社會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顏厥安
必要的民主:他─我對抗抑或你─我平等
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
民主社會的結構可能性條件
民主社會是一種共治:代結論
政治與道德
政治道德與日常道德:一種解救政治與道德悖論的嘗試
政治人物與道德:論政治黑手的兩難
思想訪談
走過蝶道:吳明益訪談錄
思想鉤沉
後革命時期的革命書寫
阿摩司?奧茲的夢想
思想采風
德沃金訪台側記
政治預言家杭亭頓逝世
鳥瞰當代西方哲學:《哲學家雜誌》的專題報導
內容連載
必要的民主:他─我對抗還是你─我平等?
錢永祥
一、
上個世紀的美國神學家尼布爾,說過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因為人類能行正義,民主才有可能,不過人類又好行不義,所以民主方有必要。」
這次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的論壇,針對台灣二十年民主實踐的經驗,想要進一步探索民主社會如何「可能」。這是一個嚴肅真實的課題:確實,民主政治之所以可能,依賴於很多複雜的人性、社會、歷史、以及文化方面的條件,不是藉教科書上臚列的制度(例如定期選舉、例如多黨政治)本身就可以竟其全功。換言之,民主政治必須寄身、存活於某種民主的社會生活中。
可是在追問「民主社會如何可能」的時候,我們似乎假定了「民主」本身的含意已經很清楚明確,問題僅在於創造、補充所需要的現實條件,來幫助它的實現,從而關於「民主」含意的深入討論便顯得次要。這是一種過於樂觀的想法。其實,民主之所以不能簡單的界定,原因正在於民主並不僅是一套定型的制度或者狀態,更是一種人類群體之間互動的方式。民主制度為這種互動提供了大致的路徑,可是互動的意義、方式、結果、以及目標,並不會由制度的路徑所完全決定。下面所述台灣既有民主經驗的特色,會進一步彰顯這一點。
筆者因此臆想,如果在「如何可能」之外,我們也追問民主「何以必要」(雖然這裡已經完全離開了尼布爾的論述脈絡),那麼由於「必要」乃是相對於特定的政治課題而言的,民主本身的含意便可以「問題化」。既然課題乃是具體而特定的,那麼在認定民主對於解決此一課題乃是必要的途徑時,就不免需要說明,民主何以具有這種能力,從而我們便不得不對「民主」在這個課題脈絡裡的含意有所反省。在今天的台灣,當民主一詞的意義已經浮泛臃腫而無所不包之時,這種提問更有其現實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看,追問「民主何以必要?」,首先便需要說明,相對於甚麼課題,民主是必要的?我們希望實現民主,是因為這個社會中有些嚴重迫切的問題,除了民主,其他途徑均無力處理解決,所以民主是必要的。那麼,解嚴二十年之後,當政黨政治至為發達、政權已經二次輪替、大致公平的選舉無年無之、五權分立與司法獨立、媒體自由等等也都接近實現,台灣社會還有甚麼問題,是非民主不足以解決的?
對這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不會一樣。有人會說建國未成,有人會說主權流失,也有人會說金權猖狂、人權倒退、文化霸權宰制依舊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所指認的問題是甚麼,繼續主張民主的人,都有義務說明,一方面,為甚麼民主原本便旨在處理他所關切(或者憂慮)的問題,以及另一方面,為甚麼他所謂的民主有助於建國、伸張主權、維護人權、追求進步價值等等。坦白說,在這兩個問題上,似乎還難以見到足以服人的說詞。
筆者想要改弦易轍,捨教科書而回到台灣現實,指出台灣的民主受到其歷史課題的影響節制,業已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內容。在過去,這種民主觀曾經激起過龐大的道德能量與動員效果。可是隨著課題的物換星移,這種以對抗為主調的民主,卻無力處理台灣當前最大的政治課題。這時候,我們面對的選擇是:民主還必要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必須修正、拋棄台灣民主在內容上的歷史包袱。
錢永祥
一、
上個世紀的美國神學家尼布爾,說過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因為人類能行正義,民主才有可能,不過人類又好行不義,所以民主方有必要。」
這次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的論壇,針對台灣二十年民主實踐的經驗,想要進一步探索民主社會如何「可能」。這是一個嚴肅真實的課題:確實,民主政治之所以可能,依賴於很多複雜的人性、社會、歷史、以及文化方面的條件,不是藉教科書上臚列的制度(例如定期選舉、例如多黨政治)本身就可以竟其全功。換言之,民主政治必須寄身、存活於某種民主的社會生活中。
可是在追問「民主社會如何可能」的時候,我們似乎假定了「民主」本身的含意已經很清楚明確,問題僅在於創造、補充所需要的現實條件,來幫助它的實現,從而關於「民主」含意的深入討論便顯得次要。這是一種過於樂觀的想法。其實,民主之所以不能簡單的界定,原因正在於民主並不僅是一套定型的制度或者狀態,更是一種人類群體之間互動的方式。民主制度為這種互動提供了大致的路徑,可是互動的意義、方式、結果、以及目標,並不會由制度的路徑所完全決定。下面所述台灣既有民主經驗的特色,會進一步彰顯這一點。
筆者因此臆想,如果在「如何可能」之外,我們也追問民主「何以必要」(雖然這裡已經完全離開了尼布爾的論述脈絡),那麼由於「必要」乃是相對於特定的政治課題而言的,民主本身的含意便可以「問題化」。既然課題乃是具體而特定的,那麼在認定民主對於解決此一課題乃是必要的途徑時,就不免需要說明,民主何以具有這種能力,從而我們便不得不對「民主」在這個課題脈絡裡的含意有所反省。在今天的台灣,當民主一詞的意義已經浮泛臃腫而無所不包之時,這種提問更有其現實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看,追問「民主何以必要?」,首先便需要說明,相對於甚麼課題,民主是必要的?我們希望實現民主,是因為這個社會中有些嚴重迫切的問題,除了民主,其他途徑均無力處理解決,所以民主是必要的。那麼,解嚴二十年之後,當政黨政治至為發達、政權已經二次輪替、大致公平的選舉無年無之、五權分立與司法獨立、媒體自由等等也都接近實現,台灣社會還有甚麼問題,是非民主不足以解決的?
對這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不會一樣。有人會說建國未成,有人會說主權流失,也有人會說金權猖狂、人權倒退、文化霸權宰制依舊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所指認的問題是甚麼,繼續主張民主的人,都有義務說明,一方面,為甚麼民主原本便旨在處理他所關切(或者憂慮)的問題,以及另一方面,為甚麼他所謂的民主有助於建國、伸張主權、維護人權、追求進步價值等等。坦白說,在這兩個問題上,似乎還難以見到足以服人的說詞。
筆者想要改弦易轍,捨教科書而回到台灣現實,指出台灣的民主受到其歷史課題的影響節制,業已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內容。在過去,這種民主觀曾經激起過龐大的道德能量與動員效果。可是隨著課題的物換星移,這種以對抗為主調的民主,卻無力處理台灣當前最大的政治課題。這時候,我們面對的選擇是:民主還必要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必須修正、拋棄台灣民主在內容上的歷史包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47折$169
-
新書5折$180
-
新書79折$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