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讀完一本書

不用讀完一本書
定價:260
NT $ 140 ~ 234
  • 作者:皮耶.巴亞德
  • 原文作者:PIERRE BAYARD
  • 譯者:郭寶蓮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03-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72191
  • ISBN13:9789866472190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曾經因為沒讀過某本書而覺得不好意思?
沒讀過書不能討論書?沒讀完書不能算讀書?
書,不必都讀過,不必讀到完,一樣能懂,更能侃侃而談!
引爆英美法社會話題,打破讀書的社會禁忌

  本書作者皮耶?巴亞德身為文學教授,他常常面臨要談論或評價一本他沒有讀過的書的情況。但他總是能侃侃而談,難道他不會臉紅嗎?

  巴亞德教授透表示,在一個無限出版的年代中,一個真正有教養與涵養的人,並不需要讀完每本書,只要能了解這些書在我們文化中的地位。

  巴亞德教授舉知名小說家安伯托?艾可、蒙田(他甚至不記得自己寫過什麼書)、王爾德等人為例,說明許多「沒讀過」的情況——也許是讀過但忘記,也許是你聽都沒聽過的的書,也許是其他人在討論的書,也許是你粗略讀過但說不出所以然的書。

  這本書會改變任何曾經因為沒讀過哪本書、不知道哪本書的意義、沒有吸收書中精華而覺得有罪惡感的讀者。書中並討論到,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時間在談論一本我們沒讀過或讀過的書,以及如何談論。

作者簡介

皮耶.巴亞德(PIERRE BAYARD)

  巴黎第五大學的法國文學教授兼心理分析學者。曾出版過許多書籍,《福爾摩斯錯了!》(Sherlock Holmes Was Wrong: Reopening the Case of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誰殺了艾克洛德?》(Who Killed Roger Ackroyd?:The Mystery Behind the Agatha Christie Mystery)。他也擔任過電視評論節目主持人。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學研究所。專職譯者,譯作《德黑蘭的囚徒》、《看見生命的男孩》、《禮貌的力量》等。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你是不是真的沒讀過?
1.不知道的書
2. 大略瀏覽過的書
3. 曾經聽過的書
4. 讀過但忘記的書

第二部 誰說要讀過書才能討論?
5.在社會中遇到的窘境
6.與教授相遇
7. 與作者相遇
8. 遇見所愛的人

第三部 沒讀過書要如何談論?
9. 別覺得羞愧
10. 強勢表達你的想法
11. 創作自己的書
12. 談論自己

後記

 

前言

  在閱讀機會少,又從中得不到什麼樂趣的環境下出生長大,再加上找不到時間好好沉浸書香,使得我常常發現自己面臨一種棘手狀況:必須對某本我沒有讀過的書發表意見。

  我在大學教文學,所以不可避免地必須對我多半連翻都沒翻過的書加以評論。所幸大部分學生也沒有讀過那些書,但若有人真的讀過我談論的書,那麼那堂課就隨時都有被打斷的風險,我還可能會當眾丟臉出醜。

  此外,由於我的書和文章中常提及別人的作品,所以經常有人請我針對別人的作品寫些評論。接到這種差事可就麻煩了,因為書面文字會留下可供查證的蛛絲馬跡,不像口頭說說可以含糊又不用擔心後果。

  正因為有這些切身經驗,所以我認為自己很有資格寫這本書,就算無法提供我在這方面學到的實際教訓,至少也能深切傳達那種沒讀過某本書的經驗,並且對這個「沒讀過卻侃侃而談」的禁忌話題好好思考一番。

**

  不意外地,少有文本頌揚沒讀書的好處。的確,要描述自己沒讀過什麼書的經驗,如我當下所為,的確需要一些勇氣,因為這麼做必然會衝擊到已經內化至我們心中的一系列束縛。這些束縛當中,至少有三種於此關係重大。

  第一種束縛,可稱為閱讀的義務。我們所處的社會或許愈來愈不強調閱讀,不過閱讀仍然是某種值得敬重的行為。尤其是如果您不想被人看不起的話,某些重量級的書籍更是不可不讀;至於書單內容,則視個人所處的圈子而定。

  第二種束縛跟第一種很像,但更為顯著,可稱為認真閱讀的束縛。沒讀令人蹙眉不悅,快速讀過或跳著讀也是壞事一樁,更糟的是還大言不慚地承認。倘若聽到文學人士承認自己只有草草翻閱過普魯斯特的作品,而非好好地完整拜讀過,肯定讓人不敢置信——雖然多數人的確如此。

  第三種束縛與我們討論書籍的方式有關。我們的文化中存在一種默契,認為想要精確地討論書就必須先看過書。然而,根據我的經驗,即使你沒讀過某本書,也能進行一場熱烈有趣的討論,特別是如果同你一起討論的對象也沒讀過那本書。

  而且,我還認為,有時候沒徹底讀完一本書,甚至連翻都沒翻過,反而更容易公正客觀地看待它。在本書中,我將強調閱讀的風險,這些風險經常受到低估。我希望想談論書籍,或者打算寫書評的人,能先看看這些風險。

**

  上述這些義務和束縛所構成的壓抑制度,造成我們在談論#讀過#的書這個話題時,出現一種普遍的偽善觀點。我知道在私人生活中,除了財務和性愛之外,鮮少有領域難以獲得確實的資訊,但閱讀就是一個例外。

  在偽善中,虛假是準則。我們通常會根據所談之書籍的重要性,來決定說謊的程度。雖然我自己的閱讀量相對來說算少的,但對於某些書籍,我可是熟稔到(這裡我又想起普魯斯特)能聽出同僚們的談論內容是否正確。事實上,我發現他們所言很少正確。

  對別人撒謊,其實更是對自己撒謊,因為我們竟然不敢承認自己沒有讀過那些被認為重要的書籍。在這裡,就像生活中許多其他的層面,我們都有驚人的改造能力,使過去變得更符合我們的期望。

  談論書時所出現的撒謊傾向,是沒讀書之污名標籤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而這種污名標籤是來自根植於早期童年的整個焦慮系統。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在談論一本沒讀過的書時也能面不改色,那麼就必須去分析這種承認自己沒讀過時所產生的無意識罪惡感。這麼做有助於減輕這種罪惡感,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如此,而這也是本書的目的。

**

  要對沒讀過的書以及其所引發的討論進行思考,實非易事,因為「沒讀過」這個概念本身就不清楚;當有人說他讀過某本書時,我們難以判斷其所言是否屬實。不過這問題本身就意味著,我們在「有讀」與「沒讀」之間劃了一條明確界線,然而,我們經常遇到的許多狀況,事實上卻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在徹底讀過和連聽都沒聽過這兩種狀況間,有不同的程度之別值得我們注意。當我們說讀過某本書時,應該要想想所謂#讀過#的意思是什麼,因為這個詞所指涉的閱讀行為有很多種。相對地,有許多書表面上多數人都沒讀過,但實際上卻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因為其名聲已經傳遍整個社會。

  「有讀」與「沒讀」之界線的不確定,引發我更廣泛地去思考我們與書籍的關係。因此,我對此主題的研究,不會只侷限在發展技巧來克服沒讀過某本書卻要討論的尷尬場面。我會分析這些情境,並藉此明白闡釋閱讀的真正理論——這種理論讓我們不會將閱讀想像成只是一個簡單無縫的過程,相反地,讓我們能擁抱閱讀所產生的所有錯誤、缺失和粗略不精準。

**

  以上這些觀察讓我們對此書的成因有所理解。在本書中,首先我會描述「沒讀過」的主要類型,稍後我們就會發現,沒讀過不僅是指把書丟在一旁連翻都不翻,還包括程度不一的各種類型,例如只是匆匆瀏覽過的書、連聽都沒聽過的書,以及已經忘掉的書,這些都屬於沒讀過這個多樣的範疇內。

  本書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沒讀過某本書卻又要談它的具體情境。生活就是這樣殘酷,經常讓我們遇見這種場面,這種情況頻繁又多樣,難以在本書一一道盡。不過從幾個鮮明重要的例子(有時是我親身經驗所改寫),就能找出沒讀過的一些模式,並藉此進一步闡述我的論點。

  第三部分最重要,也是促使我寫作本書的動機。這部分將提到一些簡單的建議,可讓讀者終身受用。這些建議是為了幫助所有人在遇到要談書卻沒讀過的社交難題時,盡可能地加以解決,甚至從中受益,並因此能深切反省閱讀這個行為的意義。

**

  這篇前言不僅是為了說明本書的架構,也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去反省傳統談論書籍的方式。為了瞭解閱讀的本質,我們必須有效修正我們談論書籍的方式,連描述書籍的特定用詞也要加以反省改變。

  我的論點是,「已經讀過某本書」的這種概念很模糊,從這個論點出發,我會以縮寫的方式來說明我對於自己所引用的每本書的瞭解程度。1這些縮寫所代表的意義,將隨著章節的鋪陳愈來愈清楚。而我使用這些縮寫的目的,是為了使傳統上以注解的形式來表示的內容更加完整清楚;那些注解常是用來說明作者理論上讀過的書。事實上,如同我透過親身經驗將揭露的,作者所引用的書他們自己經常也所知不多。所以我會明確標示出我對每本書的瞭解程度,藉此打破一些虛偽的陳述。

  除了前面這第一種縮寫之外,我還會用第二套縮寫方式來說明我對這些引用書籍的意見,不論我有沒有翻過這些書。2我已經說過,不需要讀過某本書才能去評價它,所以我也沒有理由克制自己去對一些作品加以評論,即使我以前從沒沒聽過這些書。3

  我希望有一天,我這套新的注釋系統能被廣泛地採用。我希望它能不斷地提醒我們,我們和書本的關係不是像某些評論家讓我們以為的,是一種持續且具同質性的過程,也不是某種易被識破的自我認識。我們與書本的關係,就像被記憶幽靈糾纏的陰暗空間,書籍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它們召喚出這些幽靈的能力。

注釋

  1.本書前四章會解釋四種縮寫。UB代表的是我沒聽過的書,SB則是我匆匆瀏覽過的書,HB是我曾聽過的書,FB是我已經忘了的書。第一次提到一本書時,其書名前面會註明這些縮寫。

  2.第二套縮寫法是++(非常正面評價)、+(正面評價)、—(負面評價)、——(非常負面評價)。

  3. 讀者該注意到,這個注釋系統漏了RB(曾經讀過的書)和NRB(不曾讀過的書),這是我們在分類書籍時最容易想到的兩種分類,但也是本書不會使用的分類。原因正在於,這種武斷的分類所伴隨的閱讀意象,會使得我們難以思索實際的閱讀經驗。

推薦序

臥虎藏龍的啟示
紀大偉

  現在的學子,從小學一直到研究所,從國內到國外,永遠都有太多的書要讀,可是時間太少。身陷「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的捉襟見肘窘境,學子大概會欣然接受此書作者的主張:不用把書讀完。於是,就可以應付更多的書,並且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解決。

  本書作者的主張必然引起爭議,卻很實際。中小學生如果不必把書全部看完,就不必太畏懼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升大學的考生在準備「考試範圍就是沒有範圍」的英文考試時,也不至於太驚慌失措;不同階段的研究生在面對一科就有一百本書的資格考書單時,也能夠沉得住氣。事實上,幾十年來,台灣學子本來就往往沒有把書看完就上考場或進社會了,而且許多人也都存活過來了(也有許多人熬不過來)。本書作者驚世駭俗之論,在台灣早就實踐幾十年。

  道理說起來難,卻也簡單。從小學生一直到研究生,從家長到教師,都該留心「見樹不見林」的危險。掌握高中英文,就像是在管理一座森林(這座森林和別的森林──如,研究所的英國文學史──是不同的),只要整體林相生氣盎然就好,不必太在乎是否枯了一棵樹或是闖進幾隻松鼠。如果發生森林火災,森林管理員,亦即一般的學子(或家長,或教師)也該知道有所割捨(少數被燒的樹就算了),顧全大局(盡可能保住別的樹木)。如果太執著於某一本書,就會有見樹不見林之憾;要從某一本書超脫出來,浮在一本書上∕一棵樹上,才可能鳥瞰整片森林。

  不過我要馬上指出,從台灣學子幾十年來的經驗以及本書作者的主張,可能會得到一個論點:追求知識可以省時省力。可是這是謬論。事實上,追求知識愈來愈辛苦了。不要以為「見林不見樹」也容易,畢竟,樹在長,而林也在擴張。如,網路一出現,學子也就更加任重道遠。在網路流行前,研讀文學的學子還會去蒐購文學作品的解讀指南,乃至於考古題;但維基百科(Wikipedia)出現之後(也只不過是三五年前的事),動作快的學子,包括美國大學生,就會上維基尋找解讀文學作品的捷徑;時至今日,所有的學子都會用維基百科,於是維基再也不能讓任何一個學子得以鶴立雞群──現在學子研讀文學,不但要讀原本規定的書,也必須熟讀維基以及其他類似網站的內容,還要再找(永遠在擴張中的)額外閱讀材料,以求出奇制勝。如,學子有沒有上網去世界先進各國的學校網站觀摩,比較各校的網上課程大綱(syllabus)?是否熟悉使用最巨大的英文詞典《牛津英文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早已上網多時)?懂得活用「推特」(twitter)嗎?

  學子可能從傳統紙本書籍省下一個小時,同時卻要多投資十個小時在新興的網路知識上,不然就難以保持競爭力。現在的學子已經沒有資格說「不知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基本知識都在網上了。如果你「不知道」而別人上網知道了,你就是輸家。

  除了「讀書可以省時省力」這句甜言蜜語,以及「讀書不可以見樹不見林」這句警語之外,學子們不妨也留意「讀書應該靈活」這個道理。最好像孫悟空一樣靈活。省下來的時和力,該讓自己更靈活,可以在知識的竹林四處彈跳(好比《臥虎藏龍》裡的章子怡和周潤發一樣):一見繁體書不足就跳至簡體書,一見傳統書不足就跳至網上,一見文字不夠有說服力就跳至影像圖表,而且,還要記得跳回舊書,溫故知新。楊紫瓊和章子怡在鏢局之中決鬥時,不可能拘泥執著於任何一件武器上,而必須手上抓住什麼就使出什麼──這才是功夫。書不必讀完,讀書人的靈活度卻少不得。

(本文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駐校助理教授)

 

內容連載

第十二章 談論自己

在本章中,隨著王爾德(Oscar Wilde)的論述,我們可以說,閱讀一本書的適當時間是十分鐘,超過十分鐘,你可能就會忘記當初與書籍相遇的目的是為了撰寫自己的傳記。


如我們所見,談論一本沒讀過的書,不應該被以負面的方式來看待,也不該成為焦慮或自責的來源。那些知道該如何以正面方式來體會這種經驗,能夠釋放自己的罪惡感,將注意力放在找到自我潛力的人,會知道談論沒讀過的書能引領自己進入真正創意的領域。我們應該學會迎接這種進入虛擬圖書館的大好機會,學著去擁抱其豐富的可能性。

而這正是王爾德(Oscar Wilde)針對這個主題所撰寫的著作所要探討的重點。他的焦點放在談論沒讀過的書的情境之一,亦即文學批評的情境,但他所提供的建議,很容易被延伸到其他情境,例如在社交或學術環境中的對話。

閱讀不一定都是有益的**

世上若真有嗜書成痴的讀者或飽讀詩書之人,那麼非王爾德莫屬,但他也是個堅決不讀書的人。遠在穆齊爾和梵樂希之前,王爾德就有勇氣警告文化人士,閱讀是一件具有危險性的事。

王爾德對不閱讀之研究的最重要貢獻,可從其在英國倫敦的《佩爾美爾街報》(Pall Mall Gazette)中的一篇文章「讀,或不讀」(To read, or not to read)1中發現(他定期為此報寫稿),因這篇文章開啟了不閱讀之研究的新管道。有人詢問他是否能提出百大最佳書籍,他回答這個問題時,提到應該將集體圖書館的內容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應該讀的書,在此類中,王爾德提到的包括古羅馬的政治文學家西賽羅(Cicero)的書信、古羅馬傳記作家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義大利畫家瓦撒利(Vasari)的傳記2、義大利雕塑家切里尼的傳記3(Benvenuto Cellini)、英國旅行作家曼德維利(John Mandeville)、馬可波羅(Marco Polo)和法國哲學家聖西門(Saint-Simon)的回憶錄4,以及英國歷史學家格魯特(Grote)的希臘史5。

第二類,同樣可預期到的,是指值得閱讀的書,例如柏拉圖和濟慈。在「詩類的領域」中,王爾德建議「大師作品,不要吟遊詩人之作」;至於在哲學領域,「則要先知不要學者」。6

除了這些沒什麼新意的類別,王爾德還增加了令人驚訝的第三類,這類是他認為應該勸阻社會大眾閱讀的書籍。對王爾德來說,勸阻閱讀的活動非常重要,甚至應該成為大學的官方目標。「這目標,」他說,「在我們這個時代尤為需要,因為這時代太著重於閱讀,以致於沒有時間去欣賞,書寫太多東西而沒時間思考。不論是誰,挑選出當代的『百大壞書』並加以出版,肯定能讓新生一代真正持久受益。」7

很可惜,王爾德沒有列出盡量別讓學生閱讀的百大壞書,不過比書籍清單更重要的是觀念,這觀念就是:#閱讀不一定永遠都是有益的行為,其可能有害#。閱讀某些文本可能深具危害性,而應避免閱讀之書籍的清單也將不斷延伸下去,所以我們應該提防的不只是百大壞書,而是所有的書籍。

閱讀的危險性**

王爾德警告閱讀之危險性的最重要文章是「身為藝術家之批評家」(The Critic as Artist)8。本文分成兩部分對話,主角有二:厄斯特(Ernest)和吉伯特(Gilbert)。很明顯吉伯特這個角色代表了作者王爾德的立場。

……

吉伯特認為,十分鐘就足以讓人瞭解一本書,這種論點可用來捍衛書評家,他們的文化素養足以使其快速地掌握一本書的精神。事實上,吉伯特認為或許連十分鐘都不用,因為一開始他就說,書評家本來就理所當然地沒讀過送到他們眼前的每本書。由此可見,對沒閱讀的捍衛觀點也成了討論文評或藝評的衍生物,不去閱讀可說是專家具有的一種權力,且是一種特殊能力,使其可以快速掌握作品的本質。但王爾德這篇文章的其他部分也讓我們瞭解,不閱讀也是一種責任,而且若書評家花了太多時間閱讀他所要討論的書,反而會有真正的風險。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吧,在我們與書籍相遇的經驗中,還有比閱讀更具決定性的要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140
  2. 新書
    85
    $221
  3. 新書
    87
    $225
  4. 新書
    9
    $234
  5.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