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按照效果顯著的方法論行事,必能提高工作成果
我在前一本著作『超快速成功學習法』(講談社)中曾經提到「念書是最低風險的自我投資,也是邁向幸福人生的捷徑」。
慶幸的是,這個論點得到許多人的贊同,另一方面,有以下疑問的人似乎也不少。
「拼命唸書考上一流大學,仍然沒有一官半職的人不是很多嗎?」
「我取得了證照,還是無法養活我自己」
「關於唸書的方法,我看了好多書,不一定每個作者最後都變成有錢人。你只不過是運氣比較好有許多工作機會而已,不是嗎」
……諸如此類。
各位讀者的疑惑都十分合理,現在和我同業的律師們,經濟狀況不好的人也很多。今後,隨著通過司法考試的合格人數增加,那樣的律師只會越來越多吧?
好比我們俗話說的「證照狂」,他們擁有十幾張證照,但是無法活用證照來提高財富的人似乎不少。
不過,正因為有此現象,我更必須重申「唯有念書才是最低風險的自我投資,必定有成效出現」。
其實,為了證明這件事而寫的就是本書。
我在前一本著作裡提倡的是「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最強的讀書術」,也就是所謂的「方法論」。
最重要的是,這個「方法論」,也能以「工作的方法論」一五一十加以運用。依循「效果顯著的方法論」行事,勢必能展現工作成果。
就像「回家作業」的英文是「homework」,念書和工作都是一種「work」。成果就是付出換來的結果。倘若可以將「效果顯著的方法論」如實運用在工作上,生產力會飛躍式的提高,優渥的收入也不再是夢想。
同業者的十倍工作量和高收入
本文中也會提到, 我沒有過當受雇律師的經驗。受雇律師指的是,在前輩律師的事務所工作的新手律師。我沒有這項經歷,直接獨立創設事務所。
在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呈零的狀態下,靠自己獨自一人開始律師業務。這在當時算是特例。
開業之初,甚至以為「電話壞了嗎」,幾乎一聲電話鈴也沒響過,想當然爾沒有任何生意上門。於是,我試著用自己的想法思考「如何增加委託人」,不斷在錯誤中嘗試。費了幾番苦心多方努力後,終於可以稱得上是「超乎想像」之多的工作蜂擁而至。
想盡各種「獲得許多工作的方法」,一失敗就立即中止嘗試別的方法……像這樣,這就是我編整出自我一套的方法論所得到的結果。
我的工作一直增加,手上的事件和案子數量幾乎到了無法負荷的地步。
那時,我也嘗試各種方法論,只為讓自己不要有「撐不下去」的放棄念頭。緊接著「獲得許多工作的方法論」之後,我思考的是「不要放棄許多工作的方法論」。
就這樣,我終於可以完成超乎常人想像的工作量(一般律師的十倍),並且「無加班、周休二日」。這也是託努力磨練工作的方法論之福。
結果,直到我身體狀況急速失調暫時關閉事務所的數年間,我的事務所(除了我尚有二位秘書)營業額達到一年一億日圓左右的金額。我自己本身的年收入差不多在6000萬至7000萬日圓之間,每年也位居地方政府高額納稅人的前幾名。
這是個工作成果左右貧富差距的時代
總而言之,工作也好唸書也好,實現理想目標效果最顯著的「方法論」是存在的。利用效果最顯著的方法論著手工作,許多的工作都能在短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其結果就是優渥的收入和確保擁有私人時間。
因此,從一流大學畢業、取得許多證照、懂得唸書的方法,只有這些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光知道「工作唸書都適用的普遍方法論」,但是不經常磨練,絕對不可能出現讓你滿意的成果。
本書的目的是延續前作,讓各位讀者習得「最有效率展現成果的正確方法論」。
為此,本書焦點著重於「工作的方法」。
我有自信讓本書成為對獨立創業的生意人、目前在各大企業工作的商務人員等最有助益的一本書。
就算有效率的展現工作成果,但在過去的終身雇用(譯註:長期雇用).年功賃金制(譯註:按資歷調薪俸)的體制下,頂多只能達到比同事早點升官、年收入比較高的程度而已。但是,現在開始,即使在企業上班的人,其工作成果會影響其年收入和待遇的水平。姑且不論好壞,不管你願不願意,日本已經進入這樣一個時代。
可以想見「不管有沒有努力,趕快展現出工作成果就對了」的需求在將來只會越來越大。真是這樣的話,如果沒有習得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最高成果的方法,那麼你的人生只會過得十分不如意走的極度艱辛罷了。
從孑然一身到年收入7000萬日圓
在此,我要詳細清楚說明我的立場。如同本書,在寫關於向讀者傳達許多智慧、know-how、技巧的書時,我有二個決不妥協的原則。
第一,絕對不會把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寫得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第二,決不誇張事實結果。
目前為止我閱讀過好幾百本的know-how書籍,裡頭出現不少令我警覺到「這真的是筆者的親身經驗嗎?」「筆者藉由這個方法究竟得到了什麼?」的內容。例如,經常看到「這樣做你也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之類的書,但是不可能只要照做誰都可以賺到十幾億日圓、筆者自身真的有賺這麼多嗎,等等的疑惑時常困擾著我。
這次,斗膽出了這本以「工作術」為標題的書,感謝各位讀者犧牲寶貴的時間閱讀,所以我絕對不會寫那種「說不定做得到」層次的事。
從名為「工作術」的書本中,讀者們所追求的大致可以分成「如何提高金錢效益」以及「如何充實工作」這二點。
本書顯然以前者為重心。
我以律師身分獨立創業之際,幾乎身無分文。一點也不誇張。只有父親借給我的500萬日圓設備資金,除此之外我僅有的就只有這個身體了。
儘管如此,經過一開始的數年,如前述所言,我的所得增加到每年6000萬至7000萬日圓(當然,書籍費、購買汽車、與同業者的集會等經費另計)。這是我舉出的金錢性質成果,在全體律師行業中名列前茅位居少數的高額所得。繳納的稅金也不可小觀。
這不是強詞奪理也不是口說無憑,「展現自我成果」這件事就是我的工作術的骨幹。集結實際有成果出現的方法論之精隨就是本書。
我確信本書必能夠成為各位讀者擁有自我獨特的「最短時間內展現最佳成果」工作術的一大動力。
結語
感謝各位讀者閱讀本書。
各位讀者當中或許有人會覺得比起前作『超快速成功學習法』,這本書關於技術層面的說明較少。
針對這點,請容我做些律師的自我辯護(?)說明。
「唸書」是屬於侷限較小、定型的行動。與之相比,「工作」的行動侷限範圍是唸書的數十倍、數百倍。同樣是「工作」,隨著業種和職種的不同其工作內容有相當大的差異。A工作和B工作可能有著一個像唸書一個像玩樂的差異性,這種情形絕非少數。
關於工作術我看了很多的書。裡頭有一大半都是在介紹「對工作的態度」,或是類似的內容。如果是寫專業技術性的工作術書籍,其內容和能夠應用的領域、技術性研究和特定的企畫案皆有所限制。那些都不適用於一般商務人員(特別是文科)的工作。
我有在二家公司上班過的經驗,以金融人員和律師的身分見過許多公司和商務人員,再加上活用自己實際運用在律師工作上的經驗,在廣大的「工作」領域裡,我擷取了盡可能讓更多人都受用的「方法論」。
為了要介紹各式各樣的領域都共通且「適用」的智慧和know-how,要在技術層面仔細討論就變得很困難。這一點是和以學習法為主的前作最大的不同。
但是,本書和前作的最大共通點就是,針對如何將腦中的「目標」或「計畫」實際展現出成果的know-how和技巧都做了詳盡的敘述。為了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成果,我有自信我介紹的方法,不管是唸書或工作,都是最實用且不管誰都辦得到的。
只要確實應用本書的方法論,除了可以確保擁有私人時間和完成大量的工作之外,結果還可能讓你賺取到合理且高額的金錢。也就是說,不僅能夠實行,這也是可以獲得實際利益的優秀方法論。
因此,想要擁有快速完成眼前工作習慣的人,或者是希望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過著優渥生活的人,本書的內容應該都十分有幫助。不只是多數的商務人員和自營業者,本書的內容也足以提供給各位學生和考慮轉職的人做參考。
我衷心希望藉由本書,可以讓每位讀者迎向充實的職業生涯,同時也享有豐碩的金錢報酬。期許各位能夠過著物質和精神都滿足的幸福生活。沒有任何事是比能夠幫助各位實現夢想,更令身為作者的我感到喜悅的。
最後,深深感謝鼓勵我執筆本書的講談社商務出版部的唐澤曉久部長,以及延續前作擔任編輯的廣部潤先生。
2007年12月 莊司雅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