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千古聖賢的修身、治世之道莫過於斯!
和千古的先賢聖人進行心靈與修身、治世的對話!
耗盡三十年心血寫成的「君子之書」,讓人釋卷冥思!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淺釋】
人在大事、難事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人的魄力,對此事的擔當能力;在逆境、順境面前表現出來的是他的氣度;在令人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的事情面前顯現出來的是他個人的涵養;在與其他人一起時,他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來的是個人的見識。
【現代解讀】
在漫漫人生長河中,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而一個人內在的修養往往決定了他為人處事的風格和方式。
二○○四年末,南亞發生一場世紀海嘯,死傷無數。動作明星李連杰也親身經歷這場大自然的劫難。在海嘯面前,有一身好武功的李連杰也曾經害怕。但是當海水已經淹到自己頸部,生命危在旦夕的時候,他沒有驚慌,反而繼續抱著年幼的女兒、拉著阿姨向岸上跑去,最後終於死裡逃生。一個人對大事、難事的擔當能力在此時便顯露無遺。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怎麼辦,是兩腳發軟還是只顧自己逃命?我們又有多大的擔當能力?
人生是雙面的,有逆境就會有順境,有失意就必然有得意。失意者,也許會怨天尤人,從此一蹶不振;得意者也許會得意忘形、驕傲自負。個人的氣度在此時便顯露無遺。只有擁有大海高山一樣令人仰止的氣度,才會從跌倒之處爬起,才會在取得成功之時,心境趨於平和。
在社交中,我們是否是一個喜形於色的人?是否總是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在臉上,讓別人一覽無遺?將喜悅與悲傷、憤怒與哀痛都埋在心裡,在別人的面前總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有涵養。經常有人抱怨自己不善交際,那是因為他們太過自私,凡事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不會換位思考。如果我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懷,少一些自我,我們在社交中就會遊刃有餘。
魄力、氣度、涵養與見識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靠的是後天自我修養習得。人作為血肉之軀,不可避免的缺點有很多。荀子云:「人性本惡。」荀子的這句話說的不是人的惡性無可救藥,而是強調人要靠後天的努力來修正自身的缺點,至臻完善。只有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我們將自己修煉得道,才能更加遊刃有餘,讓一切都隨心所欲。
本書特色
■ 一本正人君子的教科書,讓你從中學習修身養性,減少人生道路上的錯誤。
■ 本書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納道家、法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加上作者多年的宦海沉浮以及對世間的獨特感受,進而對人生、國家以及宇宙的各種現象,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特別是修身養性方面,更有其獨特而精闢的論述。
■ 全書分為六卷,包括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世運、聖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十七部分,本書摘錄其中精華警句,更能達到去其糟粕之用。
作者簡介
呂坤
(西元1536年?1618年),明代思想家,字叔簡,號新吾,自稱抱獨居士,河南寧陵人,是一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哲學家。生於明世宗嘉靖十五年(西元1536年),卒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西元1618年)。
萬曆二年中進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為官清正,治理有方,政績卓著;為人剛介,不變心從俗,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曆年間天下「三大賢」。後因不滿朝政,遂稱疾歸鄉,在鄉以著述、講學為要務。
《呻吟語》歷經三十年完成,其中修身養性等見解,堪為後人處世之經典。生平著述頗豐,有《去偽齋文集》、《呻吟語》、《陰符經注》、《四禮疑》、《四禮翼》、《實政錄》等書。
編譯:呂杭,中文系碩士,自幼愛好文學,尤其酷愛明清文選。喜歡哲學思辨,對修身養性之問題有其獨到見解。
目錄
目錄
原序
前言
第一篇: 攬鏡自照,才曉得失
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讓很多人都如陀螺般旋轉。就像一艘在海上行駛的船一樣,如果只是不斷前行,不時常檢查船身情況、低頭看一下指南針,最終不僅會失去前行的方向,還會帶來自我的滅亡。
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看看自己,也看看自己腳下的路吧!
身性是人之根本,想要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就要修身養性。「修」是指健全完善,「養」則是補充加強。回顧過去,看見事理;攬鏡自照,才曉得失。只有不斷的對自我進行完善,隨時給自己充電,自己才會有信心在人生的長河裡乘風破浪。
第二篇: 百行兼修,萬善俱足
一個人要在世間立足,就必須具備各種處世的素質。譬如學識,如果有一方面不足,必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阻礙。就像河的堤壩,若有一段堤壩存在,河水的流動就不會順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進行自我修養的過程中,雖然世間所需的各種素質,一個人一輩子也許學不完,但是要知道,只要多得了一分,在人世間也就多了一分遊刃有餘的自在。
第三篇: 修養無涯樂作舟
修養,換一句話說就是學習。胸中有一個見識,才不會惑於紛雜之說,有一段道理,才不會撓於鄙俗之見。想要修得自身的涵養,就要不停的汲取前人或今人的學識。
孔子樂以忘憂,是因為發憤讀書,盡享書中帶來的樂趣。想要獲得真學問,就不能有浮躁之氣,須心平氣和,方能逍遙優遊。
第四篇: 當自己心性的主人
心要如天平,稱物時,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時,即懸空在此。要修養身性首先就要養心氣。如果心氣不穩,在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和事物的時候,也會失去手中握著的韁繩,面臨隨時被馬甩下身的危險。
要做到遇見可怨、可怒、可辯、可訴、可喜、可愕的事情時,心氣仍如天平,我們就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也成為駕馭自己人生的主人。
第五篇: 君子獨善其身
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往往透露出他對世事的擔當能力,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往往看出他個人的涵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往往散發出他的學識見解。
只有擁有像大海一樣的肚量,才能容天下之物;只有像小草一樣虛心,才會得到雨水和甘露的灌溉;讓自己沉靜下來,才能掌握世間萬物的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第六篇: 泰山喬嶽以立身
泰山乃五嶽之首,傲視群雄。我們不僅渴望如泰山一樣頂天立地,還想具有大自然裡所有生物的靈性。
海闊天空之腹,和風甘雨之色,日照月臨之目,旋乾轉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臨深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這些都是我們一生中所要積極追求的。
第七篇: 用心去修養,用心去做
身性的修養要用心去體會,要用心去實現。一件事情如果沒有用心去做,這件事就會錯誤百出;一件事物沒有用心去對待,人在此時就是一個空的軀殼。在做事情之前,要先反覆思量,一旦做了,才不會後悔。
動物與人之所以區別也在於「用心」二字,前者不用心,只用本能,後者正是因為用心才能掌握世界。只有用心,我們才會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修養才會有成就。
第八篇: 真正的養生之道
世間萬物誘惑人心者實在太多,有美味、美色、美聲、美物、美官、美室、美言、美事、美景……有些人窮其一生追求的也是這些。殊不知,美麗的事物背後總有陷阱,就像蘑菇一樣,越漂亮的蘑菇越有可能有毒。
真正的養生之道是要給自己的眼、耳、口、鼻、行動、思維都留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傾心於刺激只會給我們帶來短暫的愉悅,對身體有害無益。
第九篇: 修養身性的幾大「不要」
本以為只要加足馬力勇敢的向前邁進,就會到達勝利的彼岸;本以為咬緊牙關承受風吹雨打,就會看見萬里無雲的藍天……可是,往往事違人願。
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迷失,不小心者正如練功者一樣,不但無法達到當初的目的,而且還容易走火入魔。
原序
前言
第一篇: 攬鏡自照,才曉得失
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讓很多人都如陀螺般旋轉。就像一艘在海上行駛的船一樣,如果只是不斷前行,不時常檢查船身情況、低頭看一下指南針,最終不僅會失去前行的方向,還會帶來自我的滅亡。
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看看自己,也看看自己腳下的路吧!
身性是人之根本,想要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就要修身養性。「修」是指健全完善,「養」則是補充加強。回顧過去,看見事理;攬鏡自照,才曉得失。只有不斷的對自我進行完善,隨時給自己充電,自己才會有信心在人生的長河裡乘風破浪。
第二篇: 百行兼修,萬善俱足
一個人要在世間立足,就必須具備各種處世的素質。譬如學識,如果有一方面不足,必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阻礙。就像河的堤壩,若有一段堤壩存在,河水的流動就不會順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進行自我修養的過程中,雖然世間所需的各種素質,一個人一輩子也許學不完,但是要知道,只要多得了一分,在人世間也就多了一分遊刃有餘的自在。
第三篇: 修養無涯樂作舟
修養,換一句話說就是學習。胸中有一個見識,才不會惑於紛雜之說,有一段道理,才不會撓於鄙俗之見。想要修得自身的涵養,就要不停的汲取前人或今人的學識。
孔子樂以忘憂,是因為發憤讀書,盡享書中帶來的樂趣。想要獲得真學問,就不能有浮躁之氣,須心平氣和,方能逍遙優遊。
第四篇: 當自己心性的主人
心要如天平,稱物時,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時,即懸空在此。要修養身性首先就要養心氣。如果心氣不穩,在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和事物的時候,也會失去手中握著的韁繩,面臨隨時被馬甩下身的危險。
要做到遇見可怨、可怒、可辯、可訴、可喜、可愕的事情時,心氣仍如天平,我們就成為自己心靈的主人,也成為駕馭自己人生的主人。
第五篇: 君子獨善其身
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往往透露出他對世事的擔當能力,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往往看出他個人的涵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往往散發出他的學識見解。
只有擁有像大海一樣的肚量,才能容天下之物;只有像小草一樣虛心,才會得到雨水和甘露的灌溉;讓自己沉靜下來,才能掌握世間萬物的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第六篇: 泰山喬嶽以立身
泰山乃五嶽之首,傲視群雄。我們不僅渴望如泰山一樣頂天立地,還想具有大自然裡所有生物的靈性。
海闊天空之腹,和風甘雨之色,日照月臨之目,旋乾轉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臨深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這些都是我們一生中所要積極追求的。
第七篇: 用心去修養,用心去做
身性的修養要用心去體會,要用心去實現。一件事情如果沒有用心去做,這件事就會錯誤百出;一件事物沒有用心去對待,人在此時就是一個空的軀殼。在做事情之前,要先反覆思量,一旦做了,才不會後悔。
動物與人之所以區別也在於「用心」二字,前者不用心,只用本能,後者正是因為用心才能掌握世界。只有用心,我們才會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修養才會有成就。
第八篇: 真正的養生之道
世間萬物誘惑人心者實在太多,有美味、美色、美聲、美物、美官、美室、美言、美事、美景……有些人窮其一生追求的也是這些。殊不知,美麗的事物背後總有陷阱,就像蘑菇一樣,越漂亮的蘑菇越有可能有毒。
真正的養生之道是要給自己的眼、耳、口、鼻、行動、思維都留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傾心於刺激只會給我們帶來短暫的愉悅,對身體有害無益。
第九篇: 修養身性的幾大「不要」
本以為只要加足馬力勇敢的向前邁進,就會到達勝利的彼岸;本以為咬緊牙關承受風吹雨打,就會看見萬里無雲的藍天……可是,往往事違人願。
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迷失,不小心者正如練功者一樣,不但無法達到當初的目的,而且還容易走火入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152
-
二手書93折$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