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正確用藥,「治病」不「致病」!
「生病一定要吃藥」?這個觀念是台灣民眾一直以來根深蒂固的老舊想法,也是造成政府長年來醫療資源浪費的原因。其實在很多情況下,身體有自癒的機制,也就是有對抗敵人的免疫系統,可以做好身體防護及修護的工作。而一些輕微症狀的小病,是因為個人工作壓力累積或不當飲食習慣所造成的,需要靠的是休息、運動、飲食、心理諮商等方式來使疾病痊癒,用藥只是其中一種方法而已。養成正確的用藥習慣、提升自我照護能力,才能使我們不隨意浪費醫療資源,不再增加我們身體器官的負擔。
目前台灣約有2萬多名藥師,6千多家藥局,分佈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每個角落,民眾平常應多吸收用藥的常識,領到藥物時,記得要向藥師提出5大問:「問藥名?問藥效?問用法?問用多久?問注意事項?」,簡單的說就是「什麼藥?做什麼用?怎麼用?用多久?注意什麼?」。透過這樣的用藥五問新概念,養成民眾在用藥方面的正確觀念,並藉此提升民眾在自我照護方面的能力。畢竟最後用藥的後果都是病患自己的身體來承受,所以更應該建立這種正確的用藥觀念。
用藥自我照護
當我們碰上了輕微的感冒、腹瀉或咳嗽,並不需要立刻上醫院看病,因為藉由休息及簡單的非處方藥(止瀉藥或一般成藥)即可達到解除症狀的效果。但不是所有的藥品都可以自行購買,有些藥品因為有安全性的考量,或有許多較大的副作用,及一些具有成癮性的藥品,需要醫師定期追蹤,這些藥品就需要醫師的處方才能取得。
目前市面上的藥品依其安全性,共分為3個等級:
˙處方藥:包括必須經由醫師處方,才能由藥事人員調劑供應的非管制藥;及管制藥物(分1-4級)兩種。
˙指示藥:不需要醫師處方,但是購買使用前需請教藥師、藥劑生或醫師。
˙成藥:藥理作用緩和,不需醫藥專業人員指示,但民眾使用前須閱讀藥品說明書與標示,於一般超市(乙類成藥)或藥局(甲乙類成藥)即可購得。
◎處方藥
通常處方藥的藥效較強,毒性、副作用也較大,許多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分裂、氣喘等疾病的治療,必須經過醫師診斷,查出病因才開立處方給病患服用,才不會危害人體。一般常見處方藥包括:麻醉止痛劑、鎮靜安眠藥、降血壓藥、胰島素、氣喘藥、盤尼西林。
處方藥在歐洲先進國家是以藥廠原包裝交付民眾,內附有政府核准要給民眾閱讀的詳細說明。在美國,藥品原包裝說明書,是給醫療人員看的,而交付藥品時會另外附上給病患看的說明書給病患。在台灣,說明書一般只有給醫療人員看,給民眾看的,就會因各醫療院所的服務品質而有不同,有的基層醫療甚至連藥袋的標示都不完整。
管制藥品包括一般俗稱「安眠藥」、「精神科用藥」、「鎮定劑」……等,因為具有成癮性,會對病患造成持續性影響,因此必須要有專業醫師來監控療程。在國外曾有醫療人員假借病患名義,用來自行服用或施打的個案,因此為了防止醫療人員假借職權濫用管制藥品,第1-3級管制藥品,醫師需使用「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且於病患領取藥品時,簽名證明有收到藥品。第4級管制藥品則可以用一般處方箋書寫即可,不需「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但藥局對所有管制藥品均需要造冊列管,每顆管制藥品使用都需要醫師處方才可以。
◎指示藥
屬於安全性次高的藥品,可由醫師或藥師輔導使用,不需經過醫師處方。民眾購買時可由外包裝得知藥品的衛生署登記字號,如:「衛署藥字第xxxxxx號」、「藥輸字第xxxxxx號」。健保理論上並不給付指示藥類,因為這類藥品是屬於自我照護範圍。
◎成藥
屬於安全性比較高的藥品,大家都可以自由購買,但是一定要詳細閱讀藥品標示與說明書。成藥又分為:
˙甲類成藥:必須領有藥商許可證之藥局才可販賣,例如:金十字胃腸藥、撒隆巴斯、紅藥水。
˙乙類成藥:在百貨店、雜貨店或餐飲業者皆可兼營零售,例如:綠油精、曼秀雷敦軟膏。
服用非處方藥的自我照護方式,必須遵守下列原則:
˙使用前詳細閱讀產品說明,並遵守說明書的指示用藥。
˙不要誤以為非處方的藥效較弱,就隨意增加用量。
˙必須同時服用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時,可先向醫師或藥師詢問是否需要錯開時間服用。
˙就醫時,必須告訴醫師你正在服用的非處方藥(最好是連同藥品外包裝交由醫師參考)。
˙如果發生副作用或不良反應,馬上停止用藥,並請教醫師或藥師能否繼續使用。
˙如果自我照護仍無法改善症狀,就應該立即就醫。
˙嬰幼兒、孕婦、老人及慢性病患較不適合自我醫療。
唯有民眾對藥品的資訊瞭解更加豐富完整,才可以懂得恰當用藥,節省不必要浪費的醫療資源,及真正達到全民自我照護的目標。
要如何辨識我使用的藥是合法的
凡是經由衛生署核准製造、輸入的藥物,依規定必須要在標籤、說明書或包裝上,分別刊載以下事項:廠商名稱及地址、品名及許可證字號、藥品分級類別、製造日期或批號、主要成分含量、用量、用法、主治效能、性能或適應症、副作用、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項、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等。但是你知道自己正在使用的藥,是否被核准製造或輸入?是合法藥品嗎?
以下有二個方法幫助你查詢自己的藥品是否有身分證,即行政院衛生署藥品許可證。
◎進入行政院衛生署網站查詢
查詢藥品許可證字號是否是真的,請依循以下步驟進入網站查詢畫面: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tw/) → 衛生署各單位 → 藥政處 → 相關連結 → 藥品許可證及相關資料查詢 → 西藥、醫療器材、化妝品許可證查詢(http://203.65.100.151/DO8180.asp)。點選此網頁最末一行,可連結查詢中藥藥品許可證。
˙在輸入查詢欄位中(「許可證字號」、「中文品名」、「英文品名」、「申請商名稱」……),只要選擇一項輸入,即可開始搜尋。
˙可能有些藥品的的條件相同,如「申請商名稱」,輸入後就可能出現好幾筆資料,此時可以依據其他欄位的訊息選擇欲查詢的藥品,點選所要查詢的藥品許可證字號。輸入查詢的條件愈多,愈能精確得到欲查詢的訊息。
˙進入許可證內容畫面,會出現該藥物註冊資料,包括:證號有效日期、發證日期、許可證種類、舊證字號、劑型、藥品標準碼、藥品類別、包裝、藥理分類、申請商名稱地址、製造商名稱地址、製造廠國別、中英文品名、適應症……等。
˙進入許可證詳細內容畫面:
點選「詳細處方成分」:可查詢到藥品的主成分。
點選「藥物外觀描述」:可查詢你手上的藥品是否為正確藥品。
◎藥物實體外觀辨識手冊
衛生署出版的《藥物實體外觀辨識手冊》,有2001、2002、2003、2004年版,總共收集4,200多種藥物,可查詢具有標記的口服錠劑。
《藥物實體外辨識手冊》查詢方法為:
1.先分辨藥物為錠劑或硬膠囊、軟膠囊,以2004年版之《藥物實體外觀辨識手冊》為例:
錠劑:藥物查詢頁為1-365頁
硬膠囊:藥物查詢頁為367-470頁
軟膠囊:藥物查詢頁為471-472頁
(硬膠囊是指由上下蓋套合的,軟膠囊為一體成形的)
2.再依循藥品標記尋找欲查詢的藥:
˙標記的形式分為英文字、數字及圖形三種。查詢的順序則是:第一,如果錠劑或硬膠囊上有英文字,先以英文字第一個字母依序去找;如果有二個英文字,則以排序較前面的英文字母為主。如果沒有英文字母,看看有沒有數字,再以數字排序去找;萬一沒有英文字或數字,最後則要以藥粒上圖形,到第471-472頁按圖索驥了。要注意的是,完全沒有英文字、數字、圖形的藥粒,是沒有收錄到《藥物實體外觀辨識手冊》裡的。
˙同一面標記有上下左右之分時,閱讀方式由上而下,由左至右。
˙同一藥粒上,凡排列為上下或左右兩種以上標記,無論有無剝痕分開,三種標記形式中間皆以逗點「,」分開。
3.內頁欄由上到下,從左至右依序為:錠面一標記、錠面二標記、中文名和圖片、顏色、直徑、商品名、適應症、廠商名。
如何保存藥品
相信不少人家中會有不知該如何清理的舊藥,或者把未吃完的藥留到下一次生病再拿出來吃。但你可知道,未加以妥善保存的藥品,可能發生變質甚至過期,吃了非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致病」,甚至有中毒的可能。俗語說:「藥能治病也能致病,用得其所則為良藥,反之則可能成為毒藥」。
一旦藥品超過保存期限,絕大多數的藥品其藥效可能會打折扣甚至失去藥效,此外還有一些藥品可能會產生毒性。一般而言,大多數的藥品都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藥品的存放相當重要,一旦藥品出現下列情況就應該丟棄了:
˙錠劑出現異常的裂痕、碎片或變色。
˙膠囊出現軟化沾黏的現象。
˙藥水顏色或黏稠度發生改變。
˙藥品凝結。
但是藥品應該丟哪裡呢?除非是特殊藥品(如血液製劑、疫苗、癌症用藥等),否則一般是可以敲碎後沖入馬桶的,因為藥物多半為有機物,可以於大自然中分解。如果是將其丟棄於垃圾桶,則有可能被小孩拾回玩耍。
到底藥品該如何保存呢?首先要把握的三項原則:避光、避濕、避熱。藥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例如:暗處的抽屜、流理台抽屜。至於國外影集中常出現的畫面,從浴室梳妝鏡盒中拿出藥丸,再以可飲用的自來水吞服。但在海島型氣候、空氣非常潮濕的台灣,千萬不可以這麼做,因為浴室的濕氣會破壞藥品的品質和安定性。
藥品應放置在原有的包裝內,內服及外用藥,最好分開保存,以免混淆。
在藥瓶開封後若無法於短時間內服完,也要在包裝上註明開封時間,以方便下次服用時清楚知道藥物是否已經過期。需要放置冰箱的藥品,要和食物分開保存,通常放在冰箱下層即可,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不可冷凍。不同類型的藥品有不同的保存方法,包括:
˙眼藥水:一般放在室溫下即可,但也有一些是需放在冰箱下層的,但都應標示開瓶時間,開封後一個月內未用完,應該立即丟棄!
˙胰島素製劑:在尚未開封時要存放在冰箱下層,還沒用完的可存放在室溫下,留待下一次繼續使用。開封後應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
˙肛門栓劑:多數需要放在冰箱下層,以免軟化。
˙一般液劑∕懸浮劑:像胃乳。
˙感冒或咳嗽藥水:室溫保存即可。除非有特別指示,否則不宜冷藏,因為冷藏後反而會產生沉澱及不易搖勻的現象。
˙抗微生物糖漿劑∕懸浮劑:需存放在冰箱中,使用前記得要充分搖勻。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藥品應當存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像比較高的櫥櫃裡或者把抽屜上鎖,以免小朋友誤食。每年還要定期檢查家中藥品,過期藥品就不可以再使用。服藥後應該隨手將藥物放回原袋內封好,更不可以將不同藥品放置在同一容器或包裝袋內,以免發生交互作用而變質。藥物用完前不要把外包裝丟掉。若購買的是大包裝藥品,為了避免每天開啟取用,增加變質的機會,可以倒出幾週的份量存放於小容器,等服用完了再由大包裝補充。
藥品的療效與品質,跟保存方法的正確與否有關,不當的保存會造成效價不足,進而影響療效。所以正確的藥品貯存方式,除了可以增加用藥的安全,更可以讓藥品發揮最大的治療效果。(本文作者劉采豔為花蓮慈濟醫院藥劑科臨床藥學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