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的話
用通俗的文字傳達學術的研究
∕吳宗國
貞觀是中國歷史上擁有獨特魅力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浪漫、充滿激情的時期。這個時期正處在南北朝到唐宋社會變遷的歷史轉捩點,舊的社會階層和集團衰落了,新的社會階層正在興起,社會結構、政治體制、思想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經歷了隋末長期動亂的貞觀君臣,具有不同於其他時代的理想追求和思想風貌。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歷史上真正從理論到實踐上做到這一點的,恐怕只有唐太宗貞觀時期了。唐太宗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君人者以天下為公。」他並且明確提出:「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魏徵和王珪也強調國家和皇帝要「以百姓之心為心」,這些都突出了「民為貴」這個主題。以民為本,關心民生,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生動的事實,而這在其他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唐太宗貞觀時期與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有著完全不同的魅力。這個時期儘管經濟還不發達,但是,由於處在王朝初期,人們的精神狀態是奮發向上的,心情是樂觀開朗的,如同少年兒童,具有一種美好的天真和單純。
貞觀時期,即使在開元天寶盛世,也被看成是超越堯、舜、禹、湯、文、武,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但是,對這樣一個時代,特別是對於唐太宗和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人在貞觀時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時期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對這個時代的關注甚至嚮往。這也是人們懷著極大的期望去觀看相關題材的電視劇和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原因。
電視劇和歷史小說可以形象地反映一個時代,但由於體裁的限制,不可能充分展開。因此,人們還是希望通過歷史著作比較深入地瞭解貞觀之治。
說到歷史著作,人們往往將其與教科書、史學專著聯繫起來。其實這些只是歷史著作的兩種體裁和形式而已。歷史著作的體裁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把深入的研究和生動的表現方式結合起來,這是中國古代史學的一個傳統,所謂的文史不分家就有這個意思。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是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細緻的分析研究,通過具體生動的敘述來展現歷史,同時緊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和「資治」的寫作目的,讓讀者通過歷史受到啟迪。因此,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千古傳頌的史學經典,雅俗共賞的歷史著作。用生動的故事說明深刻的道理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只是真正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往往是有了比較深刻的內容和學術性,就不能通俗易懂。通俗了又變成了單純的講歷史故事。因為二者不可兼得,為了爭取觀眾和讀者,很多作品只好捨學術而取通俗。二十世紀八、九○年代的一些通俗性的歷史著作就走了這樣一條道路,但其中除了少數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如今已經難尋蹤跡了。這主要是低估了廣大讀者對歷史著作的要求。僅僅是歷史故事,那只是孩子們的要求。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除了想從歷史故事中瞭解歷史事實,還希望能夠瞭解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並從中得到啟發。這是擺在通俗性的歷史著作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電視節目,特別是一些知識型的欄目,也面臨著這樣的抉擇。
孟憲實長期以來埋頭隋唐史研究,有許多優秀的成果問世,受到學界的好評。前不久他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先後開講「玄武門之變」和「貞觀之治」,把隋唐史學界和他本人的研究成果用生動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不僅有人所共知的歷史故事,而且有他個人的學術思考。讀者從中可以瞭解歷史的來龍去脈,一些見解也足以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這是一種重要的嘗試,也是一次可貴的探索。用通俗的文字傳達學術的研究,他的這種努力一定會受到肯定和歡迎的。
本書是孟憲實「百家講壇」講稿的結集,相信可以滿足更多的讀者瞭解中國這一段光輝歷史的需要。這不僅是對傳統史學的繼承和發揚,也圓了長期以來我們的一個夢:把歷史的智慧送到大家手中,讓大家也能享受歷史。
二○○七年四月十日
推薦人簡介
吳宗國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隋唐史研究專家,著有《唐代科舉制度研究》,《隋唐五代簡史》,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等。
新版序
文質彬彬說唐朝
孟憲實
《論語?雍也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述君子的理想人格,表現在精神氣質上就是文質彬彬。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精神氣質,由「質」和「文」兩個基本要素構成,質相當於質樸,文相當於文雅。質文雙方,任何一方所占比重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平衡喪失,出現「野」和「史」的兩種極端。只有搭配得當,才是理想的文質彬彬。
這是觀察個人精神氣質的標準,可不可以用來衡量一個時代呢?
還是孔子,在《禮記?表記篇》中留下一段語錄:「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顯然孔子也是在用文質概念觀察一個時代。在孔子看來,夏朝是質勝文的時代,而殷周是文勝質的時代。清代劉逢祿《論語述何》,把夏商周三代用文質互代過程來描述,他說:「殷革夏,救文以質,其敝也野。周革殷,救野以文,其敝也史。殷周之始,皆文質彬彬者也。」關於夏商周,究竟是史是野,不是這裡要討論的話題,我們關心的問題是可以用文質這一對概念概括一個時代。
唐朝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在接觸了許多唐代的具體故事之後,我以為唐朝的精神氣質,正是不野不史的文質彬彬。有人歸納唐朝,認為是青春氣象,但無法體現唐人的智慧和理性。比較起來,秦漢時期的中國,更像是青春勃發期,昂揚向上,但粗枝大葉,敢想敢幹,但不失野蠻。民間百姓,皆以復仇為秉性,一言不順,拔刀相向。豪傑勇士,動則發動群?圍攻政府。酷吏執政,成千上百地濫殺無辜。一方面拓土開疆,一方面虐待百姓。秦漢政府也是青春期型的,勇往直前,蠻橫無理,都可以看作是青春期的衝動、盲目和蠻幹。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政治分裂、社會動蕩和民族融合,中國如同經過了初婚期的迷惘一樣,對於幸福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看法。在風格上有意識地遠離野蠻,與此同時努力修習,滋潤自己的精神。身體上在青壯年之間,不會爭強好勝,但是絕不畏懼挑戰。習慣用智慧解決問題,理性地看待社會、國家和一切重大課題。向歷史汲取智慧,理智地對待一切,不急不躁,氣質優雅,風度翩翩。既有將軍三箭定天山的傳奇,又有紅葉傳書的浪漫故事。智勇雙全,俠骨柔情。這正是文質彬彬的唐朝。
唐朝過後,中國的體質似乎嚴重下降。聰明的人越來越多,朝廷上下充滿美文式的算計。宋朝的殿堂,幾乎是文學家的聚會,文章風流瀟灑,可是政治總是陽剛不振。每到關鍵時刻,總會有很多大臣主張妥協,算來算去,最後放棄的總是一個國家應有的精神。拚死一搏的念頭在宋朝永遠居於下風,以至於「死亦為鬼雄」的豪言壯語只能出自女子之口。「恐遼症」比遼朝存在的時間還長,恐滿症接踵而至。也曾出現岳飛、戚繼光這類曇花一現的英雄,但是當時的環境注定他們要以悲劇結束。這也恐懼,那也恐懼,說到底就是怕死。這不就是垂垂老矣的症狀嗎。對內以文抑武,對外幻想以夏化夷。文勝質則史,最終只能如此。
孔子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我說呢,文質彬彬我愛唐。
唐的文質彬彬,起源於唐太宗時代。高祖時一方面是武裝鬥爭掃平天下,一方面欣賞隋文帝,亦步亦趨。而從北周到隋朝,不僅統治者的最高層原本屬於一個集團,武力應對天下的主流思維從來沒有放棄。隋朝的短命與秦朝的短命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過分迷信武力。這種習慣是唐太宗時代放棄的。唐太宗聽從了魏徵的建議,以德化民,行王道路線。貞觀四年,唐朝滅亡東突厥,各項政策也開始見效,貞觀之治的良好局面開始呈現。然而,貞觀遺產,不僅僅是優異的治理天下,還有文質彬彬的時代精神。
唐太宗是一位武力打天下的皇帝,他一直很自豪在創業帝王中,真正親臨戰場的只有他自己和漢光武帝,而光武帝開始創業的時候,年齡整整比唐太宗大了十歲。年輕時的尚武習慣有利於唐太宗的軍事活動,而當上皇帝以後,唐太宗成為最熱中讀書的人,手不釋卷,孜孜以求。他的家教有利於他的藝術追求,對音樂很精通。於書法,他更有自己獨特的心得。唐太宗清醒地認識到閱讀對於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強調讀書潤身,他甚至時常後悔年輕時沒有早點開始讀書。《全唐詩》留下了一些唐太宗的詩歌,由此我們得知他的一些文學觀察。「晚煙含樹色,棲鳥雜流聲」,在落日入西山的時候,他寫下這樣的詩句,可見他的觀察細緻入微。他也跟許多詩人一樣,珍惜生命,悲悼秋天。根據歷史的記載,唐太宗還寫過宮體詩,可惜沒有留下來,否則也會給我們提供認識唐太宗的又一個角度。然而,就是同一個人,在戰場上率隊衝鋒,出生入死,身體矯健,反應敏捷。唐太宗是文武兼備的皇帝,他就是文質彬彬的代表。
唐太宗以納諫聞名後世,理性行政在他的執政時期表現卓越。他減少死刑,取消肉刑,生命受到尊重。代州都督劉蘭謀反被殺,將軍丘行恭取死者的心肝來吃。唐太宗聽說,對丘行恭說:如果這樣可以表達忠孝,那也應該讓太子諸王來吃,怎?會輪到你呢?法律有明確規定,你何至於如此呢?丘行恭的行為屬於野蠻,太宗的指責針對的也是野蠻。即使是忠誠,也要有一個優雅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唐太宗的要求。縣尉幾乎是最小的官員,可是劉仁軌這個縣尉竟然把當地的最高軍事長官折衝都尉給杖殺了。雖然,都尉在當地橫行霸道,但是縣尉是沒有權力殺人的。怒不可遏的唐太宗要親眼看看這個敢於打死大官的縣尉,當他聽到劉仁軌說,因為自己當?被辱所以才動用杖刑的時候,竟然寬恕了劉仁軌。士可殺不可辱,這是一種高貴的生命狀態,唐太宗贊同並理解,所以寬恕了劉仁軌。受辱於上級,幾乎是後代官場的家常便飯。後代難見劉仁軌,也難見唐太宗,因為後世信奉的是好死不如賴活。
唐代崇尚優雅,任何報告都需要文學式的書寫,即使是軍隊的勝利捷報,也一定很文學。那是一個唯美主義的時代。當官要通過身、言、書、判的考試,四個項目一個共同的指標就是美。那些被記入國史的人們,如果相貌堂堂,聲音優美,史官通常不會忘記寫上一筆。官員們的業餘生活多是詩詞唱和,曲水流觴。成功的詩作,被譜曲傳唱。唐代的天空,流動著唯美主義的風。看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就知道唐代的藝術成就,一些普通的邊地畫師,也能讓後世歎為觀止。更不要說唐代的書法了,那個高度一直讓後人仰視。
也許你會說唐太宗不世出,太特殊。但是,看看同時代的人物群像,你也得相信,文質彬彬是普遍的。李靖,是唐代唯一可以稱得上軍事家的人,就是他出征可以領兵打仗,入朝可以佐君治國。出將入相,幾乎就是唐朝的特產。就是少數民族將領,同樣溫文爾雅。契苾何力來自北方的鐵勒,是位忠誠勇氣俱佳的將軍。梁仁孝負責蓬萊宮的建設,綠化樹選擇了白楊,一次他對契苾何力介紹,充滿自豪,說這些樹長得快,三五年之內就可以讓蓬萊宮樹蔭涼爽。契苾何力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吟誦了兩句古詩:「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這是《古詩十九首》裡的詩句,契苾何力的意思是說白楊樹屬於古墓不屬於宮廷。梁仁孝立刻下令拔掉所有白楊,改栽梧桐。能夠如此優雅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於一個文官不是件困難的事,但契苾何力是位戰場衝殺的猛將啊。這就是唐。
隋朝只有三十多年,唐朝面對的歷史遺產主要是南朝和北朝。魏徵在《隋書》的文學類傳序中,專門總結了南朝與北朝文學的異同優劣:
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斌斌,盡善盡美矣。
魏徵總結的南朝北朝文學,何嘗不是南朝北朝的文化呢?相對而言,南朝的文化,正是文勝質而史,北朝文化正是質勝文而野。後來的唐詩,其實就是走上了魏徵希望的路,而唐代的精神氣質正是合長避短,文質彬彬。既洗淨此前的粗獷野蠻,也沒有生成後來的柔弱哀婉。
唐朝在中國的歷史上,乃至東亞的歷史上,都是經典時代。
引子
貞觀之治的前夜
公元六二六年,是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淵統治的第九年。這一年的六月四日,朝廷爆發了軍事政變。秦王李世民設伏於玄武門,殺死了親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隨後控制首都長安,控制了李淵和他的朝廷。兩個月以後,李世民代替李淵成為唐朝的皇帝。他就是歷史上的明君唐太宗。從此,一個圍繞唐太宗的中央政府帶領唐朝走向繁榮。因為李世民的年號叫做「貞觀」,所以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君臣創造了一個歷史的政治奇蹟,以後的中國歷朝歷代,常把貞觀之治作為帝王學習的典範。在帝國體制下,唐太宗創造了一個歷史的高度,在人們的思想深處始終難以逾越。但是,貞觀之治的前夜,竟然就是血腥的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絢麗的朝霞,是穿過玄武門之變的淋淋鮮血才普照大地的。
資源的有限性,是人類內部爭奪的根源。所有資源集中的領域,無不引發鬥爭的旋渦。二桃殺三士,特別凸顯人類在利益面前的矮小。帝制時代,人類鬥爭的最集中的領域當然就是政治,因為政治的核心是權力,權力是一切利益的集中體現。
在最高的權力面前,一切道德的底線都會面臨挑戰。兄弟手足,父子情深,一切道德的森嚴壁壘都會顯得脆弱而低下。
權力形同禍水。
但是,權力和權力鬥爭並不能因此被打入醜惡的深淵。這如同戰爭,任何戰爭都攜帶毀滅,但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醜惡的。烈火可以毀滅一切,但是鳳凰卻可以在烈火中誕生。政治鬥爭受人關注,並不僅僅因為它的戲劇性,是非善惡亦在其中。
這是歷史的缺憾還是歷史的辯證法?
貞觀年號一共使用了二十三年,即公元六二七年到六四九年。貞觀之治是一種歷史評價,用來肯定貞觀時期取得的歷史成就。這類肯定已有先例,比如漢代的文景之治。但是,如果在中國古代挑選最典型的統治良好的時期,則只有貞觀時期。雖然貞觀時期的中國,也並非盡善盡美,但是在中國古代存有記錄的漫漫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貞觀時代是唯一的。
貞觀時代,創造了君主時代最文明的政治環境,最融洽的君臣關係。唐太宗是歷代皇帝中最聖明的君主,心胸開闊,大度能容,理性知性,聰明智慧。魏徵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賢臣,有膽有識,盡忠盡職,恥君不如堯舜,強調以民為本。
貞觀時代,創造了君主時代最和諧的社會,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從此成為理想社會的寫照。
貞觀時代,中國具有崇高的國際地位,從唐太宗開始,唐代皇帝被周邊民族推為「天可汗」。
貞觀時代,制度建設卓有成效,法制觀念突出,不僅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業,也為此後一千多年的中國樹立了楷模。
為什麼在這個時代,中國忽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唐朝以後,這成了歷代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十分關注的問題。
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還是願意從人的角度切入,展開我們的觀察。很多朝代,最高當局的內部殺戮,往往引發更大更殘酷的政治鬥爭,兵連禍結,此伏彼起。但是,玄武門之變的明天,卻是貞觀之治的輝煌燦爛。
讓我們從核心人物李世民開始,瞭解玄武門之變的深遠背景。
讓我們從這場血腥的政治鬥爭中把握貞觀之治的歷史緣由,看貞觀之治這隻美麗的鳳凰,是怎樣從烈火中涅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