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隋唐史必備經典
本書完成於一九四二年,全書共三個部分,從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這三條內在脈絡及其互動,透過史實個案的考證,揭示一代歷史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在史中求史識」「通古今之變」。書中獨創「關隴集團」、「關中本位政策」等觀點學說。
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要參照《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來讀。顧頡剛認為「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陳寅恪先生的貢獻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於唐代政治的來源及其演變均有獨到的見解,為近年史學上的兩本巨著。」
書末附錄:〈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二文,寫於《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之後,為其延續,在「山東集團」及唐與突厥關係的觀點上作更詳細的疏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鶴壽,江西省義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1945年,左眼失明,僅一眼能見微光。學貫東西,懂十餘種語言,一生中沒有一張文憑。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治學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學,開創以詩證史、以史解詩的學術方法,曾言:「對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代表作。生前反對使用簡體字,強調自己的書籍出版時,不能使用簡體字。
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錢穆、陳垣、呂思勉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評選)。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鶴壽,江西省義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1945年,左眼失明,僅一眼能見微光。學貫東西,懂十餘種語言,一生中沒有一張文憑。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治學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學,開創以詩證史、以史解詩的學術方法,曾言:「對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代表作。生前反對使用簡體字,強調自己的書籍出版時,不能使用簡體字。
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錢穆、陳垣、呂思勉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評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53
-
新書79折$253
-
新書79折$253
-
新書9折$288
-
新書9折$288
-
新書9折$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