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遼闊無垠的蒙大拿天空下,在草原上墾荒的那一年,我確實找到了一個家。
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家,也在別人心裡找到了家。

  十六歲的海蒂孤苦無依,不斷在許多親戚家之間搬來遷去。已故舅舅的一封信,卻從此改變她四處為家的命運。海蒂決心獨自前往舅舅在蒙大拿的墾地墾荒。她勇敢的離開愛荷華州,憑著固執且不屈不撓的個性,堅強面對大草原上的嚴寒、旱災和暴風雪。儘管得面對無數艱難,她卻越挫越勇,並且透過信件和刊登在家鄉報紙的文章,跟朋友們──尤其是在法國打仗的查理──分享她的冒險。

  大草原上的鄰居們紛紛對海蒂伸出熱情的雙臂,尤其是慕勒(德國姓氏)一家人的友誼與支持,更讓海蒂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家」。然而,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的反德風潮正盛,身為一個「忠誠」的美國人,是不准與德裔人士交朋友的,這個少女因此備受威脅。但是海蒂仍舊不顧一切,決心留下來,同時還得提防馬丁一家的陰謀。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讓她發現了家庭的真義……

  作者萊森得知曾祖母曾經獨自在蒙大拿墾荒後,開始努力尋找關於曾祖母墾荒的資料。她花了三年時間創作這本書,期間還造訪蒙大拿數次。花費了這麼多心力與時間,萊森終於完成這部迷人且雋永的墾荒小說,並以此書榮獲二○○七年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牌獎。

2007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牌獎

作者簡介
 
克比.萊森  Kirby Larson

  由於八年級老師的緣故,克比.萊森對.史毫無興趣。有一天,她聽人提起曾祖母年輕時曾獨自在蒙大拿州墾荒,於是開始努力尋找關於海蒂.萊特墾荒的資料;整個過程猶如偵探辦案,讓克比覺得有趣極了──為什麼以前都沒人告訴她:研究歷史如此好玩?

  克比花了三年的時間創作《海蒂的天空》,這段期間曾造訪蒙大拿數次,其中一次是搭火車去的。她不知花了多少時間,待在積滿厚厚灰塵的法院資料室和報紙儲藏室裡尋找資料。

  花費了這麼多的心力與時間後,克比終於以《海蒂的天空》榮獲二○○七年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牌獎。她的寫作才華並不侷限於青少年小說的創作上,另外還為更小的孩子創作了《坐在樹上的可?和琨恩》(Cody and Quinn Sitting in a Tree)、《二年級豬夥伴》(Second-Grade Pig Pals),以及得獎繪本《魔法手帕》(The Magic Kerchief)。

  根據克比的學校老師回憶,她花在閱讀上的時間遠勝過寫作業。不過,小克比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個作家。直到她擁有自己的孩子,為孩子朗讀阿諾.羅北兒(Arnold Lobel)的《明鑼移山》(Ming Lo Moves the Mountain),才引發了創作兒童文學的熱情。她如此形容當時的情景:「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我體內的某個開關啟動了。我想學會怎麼寫出動人的好故事,就像這本書感動我一樣。」

  如今,克比不只寫得一手好故事,還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惠德貝島作家協會(Whidbey Island Writers Association) 擔任教師,不僅樂於和學員分享有如「偵探辦案」般的研究學問方法,同時也教授寫作和說故事的技巧。

  克比.萊森和丈夫尼爾住在華盛頓州的肯摩爾市(Kenmore),是社區裡的活躍人物。他們的兒子在紐約從事跟電影相關的工作,女兒是室內設計師。克比若不是在閱讀、寫作,就是在教書、種花、旅行,或是和朋友喝咖啡。

繪者簡介

強納森.巴卡特  Jonathan Barkat

  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藝術大學,不僅是位插畫家,也是位攝影家。他善用光影與色彩,創造出將想像與現實融為一體的畫面;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氛圍,並受到美國「插畫家協會」和《雜誌設計年鑑》的肯定。

在紐約市居住了數年後,巴卡特現在和太太瑞貝卡、女兒漢娜住在費城。

 

目錄

第一章 記得帶妳的冬衣和一隻貓咪
第二章  小心西部的瘋子 第三章  自由甘藍菜 第四章  我的八歲小騎士
第五章  紫蘿蘭,快跑!
第六章   妳真正的願望是什麼?
第七章   蛇球天
第八章   愛德國佬的傢伙!
第九章  戰壕創傷症候群
第十章   舞會見了,海蒂
第十一章   每一塊錢加起來就是勝利
第十二章   一閃一閃亮晶晶
第十三章   友誼的種籽
第十四章   人生就像咖啡一樣混濁
第十五章   明年之地
第十六章   我的心早已屬於這裡
第十七章  你愛這個國家嗎?
第十八章   原諒敵人,也原諒我們自己
第十九章   白色搶匪
第二十章   她還不滿二十一歲
第二十一章   我們的小喜鵲
第二十二章   夢想宛如蒲公英綻放
第二十三章   明年會更好
海蒂的食譜
1.派瑞麗的戰時香料蛋糕
2.海蒂的鹹餅乾,比鉛輕一點
後記
 

導讀 ?

家的召喚與嚮往         前臺東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張子樟

  「家」是一個深受作家喜愛的少年小說題材,無論是大家庭、核心家庭、單親家庭或外籍新娘家庭的描述,都會涉及到「愛」──人性中亙古不變的善的展示或追尋。許多故事中動人的描述都是家人或家族之間的互動或糾葛,繞著「愛」這個重大主題而演繹擴充。畢竟,「人間有愛」的境界是一般人所嚮往、所追求的,而「愛」的起點往往是「家」。「家」的召喚與嚮往是許多經典作品的主軸,人們在《柳林中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早就讀到了一段作者藉鼴鼠的家對主人的召喚,凸顯「家」的魔力的動人文字。

  十九世紀的苦兒苦女尋親和流浪故事一直是適合兒童閱讀的好作品。在這些闡釋「愛的追尋」的故事中,主角的冒險經歷與奮鬥過程常為小讀者帶來一些啟示及激勵的作用。這些主角的遭遇常常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他們往往必須歷經各種艱巨的考驗,才能與家人重逢,從此才能在正常家庭裡過著有愛滋潤的美好生活。當代少年小說名家艾非(Avi)的《鉛十字架的祕密》(The Cross of Lead)與《少年克里斯賓》(At the Edge of the World)也是這種類型的故事。

  十九世紀中葉後期,不少美國墾荒者湧入西部,從事墾荒工作,期盼能在異鄉成家立業。這些勇者除了要面對陌生的大自然四季轉換的挑戰外,還得學會如何與當地原住民相處。這類「拓荒之旅」明確宣揚墾荒者在新土地上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建立新「家」。蘿拉?懷特(Laura Ingalls Wilder) 自傳型的《小木屋系列》是墾荒小說中相當受人歡迎的。她的家人懂得如何在墾荒時期自我調適、步向成長。《海狸的記號》(The Sign of the Beaver)也是墾荒故事,只是主角麥特並不是隻身前往;他父親在荒地蓋好房子後,才返鄉接麥特的媽媽與妹妹,與親人重聚是可期待的。《海蒂的天空》(Hattie Big Sky)中十六歲海蒂的故事卻非如此。

  海蒂經年累月寄人籬下,不停的在親戚家之間「穿梭」進出。她對於不得不看人臉色生活感到十分厭倦,一聽到從未見過面的查斯特舅舅在蒙大拿留下一大片土地讓她繼承,加上郝特叔叔的鼓勵,她決心離開這個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家,嘗試去找尋完全屬於自己的家。她領悟到,原來離「家」的目的在於尋找一個更好的「家」。

  對於人生地不熟的海蒂來說,在一塊全然陌生的土地上建立一個新家,是一份挑戰性很高的工作;幸好有卡爾?慕勒一家人的幫忙,加上公雞吉姆、莉菲等人的加持,使她有力氣繼續苦撐下去。她在狼點剛下火車時,把野草香味認定為家的香味。五個月後,她相信她是擁有家園的海蒂。然而天災(冰雹、旱災、大風雪等)人禍(反德人士四處放火、口頭威脅等) 不斷,她勉強苦撐了一年,最後不得不放棄。她活在艱苦生活中,在務實時刻仍保有浪漫情懷:「或許,我就是四處為家的海蒂。或許這就是我的命運,我的召喚。問題是:我的理智如此告訴自己,我的心卻完全不買帳。我的心想要有個歸宿,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最後她在離去的火車上回顧說:「在草原上的那一年,我確實找到了一個家。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家,也在別人的心裡找到了家。」

  十分巧合的,二○○七年紐伯瑞獎的三本得獎作品《樂琦的神奇力量》(The Higher Power of Lucky)、《幸運小銅板》(Penny from Heaven)與本書都以小女孩為主角,這三位早熟懂事的小女孩最關切的是追尋一個更好的家。相較之下,海蒂的命運最為悲慘,因為樂琦雖然擔心照顧她的布莉琪一走了之,但她還有一個名義上的「缺席」父親;小銅板即使父親不在了,但父母親雙方的家族都真心接納她,尤其是義裔父親的傳統大家庭給她的溫暖更使她深刻體會「家」的真義。

  更湊巧的是,小銅板碰到了二次大戰美國的反義風潮,而海蒂面對的是一次大戰的反德風潮,日裔移民在二次大戰期間也同樣受到歧視待遇,讀者在許多其他文類的文字中,讀到類似的描述。美國縱然堅稱是個自由平等的國家,單憑「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並不見得能澈底解決膚色歧視、族群互斥的難題。從「大熔爐」的口號出發演變為「沙拉」(不同人種各有特色地展現在同一個沙拉碗裡) 到本書所謂的「拼布」比喻(如派瑞麗說:「……拼布就像交朋友……越是不一樣的布,越是不一樣的人,擺在一起才更完美。」)美國的族群問題仍然是個有待更進一步探討與解決的問題。

  作者透過詳細的蒐集與整理功夫,再以細膩筆觸刻劃出曾祖母二十世紀初在蒙大拿的墾荒經過。她的筆下不時出現令人一再回味的話語:「我的胃有如吃了一桶沒熟的青蘋果。」、「他再度握起我的手,像是握著他媽媽最貴重的瓷茶杯那般溫柔。」、「我仔細看看自己的錢包,任何蛀蟲待在裡頭都會餓死。」、「有些籬笆讓人們更親近,就像卡爾?慕勒幫我建的這一段籬笆。」、「我不但種了農作物,也種下了友誼的種籽。 」、「關懷別人比種田重要,原則比黃金重要,正確的選擇比大家的選擇重要。」這些句子足以讓讀者莞爾或深思。

  除此之外,她對當時年輕一代的莫名愛國熱,也有其特殊的觀察角度,這可以在她對「我」的好友查理的描繪中看出來。從查理來自前線的信中,不難發現:他們這群年少氣盛、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熱者,自以為有能力拯救與改造整個世界,但與現實問題面對面時,才覺察出自己的微小。這可說是種成長中的頓悟,有了這層頓悟,我們不必擔心年輕的一代是否有能力維繫這個世界的正常運作。在刻劃女主角堅毅性格、墾荒者之間的互助之餘,作者也暴露了多種人性的低劣層面,例如狂妄、歧視、貪婪等。善惡並列,讀者可從中體驗人生。

後記 ? 

後記╱克比?萊森

  我的曾祖母海蒂?伊尼斯?布魯克斯?萊特年輕時,曾經獨自在蒙大拿東部墾荒。聽到這件事時,我簡直無法置信。我完全不會把西部拓荒精神和這位個子嬌小、不引人注意的老太太聯想在一起。我相當感興趣,花了好幾個星期調查這件事情,想知道得更多,卻一無所獲。有一天,我湊巧找到了蒙大拿土地管理辦公室的紀錄,發現在她名下有個土地申請號碼,真是興奮極了!我到國家資料館查詢,很快就找到她的申請文件,從此開始上癮。

  雖然我的曾祖母並未留下任何日記,其他的墾荒者卻有;經由圖書館交流輾轉借了這些日記(上帝保佑我們的圖書管理員和圖書館系統),我一讀就是十幾本。每個人去西部墾荒的原因都不同,但是他們擁有共同的遭遇:做不完的活兒、心痛、損失,還有──令人無法置信的──對這些艱困日子的美好回憶。

  我還搞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已經開始著手寫這本書。我心想,「只要」寫一個發生在不再使用篷車、已經有汽車的時代裡的墾荒故事就好。我的研究迅速讓我明白:如果要寫一個一九一八年的故事,就必須談到當時的反德氣氛。這本書裡描寫的許多事件,都是當時實際發生過的新聞,包括艾柏卡先生碰到的暴民事件。

  這本書的創作幾乎是和伊拉克戰爭同時展開。有一天,我正讀到:一九一八年,商人把德國酸菜重新命名為自由甘藍菜,立刻聽到一則新聞──二○○三年,有些餐廳把炸薯條(French fries) 改名為自由薯條(因為當年法國反對美國進軍伊拉克)。我對一九一八年的生活鑽研得越多,就在現今社會看到更多翻版。

  不過,我寫這本書的初衷,畢竟是為了分享一位女性的墾荒故事。真正的海蒂離開愛荷華州的阿靈頓、前往蒙大拿州維達鎮墾荒時,究竟懷抱著什麼夢想?但願我知道。可是,她過世的時候,我只有十歲。十歲的我無法想像:那位白髮老太太的人生會比幫曾孫們烤餅乾更加精采。

  我的曾祖母後來真的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場,但我不能讓「我的」海蒂留住她的農場。大部分的墾荒者最後都破產了,鐵路公司確實做了過多的承諾,就跟火車上的胖子說的一樣。雖然真正的海蒂成功了、故事裡的海蒂失敗了,兩人卻都在蒙大拿的草原上找到無價之寶:家庭。還有什麼結尾比這更令人高興的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1
    $199
  2. 新書
    79
    $221
  3. 新書
    79
    $222
  4. 新書
    85
    $238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88
    $246
  7.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