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禮們:一個傳奇的家族
- 作者:布萊恩
- 原文作者:Denis Brian
- 譯者:陳可崗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8-01-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160519
- ISBN13:9789862160510
- 裝訂:平裝 / 431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1934年7月4日的早晨,太陽升起,光華充滿整個房間時,
瑪麗.居禮的心臟停止跳動。
她全身蒼白,白髮散亂在額頭上,
面容平靜,像穿著盔甲的騎士般莊嚴和勇敢,
那一瞬間,她是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靈魂。
傳奇故事並未隨著瑪麗?居禮一同消逝,
在那科學發現最豐碩的年代,世界經歷了兩次大戰,
自居禮夫人開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注定會寫下不平凡的故事……
無視名利的法國物理學家,皮耶?居禮,與來自波蘭的瑪麗共同追尋科學美夢。身在異國的瑪麗,堅持在充斥著男性沙文主義的科學領域中實現她的理想;而就在一切逐漸順遂的時候,皮耶卻在一個寒冷的雨天車禍身亡。
深得父母親科學天分的伊雷娜,居禮夫婦的大女兒,與沒有名校文憑的實驗室助理朱利歐相戀、結為眷屬。他們屢獲超前的實驗結果,卻幾度與榮耀擦身而過,幸好終究在人工放射性的研究競賽中拔得頭籌。他們不只活躍於科學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朱利歐毅然加入地下抗德組織,戰後兩人攜手一同為和平運動奔走。
居禮家的二女兒伊芙,以無比的勇氣走向不同於居禮家族其他成員的路。她活躍於藝文界,擔任戰地記者,後來與美國外交官結婚。直到百歲高齡,仍持續為貧困兒童的福祉而奉獻……
《居禮們》述說的,正是這個傳奇家族,為自己的理念奮鬥不懈的故事。
作者簡介
布萊恩(Denis Brian)
美國傳記作家,與妻子住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著有《居禮們》(The Curies)、《愛因斯坦(上):千山獨行,擘創宇宙大業》、《愛因斯坦(下):沾惹塵緣,萬丈光芒也彎折》(Einstein: A Life)(以上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與天才對談》(Genius Talk: Conversations with Nobel Scientists and Other Luminaries)、《普利茲傳》(Pulitzer: A Life)、《意想不到的愛因斯坦》(The Unexpected Einstein: The Real Man Behind the Icon)、《真實的布告:熟人眼中的海明威》(The True Gen: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Hemingway by Those Who Knew Him)、《公平的遊戲》(Fair Game: What Biographers Don't Tell You)、《與天才對談》(Genius Talk: Conversations with Nobel Scientists and Other Luminaries)。
譯者簡介
陳可崗
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博士,主修實驗固態物理。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後移居美國,任職電子工程師。
工作之餘及退休後,經常撰寫科學新知投刊於海外華文報紙,有〈量子電腦的發展〉、〈火星上生物之謎〉、〈大陸生態環境破壞的事實〉。譯作有《十月的天空》、《觀念物理IV:聲學.光學》、《觀念物理V:電磁學.核物理》、《牛頓(上)-最後的巫師》、《牛頓(下)-科學第一人》、《數學妖法》、《阿基米德幹了什麼好事!》、《質數魔力(上)-橫跨兩世紀的狂熱》、《質數魔力(下)-百萬美元大挑戰》、《居禮們:一個傳奇的家族》。
導讀
陳可崗
一個家族的傳記
作者布萊恩費了很大功夫,寫成這本四百多頁的《居禮們》,涵蓋的年代自一八五九年至二○○五年,幾近一個半世紀之久。所以本書並非敘述一個人的一生,易言之,它不只是一本傳記,而是這個家族上下四代的事蹟;當然裡面有些人描述得比較詳細,有些人甚為簡略。
皮耶與瑪麗,是「居禮王朝」的奠立者。皮耶是巴黎人,世代居住巴黎,而巴黎是歐洲的文化中心;瑪麗是華沙人,波蘭卻是飽受帝俄沙皇壓迫的國家。這一對夫妻檔物理學家,不僅共同開創了放射性科學(橫跨物理、化學、醫學、生物等各學門),更因兩人都具有不畏艱苦、不貪財的偉大人格,像是中國儒家的安貧樂道精神,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愛因斯坦為居禮夫人寫的悼文中,最撼動人心的一句話是:「居禮夫人的品德和工作熱忱,即使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份子之中,歐洲就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愛因斯坦在那篇六百字的文章裡,只用三十多字介紹居禮夫人的科學成就,其餘都是讚她的道德精神,可知居禮夫人擁有如此崇高的歷史地位,是由於她的崇高人格。
作者以第一章介紹皮耶?居禮的家世,提及他的祖父、父親、與皮耶少年時期的時代背景。那包括一八七○至一八七一年間的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投降;巴黎發生革命,民兵將政府軍驅逐出城,並殺死兩位將軍;巴黎宣布成立第三共和,組織「人民公社」統治巴黎,準備對抗政府軍反撲;政府軍擊敗民兵,重新佔領巴黎,雙方進行大屠殺,約十萬巴黎人遇害。這段期間,皮耶的父親居禮醫師同情民兵,派皮耶與他哥哥雅各到街上抬傷患回家急救,血腥的巴黎對皮耶的性格有極大的影響。
居禮夫婦育有兩個女兒,長女伊雷娜踏著父母親的腳步,成為核物理學家,也榮獲諾貝爾獎;次女伊芙是一位出色的新聞從業人員,於居禮夫人逝世後不久,即為母親寫成第一本傳記《居禮夫人傳》,所據資料都是得自居禮夫人親述,以及家人親友和自己的記憶。
本書第二章介紹波蘭少女瑪麗?斯克洛道斯卡卡在華沙的不幸幼年生活(相繼失去母親及長姊),第三章敘述瑪麗至巴黎艱苦求學,第四章與皮耶結婚……一直到第七章皮耶因車禍去世等等,基本上都是自伊芙的《居禮夫人傳》中取材,接下來關於居禮夫人思念丈夫的日記,則是於最近才公開的資料。
不過,在敘述居禮夫婦的學習及研究過程時,作者介紹出當代的許多位偉大科學家,和他們的偉大成就,讓我們見識到其時歐洲科學研究的盛況。
自從居禮夫婦於一九○三年獲頒諾貝爾獎之後,即成為世界級的物理學家,有關他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受到傳媒的注意,因此從當年的報章、雜誌中,作者可以找到許多素材,尤其是瑪麗?居禮與保羅?郎之萬之間的緋聞,這個事件震驚了歐洲的學術界,他們兩人還受到郎之萬太太的指控。
這件緋聞的是是非非無法定論,而伊芙?居禮也有意在自己的《居禮夫人傳》中忽略。本書以頗多的篇幅,報導此一事件的經過,可是作者最後也不能確定真相。讀者似乎不必認真追究,畢竟那是屬於個人的私生活範疇。
皮耶?居禮去世之後,居禮夫人獨自繼續發展放射性元素的工作,她成立了鐳研究所,那裡成為研究放射性科學的重鎮,培養出無數的核物理學家。
居禮夫人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全力投入法國抗德的戰爭,親自募得二十輛汽車,改裝成流動的X射線服務站,率領車隊至前線為傷患服務。十七歲的伊雷娜?居禮接受訓練後,也擔任操作X射線儀器的護士,為傷患尋找身體內的炮彈碎片,四年來共挽救了數萬條寶貴的生命。
居禮夫人還帶了兩個女兒同行,親赴美國,接受美國人民捐贈的一公克鐳,價值十萬美元。(由於她放棄把製鐳過程的技術拿去申請專利,而開放給工業界生產,以致她無力為自己的研究購買鐳,反而需要美國民眾募捐。)
伊雷娜?居禮與比自己小三歲的朱利歐結婚,兩人在居禮夫人的指導下,合作進行放射線實驗,曾經數度做出重要的發現,因未能進一步解釋這些現象,而由其他競爭者搶得功勞。但他們終於在居禮夫人去世前幾個月,發現了「人工放射性」現象,而爭得頭籌。翌年,伊雷娜與朱利歐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居禮夫人雖未能親眼目睹,然而生前已經心裡有數,伊雷娜與朱利歐的成就,必能讓他們獲獎。
本書自第八章至第十五章居禮夫人去世為止,仍然以居禮夫人為主。但是除了《居禮夫人傳》中的資料之外,作者蒐集了許多十分精采的各方面報導,有法國報紙對居禮夫人的攻擊、美國社會因無知而濫用放射性元素所造成的傷害、學術界的激烈競爭,以及核物理的進展等等。
有關核物理的研究競爭與發展,第十四章有極精采的記載,其中有中子、正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及核分裂等發現的經過,值得細心閱讀。
自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三章,是居禮家族第二代的故事,這段期間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歐洲無人能不受到戰爭的影響。
伊雷娜與朱利歐選擇留在德國占領下的巴黎,以維繫法國科學研究的命脈;伊芙居禮則逃往英國,呼籲各國群起反抗德國。
朱利歐於大戰後期,在巴黎加入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此後他的言論及行為都引起極大的爭議。伊芙則代表報社旅行全世界,訪問戰地,足跡遍及中東、蘇聯、伊朗、緬甸、印度及中國。她去過重慶及昆明,見過宋家三姊妹、周恩來與鄧穎超夫婦、史迪威、陳納德、蔣廷黻等人。在印度,伊芙專訪了甘地、尼赫魯及真納,對他們有極深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