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談性說性
性,與生俱來,無處不在。人人有性,與生俱存,綿延不斷。
性,既是「本體」,性器官是可觸可感的實體;也是「屬性」,性慾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心身本性;更是「關係」,不論是異性戀者、同性戀者、雙性戀者的有伴侶的性行為,都是一種存在於個體之間的關係,即便是自我一人的「自娛」(舊稱「自慰」,貶稱「手淫」),也還是通過身體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或與另一種「助性器具」(注3)的特定關係而達成的。
性,最有關鍵意義的環節,就是溝通。因為,任何和諧而美滿的關係,都有賴於適宜而有效的溝通,性關係尤然。
就性的個體關係方面來說,溝通極為重要。伴侶之間,從房事的時間、地點、頻率、體位、敏感部位的探索、手法力度的調控等細微的安排,到是否要受孕、是否可以容忍婚外的關係等重大的決定和爭議,都需要良好的溝通。
就性的社會關係方面來說,溝通也是極為重要的。性與社會的關係,非常廣泛,其影響的的深刻與嚴重,也是極為突出的。多少的歡樂與痛苦、多少的無私奉獻與生殺掠奪、多少的柔情與仇恨、多少的幸福與罪惡,都源自於良好的,或者被忽略、被扭曲、被錯搞的不良的性與溝通。那些使現代社會處於紛亂和對抗之中的性別衝突、性傾向歧視、性權的漠視、性產業的汙名與治罪等,也在相當程度上來自社會層面的不良的性與溝通。
性與溝通,不僅在意義上是極為多重的,而且在方式方法上,也是非常多樣的。語言的,文字的,平面的,立體的,虛擬的,藝術的,動作的,物質的,精神的,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性與溝通」是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很受歡迎的創新課程。以這一課程的教材和研討為基礎的「性與溝通」的出版,一定可以為臺灣社會的性文明、性開放、性和諧、性幸福,帶來正面而積極的影響。
舊金山高級性學研究院性學哲學博士 阮芳賦
【自序】
從另一個角度看性溝通
性愛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很多人認為性愛是私領域的問題,不宜在公領域談論,遑論公開出書直接坦白性愛的溝通方式。但觀察許多伴侶因相處而產生的問題,可發現其中有太多原因與兩人的性愛相關。和諧的性愛可以促進雙方的親密關係,進而使彼此坦然以對,並化解許多潛在的「不了解」。
一般人認為溝通主要藉由言語及肢體,很少想到生活中的書信、小說、服飾、化妝、空間、圖畫影像及情趣用品等,也都顯現著人與人之間有形或無形的溝通和吸引力。人們在傳達親密友好的同時,也可能傳遞出性的意涵,帶來性的喚起、性的興奮和性的愉悅,促進彼此之間釋放愛慾;「性」可說是世間最美麗、動人的語言之一,但若沒有兩個人的共識或合作則很難完成,因此溝通是必經途徑,溝通的形式也廣泛存在於任何生活細節。
在教學中除了享受與學生的對談之外,也希望將在人類性學研究所授課過程所閱讀的資料,以及學生蒐集的報告,彙編成一本異於一般坊間談論「溝通」的書。長達兩年的時間,感謝上課時兩位不同性別的教師與研究生互動,撞擊出更多漂亮的想法,產生不同的思維,使這本書得以完成。當然上課及寫作均是一種享受。
這本書共分十章,由不同性別如何看待親密關係、如何相互溝通、溝通的思維表現,以及實際溝通範例與解析等層面,從文字、色彩與服飾、肢體語言、空間布置、色情與藝術、網路溝通,以及情趣商品的意涵,引述性愛的表達方式,最後「性肢體語言——情趣按摩」則循序漸進介紹細緻的按摩方法,讓讀者可以邊看書邊練習。全書不僅提供文字閱讀,也有實務操作,期使透過閱讀和實踐後的人生,增添情感與性愛的豐富色彩。我們冀望能將性愛的美事藉由本書提供給有興趣探討性愛的讀者,若能得到更多、更細膩的回應,將使本書更具廣度及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