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代東京人

我這一代東京人
定價:230
NT $ 50 ~ 207
  • 作者:新井一二三
  • 出版社:大田
  • 出版日期:2007-10-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90764
  • ISBN13:9789861790763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小津安二郎記憶裡的東京,
是銀座服部大鐘夜晚八點準時響起時,
透過五丁目鰻魚店葦門,看到的金黃色夜景。

魯迅記憶裡的東京,
是夏天夜晚透過宿舍窗戶,

瞧見江戶川水面上,優雅飛舞的螢火蟲。
村上春樹記憶裡的東京,
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狀的狹窄破爛屋子裡,
免費享受灌進屋子裡的陽光與涼風。

老東京人記憶裡的東京,
是風鈴、煤炭爐、蚊香、榻榻米,
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ALWAYS幸福的清貧生活。

我記憶裡的東京,
是在春天的東京灣淺灘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鰻魚,
是在上野公園百年木造音樂廳裡,聆聽來自過去的樂音……

這些美好的昨日景像,
至今仍在我這一代東京人眼前,
栩栩如生演出著……

作者簡介

新井一二三

日本東京人。
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
大學期間曾留學中國大陸,後在日本,加拿大,香港當記者。
目前定居於東京,做專欄作家,並任教於明治大學。

  大田出版作品:《心井,新井》、《東京人》、《櫻花寓言》、《可愛日本人》、《讀日派》、《東京的女兒》、《123成人式》、《東京時刻八點四十五》、《我和閱讀談戀愛》、《午後四時的啤酒》、《東京上流》、《東京迷上車》、《東京生活意見》、《偏愛東京味》、《我這一代東京人》。

  日本出版作品:《中?語������》(講談社)、《中?中毒》(三修社)。

 

寫於兩岸三地      新井一二三

 二十歲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用中文寫作。畢竟,我是十九歲上早稻田大學以後,才作為第二外語學起中文來的。雖然從小非常喜歡寫東西,就讀大學期間不僅辦校園雜誌,而且在商業雜誌上發表些文章賺點零用錢,但是用外語寫作的念頭,還是完全沒有過。
 一九八四年的春天,我平生第一次去香港,為了畢業論文收集資料。未料有人約我為當地月刊供稿,題目是日本一九六零年代的「全共鬥」學運。於是辛辛苦苦地寫好了兩千多字的文章,在雜誌上真登出來的時候,我本人都驚訝了。同年秋天,我往中國大陸為期兩年的留學而出發,九月初在北京西郊住下來了。那時候的政治環境跟現在全然不一樣,台灣、香港媒體的記者是未能正式赴大陸進行採訪的。換句話說,大陸消息對港台媒體和讀者而言很有稀少價值。連一個外國留學生如我在大陸的所見所聞都能算是新聞的。所以,我每次放長假去中國各地旅游時候的經驗,都以游記形式寫下來以航空信件寄到香港去了。〈滿洲里去來〉〈上海的查理〉(錄於《東京人》)等文章,就是那段時間的作品。
 後來,我經過廣州、東京、仙台,一九八七年底作為一名東方移民抵達了寒冷的加拿大多倫多市。我在北國過的六年半時光里,身邊始終有男女華人朋友。有些人是從大陸來的,其他人是台灣來的。不過,當時在海外的華人,很多都看香港發行的月刊。所以,我每個月一次從加拿大通過傳真機發到香港去的生活散文,其實在周圍也有不少讀者。〈一百個情人〉〈同性戀父母親〉〈一個華人小伙子〉(錄於《櫻花寓言》)等文章寫的是當年我在加拿大的所見所聞。
 一九九四年,我從寒帶加拿大搬到亞熱帶香港去,一個原因是想親眼目睹香港回歸中國的過程,另一個原因則是就想回到中文環境裡去生活工作了。於是在香港住下來,找到一份中文周刊的特派員工作,天天跟來自香港、大陸、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的華人一起做事的經驗,可以說是我一輩子要珍惜的寶物。他們持的護照有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英國、德國等等的,而很多人都告訴我,曾在外地看過我連載於香港月刊的「東西方」系列文章。
 在香港,大家都不停地跳槽。本來坐在我對面的兩位同事不久就換到報社去工作了。其中一個人,原來的採訪主任,約我每星期寫一篇文章;「邊緣人」專欄就是那樣開始的。我自己也在職五個月後辭職,這時候已成為自由撰稿人了。然後,九五、九六年,我在香港好幾份報紙雜誌上寫專欄。跟著九六年夏天發生了保釣風波,對我個人影響挺大。
 有一段時間,我停止用中文寫作,主要是當時香港的「氣候」不對頭了。沒想到,這時候有人從海峽那邊的台灣來電跟我約稿。解嚴以後的台灣傳媒界非常活潑,人人都充滿活力,他們為我打開了新的工作領域。一九九六年開始,我的主要活動舞台轉到台灣去。九七年七月終於看到香港回歸中國,我自己也同月回歸日本來了。後來的約十年,我主要在台灣媒體上發表文章,書也都由台灣大田出版社問世了。偶爾給日本刊物寫東西時候,我的頭銜也是「中文專欄作家」了。
 轉眼之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二零零五年,我先後收到了兩封大陸雜誌的約稿信。翌年,文章陸續出現於北京刊物上了。我的中文寫作生涯,上世紀八十年代從香港開始,九十年代轉到台灣去,二十一世紀的零零年代終於抵達了中國大陸。真是感慨萬分。這期間,一方面有兩岸三地政治情況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有科技的大進步。八十年代,用鉛筆在原稿紙上寫好的文章,以航空信件寄出去;九十年代,用電腦擬好的稿件,以國際傳真發出去;到了零零年代,一切溝通都靠網路了。
 我在早稻田大學以及赴大陸留學時候學的中文是橫排的簡體字。後來為香港和台灣的媒體供稿,我得改用?排繁體字了。然而,我寫的早就是日本式漢字和簡體字的混合體,即使試圖改寫繁體字,結果卻為人不是人馬不是馬的怪東西,編輯無論如何都沒法子判讀的。有一次,我手寫日本作家幸田露伴的名字,人家竟誤解為幸田露體,讓我深深體會到這樣子可不行。於是馬上改用電腦寫稿,給各位編輯省去麻煩了。
 後來,有一天發現,在電腦上用繁體字寫的文章,只按一個扣子就能夠全部換成簡體字,我真的感動極了。在我看來,這不僅是科技的進步,而且簡直是在台灣海峽上空搭起了橋梁。記得一九八六年,我剛從大陸留學結束回到東京的日子裡,有個台灣中學生每周來我家學日語。她在我書架上發現大陸出版的魯迅選集,即當年的禁書,好興奮地帶走了兩三本,可是過一個星期再來時,很遺憾似地報告說:看不懂。對那年代的台灣年輕人來說,簡體字就是看不懂的東西。大概,當年的大陸年輕人也一樣看不懂繁體字的。從那時候起,我們大家都走來了很遠的路啊。
 這本書收錄的文章大多是在《萬象》和《SOHO小報》兩份北京刊物上最初出現的,只有關於上野的兩篇文章之前沒發表過。跟大陸讀者第一次打交道之際,我作為自我介紹寫了〈我這一代東京人〉,標題和構思都受了行家前輩陳冠中先生作品〈我這一代香港人〉之?示,我在此表示感謝。希望跟兩岸三地媒體的合作關係,以後還會越來越發展。

 

內容連載

我這一代東京人

我是1962年在東京出生的。戶口簿上寫的出生地點是澀谷區紅十字會產院,算是東京較好的醫院之一。比我大兩歲的哥哥也在同一個地方出生。聽說,奶奶當初對兒媳婦的決定頗有意見;畢竟她自己把九個孩子都在家裡生下的,何必花好多錢到醫院生小孩?說家裡,其實是整天都有很多人來來去去的壽司店後面。母親屬於戰後受民主教育長大的一代,絕不肯服從婆婆的命令。多年以後,她還對我訴苦道:「剛懷孕的時候,你奶奶叫助產士來診察過我。就是跟鋪子只隔一張紙門的地方,又沒辦法鎖住,隨時會有人拉開門進來的。當時,店裡雇傭好幾個夥計、徒弟,全是年輕小伙子。我怎麼受得了他們好奇的眼光?」。

看統計,1955年在日本呱呱落地的孩子當中,在產院出生的只有18%,到了65年竟增加到84%:分歧點是60年,即皇孫德仁親王出生的一年,從此以後在產院出生的嬰兒永遠超過一半(直到二十世紀末,才出現一些人批判產院分娩造成母子之間的心理鴻溝,並主張恢復家庭分娩)。同年,謝國權醫生(台南詩人竹軒謝溪秋三男)寫的《性生活之智慧》問世,用照片介紹做愛姿勢的書轟動全日本,成了總發行量達三百萬本的超級暢銷書。當時,他就在紅十字會醫院當產科主任,我是由他接生的。可見母親多麼會趕時髦!奶奶一個人無法擋住時代潮流的勢頭,最後非讓步不可了。但是,婆媳矛盾日趨激化。我懂事的時候,父母早已從壽司店搬出來,在新宿區神田川邊只有一間房的木造平屋,獨立經營小家庭了。

我平生第一個記憶是64年10月10日開幕的東京奧運會。雖然當時我才兩歲半,但是全體社會極其興奮的氣氛還是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父母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挺手槍,乃用來發出競賽開始的信號聲,成了我和哥哥整個童年時代的頭號寶物。東京奧運會是戰後日本頭一次舉辦的國際級節目,全國上下齊心祝賀的狀況,跟三十多年後長野冬奧時多數人莫不關心的世情截然不一樣。為了迎接國外游客,東京、大阪兩大城市之間開通了東海道新幹線。在東京中心區,則完成了首都高速公路網第一工程。跟日本多數家庭一樣,我家也為了觀看奧運會直播而買了第一部電視機,乃黑白的樂聲牌(Panasonic)。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2
    $50
  2. 二手書
    48
    $110
  3. 新書
    79
    $182
  4. 新書
    79
    $182
  5. 新書
    79
    $182
  6. 新書
    85
    $196
  7. 新書
    88
    $202
  8. 新書
    9
    $207
  9. 新書
    9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