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上萬人,一點都不難!
乍看到本書書名,您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用55招就可以認識一萬人,真的假的?」
的確,認識一萬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在本書中,您將會看到如果抱著明確的目標,掌握恰當的方法,建立一個上萬人的人際關係網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且您也會看到這樣的成功例子在生活中並不鮮見。
也許您接著還有疑問,建立和維護這樣龐大的人脈網無疑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包括時間、精力、金錢等等,有必要嗎?
理性的人衡量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大於成本,那麼事情就是值得投入的。同樣,如果您意識到現代社會中人脈關係的重要性,如果您不甘於平淡而想在事業上追求更大的成功,那麼理性的您做何選擇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請記住:擁有廣闊的人脈,對於事業成功既是必須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這也是本書中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經驗。
人脈=90%的人際關係+10%的人情關係
社會性是人的重要屬性之一,是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處在各種關係之中,例如:同事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鄰里關係、上下級關係、師生關係、戀人關係、夫妻關係、親人關係、主顧關係等等。
有人可能曾經頭痛於這些看起來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但有些人,他們處理起各種關係都非常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充分享受著從這些關係中帶來的種種「好處」。他們就是人脈掌控的「高手」。
在與這些人的交往中,我注意到,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成功之道在於能夠分清楚與哪些人之間是人情關係,而與哪些人之間是人際關係。
本書所謂的人情關係,是將基礎定位在感情交流上的關係。人們通過人情關係,獲得支援、關心、愛護、理解、同情等種種體驗,感受到精神的滿足和愉悅,從而得到徹底的精神放鬆。開心的事情有人分享,煩惱的時候有人安慰,遇到困難有人幫助,是擁有正常的人情關係的表現。
正因為人情關係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情感需求,所以人們在選擇人情關係的建立物件時,往往精挑細選,慎之又慎,非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之人不與交。《詩經》上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說的就是人們有這種需要,而且這種需要並非是隨意的。
應該說這種態度在尋找人情關係時是正確的,但往往會被錯誤地運用到人際關係的建立和交往過程中。
人際關係的建立,基礎定位在互惠互利上。交往的目的是雙方都能從中獲利,這一點決定了人際關係的建立與人情關係截然不同。利益是人際關係交往的驅動力,所以人際交往不應該受到交往對象的情感、興趣的限制,只要雙方願意通過彼此的交往得到相互所需的利益,同時雙方有足夠的信用來保證交往的成功,那麼這樣的人際關係就應該建立起來。
當然,人際關係並不代表交往雙方就絲毫沒有情感交流,這對於人——這種感情豐富的動物來說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是基於利益的人際關係的交往,也會因為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逐漸熟悉產生某些情感交流。現實中,人際關係與人情關係在很多情況下,往往很難完全分清。有的時候隨著交往增多,了解加深,雖然本來是以人際關係為目的的交往也會滲入情感的成分,而具有人情關係的意味;更多時候,人情關係由於其親和性,很容易在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發揮迅速溝通、牽線搭橋的作用,它是拓展人際關係的重要途徑。
本書中所講的人脈從廣義上講是人情關係與人際關係的結合體,但更側重於人際關係。不過那些對人際關係拓展影響重大的人情關係也是重點的考察物件。
百分之九十的人脈網路是人際關係,它們構成了人脈的主體,也是我們人脈拓展的主要方向。好比一張鋪開的蜘蛛網,只有網越大,捕捉到的獵物才會越多;而擁有越廣泛的人脈網路,從別人那裡獲得的收益就越大。所以人脈既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是事業成功的標誌。
一萬人,可能嗎?
聽說過「250定律」嗎?美國著名銷售大師吉拉德通過長期的商業實踐,總結出著名的「250定律」,即每一位顧客身後,大約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個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你贏得了一位顧客,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名顧客。多麼驚人的乘數效應!一個朋友將衍生出250個朋友,那麼250個呢?所以,建立上萬人的人脈網路當然是完全可行的事情。重要的是坐言起行,展開行動。別忘了,任何一萬個,都是從第一個開始的。只要願意去做,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感覺原來如此之好。
我大學畢業後有幸加盟著名的P公司,成為其龐大行銷業務中的一員。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推銷產品是我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雖然對這一行滿懷信心,但在剛進入公司的前三個月試用期內,面對匆匆而逝的時間,我卻始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方法,或者說,為自己不知道以後該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工作而苦惱。我嘗試著各種營銷技巧,可是效果不盡如人意。實習期結束後,轉型的痛苦仍然時刻困擾著我,讓我的頭腦不得不冷靜下來思考著自己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電梯裡遇到管理我所在部門的高級業務經理——李總。因為平時見得不多,我略顯靦腆地和李總打了個招呼。幸好李總對我還有點印象,他和藹地問我道:「你好像是行銷部的新進同仁,這段時間感覺如何?」
我沒想到李總會這樣問我,突然間緊張起來,一直煩惱的問題湧上心頭,「啊,李總,這個,說實在的,我還沒摸到行銷的門。」
話一出口,我就心裡直喊自己笨,怎麼能當著主管的面自曝其短呢?
「哈哈」,李總愣了一下,接著笑道,「不錯,還敢說實話。既然你說了實話,我就告訴你一條銷售的金科玉律——只要有了人脈,銷售絕對沒問題,要牢記這一點」。
我一個勁地點頭稱是,但心裡還是有著幾分懷疑。沒過多久,我突然在一本書上看到了美國著名的推銷員喬治‧赫伯特(Goerge Herbert)的一段文字,他認為只有推銷員與顧客之間建立了很深的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完成一次成功的銷售。
再回想起李總的話,我恍然大悟,人脈的重要性就在於在人際交往的雙方之間建立了彼此的信任,而有了這種信任作基礎,再開展銷售工作,自然就能順暢無阻了。
從此,我將擴展自己的人脈作為了事業通向成功的天梯。我開始認真閱讀交友禮儀、人際關係方面的書籍以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避免在人際交往中犯下常識性的錯誤;廣泛涉獵社會實事、焦點問題,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培養自己的多種興趣、愛好,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提高自己的修養,讓誠信意識深入我心;並通過各種實戰經驗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建立、拓展和維護人際關係網路。
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一個擁有龐大人脈網路的交際高手。翻看我的人脈網路圖,從起初的只有一頁A4紙大小,稀稀落落不過幾十人,到現在已有萬餘人,而且從與其中大部分人的交往中,我都獲得了很豐厚的收益,除了精神上的,更多是物質上的。這其中,我的客戶資源占總人數的約90%,他們是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支撐我高業績的核心基礎,也是使我從一名普通的推銷員成長為一名鑽石級銷售領導人的法寶;另外,我有五十幾個誠摯的好友,其中大部分是在工作中結識的,他們就像是我的人脈網路中的一個個核心節點,使得我的網路更加緊密和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