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之競@曼谷——新黏力城市崛起

風格之競@曼谷——新黏力城市崛起
定價:300
NT $ 270
  • 作者:李俊明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8-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179721
  • ISBN13:9789864179725
  • 裝訂:平裝 / 192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試著用和以往迥然不同的目光,解讀這座亞洲新銳之都的「黏力」,
從號稱東南亞最具規模的超大型購物中心群落,到全球最大的市集恰圖恰克;
從市場美食、風尚餐廳、創新的隨性菜式,或是可以親手學習料理技巧的餐廳;
從醫療結合休閒旅遊、行銷生活風格的享受到SPA芳療產業的出色表現;
從時尚、家具設計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空間規畫,
曼谷在在展現令人不容小覷的活力,汲取來自國內外的多元創意進行發展,
變成一座愈來愈有質感的風格之城,提供其他城市無可複製的住遊經驗,
也凸顯出它所蘊含的柔性城市競爭力。

作者簡介

李俊明

  曾任多年媒體記者與雜誌編輯,現卻選擇暫別辦公室,不時走訪全球風格城市與各種創意領域,更深入記錄文化、設計與創意產業發展,為台灣讀者提供另類觀點之圖文整合出版品與文化講座。

  觀察城市是他的最愛,因為他認為形塑出一座豐富之城的風格,不只是設計師、時尚人或是文化評論者的任務,每個人都該有詮釋城市創意的權利與角度;而藉由解析看似浮光掠影的潮流表象,我們也可以見賢思齊,得到靈光乍現的創意啟發。

  作者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曾任《遠見》、《Career》雜誌資深記者以及《世界地理》、《雅砌》雜誌總編輯,2003年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赴英國研習」計畫獲獎人,現為自由作家,專致生活美學、建築、設計、博物館、文化創意等題材,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出版作品包括《驚艷上海》、《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見藝思遷 雪梨 墨爾本博物館私旅行》、《哥本哈根 設計現場》、《雪梨風格旅行》、《英倫創意動力——12位時尚大師崛起的故事》、《生命 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設計上》、《瑞士建築異境》,另譯有《創意之島》、《創意英國》等書。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以及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enjimmy隨時向讀者敞開。

 

目錄

自序 曼谷.越界——新黏性城市的崛起
前言 多元文化溯源——泰式生活的成形

購物美學

曼谷消費場景流變
購物中心拼經濟
在曼谷市集看見平民創意

世界廚房

巡梭曼谷美食場景
從市集體驗庶民美食——勝利紀念碑廣場
泰式美食學習之旅

風格休閒

醫療變身健康休閒產業
風格經濟崛起
用感官享樂取悅人心的SPA與香氛產業

創意設計

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
泰國時尚的美麗與哀愁
泰國當代家具的形與變
曼谷的時尚空間

結語 曼谷城市競爭力——閃閃發亮的銀色亞洲航運中樞

 

曼谷.越界——新黏性城市的崛起

  不論是英國、丹麥,或是瑞士、澳洲,近年書寫過好幾本與西方文化與設計相關的書籍後,我在二○○六年決定把眼光回望亞洲,好好凝視這個與自己有著深切連結的地方。

  在許多次前往歐洲的旅行與採訪當中,我愈來愈發現到隨著整個亞洲經濟力不斷崛起,這個地理區內的強大能量正被慢慢地釋放出來,包括屬於東方的創意與美感經驗在內。往昔以西方價值為唯一判斷標準的審美觀與經濟模式,不再適用於愈來愈多元化的地球村,亞洲人必須開始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於是我腦中浮現一個念頭,試著發掘和亞洲美學與經濟力相關的書寫計畫可能性。

  我沒有選擇從熟悉的台灣開始,因為我需要客觀的距離,才可以在凝視的過程中,從容地進行省思與布局。

  二○○六年下半年,在一趟橫跨南北歐的大旅行期間,我在無意中結識了幾位有趣的泰國創意人,讓我發現書寫亞洲的時機已然成熟。於是我從歐洲追回曼谷,重拾我與這座城市間多年的連結。

  當我仔細回顧,發現時間過得真快。二十多年前曾經短暫住過的曼谷,改變竟然如此巨大,早已不是那個背負廉價仿冒罪名、在西方人一邊謾罵一邊轉身瘋狂搶買的自我矛盾中默默低頭的城市。如今的曼谷迸發著各種充滿原創的觀點,自信提高之外,曼谷人的腰桿也挺得更直。每回在此停駐,都會發現它慢慢轉型為創意城市的點點滴滴,讓我既欣喜又震懾。

  我心想,這座變動不息的城市裡,一定有些東西,值得目前因經濟與政治氛圍而失去樂觀精神的台灣社會,張開眼睛來看一看。於是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進行資料蒐集與訪查,然後動筆寫下了這本城市觀察之書。

  很多時候,書寫與閱讀是幫助我們釐清脈絡的好方法,讓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朗、思考更透澈。這一系列關於泰國的書寫,在從西方文化回頭省思東方價值的過程中,對我的意義尤其如此。

那麼,這本書的定調,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除了與天下文化編輯部的討論外,由於我為誠品書店策劃了二○○七年長達五個月的一系列設計講座,在接觸國內優秀設計者與創意人的過程中,有了不少觸發,讓我去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邦」,以及一座東南亞城市的快速崛起。

  一個機緣下,我邀請以精緻文具與平面設計馳名的水越設計總管周育如前來分享她的觀點。好玩的是,她在近期北美館的設計展覽「亂有秩序」與「台灣設計週」活動中,提出了一個頗具巧思的「都市酵母」概念,竟跟這本書的緣起十分契合。

  周育如的想法,認為魅力都市應該要能發散一種讓人愛上城市的元素叫「都市酵母」,這種微妙元素會讓人對都市產生情感,塑造出充滿「黏性」的城市情調,把世界上各個不同地方的人「黏結」起來,讓人自動與城市一再產生連結,成就魅力城市的特質。

  我很喜歡周育如的這個概念,於是徵詢了她的意向,引用「黏性城市」的概念,成為介紹本書的基調。

旅遊與服務業稱霸全球

所以我們說,好玩的黏性城市容易擄獲人心,其魅力不容小覷。

那麼你一定會想,曼谷要成為一座充滿黏性的城市,有什麼本錢抓得住我們的心?

  是「買東西,吃東西,買東西,吃東西……?」還是花小錢就可享受大爺、貴婦的排場,體驗平民也能企及的幸福感?

  這些都對,也都不對,因為我眼中的曼谷,不只是吃吃喝喝的玩樂而已,它有自己一套讓人常常想要跟它「黏」在一起的魔力。

  美國運通旗下的知名旅遊雜誌《旅遊與休閒》(Travel+Leisure),每年都要進行一項很受矚目的「全球最佳大賞」(World’s Best Award),我們赫然發現在二○○六年結果揭曉後,包含佛羅倫斯、羅馬、雪梨、開普敦、紐約、舊金山在內的十大最佳城市,只有兩座亞洲城市成功擠入榜內,而名額就分別由泰國的曼谷(第三名)與清邁(第五名)獨占;曼谷更在分類項目中,榮獲亞洲最佳城市的頭銜。(注2)

  這不打緊,《旅遊與休閒》在旅遊雜誌界的勁敵《康泰納仕旅行家》(Cond? Nast Traveler)也不甘示弱,每年同樣進行「讀者票選大獎」(Readers’ Choice Award),由世界各地讀者選出全球之最。(注2)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項票選中,曼谷(第一名)與清邁(第三名)竟又在亞洲最佳城市項目再度獨領風騷,將香港、新加坡、京都、上海、齋浦爾(印度)、東京、河內、北京通通拋在腦後。

一次獲選,可能是僥倖;但兩種排行皆獨占鰲頭,就不得不思考一下背後的意義了。

  泰國兩大城市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於旅遊與服務業的細膩與便利,吸引人們多留一天。本書分別對曼谷的購物美學、美食賞味、醫療旅遊、風格經濟、創意設計,甚至對泰國如何形塑出舉世公認最佳的旅館服務與Spa芳療產業,提出了一些觀察。讓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泰國成為觀光「無煙囪工業」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所付出的努力。

  在蒐整資料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一股隱隱成形的趨勢,那就是曼谷的「黏性」領先亞洲各國,網住了方興未艾的醫療旅遊產業。美國《新聞週刊》就聞嗅到這股海外醫療旅行熱潮,在二○○六年選出以曼谷為首的全球十大「醫療旅遊」醫院。

生活與居家設計大獲國際青睞

  不只旅遊相關產業每年為泰國帶來超過千萬人次的觀光客,創造難以計數的就業機會與巨額財富,家居與生活用品等相關設計,也是這個微笑國度的強項之一。

  泰國設計商品的內需市場,不但因為房地產景氣持續上揚,旅館、Spa芳療、餐廳、零售百貨業也在不斷轉型得更精緻的過程中,創造更多對於設計商品的需求。此外,近年別具風格的泰國設計商品在外銷市場大有斬獲,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利基優勢後,一洗泰國只會仿冒抄襲的惡名,讓曼谷慢慢闖出新亞洲時尚之都的名號。

  看看以下的例子,就能了解泰國設計產業走紅到什麼程度。每年在巴黎郊區盛大舉辦的兩次Maison & Object家飾展,是全球家居產業的重要指標,各國頂尖設計公司,無不視參加此展為與世界接軌的關鍵目標。二○○六年九月,以挑剔出名的法國人竟然挑選了一群年輕的泰國新秀設計師,做為該年度國家主題館的主角。

  而另一方面,獨具風格的泰國時尚設計師,也開始在國際間嶄露頭角。除了移民美國的幾位泰國設計師在紐約時裝週受到高度矚目,泰國本地的時尚設計者也在泰國政府的協助下,前往巴黎等地展出。雖然他們還未打入正式的時裝週,已經吸引不少買家的目光。

  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設計商品」的概念發展不到十年,泰國的家具、家居產品便陸續獲得日本工業設計展 (Japan Industrial Design Promotion)所頒發的G-Mark(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香港設計中心所頒發的傑出設計等獎項,逐漸受到國際肯定。

類型電影崛起全球影展

  不只設計領域迭有佳作,泰國影視與娛樂工業也以獨特而充滿視覺張力的泰式風味,開始在國際間取得商業與藝術上的成功,預示了一波以亞洲為中心的文化擴散現象,讓許多人對於泰國的大眾文化更感興趣。

  其中最大放異彩的,是出生於曼谷的獨立電影人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他在二○○四年推出「熱帶幻夢」(Tropical Malady),不但成為泰國首次入圍坎城影展競賽的劇情片,還拿下當年的評審團大獎。這是泰國導演首度贏得大型國際影展獎項,也順利開啟了泰國在國際影壇的能見度。

  另外,我們比較熟知的,還有香港出生、後來在泰國成名的導演與製片人彭順與彭發。彭氏兄弟開啟了驚悚電影新格局,不少作品被好萊塢買下重製權,陸續搬上大螢幕,直接、間接拓展了泰國驚悚片型的國際知名度。

  不只彭氏兄弟成功闖出一片天,另一位泰國導演朗斯.尼美畢達(Nonzee Nimibutr)同樣擅長營造「鬼影幢幢」的魅力。他在票房成績與藝術表現上雙雙受到肯定的「幽魂娜娜」,在泰國盛況猶勝「鐵達尼號」。為了介紹這股鬼魅延燒的驚人現象,探索頻道(Discovery)特別製作了專題節目,回溯這一波亞洲靈異電影的發燒熱潮。

  當然,了解泰國文化,不需要總是被嚇出一身冷汗,在台灣同樣可以找到一些有趣而溫馨的泰國電影。像是我自己很喜歡的「真情收音機」,這是導演彭.力納坦納魯安(Pen-Ek Ratanaruang)反映城鄉差距與時代情感的魅力劇情片;另一部由永裕.松孔敦(Youngyooth Thongkonthun)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喜劇「人妖打排球」,同樣表現了泰國人愛笑、愛鬧的戲謔個性,也創下輝煌的票房。

  不羈的創意,吸引了來自國外的資金與人才投入泰國影視工業發展,香港著名的電影人陳可辛便多次與泰國電影圈進行合作,他分別與泰國導演創作過「三更之輪迴」以及鍾麗緹所主演的「晚孃」(Jan Dara)等電影,讓我們在無形之中,體驗到不少泰國的視覺手法。

  你瞧,就是這樣多元面貌的曼谷當代文化,不論是從電影、設計、旅遊,或是創意經濟等角度來觀察,都能邂逅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體會它繽紛如同城市浮世繪的種種面貌。

行文至此,不知你是否已感覺到曼谷那股隱隱躍動的綿密「黏度」了嗎?

  讓我們打開這本書,試著用和以往迥然不同的目光,解讀這座亞洲新銳之都,體驗「黏性城市」的獨特魅力吧!

二○○七年七月寫於台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