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的解析
- 作者:傑德.魯本菲爾德
- 原文作者:Jed Rubenfeld
- 譯者:李靜宜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7-06-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60980
- ISBN13:9789573260981
- 裝訂:平裝 / 4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一九○九年,佛洛伊德抵達紐約,展開畢生唯一的訪美之行。與此同時,一樁撲朔迷離的豪門少女連續殺人疑案,震驚了紐約市政當局。年輕的美國心理醫師楊格在佛洛伊德的指導下,運用心理分析學說,協助警探黎特摩爾破案……
在找尋凶手、探析懸疑案情的過程中,作者還原了二十世紀初曼哈頓的輝煌時期全景。在回顧歷史的同時,讀者得以一窺心理分析理論初現之時的景況,也可看出佛洛依德與門徒卡爾.榮格之間亦師亦敵的關係。
本書書名取自佛洛伊德代表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書中受害少女諾拉(Nora)的名字靈感則來自佛洛伊德的臨床案例《少女杜拉的故事》。佛洛伊德一九○九年的訪美之行可說是歷史之謎。儘管訪問極其成功,但日後佛洛伊德每一提及,卻總似在美國受過某些精神創傷。「我的小說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虛構的答案。」魯本菲爾德如是說。
名家推薦
◎楊照、莊裕安、劉森堯、詹宏志、喻小敏、陳雨航、袁瓊瓊 聯手推薦
◎劉森堯專文介紹,李靜宜跨海專訪(檔案連結)
各界好評
?這本通俗小說再度為我們印證佛洛伊德的魅力,把我們帶到歷史的案件現場,親自領受大師的迷人風采。──劉森堯(文化評論者、作家)
?把精神分析的學理偵探小說化,固然是這本書最大的魅力;但重現亨利‧詹姆斯和伊迪絲‧華頓那個年代的紐約,亦是書寫的精華……佛洛伊德、莎士比亞與福爾摩斯之外,大蘋果的古典風韻也很值得你咬一口。──莊裕安(作家)
?謀殺是最神秘的死亡方式。多數的死亡,死亡發生之後一切結束,而謀殺,在死亡發生之後,一切才開始……而解析謀殺,其實就是解析兇手。──袁瓊瓊(作家)
?推理、懸疑小說的敘事核心總不脫「心」的謎團,《謀殺的解析》堂而皇之乾脆直接請佛洛伊德解謎,但是對大師的論點也多所揶揄甚至挑戰,這也是這本小說最有趣的地方。── 喻小敏(博客來書店圖書部經理)
.「這部關於自我和本我的小說,情節曲折離奇,可說是一大饗宴……」──《每日新聞報》
.「充滿了無數的伏筆、英雄和惡棍之間曖昧的界線,以及明顯的故事張力……再次證明,犯罪小說和文學也可以融合為一。」──《落磯山新聞報》
.「一樁超完美懸疑謀殺案,細節精心考究,成就一部歷史類型小說的經典。」──《娛樂周刊》
.「作者運用了各種心理分析的觀點,卻能同步維持小說結構的嚴謹。他用一種慧黠、潛移默化的方式,處理許多知識層面的題材。」──《時人雜誌》
導讀
解析謀殺的藝術∕劉森堯
這本書的書名——《謀殺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立即引起我們的好奇和關切,因為這樣的書名顯然來自對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的名著《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醫書書名的仿製,而且這顯然也是一本關謀殺犯罪的偵探小說,這樣做到底和佛洛伊德有什麼關連呢?代表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會注意到,本書的作者魯本菲爾德斯(Jed Rubernfeld)是個佛洛伊德專家,曾寫過有關佛洛伊德的專業論文,想必對精神分析理論應該有相當程度的理解,當他企圖著手寫一本謀殺犯的偵探小說時,遂想到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觀念和他的謀殺故事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做法的確很別出心裁,但實際情況似乎尚不只如此,因為作者甚至把佛洛伊德直接帶入他的謀殺故事之中,像是有故弄玄虛之嫌,事實卻又不然,因為佛洛伊德在全篇故事中的行徑幾乎都是有案可稽的寫實手法。我們可以這樣說,這是一本事實和虛構互相交錯的犯罪偵探小說,作者透過對虛構犯罪故事的描寫,展現他對佛洛伊德的至高敬意,好比康寧漢(Michael Cunningham)寫《時時刻刻》(The hours)這本小說正式為了展現對吳爾芙女士(Virginia Woolf)的崇敬之意,同樣都形成了他們各自突出的「後設」風格。
的確不錯,《謀殺的解析》正是一部有所本的「後設小說」,如果說《時時刻刻》賴以滑稽模仿(parody)的對是吳爾芙女士及其《戴洛維夫人》一書,那麼,《謀殺的解析》所賴以滑稽模仿的對象就是佛洛伊德及其《少女朵拉的故事》一書(也許還可再加上《論失語症》和《歇斯底里研究》)。本來只是一樁單純的謀殺案件,只要圍繞在類似福爾摩斯或克莉絲蒂式的「誰是兇手」的追逐遊戲上面,加上曲折迷離之情節即可,如今由於佛洛伊德的介入,整篇故事立刻變得更加複雜詭異,但同時內容也顯得更加豐富有趣。如果說《達文西密碼》有蒙娜麗莎的微笑和聖杯傳奇,《玫瑰的名字》有福爾摩斯和亞里斯多德(沒有人讀過的《論喜劇》,讀過的人都在書中被幹掉了),《謀殺的解析》則有精神官能症和伊底帕斯情結,在敘述策略上又有後設的斷裂敘述架構和狄更斯的敘述觀點變化(《荒涼屋》中第一和第三人稱敘述觀點交叉變化的模式),多麼豐富呀!看來當今小說寫法除了偏向通俗路線之外,還必得不斷向賣弄學問的後設手法靠攏,這說明一件事實,通俗小說要寫得精彩好看,似乎只有擷取後設觀念一途了。
《謀殺的解析》在非虛構的事實部份︰一九○九年八月底,佛洛伊德應美國克拉克大學邀請赴美訪問演講有關精神分析的觀念,關於這個訪問過程,彼得?蓋伊教授(Pro. Peter Gay)在其大著《佛洛伊德傳》(Freud: A Life for Our Time)一書第五章的〈美國插曲〉一節有詳細記載。佛洛伊德和榮格、費倫齊等一行三人於該年八月二十九日搭船抵達紐約,住進曼哈頓大飯店,在紐約停留一週,然後轉往克拉克大學。事實上,大師和兩位徒弟停留紐約期間,除了盡興遊歷紐約之外,加上大師胃腸不適,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本書作者抓住這一世實大作文章並加油添醋M不讓大師和他的徒弟閒著,突發奇想編織一樁離奇謀殺命案,透過一位名叫楊格的紐約年輕精神科醫生,以第一人稱觀點,把他所景仰的佛洛伊德扯入這個命案,讓佛洛伊德以大師姿態督導他位案件受害少女從事精神分析,這是這篇故事的虛構部份,事實和虛構夾雜交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觀點交互運用,加上斷裂敘述架構手法的頻頻使用,引發懸疑氣氛此起彼落,因而使得整個故事在筆調上顯得無比活潑生動,除了有克莉絲蒂的懸疑風格之外(故事中最沒嫌疑者往往到最後竟是真兇),又加上狄更斯的創意(如《荒涼屋》中敘述觀點的變化),還有令人大開眼界的薩德主義(性虐待的變態行為,比如綁住手腳用鞭子抽打),然後又披上精神分析的亮麗外衣(歇斯底里症、失語症、哈姆雷特式伊底帕斯情結、移情作用……等全部出籠),總結這些,讀來實在是真正的意趣橫生了。
偵探推理小說的寫法和正統文學創作一樣,進入後現代之後,再也不能依循成規走傳統的路線了,我認為「後設」可能是一條極可行的最佳路線,《玫瑰的名字》和《達文西密碼》會那麼風靡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尤其後者,幾乎滑稽模仿了中國武俠小說、○○七公式、西方偵探推理風格等通俗要素,然後披上達文西和聖杯傳奇的外衣,寫來真是得心應手,讀者讀來痛快淋漓,竟忘了這實在是一則一廂情願至極的俗爛故事。
誠然,西方一百年來德偵探推理故事全都是舊瓶新酒,如何處心積慮去演出眩人耳目的獨特風格,這才是真正要務。《謀殺的解析》在佛洛伊德這樁事實底下,其實也是許多傳統偵探推理小說的滑稽模仿,到處都是前輩名家的影子,不說福爾摩斯和克莉絲蒂,即使錢德勒及漢密特這兩位美國前輩名家,都是作者所要借鏡的對象。但他更進一步的地方是,他刻意回到歷史的現場——一九○九年八月底的紐約,佛洛伊德訪問美國的歷史時刻——好比《玫瑰的名字》刻意把我門帶回十四世紀義大利北部一個特定的修道院,或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把我們帶回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時代,故事在一個特定的時空之下進行,許多人物和當時環境景觀紛紛上場(比如就本書而言,除了佛洛伊德這一行人之外,還有當時督導辦案的紐約市長,以及反對佛洛伊德的一群精神科醫生。)這些都必須透過可靠的考據工夫,藉以取信於人,即使故事和一些人物是虛構的,讀來卻有參與現場的感覺,說得上是栩栩如生,如親臨其境,而這是一般通俗犯罪小說所少能辦到的。
就我個人而言,這本小說吸引人之處,反而不是滑稽模仿《少女朵拉的故事》,亦即書中有關偵查兇案曲折過程的部份。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我認為是作者為是時年屆五十三歲的佛洛伊德來到陌生異邦之際,所勾勒出的具體鮮明的突出形象。蓋伊教授在《佛洛伊德傳》裡頭曾生動描寫大師進入五十歲之後的意象︰跨入五十歲之後的佛洛伊德思想力旺盛而身健體壯,不過確實而被自己會老朽的灰暗念頭所困擾。這顯然是一種老年恐慌症,更確切地說,死亡念頭揮之不去,老年情結時時壓迫著他。他旺盛的思考和寫作能力,以及外表炫人的風采,始終讓外人無從察覺他內在潛藏的精神官能症般的執念。《謀殺的解析》之中,有關他的諸多著墨,無形中為我們塑造一個這樣的佛洛伊德意象,就像小說《大師》(The Master)一書中,作者柯姆?托賓(Colm Toibin)為我們塑造的年過五十歲的亨利?詹姆斯的意象一樣,自信底下隱含恐懼和焦慮,儘管如此,仍然處處流露智慧飽滿且洞悉世故的大師風範。
因此,一本《謀殺的解析》從頭到尾讀下來,佛洛伊德反客為主,反而成為書中的真正主角,作者暗中所透露的訊息至為明顯,他顯然是在向大師呈獻最高的敬意,我們甚至深刻感受到,作者所化身的書中那位年輕醫生,藉著大師的精神分析理論,實際運用在案件成功之餘,更激發了他對生命的深刻思考,他已然成為大師的最偉大崇拜者了,即使他始終不願認同伊底帕斯情結觀念,卻終究無法反駁,就像威廉?詹姆斯那次去克拉克大學聽佛洛伊德演講,儘管不認同他的反宗教觀點,卻不得不佩服他在心理學領域偉大的真知卓見。
總之,這本通俗犯罪小說再度為我們印證佛洛伊德的魅力,把我們帶到歷史的案件現場,親自領受大師的迷人風采。
作者簡介
劉森堯
文化學者、影評家,現任教於逢甲大學外文系。
碰巧寫了一本暢銷小說的法學教授——傑德‧魯本菲爾德訪談∕李靜宜
初次見到傑德‧魯本菲爾德的人很難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外型神似青壯時期的艾爾帕西諾。線條鮮明的五官,銳利的眼神,活脫脫是電影裡身陷重重人性誘惑,抽絲剝繭解開謀殺疑雲的檢察官形象。這和魯本菲爾德的現實生活,倒也相去不遠:他學法律,洞悉人性,而且還對謀殺案有興趣。只不過在耶魯大學法學院任教的他,並沒在法庭上滔滔雄辯,而是靠著生花妙筆在小說中解開謎團。
堂堂耶魯法學院副院長,怎麼會寫起推理小說呢?幾乎每個訪問魯本菲爾德的人都會提出這個問題。他一貫的標準答案是:「為了男性尊嚴。」他上一本出版的著作是關於美國憲法的學術論著《司法革命》(Revolution by Judiciary),「總共呢,只賣出六本,而且我想,有四本還是我自己家人買的。」他故作哀怨地說。偏偏他也任教耶魯法學院的華裔美籍妻子蔡愛眉的著作《世界危機:輸出自由市場民主如何孕育種族仇恨與全球不安》(World on Fire:How Exporting Democracy Breeds Ethnic Hatred and Global Instability),不僅登上暢銷排行榜,更入選紐約時報二○○三年度十大好書。「我是個傳統的大男人,不多賣幾本書在家裡怎麼抬得起頭來?」他一本正經的語氣掩不住以妻為榮的自豪。
利用暑假埋頭筆耕的魯本菲爾德果真心想事成,初試啼聲的小說《謀殺的解析》名列二○○七年第一季亞馬遜全球小說銷售排行榜第三名,更一舉奪下「英國國家圖書獎」的大賞。但他對「暢銷小說家」的頭銜顯然還不太習慣。「我算不上是小說家。」他說:「我是個法學教授,只是個碰巧寫了一本暢銷小說的法學教授。」
碰巧?「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從來沒想到過我能寫小說。」他說。
然而,意外似乎正是魯本菲爾德人生的寫照。在美國首府華盛頓長大的他,父親是心理醫師,母親是藝術評論家,大學在普林斯頓主修哲學,畢業論文寫的是佛洛伊德。但他不想從事學術研究,於是進了茱莉亞學院研習戲劇,同窗星光熠熠,包括以影集『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fe)走紅的瑪西亞‧克羅斯(Marcia Cross)和『急診室的春天』(E.R.)的男主角艾力克‧拉薩爾(Eriq La Salle)。「唯一的問題是,我根本不會演戲。」魯本菲爾德說。沒日沒夜耗在圖書館鑽研莎士比亞一段時間之後,他決定進哈佛法學院。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法院工作,卻因為發表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的一篇論文,而獲得耶魯大學法學院的教職邀約,一腳踏進學術圈,成為聲望卓著的憲法學家,「純屬意外。」他竟說。
有法律專業背景的小說家不乏其人,如出身律師的暢銷作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但他們的作品泰半都以法律驚悚或司法審判為素材。而魯本菲爾德這部《謀殺的解析》卻是以佛洛伊德學說和莎士比亞戲劇作為基礎,運用真實的歷史事件,虛構出一個撲朔迷離的謀殺故事。「我之所以寫小說,就是想逃離法律啊。」他說。但為何會選擇以佛洛伊德作為小說的主角呢?
「有三個理由。」魯本菲爾德一本學者精神,條理分明地說。首先是佛洛伊德理論的引人入勝,儘管許多人都因為習以為常而不自覺,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否認,佛洛伊德的革命性理論,諸如潛意識、壓抑的性欲等等,都已成為型塑我們的生活與認知的重要基礎。其次,佛洛伊德本身就很適合當謀殺案故事的主角,因為從心靈層面來說,他實在很像福爾摩斯。
更重要的是,佛洛伊德一九○九年的訪美之行是個真正的歷史之謎。從各種客觀的角度來看,他的訪問堪稱大為成功:他在克拉克大學發表了一系列的講座;媒體對他讚譽有加;而且在他訪問之後,心理學襲捲美國,威力難當。然而,佛洛伊德此後未再踏進美國一步,而且終其一生,只要談到這次的美國行,就好像碰到過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他說美國人是「蠻夷」,是「歹徒」。他也把他身體的病痛,例如書寫能力的障礙,歸咎於這次的訪美之行。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一直到今天,為佛洛伊德立傳的人都還大惑不解。佛洛伊德在曼哈頓的那個星期是不是發生了一些我們不得而知的事,導致他這些異常的反應?「我的小說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虛構的答案。」他說。
至於選擇紐約作為故事的背景,魯本菲爾德引用美國作家歐亨利(O. Henry)的話說:「美國只有三個故事之都──紐奧良、舊金山與紐約。」二十世紀初的曼哈頓是現代都市的誕生地,摩天大樓、電話、汽車全都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數以百萬計的新移民湧進紐約。豪門世家的財富越滾越多,醜聞也越來越不堪聞問,貪污腐敗與犯罪情事如藤蔓滋生不息。但是,「美國人還是樂觀而天真。」他說。那是「美國世紀」正要揭開序幕的時刻。「一九○九年的紐約,值得一書的時代,值得一書的城市。」
除了佛洛伊德之外,《謀殺的解析》也以莎劇「哈姆雷特」那句知名的「to be or not to be」作為故事的主軸,並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詮釋角度。魯本菲爾德說,書中的詮釋角度完全是他自己的創見,但他也很謙虛地說:「因為研究莎士比亞的人不勝其數,我也不確定有沒有人曾經提出和我類似的看法。」而之所以選擇在虛構的小說中提出這個頗有學術討論意趣的問題,他說:「是王爾德(Oscar Wilde)給的靈感。」因為王爾德就是在小說《W. H先生的肖像》(The Portrait of Mr. W. H.)裡提出關於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理論,解開莎士比亞身份之謎的。
當然,魯本菲爾德之所以選擇佛洛伊德與莎士比亞作為小說的題材,也得歸功於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與茱莉亞學院的學術背景。「身為一個學者,如果不是在寫作之前就對佛洛伊德與莎劇有一些瞭解,有把握忠實詮釋他們的理念,我絕對不敢寫這個題材。」 儘管寫的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他仍然期望讀者在享受閱讀的樂趣之外,也能獲得一些知性的啟發。「希望我書中所談的那些佛洛伊德與莎士比亞的東西,能讓讀者在讀完故事之後,還能回味思考很久。」
正因為對自己的作品有此期待,魯本菲爾也充份發揮學術研究的精神,細心考據故事背景的人時地物,大自曼哈頓大橋的建築工程,小至計程車車身的顏色,都務求有所本,栩栩如生地重建一九○九年的紐約場景。甚至還聘請一位歷史查核員,負責幫他查校所有的歷史細節,耗費的心力,不下於撰寫學術論著。
但是,最令人驚訝的是,魯本菲爾德在創作這本小說之前,從來沒寫過任何虛構的作品。「一頁都沒有!」他略帶得意地說。但是,他自認對寫作並不陌生:「畢竟,我也出版過兩本學術論著和很多篇論文。而且,家父和家母都寫過書,雖然也都不是小說,但是可以說寫作原本就是我成長經驗的一部份。」
曾經研讀過心理學與戲劇的魯本菲爾德認為,文學與心理學的關係密不可分,因為所有的文學作品,無論是以戲劇的型態呈現,或以文字的方式敘述,「都在讓人更加瞭解自己,特別是瞭解自己的感覺。」不過,他並不敢誇稱自己的小說是「藝術創作」。他說,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曾把自己的作品分成「文學」與「娛樂」兩類,「當然,他的娛樂之作也仍然是文學佳作,但是,我的小說就只是娛樂。」寫小說對他來說,是樂之所至,儘管不僅僅是一種消遣,但也還不到考慮成為專業作家的程度。「我是個學者,對我來說,學術研究還是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他說。
《謀殺的解析》在美國出版之前,就已售出多種語文版本,陸續在全球各地上市。但是,對於這本書在台灣出版,魯本菲爾德卻格外有所期待。他對台灣一直有特別的情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妻子。魯本菲爾德夫人蔡愛眉女士雖在美國出生,但父母親都是祖籍福建的菲律賓華僑,所以蔡愛眉的母語就是台灣通行的閩南語,而他們的兩個女兒都能說流利的中文,「我們希望她們也能讀、能寫漂亮的中文。」幾年前曾經參加學術訪問團到台灣訪問的魯本菲爾德,對台灣開放的社會與多元的風貌頗為讚賞,至於哪一個地方讓他印象最深刻呢?「故宮博物院,」他毫不遲疑地說:「我畢生難忘!」
「別叫我小說家,」魯本菲爾德一再強調,但卻又補上一句:「或許等我寫出第二本小說的時候,再這麼叫我吧!」他的第二本小說,相信也是每一個讀過《謀殺的解析》的讀者引領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