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的筆記本:繪畫是怎麼回事
- 作者:達文西
- 原文作者:Leonardo da Vinci
- 譯者:鄭福潔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出版日期:2007-04-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271169
- ISBN13:9789868271166
- 裝訂:平裝 / 128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達文西,堪稱擁有史上最全能的頭腦、「文藝復興人」的最佳樣本,畢生留下無以計數的筆記,內容囊括繪畫、數學、物理、解剖、機械發明、建築設計……,所跨領域之廣令人咋舌。這些筆記以密語反方向書寫,須藉鏡像才能讀到正確的文字,直到達文西死後數百年,七千多頁的手稿及素描才被發現且譯成通用語言。要一窺這位絕世天才腦袋裡秘密,他的筆記絕對是最直接、最震撼的路徑。
《達文西的筆記本——繪畫是怎麼回事》,精選達文西筆記中關於繪畫的思考結晶。從中我們可以得見,達文西將繪畫視為一門「科學」的獨特創見與宏遠企圖。他將幾何學原理應用於繪畫上,宣明繪畫科學的基礎即為「點、線、面、形」,同時強調「視覺」的重要性,認為畫家必須徹底研究眼睛的功能、光的作用原理,更發展出著名的透視學辨析,精闢界定出三種不同的透視形式。在比例、構圖、明暗深淺等方面,達文西也本著科學精神與翔實體現自然的使命,下了深刻的苦心。
除了理論以外,達文西的筆記中更累積了令人嘆服的觀察心得與技巧指導。鉅細靡遺的人體解剖研究,印證了他筆下的每一寸肌理、每一張表情何以皆如此栩栩如生。至於,要如何描繪一場人馬奔騰、塵沙飛揚的壯闊激戰呢?要如何描繪摧枯拉朽、宛如末日來臨的暴風與洪水呢?要如何呈現夜景那幽微的色調?達文西都以詳盡的文字佐以無與倫比的精細素描,指導了後進藝術家。
作者簡介
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1452 ~ 1519)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跨領域的發明奇才。一四五二年出生於佛羅倫斯,是一名私生子,名字是「文西村來的李奧納多」之意。二十歲加入畫家聯誼會,拜佛羅倫斯畫派畫家維羅啟奧學畫,一四八一年離開佛羅倫斯到米蘭,在米蘭生活了近十七年,其間繪製了包括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在內的許多偉大作品。一五OO年,達文西回佛羅倫斯住了六年,此時畫了《蒙娜麗莎》。晚年定居法國,致力研究信仰與自然的關係,一五一九年逝世於羅瓦河谷的克勞城堡。達文西是歐洲第一位描繪風景畫家,在文藝復興三傑中,他的人物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他曾設計過直升機、飛行器、城市防禦及排水系統。其他著名畫作如《巖窟聖母》等。
編輯前言 p.4
序 p.6
技巧 (part 1)
畫家的學習課程 p.10
哲理 (part2)
繪畫與其他藝術之比較 p.102
實踐 (part3)
達文西的叮嚀──畫家的25個生活守則 p.114
達文西是一個巨人,說他是個天才、智者亦不為過,之所以成為一個天才他必需要有兩個條件:一、身體健康,二、有很強的企圖心和好奇心。
達文西的繪畫是那麼具有洞察力,由於他的繪畫使得他的科學、醫學和美學研究得以發揚光大,幾百年來還沒有哪一個藝術家可以超越他。這是第一個我對他的看法。
第二,達文西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藝術家,事實上他是經過了不斷的練習,所以他操控畫筆的靈活度,是他同時代的人,或以後的人所無法了解的。與其說他是在繪畫,不如說他是在做一個形象的記錄。比如他要畫一座橋、一件武器,或了解一個人的器官的時候,他得先弄清楚相關的知識以後,才開始以哲學般的思考去繪畫。比如,達文西的時代沒有照相機,當一個女人難產死了以後,他就去把一個一個的屍體去解剖,把自己觀察到的記錄下來;當一個人走路時,怎麼走會比較好看,他用了黃金比例或一個人體的功能比例把他畫出來;一艘船穿過一座吊橋時,要怎麼把橋吊起來……等等,這些筆記就是他工作的痕跡。現在不管是醫學、美學、建築甚至是工程的理論,都以他的圖像作為原始的圖像。因此,我們可以從他的筆記裡面,了解到他所畫的是從科學到哲學而到美學的一個過程,這都是很自然發生的,不是有意刻畫。現在的人看到達文西墨筆的紀錄,領略到他速寫的力量,讓人敬佩他不只是個天才,而且還是一個開創者。
第三,達文西畫了很多跟宗教有關的圖像,當初畫的時候他都沒有簽名,可見他不是為了名傳後世而畫,而是為了記錄自己的情感生活,或對宗教信仰及文學的詮釋。透過這些畫作,反映了達文西對人生意義的了解,有人認為他是個同性戀者但是,其實他根本沒有時間去談這些事情。他的繪畫從宗教、對人性以及自然界的探索,在繪畫上已經表現得非常亮麗,所以在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裡面,他居於首位。達文西之前的畫家,在畫人像時通常只是把人像畫出來,而背景是平的。可達文西卻已經把東方式的大山大水都畫了出來。我們看到〈蒙娜麗莎〉的時候會注意到蒙娜麗莎的神情和笑容,卻往往忽略畫在她背後的風景。在他之前,畫家畫的東西都是憑空想像的,而達文西卻是臨摹實物。我一直懷疑中國的山水畫就是由馬可波羅帶到義大利去的!也就是說,達文西的知識裡面汲取了中西方的文化,而運用在他的繪畫上,所以說達文西也是個非常有國際觀的人。他的視覺創作不只是技法創新,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文藝復興時代,成為以後巴比松派、寫實主義,還有風景派的先驅,所以他的貢獻是很大的。
另外,以達文西筆記來說,可以給我們現代人一種省思:不管是畫人體或解剖,達文西畫的不只是人像,而是一種背景的詮釋,他畫的更多是哲學和他個性的表達。在這個電腦數位化的時代,手寫筆記還是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對美感的訓練。筆記有人性的溫度,能傳達美感、訓練美感。書寫的時候字體會有大有小、有空間的安排,也無形中滲入一些人與人的關係,直接有著一種情緒上的傳達。它甚至和人的生命一樣,有始末、有出生和死亡。
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獲得更多達文西對繪畫的理解,因為繪畫畫得好的人,或藝術創作已達精妙水準的人,他更必須是一個高智慧、高尚、高道德的人。我在這裡特別要表達的是,不要把畫家當作只會畫畫的人,而忘了他的知識、思想和情感的豐富,這樣他才能超越同時代的人,甚至死後他的影響力還可以存活超越時空。因此,我們會稱達文西為藝術的巨人,也是世界的巨人。
前言
關於繪畫,達文西多次提及凡世間萬物--無論是人、動物、植物的肢體動作、神態,以及沒有生命的物件--畫家應養成隨時留心觀察的習慣。畫家的靈魂應像一面鏡子,反映物體的顏色,反映面前一切物體的形象。除了觀察之外,他說:「迅速將這一切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裡,本子應由不易擦掉的顏色紙訂成,舊的本子畫完了,就換一本新的。這些東西不應該被擦掉,要仔細保存;事物的形態和位置無窮多,任誰都無法全部記住,因此保存這些草圖可作為你的嚮導和師傅。」達文西一生寫下數目龐大的活頁式筆記,原是寫在大小、質料不相同的紙章上,達文西死後手稿分散至他的朋友,大部分由他的學生梅爾齊(Francesco Melzi)所保存,之後再輾轉流傳至不同的藝術家和藝術收藏家。
當中能流傳下來的大約有三十一本,約占全部的三分之一。達文西把這些筆記主要分成四個主題:繪畫科學、建築學、機械學以及人體解剖學。在這當中又分成了眾多的論述,包括他對植物、地理、飛行、水文學等跨越藝術和科學的研究,目的是要把自己的研究綜合成一個有系統的世界觀。從手稿的編排法,像參考書目、研究案例的討論、標題以及寫給讀者的獻辭等看來,達文西是有把筆記彙整成書的意向,不過他生前都沒有把筆記編輯成一本完整的著作。
梅爾齊在1540~50年期間整理了達文西十八本有關繪畫的筆記希望出版成書,但最後並沒有完成。梅爾齊死後筆記散失,剩下其中七本被稱為Codex Urbinas Latinus 1270,成為出版於1651年由弗雷納(Raffaelo du Fresne)編輯的《繪畫論》(Trattato)一書的原型,並加上了法國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的插畫。不過,這個「梅爾齊版本」並不完整,一直到1817年由曼茲(Guglielmo Manzi)所編輯的版本才告完整,當中包括了達文西對不同藝術的比較(曼茲稱為〈典範〉﹝Paragone﹞)。而研究達文西手稿的專家保羅.李希特(Jean Paul Richter)則從歐洲各地搜集而來的手稿,按主題重新彙整達文西的筆記,並於1883年出版了義、英文對照的達文西文選The Literary Works of Leonardo da Vinci。本書主要是參考李希特版本的譯文加以整理,並按照達文西的繪畫論述,配上了他的相關畫作、未完成作品的草圖以及筆記本的手稿,讓達文西的繪畫印證他自己的理論。
達文西的筆記有兩個特色,一是筆記上的文字是從右至左倒著寫的(mirror writing),讀者必需要使用鏡子來閱讀才能看懂達文西的文字,這樣做的目的仍是個謎,有人認為是因為達文西是個左撇子,亦有說達文西不希望他的思想被人所解破。另一個特色就是圖文並茂,因為達文西認為「你把它描寫得越細緻,就會把聽者的思想搞得越糊塗」,要理解人體的結構,最好的方法不是閱讀文字而是圖像閱讀,以他自己話來說:「你能用什麼文字將這顆心臟描述清楚,而不花上整本書的篇幅?」
本書輯錄達文西關於繪畫的論述,主要包括第一,重要的繪畫技術--透視、光、影、色、生命和物體的構造、人的動態與精神的表現、構圖、衣飾的繪畫方法,以及植物與風景。二,關於繪畫的哲理──繪畫與其他藝術之比較;三,畫家生活守則。
感謝達文西保持寫筆記的習慣,使得我們這些比他晚生好幾百年的人,仍有機會超越時空親耳聆聽這位博識的導師的繪畫心得,親眼目睹了這位曠世天才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