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回到素樸,回到極簡
1.
一個神祕的人物。
一篇無心的、自然流露的哲思。
一種直覺的體驗。
一首詩性的思維體系。
很老的老子,卻也是不老的《老子》。
2.
記得升大學的志願卡,不論國立或私立大學,我只填三個志願: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歷史與哲學的探索,在我,只是為了開闊文學、增強文學、深化文學。
先看文與史之不可分,《春秋》《左傳》《史記》《漢書》既是史書,又是可讀性甚高的敘事性、描寫性的史傳散文,中文系考不上,歷史系的課程例如史學方法的探究、史料文本的研讀,或可幫助我釐清繁雜的思路,繼續往文學幽徑上邁步。我的朋友陳芳明在今日台灣文壇的論述成就,可以證明這種說法。再看文與哲之互為表裡,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沒有哲學內涵的文學作品可能只是人生裡的一場鬧劇,或者小把戲而已;反之,哲學如果沒有文學的潤飾,黑布遮障下的黑屋,即使有再多的黑貓,也無人敢於親近,哲學的黑夜也就沒有曙光乍現的時刻。東方文明的一顆重要明珠──《老子》這本書,早在兩千六百年前就已實踐這種文與哲合而為一的理想,垂流下最好的範式。
《老子》這本書就是一首相當傑出而優美的哲理詩,不但有精采的意象創造,還有隨著思想內涵而改變的?韻效果,任何一句,都不容割捨。如果你仔細閱讀,將會發現:古中國有名有姓的第一個大詩人,不是戰國時代的屈原,應該再向前推至春秋時代的老子。《老子》一書就是八十一首小詩合成的哲理長詩,每一則小詩都符合「詩」的幾個重要元素,如?韻的要求,意象的書寫,誇飾的運用,哲思的蘊涵。更重要的,老子的哲學自成體系,這個體系是由「道」字出發而形成老子的宇宙觀,進而發展出他的生命哲學、生活美學,最後形成他的治世妙方、帝王統御學。因此,溯源探本,「道」字的追索是瞭解老子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而他的思考模式,喜歡以相對而論的方法告訴我們純樸、清靜、簡素、無為的好處,他發現「有無」是相對而互生的,「難易」是相對而相成的,「長短」是相對而互顯的,「高下」是相對而相倚的,「音聲」是相對而和諧的,「前後」是相對而相隨的。老子以許多不同或相反的「象」去見證他的「意」、天地間的「道」,這是哲學的文學,文學裡的哲學。
因此,在眾多經典之中,從詩與美學出發,我選擇《老子》這本書作為詮釋的對象,先以文學性的思考為主軸,耙梳老子這個人的神祕身世,拈提閱讀《老子》的幾個重要面向,最後,盡量以保持韻腳的方式,融會貫通老子的思想,翻譯這首哲理詩,讓讀者從閱讀原文的喜樂中獲得智慧。──回到素樸,回到極簡,以老子之論見證老子。
因為讀詩而明理,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
3.
老子的文章十分精簡,全書也不過是五千多字,但是就像金礦、鑽石,發出光芒,照耀我們的人生旅程,人類的歷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處,兩三千年來多少哲學家、思想家在探勝尋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之為圭臬準則,其實可以用極簡的觀念來貫串他的思想,就像未經加工、未經雕琢的「樸」木;就修養而言,那就是毫無城府、毫無心機的渾樸狀態。保有這種狀態,那就要棄絕智辯、仁義、偽詐、巧利,達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也就是呈現素樸,抱持簡樸。因為我們早就不是未經加工、未經雕琢的原木,我們能做的就是心中長保渾樸狀態,甚至於回到未經污染的嬰孩狀態,回到淡兮湛兮的「道」的渾樸。
讓心思簡單,行事簡單,我們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化入人類心靈真正的桃花源,生活的桃花源,尤其是在這濁亂的時代裡。
前言
◎最老的哲學,最新的「樂活」智慧
《老子》是一本以智慧增長智慧的書。藉由這五千字的書,世界上不知道延伸出多少不同類型的智慧。
先秦時代,老莊思想這棵大樹已長成,孔子的儒家學術與她相互激引而攀升,互為樹與藤。魏晉時期的老子,直接影響了王弼、郭象,因為註解老子、說解老子,玄之又玄,竟成魏晉「玄學」主流。隋唐的成玄英、王玄覽,連名字裡都帶有「玄」字,當然又碰撞出新的火花,尤其這是富裕的唐代,尊崇老子的李氏王朝。
老子哲學的可愛,就因為他說「無」、說「谷」、說「水」、說「樸」,呈現開放的狀態,謙沖的懷抱,可以吸納任何學說,遠如印度佛教文化,近如西方民主思想,只要順著自然的趨勢,都融入了道家靜靜的水流中。
「自然」的觀念是道家所推許的,其字面意義是「自身如此」,所以第一層意義是「天地自身如此」。人是天地萬物之一,順著天道自然就對了,所謂「無為」的涵義在此,因為人為造作往往帶來虛矯,台灣近百年的政治環境,讓我們看到著力太多所顯現的醜陋,二十世紀以來全球所關注的「生態」卻是呼應著老子的最原始主張。「自然」的第二層意義是「你我自身如此」,每個人的生命要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想去完成,不待「他者」,可與佛祖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對等看待。這是生命真實具足,不待他求的真諦,又可與西方文化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自由的呼籲相呼應。
天地無為,所以萬物自由;我無為,所以你自由;聖人無為,所以凡夫百姓自由。所以老子要去掉所有造成相對或本身相對的東西,賢愚相對、美醜相對、好惡相對、貴賤相對,都應該去掉這種執著,執著就是一種作為,天下大大小小的紛爭,無不由此而起。熟習老子的學說,可以去紛息爭,從個人的修為到國際外交的往來,無不如此。
所以,最後回到跟道初生的「大象無形」的狀態,萬物芸芸,芸芸眾生,都回到最根本的地方,那就是極簡的生命認識,極簡的生活方式。經過無限的文明創造,西方人的資源浪費已經瀕臨極限,他們開始反思、檢討,開始體認東方人的宇宙觀,老子的生命美學,「極簡」也就成為他們一再「減、減、減」的追求目標。
因為極簡,所以可以肆應萬端。因為無為,所以可以「無所住」,所以可以「生其心」。這就是老子,人類成長的歷史裡最老的哲學,最新的智慧。
跨越地理,跨越種族,跨越年齡,全世界都在注目的最新智慧,其實是一種足以反映個人或團體的態度及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樂活」(Lohas的音譯),他的原意是: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重視健康,重視你我、生物、地球持續活存的能量的一種生活型態。如果我們願意回頭重新認識《老子》,這種最新的「樂活」智慧,早就在最老的哲學裡展理無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