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的某一天,擔任保母的我照顧兩個小女孩,我們一起到公園去。這天天氣很熱,兩個小女孩的頭上都繫著紮染印花大手帕,防止太陽直接照射。我們玩了一會兒之後,有位婦人迎面走向我這裡,她說:「妳是怎麼辦到的?」她訝異的問道:「妳怎麼有辦法讓她們乖乖的繫著手帕?」我看著她,然後用近乎耳語般的聲音低聲說:「用強力膠,只要在她們額頭上黏成一條線就可以了。」從震驚的表情中,看得出她有一秒鐘的時間把我的話當真,後來她才明白我在開玩笑!*
不必我多費唇舌,你們也知道在這本書裡面絕對找不到關於強力膠的管教技巧。此外,本書也不會出現任何足以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和情緒的教養方式。你看到的將是大部分家有五歲以下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處理的一般常態性挑戰與問題。這些管教技巧不是我發明出來的,而且我想天底下大概沒有一個人能摸著良心說,這些技巧是出自他的神來之筆。大體來說,我只是是憑著直覺,以及觀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研究什麼技巧有效,什麼技巧徒勞無功。例如我所謂的「共同參與的技巧」,其實很多父母因為需要做家務,在本能的情況下就這麼做了許多年。又如「調皮樓梯間的技巧」--一種強迫孩子反省他們的行為的方法--只要是家裡有樓梯,房間裡有角落,可能就常見到這種管教方法。
其實我並非某天早上醒來就下定決心要當保母的,不過事情就這麼順理成章的發生了。如果要追溯這件事的話,可以從我第一個必須在星期六上班的一家孕婦服飾店說起,所以後來我轉換跑道,從事與孩子為伍的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喜歡和不同的人接觸,而且也喜歡小孩。我父母老開玩笑說,我小時候是個喋喋不休的人,到現在這一點似乎完全沒變!從前我們一家人外出渡假時,有些陌生人常會找我爸媽攀談,原因是我老早和他們的孩子成為朋友。等我年紀漸大,常常看顧小孩,有時候也兼職當保母。有次我在一家書店裡的佈告欄中看到一則廣告,洽詢之後得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十五年之後,我有了帶小孩的豐富經驗。我曾經當過專職保母、臨時保母,以及排解疑難的保母。不管是在假日和家人渡假或搬家時,都和孩子在一起,即使搬到其他洲也和小孩為伍。我照顧過的小孩,年齡從剛出生幾小時到十四歲都有。在午夜兩點我接獲過無數個憂心忡忡的父母打來的電話,我曾受僱的那些家庭也常憂慮的打電話給我。自從電視節目《超級保母》播出第一集後,一張張由與我素昧平生的人寫的信件如雪片紛飛般地投向我,這些觀眾嘗試了電視上演出過的那些管教技巧,他們告訴我,事情有了好轉的跡象。聽到他們的消息加上又獲得正面的迴響,實在令我感到高興。
有些信件指出我並沒有當過母親,這是不爭的事實。我不是小兒科醫生或兒童心理學家,從事這種工作之前也不曾受過正規的訓練,這樣看來,我的情況和大多數不會情緒緊繃(雖然我們保母也會產生這種情緒)的父母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最大的差別在於,我擁有多年照顧各形各色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經驗,何況我並非第一次面臨這些挑戰。我看著孩子們從斷奶和大小便的訓練、長牙、發脾氣,一直到第一天上學,由於這個工作,我得以觀察孩子的行為,聆聽別人討論育兒經,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我聽取自己的直覺。
很早以前,我就認為保母的工作不僅止於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與擔任育兒的職責而已,就某些方面來說,保母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橋樑。這樣的使命使你立於獨一無二的地位,得以觀察家人之間的互動;也因為每件事情都息息相關,這樣的動力使我更加執著與著迷於保母的工作。如果你內心深處沒有牽絆,能處於客觀的立場,你就能看清楚這件事。問題是,許多父母一遇到困境就會變得過度情緒化,因此無法擴大他們的視野。
這本書可以使父母後退一步,拓寬教養孩子的視野,而這正是我在《超級保母》中,為每一個遭遇困難的家庭效力的重點;這些家庭之所以碰到瓶頸,只是因為不知不覺的陷入那個將他們送到同樣的惡性循環型態的陷阱中。我不相信天底下真有頑劣不冥的小孩,不過我卻相信孩子有可能表現出如大人所預期的的行為舉止,這裡並非指刻意做出來的良好行為,而是指擁有個人特質的小孩所散發出來的快樂、輕鬆,可是他們明白界線在哪裡。
就我所見所聞的每件事情使我深信,孩子真的需要規範,而這些規範則需要靠紀律與管教來維持。管教並非指嚴厲的處罰,事實上,扮演關鍵角色的反而是讚美。話說回來,管教孩子之前必須定出規矩,而且應秉持堅定與公正的管理來維持這些規矩。
許多父母覺得管教孩子是件非常艱鉅的任務,可能是因為他們害怕孩子從此不再愛他們,使得他們沒辦法適當管教,造成主導權落在孩子身上。然而,當你還只是個孩子時,掌握這樣的主導權反而造成混淆、不快樂。
想像一下,你走進銀行準備用支票繳款,然後你被要求去找經理。這時候如果你沒受過訓練,也沒接觸過高階主管,對於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可能就沒有概念;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會發現自己掌控的是一個他們心理上還無法應付的情況。
我有一個安全、溫暖的成長環境,從小就受到父母的關愛,他們幫助我建立自信,告訴我前途充滿了光明,而且他們從來就不食言。我母親總是不斷鼓勵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導我,讓我不知不覺學到許多事情。我父親給我安全感,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不會傷害我。如果我為某件事擔憂,父親就會和我共同討論這件事,安撫我的憂慮。同時,我爸媽堅持我們必須遵守規矩、尊重別人、行為舉止合宜,不只對彼此用這樣的標準,對待別人亦然。不過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常常把身上弄得髒兮兮的,而且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愛玩,身上沒有肩負世俗的煩惱。
現今,教養子女並不是件容易的任務。我們的社會已經變了;孩提時代,我和弟弟馬修去公園玩的時候,爸媽不怎麼擔心,而且我們所住的地方,人們甚至不必把門鎖起來,可是現在的人卻無時不刻都在擔心。每天在媒體上都可以看見一些危及或傷害兒童的可怕事件,再過一個星期,同樣的報導卻又出現前後矛盾的情形,使我們都快搞不清楚自己處在什麼世界了。同時,為人父母的似乎變得具有競爭性,當別的父母們不厭其煩地告訴你,他們的孩子有多麼的優秀,多麼的有教養,這時恐怕你很難再放心地相信你的直覺了。
從前,總是有祖父母或住在附近的親戚隨時伸出援手,提供你依靠或建議,但是今天很多人都發現到,已經沒有這些傳統的支援系統可以適時協助他們了。如果父母雙方都上班,那就代表更多的壓力和孤立無援了。如果只有父母親中的一方負責照顧小孩,教養子女的任務就更加艱辛了。根據慈善團體父母交流(Parent
Talk)針對英國家庭最近做的一項研究表示,所有為人父母者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自認為失敗。這樣的結果真令人感到惋惜。
有些人對於對於教養子女就像是鴨子在水上一樣的悠遊自在,可是有些人就沒辦法那麼自然了,這種情形需要透過學習、了解和練習來改善。你知道得愈多、吸收愈多知識,並且和別人交換心得,你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做出自己的決定。一定要有自信;因為,如何把孩子撫養成人是你的選擇,一切操在你手上。
把孩子撫養成人是你畢生扮演的角色中最重要的一個,你正一點一滴地為他們的生活奠定穩固的基礎,但是倒不必把這個任務當成一份苦差事,其實教養子可以是種樂趣,而且也應該是種樂趣。
身為一位保母,對於某些事情有著深深的感觸,於是當我有機會參與《超級保母》的工作時(這次是一份雜誌上的廣告),就把它視為闡釋某些觀念與訊息的時機。我們在試播節目中,指導一位單親媽媽怎麼去了解與掌握她的四個小孩,我們同時也運用處罰、管理與讚美的技巧,而這些技巧果然奏效了,最後促成一位心滿意足的媽媽,以及四個快樂、聽話的小孩,兩個星期之後,我在一個電視劇集中看到自己的演出。
對我而言,《超級保母》一直都是我和觀眾分享經驗與心得的美好機會,這些經驗與心得都是我從服務過的家庭中學來的。透過《超級保母》使我有機會得以回饋某些事情給讀者。
和孩子好好享受生活吧。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一直戴著帽子呢?這件事很簡單。
孩子把帽子脫下來的時候,就告訴她把帽子戴回去。她把帽子脫下來了,告訴她把帽子戴回去。她又把帽子脫下來了,再告訴她把帽子戴回去。她還是把帽子脫下來了,告訴她把帽子戴回去……一直重複這樣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