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誌

閱讀日誌
定價:380
NT $ 180 ~ 353
 

內容簡介

你,熱愛閱讀嗎?
書對你來說,是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文字對你來說,是否有著超乎想像的魔力?
千萬不能錯過這本書,
它會讓你重新喜歡上閱讀,或者讓你更對它愛不釋手……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
知名博學大師、暢銷書《閱讀地圖》作者曼古埃爾又一驚人著作!
教你體驗閱讀與生活的美感……

  在曼古埃爾這樣的讀者身上,隔在生活和文學之間的那一層薄膜,是可以悠遊穿透而過的。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卡格利,從清少納言到肯尼斯?葛雷姆,《閱讀日誌》寫下了流瀉兩端的心緒,兩相輝映,交互參照。
安.法第曼(Anne Fadiman),《愛書人的喜悅:一位普通讀者的告白》
(Ex Libris:Confessions of a Common Reader)

  曼古埃爾於行文中岔出去的枝節,讀來教人心怡,所說的生活雜事,讀來教人入迷,他筆下的故事,入目晶瑩剔透……《閱讀日誌》,挾豐富的學識天馬行空,假瑰麗的想像蠱惑人心,波赫士必也讚歎。
喬治.席亞勒巴(George Scialaba),《波士頓周日環球報》
(The Boston Sunday Globe)

  慧黠……學識寶庫……﹝曼古埃爾的﹞閱讀之愛,直教人稱羨,寫出這一本驚艷之作,也教人感謝:他的天份,透過這一本書,融入我們腦中。
麥可.米爾彭(Michael Milburn),《紐約時報》

  曼古埃爾是法國人說的『想像』(imaginaire)──合想像、意象、在心中構想圖像三種能力為一──奇人……也深諳成謎者即留待為謎的道理。但他那腦子動得之快,還真像暴動!
拜雅特(A. S. Byatt),《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層疊堆砌的書卷,映現出眼下的混亂世局、勾起行將湮滅的往事塵煙,教人陷入沈思長考,處於夢寐之中。曼古埃爾,這位悠遊於圖書館中的唐璜,挑選了《人魔島》、《唐吉訶德》、《枕草子》等十二本自身特別喜愛的書籍,在遠赴異鄉的旅途過程中,隨筆記下閱讀時的所思所感,文中夾雜著教人入迷的生活雜事,完美地將閱讀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熱愛閱讀的人們,體驗閱讀與生活交融的迷人丰姿。 繼暢銷著作《閱讀地圖》、《意象地圖》後,曼古埃爾以書卷、旅行、生活這密不可分的閱讀三元素,引領讀者走進交織著感性與理性的閱讀奇遇。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Alberto Manguel

  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先後在義大利、法國、英國、大溪地居住,1985年成為加拿大公民。青少年時期曾為視力受損的名作家波赫士誦讀,大受啟發。有多部作品獲得重要獎項,其中又以《閱讀地圖》(A History of Reading,臺灣商務,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十大翻譯好書獎)最為傑出。其他作品包括《意象地圖》(Reading Pictures: A History of Love and Hate,臺灣商務)、《棕櫚樹下的史蒂文森》(Stevenson Under the Palm Trees)、《吉卜齡小傳》(Kipling: A Brief Biography)、《虛擬處所辭典》(The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走進鏡之森林》(Into The Looking-Glass Wood)、《同時,在森林的另一處》(Meanwhile, in Another Part of the Forest)、《黑水》(Black Water,二冊),以及《異國的消息傳到了》(News from a Foreign Country Came)等多部著作。

譯者簡介

宋偉航

  台大歷史系、台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

  曾任編輯,現為專職譯者。

  譯著:《留聲中國》(臺灣商務)、《我的動物天堂》、《補綴的星球》、《人類大世紀》、《數位麥克魯漢》、《放客企業》、《1688》、《語言的死亡》、《辦公室求生文告》、《有關品味》、《自己的房間》、《靈魂考》、《智慧資本》、《死亡傳喚》、《酷男的異想世界》等書。

 

  有的書,我們樂得翻過就好,讀到後一頁就忘了前一頁。有的書,我們讀來敬謹以對,未敢妄加置喙。再有的書,給的只是資料,無置喙之必要。更有的書,止住了我們置喙的妄動;因為,這些書,我們愛得之久、之深,可以逐字複誦;因為,這些書,我們讀得都烙在了心版上面。

  閱讀就是對話。瘋子會跟他腦子?不斷迴響的聲音作想像的對話。閱讀時的對話也差不多,只是,讀者腦子?迴響的聲音,是由文字悄然撩撥起來的。讀者的回應,一般不見記載。但讀者卻也每每覺得不拿起筆在書頁的邊緣寫下心?的回應,就是不行。我們最愛的書,有時就是會有這些按語、評點,如影隨形,而將文本延伸出去,送進另一時空、另一體驗?去。書在對我們說話,因之而由「幻」成「真」;我們──書的讀者──之實存,也因之而成立。

  幾年前,在過了五十三歲的生日後,我決定重讀幾本我最心愛的舊書;驀地發現,跟以前一樣,書?層疊複套的繁茂世界,雖屬過去,卻也映照出我生存的這現下世界何其悽慘、混亂!小說?的一段,兀地就為我點破了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到底何指;某一場景,兀地就為我勾起了行將湮滅的往事塵煙;單單一個字,也會兀地教我陷入沈思良久。因此,我決定要把這些心念,形諸記載。

  之後,我又想到,若一個月重讀一本舊書,那這一年?我留下的筆記,就類似「個人日記」和「閱讀筆記」二者的折衷了:匯集了評註、沈思、旅行印象、朋友速描、公私活動的紀錄,全因我的閱讀而起的紀錄。接著,我把選定的書目列成表。雨露均霑,看來是滿重要的條件──為平衡故耳。(我這人別的不論,絕對是雜食通吃的讀者,因此,這對我不難。)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寫作在以前也有這類特性。只是,近年來寫作這一行,也沾上了跑江湖的推銷員和專業演員這類古老行當的色彩。作家不時要應召到遠地來一場單場的即席演出,不過,叫賣的是自己的作品,不是馬桶刷或百科全書就是了。大抵就是因為有這些責任吧,我的閱讀生涯不時要遠赴異鄉、異地,跑過了許多地方。每逢此時,我就渴望回家,回到我在法國小村的家,回到我藏書、寫作的家。

  科學家把宇宙生成之前的情況,想成是「潛勢」(state of potentiality),那時,時間、空間都羈存在未定當中──有一個人對這說法下的按語是:宛如在「或然的迷霧」(fog of possibility)?──直到「大爆炸」(the Big Bang)出現。讀書人對這潛伏的存在狀態,應該不覺得陌生;因為,每一本書在讀者伸手翻開第一頁、游目探尋第一句,喚醒一字一句進入他的覺察之前,都處於夢寐當中。接下來的篇章,就是我為我的這類覺察所做的些許紀錄。

 

內容連載

星期一
  雨停了。到現在已經連著幾個禮拜,都是同一種規律:早上讀一本書,下午讀另一本書。這在天氣變冷後,就更簡單了。兩種聲音或口氣:第一種要的是連貫,要跟著敘述或論述的線軸走;第二種(就是這一本日誌),零星,隨興。可以讓我思考,不必去管既定的目的地。

  不管用的方法是什麼,當讀者和當作家是相剋的。當讀者的時候,故事的情節舖陳得若很周密,我就可以隨便跟,被小事或隨機的心念拉走都無妨。反過來,若是浮光掠影的記錄(像梵樂希或畢奧‧巴羅哈的作品),讀起來就像要在星星點點當中,連起脈絡,找出組織。不過,這兩種情況在我,都是在找(或想像)始和末之間要怎麼連接起來,好像只要是閱讀,追根究柢,走的就是圓圈的路徑。喬伊斯說不定就參悟出閱讀有這樣的本質,才決定捲進《費尼根守靈記》的混沌裏去。《四簽名》的結尾跟開頭一樣:福爾摩斯又伸手去拿他的古柯鹼瓶子。

  我書房的門上,有我寫的德兼美修道院院長拉伯雷講的一句箴言:「LYS CE QUE VOUDRA」(讀你所愛)。


星期二
  《有擇親和力》的情節,有一點肥皂劇的味道,主軸繞著四個人物打轉:中年的愛德華和夏樂德,年輕時熱戀過,但各自婚嫁,後在各自的伴侶過世後重逢,結縭;渥悌禮和上尉,是他們家長年寄居的客人,分別和愛德華、夏樂德滋生情愫。

  夏樂德在故事後半段說過:「世間一有些事情,是命運頑固地在擺佈的,即使理性、道德、義務,以及一切高尚的的感情加以阻止,也毫無效力。在命運以為當然而我們則以為不妥當的事情是必然地要發生的,不論我們取怎樣的態度,命運總是要貫徹它的意志的。」之後,她恍然有所領悟,覺得她這話說得像在作指摘:「可是我在講什麼話啊!我自己的願望和決心,我雖然在魯莽地反對,而命運卻要再使它實現。」

  她這番領悟,我讀來頗為不解,沈吟良久。夏樂德說的是命運對她的想望比她自己還要了解。而這智慧還要賽過主人翁的「命運」,是什麼呢?不會是考克多的《大埃卡特》裏的命運(偽裝成死神)吧!無助的受難者想要探知未來:

  年輕的園丁跟王子說,「救我!我今天早上在花園裏遇見了死神,他朝我擺了一下威脅的姿勢。但願今晚有神蹟可以助我遠離此地到伊斯法罕去才好。」

  王子便把他最快的馬借給園丁。

  那天下午,王子在花園裏散步,和死神剛好正面碰上。他問死神,「你今天早上為什麼要對我的園丁擺出威脅的姿勢?」

  「那不是威脅他的姿勢!」死神回答王子,「那是我嚇一跳的姿勢。我今早才在伊斯法罕看過他,知道我今晚一定要把他帶到伊斯法罕去。」

  愛德華和夏樂德在《有擇親和力》裏面,像是貴族園丁,從來不會閃躲命運為他們安排的機遇(即使有的時候慢半拍,像夏樂德)。對情節只知道一路跟著走:以命運的實踐為人生之經歷。

  我就不禁想:這樣的觀念從何而來? 不會是從古希臘人的「想像」(imaginaire)裏來的;蒲慕洲就在他以溫婉的筆調談「建制想像力」的書裏,已經指明了這一點。他這一本書,叫作《希臘人相信他們的神話嗎?》。這觀念是屬於文學的,或該說是屬於文學的「解讀」的,就是讀者同意他讀的純屬虛構,但又「願意姑妄信之」以成全故事。這便是我們說的「情節之必然」。一切都要在角色和讀者之間推演,作者不得露臉;或說是作者只能當司儀(像歌德在這裏便是),可以抒發心裏的感觸,但不可以指揮他筆下角色的行動。

  青春年少的史蒂芬‧戴德勒斯在喬伊斯的《藝術家的青春畫像》裏,有這樣的話要說:

  藝術家的性格,一開始是一聲呼喊,一種韻律,一絲心緒,之後是流動、閃爍的敘述,最後則是昇華於存在之上,超脫物外,諸如此類吧……藝術家,一如造物的上主,始終隱身於其一手打造的作品之內、之後、之外,或者是之上,不顯其形,昇華於存在之外,只是淡淡的修理自己的指甲。」

  如今,在後現代的沙坑裏玩超文本,還以為情節會被我們帶向有限的路徑;這時,我們就像愛德華,像夏樂德,像渥悌禮,像上尉;我們選的可能道路,都是命運(像專制的父母)事先為我們選定的。

  這就教我想起了霍桑;他在他教人驚歎的日誌裏面,曾隨手記下這麼一則故事大綱:

  有一個人要寫一則故事,卻發現故事會自動發展,有違他的初衷:角色的行動跟他事先設想的不同,意料外的事情連番出現,最後大難來臨,他卻無力扭轉乾坤。這說不定就是他命運的預兆──他把自己變成筆下的角色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7
    $180
  2. 新書
    79
    $300
  3. 新書
    85
    $323
  4. 新書
    9
    $342
  5. 新書
    9
    $342
  6. 新書
    93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