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誌
- 作者: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 原文作者:Alberto Manguel
- 譯者:宋偉航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06-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520418
- ISBN13:9789570520415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你,熱愛閱讀嗎?
書對你來說,是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文字對你來說,是否有著超乎想像的魔力?
千萬不能錯過這本書,
它會讓你重新喜歡上閱讀,或者讓你更對它愛不釋手……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
知名博學大師、暢銷書《閱讀地圖》作者曼古埃爾又一驚人著作!
教你體驗閱讀與生活的美感……
在曼古埃爾這樣的讀者身上,隔在生活和文學之間的那一層薄膜,是可以悠遊穿透而過的。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卡格利,從清少納言到肯尼斯?葛雷姆,《閱讀日誌》寫下了流瀉兩端的心緒,兩相輝映,交互參照。
安.法第曼(Anne Fadiman),《愛書人的喜悅:一位普通讀者的告白》
(Ex Libris:Confessions of a Common Reader)
曼古埃爾於行文中岔出去的枝節,讀來教人心怡,所說的生活雜事,讀來教人入迷,他筆下的故事,入目晶瑩剔透……《閱讀日誌》,挾豐富的學識天馬行空,假瑰麗的想像蠱惑人心,波赫士必也讚歎。
喬治.席亞勒巴(George Scialaba),《波士頓周日環球報》
(The Boston Sunday Globe)
慧黠……學識寶庫……﹝曼古埃爾的﹞閱讀之愛,直教人稱羨,寫出這一本驚艷之作,也教人感謝:他的天份,透過這一本書,融入我們腦中。
麥可.米爾彭(Michael Milburn),《紐約時報》
曼古埃爾是法國人說的『想像』(imaginaire)──合想像、意象、在心中構想圖像三種能力為一──奇人……也深諳成謎者即留待為謎的道理。但他那腦子動得之快,還真像暴動!
拜雅特(A. S. Byatt),《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層疊堆砌的書卷,映現出眼下的混亂世局、勾起行將湮滅的往事塵煙,教人陷入沈思長考,處於夢寐之中。曼古埃爾,這位悠遊於圖書館中的唐璜,挑選了《人魔島》、《唐吉訶德》、《枕草子》等十二本自身特別喜愛的書籍,在遠赴異鄉的旅途過程中,隨筆記下閱讀時的所思所感,文中夾雜著教人入迷的生活雜事,完美地將閱讀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讓熱愛閱讀的人們,體驗閱讀與生活交融的迷人丰姿。 繼暢銷著作《閱讀地圖》、《意象地圖》後,曼古埃爾以書卷、旅行、生活這密不可分的閱讀三元素,引領讀者走進交織著感性與理性的閱讀奇遇。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Alberto Manguel
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先後在義大利、法國、英國、大溪地居住,1985年成為加拿大公民。青少年時期曾為視力受損的名作家波赫士誦讀,大受啟發。有多部作品獲得重要獎項,其中又以《閱讀地圖》(A History of Reading,臺灣商務,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十大翻譯好書獎)最為傑出。其他作品包括《意象地圖》(Reading Pictures: A History of Love and Hate,臺灣商務)、《棕櫚樹下的史蒂文森》(Stevenson Under the Palm Trees)、《吉卜齡小傳》(Kipling: A Brief Biography)、《虛擬處所辭典》(The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走進鏡之森林》(Into The Looking-Glass Wood)、《同時,在森林的另一處》(Meanwhile, in Another Part of the Forest)、《黑水》(Black Water,二冊),以及《異國的消息傳到了》(News from a Foreign Country Came)等多部著作。
譯者簡介
宋偉航
台大歷史系、台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
曾任編輯,現為專職譯者。
譯著:《留聲中國》(臺灣商務)、《我的動物天堂》、《補綴的星球》、《人類大世紀》、《數位麥克魯漢》、《放客企業》、《1688》、《語言的死亡》、《辦公室求生文告》、《有關品味》、《自己的房間》、《靈魂考》、《智慧資本》、《死亡傳喚》、《酷男的異想世界》等書。
有的書,我們樂得翻過就好,讀到後一頁就忘了前一頁。有的書,我們讀來敬謹以對,未敢妄加置喙。再有的書,給的只是資料,無置喙之必要。更有的書,止住了我們置喙的妄動;因為,這些書,我們愛得之久、之深,可以逐字複誦;因為,這些書,我們讀得都烙在了心版上面。
閱讀就是對話。瘋子會跟他腦子?不斷迴響的聲音作想像的對話。閱讀時的對話也差不多,只是,讀者腦子?迴響的聲音,是由文字悄然撩撥起來的。讀者的回應,一般不見記載。但讀者卻也每每覺得不拿起筆在書頁的邊緣寫下心?的回應,就是不行。我們最愛的書,有時就是會有這些按語、評點,如影隨形,而將文本延伸出去,送進另一時空、另一體驗?去。書在對我們說話,因之而由「幻」成「真」;我們──書的讀者──之實存,也因之而成立。
幾年前,在過了五十三歲的生日後,我決定重讀幾本我最心愛的舊書;驀地發現,跟以前一樣,書?層疊複套的繁茂世界,雖屬過去,卻也映照出我生存的這現下世界何其悽慘、混亂!小說?的一段,兀地就為我點破了日報上的一篇文章到底何指;某一場景,兀地就為我勾起了行將湮滅的往事塵煙;單單一個字,也會兀地教我陷入沈思良久。因此,我決定要把這些心念,形諸記載。
之後,我又想到,若一個月重讀一本舊書,那這一年?我留下的筆記,就類似「個人日記」和「閱讀筆記」二者的折衷了:匯集了評註、沈思、旅行印象、朋友速描、公私活動的紀錄,全因我的閱讀而起的紀錄。接著,我把選定的書目列成表。雨露均霑,看來是滿重要的條件──為平衡故耳。(我這人別的不論,絕對是雜食通吃的讀者,因此,這對我不難。)
閱讀是一件安逸、孤獨、緩慢而感性的事。寫作在以前也有這類特性。只是,近年來寫作這一行,也沾上了跑江湖的推銷員和專業演員這類古老行當的色彩。作家不時要應召到遠地來一場單場的即席演出,不過,叫賣的是自己的作品,不是馬桶刷或百科全書就是了。大抵就是因為有這些責任吧,我的閱讀生涯不時要遠赴異鄉、異地,跑過了許多地方。每逢此時,我就渴望回家,回到我在法國小村的家,回到我藏書、寫作的家。
科學家把宇宙生成之前的情況,想成是「潛勢」(state of potentiality),那時,時間、空間都羈存在未定當中──有一個人對這說法下的按語是:宛如在「或然的迷霧」(fog of possibility)?──直到「大爆炸」(the Big Bang)出現。讀書人對這潛伏的存在狀態,應該不覺得陌生;因為,每一本書在讀者伸手翻開第一頁、游目探尋第一句,喚醒一字一句進入他的覺察之前,都處於夢寐當中。接下來的篇章,就是我為我的這類覺察所做的些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