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求生121
- 作者:菲黎思.侯嫚
- 原文作者:Felice Holman
- 譯者:蔡美玲
- 出版社:小魯文化
- 出版日期:2006-04-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188314
- ISBN13:9789867188311
- 裝訂:平裝 / 176頁 / 14.8 x 20.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隨時預備在口袋的地鐵代幣,讓十三歲男孩史雷克在危急時刻逃進了紐約地鐵,這一待,就是121天!
他要如何生存下來?列車隧道的一個祕密「房間」成了史雷克的家,而收集二手報紙和零星的廢棄物之外,他竟在地鐵中得到一份工作。陌生人的關懷、免費的午晚餐、洞穴裡的老鼠……當他好不容易找到家的感覺,故事「另一條軌道上」的列車司機馬威力,將和他擦撞出什麼樣意外的結局?挑戰121天地鐵生存遊戲,一部緊張刺激的都會寫實小說!
得獎紀錄
★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書籍
★YALSA青少年最佳讀物
★路易斯.卡洛書架獎
★〈Horn Book雜誌〉耀目書單
推薦書評
像菲黎思.侯嫚這樣的詩人,寫起「非詩」作品來,依然給人如詩的印象。她充分運用個人才華,藉由一個面臨困境的男孩,創造出動人的小說。
──Publishers Weekly 出版人週刊
主角的冒險經歷,透過言簡意賅的講述,使這篇作品超越一般的求生故事。它無異對貧窮、恐懼,與希望等主題,做了深具說服力的研究觀察。
──The Horn Book Magazine 號角圖書
直率的描寫,使滲透這篇故事的悲抑消極,受到強化而更加凸顯──特別是作品的開頭。然而,史雷克的救贖恩典也是本書的救贖恩典。掩卷之際,讀者將會為主角由地底深處,攀登梯級,朝地面上行而鼓掌叫好。
──Booklist 評論書刊
這部堅?強悍的都會小說,同時具備了溫柔及感人。而作者略微走筆的「頓悟」層面,為本書增添力量及影響。
──The Times-Picayune 紐奧良時代破報
最終,讀者不但會發現本書細節全然可信,對於作品向人類不屈不撓的求生意志表露關切與讚揚,也會寄以同感。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
本書故事講得十分精采,且運用的材料是大都會讀者所熟悉的。當然,社會工作員或交通部門的官員,對這部作品或許不盡苟同。但像主角那樣,在地鐵的宇宙縮影內為自己創造天地的努力,其實反映了:世人因應個別需求,極欲重建天地的渴望。無疑地,讀者將能夠認同主角的困難處境以及最終勝利。
──Journal of Reading 閱讀雜誌
作者簡介
菲黎思.侯嫚(Felice Holman)
菲黎思.侯嫚(Felice Holman)一九一九年生於美國紐約,一九四一年畢業於紐約州中部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她的寫作風格以「詩意」著稱,作品種類跨越的幅度相當大,包括:會說話的動物奇幻故事、意象活潑豐富的童詩,以及冷峻的城市寫實少年小說。
侯嫚最幸運的一點就是,她出生在一個鼓勵「創意」的家庭,所以小小年紀就開始寫詩,大學時代即有詩集出版。
侯嫚的少年小說在內容風格上,與童詩及奇幻故事都十分不同,她改而關注社會議題,所以筆調相對陰暗沈鬱。為數甚多的少年小說作品裡,她曾對「無家可歸」這個一貫主題多次加以探討。其中為首的,就是已被視為經典、獲獎最多、深受肯定的《地鐵求生121》。以這部作品問世的時間來看,可以說侯嫚比別人提早好幾年,即對大都會無家可歸的孩童給予關注。
代表作品包括童詩《The Song in My Head》、奇幻故事《The Cricket Winter》《The Future of Hooper Toote》、法國傳奇故事集《The Drac: French Tales of Dragons and Demons》、少年小說《地鐵求生121》《The Murderer》《The Wild Children》《Secret City, U.S.A.》,以及最新的一部作品《Real》。
譯者簡介
蔡美玲
英國瑞汀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兒童青少年文學碩士。
●曾任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主編、靜宜大學英語系講師。
●編輯《暗中哭泣的小孩》、《光明行(一)》、《尋找天堂的天使》等。
●翻譯《了解人性》、《羊毛包的祕密》、《河豚活在大海裡》、《44號神祕怪客》、《地海巫師》、《地海古墓》、《地海彼岸》、《妖精的小孩》、《史庫樂街19號》等。
●書海浩瀚,有幸與親愛的大小朋友同讀《地鐵求生121》這部經典作品,滿心歡喜及感謝
推薦序
一種需要 蔡美玲
小說是一種需要。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先驅之一的卡彭鐵爾曾說:「在拉丁美洲,小說是一種需要,它展現一個世界。」其實,這句話在拉丁美洲以外也說得通。七○年代,美國流行「問題小說」(problem fiction),也是因為有那種需要。問題小說反映了兒童青少年在問題家庭、問題社會所承受的壓力及遭遇的困境。
菲黎思.侯嫚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地鐵求生121》(Slake’s Limbo),是這個時潮裡的脫俗精品,閃耀著安靜細緻的光芒,可以用「社會寫實」、「都會求生」、「問題小說」……等名稱,約略將它歸類。但,它並非百分百屬於某個類別,似乎「類別」對它是一種圈囿,反倒減損它幾乎已登「經典」寶座的豐富蘊涵。
《地鐵求生121》這部彷彿是現代都會版「少年魯賓遜」的故事,曾獲四大獎肯定,問世三十載,魅力不減,證明它深具文學普遍性,承得起時間考驗。它的內容揉合寫實與幻想,娓娓細述少年史雷克絕處逢生、重新誕生的過程。
主角史雷克是孤兒,住在紐約貧困髒亂地區,照顧他的姨媽不諳養育藝術,而老師又常找碴,同學及鄰居老大常欺凌他這個即便收編進入幫派,也毫無功用的「窩囊廢」。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現代都會掠奪場,史雷克恐怕連隻小蝦米都算不上。論個性,史雷克沈默寡言、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但動作矯捷、善奔跑──這是幼年時常被追趕,因而深烙下的記憶。但,他是個「夢想家」,老夢想「某個別的地方」,老夢想「今年,葉子都會留在樹上」。
有一天,為了躲避追趕,史雷克逃進了地鐵,並且在紐約「大中央車站」底下,海軍淮將大飯店地下室的「隔壁」,發現了一處廢棄的隧道洞穴,於是決定住下來。由秋、入冬、到逢春,121天,史雷克藉由出售二手報紙,以及搜尋廢棄物品,在他的地下之家獲得身心安頓。耶誕節前,他甚至得到一份工作,他工作十分認真,餐飲店經理稱讚他「掃得很好」。
後來,地道發生局部崩塌事故,為防止災害擴大,相關部門決定修砌地道──當然,史雷克的「家」逃不掉被封填的命運。因此,「地鐵少年」史雷克告別了那個讓人眷戀的地下之家,重返地面。
乍看本書,全書是主角如何成功活下去的細節描寫。但深入了解,便可同意,它實在是一部少年的「精神小傳」。因為,可信服的求生細節背後,更讓人感動及讚賞的是,主角內在的負面成分被埋葬,而正面部分獲得生機,萌芽滋長。但,一向無法將情感與思想訴諸清晰語言的史雷克,對這段呼應著「1、2、1」節奏的時日,恐怕也說不清其中奧祕。最初他從「哥倫布圓環站」進地鐵,發現地鐵「新大陸」;而後在新大陸扮演「地下哈德遜」,發現美國。具體的雙重發現,帶出最終的象徵性發現:視覺和視角改變,他看到了湛湛藍天,見到了嶄新可能!
幫助史雷克看見「嶄新可能」的,是這段安靜沈潛的日子裡,他接觸到的人和事。小的,比如:亟欲為人治病的醫生,亟欲提供處方箋的老婦,大西洋站的一幕,地?停電等等。當然,主要的,是那些對史雷克展現人性善良面的配角:粉紅臉女士、纏頭巾男士、餐飲店女侍和經理。甚至,洞穴內那隻不請自來的老鼠,也讓史雷克心有所感。當然最後,是那個將史雷克帶到地面的馬威力----從小夢想到澳洲牧羊,及長,以駕駛地鐵列車為糊口職業;個人生活和生命,一齊併入乘客臉龐,共同被「速度」模糊掉的列車司機。
史雷克唯一的好朋友喬瑟夫,在故事開講不久,即意外喪生,史雷克成了孤絕少年。喬瑟夫喪生前,這一對心靈交流遠多於言語往來的好朋友,常相偕散步到附近街區。那一帶的屋外石椅,史雷克喜歡把它們想成「墓碑」。作品終卷時,躺在醫院病床上,史雷克自忖,他的靈魂,從地道「墓穴」逃出來,獲得自由囉。那隻每逢他擔驚受怕或飢餓時,就哀啼不絕的胸臆小鳥,也飛走啦。
同樣從「墓」中出逃成功的,還包括拯救他的列車司機馬威力。作品裡,這角色是以「另一條軌道上」的簡短文本敘述的。相較於史雷克,馬威力的故事雖然敘述粗糙,但透過作者巧妙舖排,兩條軌道交會,真正的「牧羊人」現身,他們成為對方的「救贖」。地道被填封,兩個舊人埋葬,新人復活,得自由。
「為了×××,救救這個世界吧」是史雷克最喜愛的一則地鐵塗鴨。他曾利用撿來的噴漆,仿效遊行群眾,在他「家」的報紙牆,噴了「拯救史雷克」幾個紅色大字。行動上,兩條軌道的孤獨行者,互相救了對方;但心靈上,他們各自救了自己。誠然,「停」也是一種需要。馬威力的外婆曾說,人,「光有靈魂還不夠」。
侯嫚這部作品的奇妙處在於,平凡、或貌似低賤的生命獲得救贖恩典,獲得無異於播下希望種子的嶄新視角,這兩項寶貴的人生獎賞,不但是主角的,它同時也是文本的,是作者的、也是讀者的。更妙的是,它們相互間,有大型的潛在對話。俄國文學批評家巴赫金的「對話理論」指出:「兩個聲音才是生命及生存的最低條件」。話語的「指向」(實際所指),通過說者(包括作者、敘事者及角色)與聽者(主要包括讀者及社會觀點、語境意義等等)的「對話性交流」而完成。巴氏理論強調,說者藉話語/文本,去說服或打破聽者的期待視野、統覺背景等,達成雙方協作。本書情節裡,我們沒聽見阿息說上一句很完整的話,也沒聽見他與馬威力或配角們熱烈交談,作者的攝影機如此小心「保持距離」,拉出一個可供咀嚼及對話的空間,讓「社會指向性」這個小說最終文旨,與「無形存在」的聽者,有深切靈活的交流。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可做為深化閱讀的助力。
另外,法國評論家羅蘭巴特在名作《S/Z》中提出「可讀」「可寫」理論。「可寫」類作品,讀者可充分加入「意義生產」的過程。《地鐵求生121》可以說正是此類。它的內容及「Slake’s Limbo」這個英文書名(Limbo幾個意義,請參見內文第___頁),兩者都在「地獄邊緣」的沈重表層底下,開放著親切的空間,邀請讀者發揮主動及能動作用,根據個人體會與領悟,予以解讀及命名。
換句話說,在作者分寸拿捏中,主角藉由自發及全然的「跑、掃、看」,獲得可貴的生命實踐與蛻變,其內在頓悟與提升,我們無從見諸文字毫端;然而,掩卷之際,乍然瞥見。
不同的閱讀方式,不同的豐富之旅。本文僅試提一二。相信,親愛的大小讀者,一定能夠迎向更動人的豐盛。記得,英國文學家及評論家伍爾芙在評《魯賓遜漂流記》時說:「我們必須完全靠自己爬到小說家肩膀上,透過他的目光來觀察世界,直到我們自己也能理解……人類和人們、他們背後的大自然、以及凌駕於他們之上,為簡便起見,我們可以稱之為上帝的那種力量。」
《地鐵求生121》這部作品,雖然得評家讚揚:已在成為「經典」的途中,但細究它的方方面面,容或不無瑕疵,但是,青少年小說發展路程上,它依然堪當一方破舊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