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向生於戰亂的臺灣人致敬
我在短短數年間,接連失去父母親。雖然自己成年已久,但是失去至親的痛仍然久久難以平息。畢竟是父母親把我們帶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從小一切仰望他們,由他們作主;如今忽然失去依靠,才懂得什麼叫作「無父何怙?無母何恃?」。不過,自己也漸漸邁入老年,驚覺困擾父母多年的慢性病,竟也纏上自己。原來父母一直都在,在我們的基因裡。
家父和家母在日治時代晚期出生於臺灣的貧困家庭,他們不像某些富裕的臺灣人那樣把自己視為日本人,但是原本期望戰爭結束能帶來美好的生活,卻大失所望。雖然先後學習了兩種「國語」,但是始終難以認同任何一個國家。
家父出生於新店濕水(現在稱為秀水)山上,小學時因戰爭停課,整天在山上看美國與日本的飛機空戰。他曾經因為不願向日本警察行禮,而遭追逐,躲入山中。戰後在大浪泵(大同區)當學徒時,又親眼目睹二二八事件爆發,因此對「官府」沒有好感。
家母出生於艋舺地區,本名非常不雅,識字後曾自行改名,最後身分證上的名字是我取的。她的親生母親被日本人判定為麻瘋病而關進樂生療養院,她的親生父親再娶,把她送給別人當養女。幸好養父母對她很好,比對待親生子女更好,我們一直和這個領養她的家庭極為親密。
我小時候常隨母親輾轉換車到迴龍探望那位塌鼻子、沒有手指頭的外婆,我曾抱怨那段路好遠,母親幽幽的說:「我以前都是由艋舺走到這裡的。」
因戰爭而失學,是家父與家母一生的痛。晚年退休後,他們積極參加老人大學、社區大學的各種研習班,努力學習英文、電腦,堪稱終生學習的楷模。
本書所述日治時代細節,許多是我從小由家父和家母口述聽來的,不過既然是小說,當然經過改寫,閱讀者請勿對號入座。
我的父母這一代人,出生於戰亂與貧窮中,終生辛勤工作,只為了餵飽一家人,從來不敢有什麼偉大夢想,幸好他們都有個安逸晚年。我小時候就想把他們經歷過的時代寫下來,只是沒有想到,如今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我才真正動筆。
這幾年我比較關心環境問題,是因為深感人類在地球上已經沒有天敵,能毁滅人類的,只有人類自己。本書第二章描述的大溪口,我小時候清晨到那邊散步,猶可看到漁船在那兒捕魚。漁夫偶爾會邀岸上民眾開價買斷下一網漁獲,價錢議定,漁夫才抛網,撈起後不論漁獲多寡,一律依議定價金賣給出資者。當時隨手抛網就可撈出活蹦亂跳的魚群,令年幼的我印象深刻。誰知幾年之間,淡水河就變得死氣沉沉,臭不可聞。
書中另一主軸描繪臺灣山林遭到破壞、濫墾濫伐的經過。臺灣本有「無盡藏」的森林資源,但是日本人砍伐,臺灣人砍伐,現在還要勾結逃逸外籍移工砍伐。難道我們要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光秃秃、寸草不生的臺灣嗎?值得大家深思。
陳偉民 謹識
推薦序
結合傳統與科技鑑識的森林辦案小說
我曾經在新竹市警察局擔任將近二十年的刑警,負責第一線犯罪現場調查工作,處理過數百件重大刑事案件,包括強盜、殺人、擄人勒贖、槍擊、買賣毒品等,各種犯罪現場採證與鑑定任務。
本書中的時空背景,恰好設定為在新竹尖石鄉發生的紅檜樹瘤盜採案,而我的博士論文,也正是有關「非人類DNA」的鑑識植物學,是針對盜伐案件的鑑定專業。因此,在閱讀這本書時,近二十多年來的現場勘查經驗,就像跑馬燈一般在眼前播放,除了書中提到的傳統鑑識技術之外,還有如何運用新科技偵查與木材DNA鑑定技術,方可阻止「山老鼠」的非法盜伐樹木事件。
身為鑑識人員,必須膽大心細,尤其是面對犯罪現場時,任何看起來可疑的蛛絲馬跡都不能錯過──書中主角便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力,任何細節都逃不過他的銳利雙眼,也正因擁有敏銳的觀察力,這支辦案小隊才能在黃金七十二小時內發現真相,將嫌犯逮捕歸案。
書中提到在盜伐現場發現的鞋印,不免讓我回憶起,當年在犯罪現場也曾採集到嫌犯遺留的鞋印,但遲遲未能破案,只能將鞋印貼在牆上,每天配著便當看,該鞋印的特徵,也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有一次,同仁將涉及他案的嫌犯帶回警局偵訊,囂張的嫌疑人翹起二郎腿應訊,我剛好從旁經過,看到他的鞋底,腦海中隨即浮現盜伐現場的鞋印特徵。經過鞋印比對,我們終於一舉破獲久遠的積案!
鑑識科學所涵蓋的專業領域愈來愈廣,不僅有當年使用到的化學、醫學、環境和心理,更有物理、生物、工程、資訊、法律等。而最近的新興科技,包含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3D技術、大數據、5G、物聯網、區塊鏈等,在科技偵查的運用也愈來愈普遍。實務上,鑑識科學還細分法醫、現場勘察、現場重建、槍彈比對、藥毒物分析、指紋鑑定、文書鑑定、DNA鑑定、測謊等不同專業,是一門「跨領域」的整合型學科。
除了敏銳的觀察力之外,還必須有一定的知識背景來輔助採證,書中的鑑識人員就運用了傳統的AB兩劑制模技術,蒐集工具痕跡的證據──若沒有相關的鑑識化學知識,就得使用更傳統的平面拍照方式來蒐證,然而傳統2D的照片比3D的立體模型,少了一維的資訊,也會遺失更多寶貴跡證,這也是當前推動3D掃描技術的原因。
不只如此,書中主角更運用許多科技偵查的手法辦案,並且一一解釋各個偵查技術背後的理論基礎,幫助讀者了解科技的運用,同時也補強讀者各領域的知識背景──面對科技偵查,除了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工程基礎之外,也必須有人文社會的文化和歷史涵養,才能有效率的破獲案件。
偵破案件,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蒐集到有力的證據,否則縱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抓到嫌犯之後,若是沒有足夠的證據移送給檢察官,可能會獲得「不起訴」的結果;縱使起訴了,也可能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定罪。
書中主角除了積極查緝兇手之外,也小心保留所有犯罪證據,像是書中提到「吳健尉會挑選嫰葉,是因為與老葉相比,單位質量的嫰葉有較多細胞、較少多醣與多酚──這些化合物會干擾DNA指紋分析,因此愈少愈好」,在這裡就能見到書中主角不僅心思細膩,也使用了各領域理論基礎來蒐集證據,目的就是希望找到能證明犯罪事實的證據,將犯人繩之以法。本書值得讓對科技辦案感興趣的讀者慢慢品嘗,特此推薦。
李承龍博士
(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